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常见舌相分析

舌诊,为中医望诊的重中之重,是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有胃气所生。

三大舌质表明身体可能有问题

1

一、裂纹舌

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即为裂纹舌。

(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如果发现自己有这种现象需要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摄入热性食物。多吃些滋阴降火的食物。

(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这类舌质多为贫血或者大病、手术后患者,平日需要多吃一些补血的食物,但是切记要循序渐进的补血。

(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多为脾虚湿盛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多食用山药、薏米等补脾健胃祛湿的食物。

2

二、齿痕舌

舌体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即为齿痕舌。

(1)舌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内盛。这类患者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吃生冷食物,尽量避免过于潮湿的环境。

(2)舌淡红而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党参、茯苓泡水冲服。

(3)舌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这类患者属于比较病情比较严重,建议及早就医。

3

三、胖大舌

舌体虚浮胖大,或边有齿痕,色淡而嫩,即为胖大舌。

(1)舌体胖大而嫩,色淡。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面白形寒,少气懒言,倦怠食少,腹满便溏,脉虚缓或迟弱。多为脾虚。

建议日常生活中多食用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茯苓、薏苡仁等。

(2)舌大胖嫩,色淡,边有齿痕,腰以下肿甚,小便少,形寒神疲,四肢厥冷,面色晦暗或晃白,脉沉迟或沉细。多为肾虚水泛。

建议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食用黑豆、冬瓜等食物。

常见舌苔

1

一、白糙苔、白苔燥裂

舌苔色白,可薄可厚,颗粒粗糙而疏松,干燥且质硬,望之如砂石,扪之糙手,即为白糙苔,若颗粒较细,质地板硬,巳布有纵横裂纹,称白苔燥裂。

临床多见于外感热病和急性传染性疾病。

2

二、黄腻苔

舌苔色黄而粘腻,颗粒紧密胶粘,称为黄腻苔。

黄腻苔主病:主湿热积滞,痰饮化热或积食食滞化热等证;亦主外感暑热,湿温等证。

3

三、黑苔

多见于久病之后,不是食物所染

舌苔较灰苔色深,多由灰苔或焦黄苔发展而来。

黑苔主病:主里、热极,寒盛。常出现于疾病严重阶段。

4

四、地图舌

一种发生在舌黏膜浅层的慢性边缘剥脱性舌炎。

一般地图舌与肠道寄生虫或胃肠功能紊乱、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情绪波动,脾阴受损有关,多见于儿童,尤为体弱的婴幼儿。也有患者是先天性地图舌。

地图舌的患儿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

1.保证孩子按时休息。及时添加辅食。防止偏食、挑食,以免胃肠功能发生紊乱和营养不良。可以做杏仁薏仁茯苓米糊给孩子食用,既可以醒脾化湿,又能加强宝宝脾胃运化功能。

2.仔细检查牙齿、扁桃体以及颊黏膜有无感染,一旦发现要及时治疗。

3.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天早晨可用软毛刷从舌背向外轻轻刷1~2次,将剥脱的上皮清除干净,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

5

五、积食苔黄腻苔

舌苔色黄而粘腻,颗粒紧密胶粘,称为黄腻苔。

黄腻苔主病:主湿热积滞,痰饮化热或食滞化热等证;亦主外感暑热,湿温等证。

搜索建议:常见舌相分析  常见舌相分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