春节假期,回家乡住了几天,期间给一位亲戚随意开了个处方,没想到竟收到意想不到的佳效!
该亲戚年约四旬,身体健壮,闲谈中,其提及数年来,舌头伸出来老是歪到一边,听人说这种情况容易发生中风,心中忧虑,曾服用过一段时间中药,惜疗效并不如意。
我让其伸舌头观之,果然是歪到一边去,虽然不是特别严重,但亦颇为明显。舌苔稍腻,且自言口干口苦,大便偏干,脉数而有力。遂据证处以大柴胡汤。
我意并非为治其舌歪,心中对舌歪之证并无十分之把握,只为治疗其当下表现之诸症而已。
不料服用两剂后,其向我反馈,人感觉舒服多了,而且舌头伸出来不歪了,自言:感觉好神奇!
详询之,诉服用第一剂后,大便二次,第二次稍溏;服用第二剂后,大便三次,前两次溏,第三次为水样便。嘱咐停药可也。
当时闲聊中随意处方,并无留下舌象图,颇有些可惜。
大柴胡汤在临床中颇为常用,胡希恕老师便有个外号“大茶壶”——因为善用大柴胡汤之故也。
我为该亲戚所处方药如下:
北柴胡 40g 黄芩 15g 白芍 15g 姜半夏 20g 生姜 (切) 25g 枳实 (炒) 20g 大黄 10g (同煎)大枣 (擘) 4枚
至于为何服用大柴胡汤后,舌歪痊愈,个中缘由,大家可以探讨一下。
大柴胡汤
柴胡 半斤 黄芩 三两 芍药 三两 半夏 (洗) 半升 生姜 (切) 五两 枳实 (炙) 四枚 大黄 二两 大枣 (擘) 十二枚
【拆算现代剂量】 柴胡 120g 黄芩 45g 芍药 45g 半夏 (洗) 65g 生姜 (切) 75g 枳实 (炙) 60g 大黄 30g 大枣 (擘) 12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宋本无大黄,但有注:一方用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另《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有大黄二两。
【相关条文】
伤寒:
【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一作尺脉实),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一云,用大柴胡汤)。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一云:呕止小安),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鞕,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217】汗(汗一作卧)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一云大柴胡汤)
【253】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321】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一云大柴胡汤)
金匮:
【10.12】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结一记于2022年2月10日于积步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