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数百年的洪洞通背拳因拳法丰富,较难入门,爱好者虽众,却无人能坚持苦练。数年来,其第九代传人李果锁苦寻传人不得。图为在洪洞县22日举办的传统武术精品展示会上,两位洪洞通背拳爱好者在对练器械。 由受访者提供 摄
中新网临汾2月22日电 题:数百年山西洪洞通背拳陷传承危机 老拳师苦寻传人
作者 李娜
数百名身穿练功服的洪洞通背拳爱好者,肩顶臂撞,潇洒威武,进退间隐有风声。22日,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举办的传统武术精品展示会上,山西省洪洞通背拳第八代传人、80岁的秦根基微笑着看着这一幕,老怀大慰。他弟子众多,传人遍天下。
然而,到了他的大弟子、第九代传人李果锁这一代,因洪洞通背拳拳法丰富,较难入门,爱好者虽众,却无人能坚持苦练。数年来,李果锁苦寻传人不得。
洪洞县自古练武之风兴盛,有“中国武术之乡”美誉,县城里武馆林立,村村有人练拳,古风盎然。
传承数百年的洪洞通背拳因拳法丰富,较难入门,爱好者虽众,却无人能坚持苦练。其第九代传人李果锁苦寻传人不得。图为在洪洞县22日举办的传统武术精品展示会上,一名年纪小的洪洞通背拳爱好者在表演。 由受访者提供 摄
史料记载,洪洞通背拳以108个动作组成的母拳套路,和数十个子拳套路形成完整体系,有很强实战性,并完整保存了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32势拳法,是研究发掘戚继光拳法的宝藏,意义重大。
22日,在展示会上,秦根基的师侄周志飞特意安排学生们进行对练。据其介绍,洪洞通背拳不仅包括拳法,还包括对劈四门刀、对劈弟兄刀、对舞青龙剑等器械对练。
据李果锁介绍,根据师门拳道源流记载,清代乾隆年间,拳师郭永福从河南返回故里山西省洪洞县广收徒弟,令洪洞通背拳闻名于世,其先祖于明代洪武年间携拳从洪洞迁至河南,“郭永福之前的传承众说纷纭,但几百年的历史是肯定的。”
“郭永福曾被乾隆皇帝御赐‘神拳’之称,我师父范作舟曾见过御赐匾额,可惜毁了。”秦根基说。目前,秦根基担任中国洪洞通背拳研究院院长,著有《洪洞通背拳练用述真》、《中国洪洞通背拳》等书。他已八十高龄,但手脚敏捷,每天早晨,都会在家中打一套108式的洪洞通背拳。
传承数百年的洪洞通背拳因拳法丰富,较难入门,爱好者虽众,却无人能坚持苦练。其第九代传人李果锁苦寻传人不得。图为在洪洞县22日举办的传统武术精品展示会上,一名年纪小的洪洞通背拳爱好者在表演。 由受访者提供 摄
1936年,为强健国人体魄,洪洞通背拳第六代传人樊一魁著书《忠义拳图稿本》,系统整理洪洞通背拳108式的理论与套路,在学校和军队广为传播。
“洪洞通背拳是拳法,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秦根基说。该门派选弟子首重武德,其次才是资质。
李果锁还记得,39年前,他正式拜入师父门下时,要行跪拜大礼,并签契约,“有四条武戒,包括忌嫉、争斗、贪色和酗酒,师父和弟子要像父母和子女一样相处。”
为把洪洞通背拳发扬光大,上世纪90年代,秦根基筹资30万元人民币,成立洪洞县武术学校,并举办临汾市第四届民间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可惜,数年后,替他管理学校的大儿子秦国平因病去世,学校被迫关闭。
目前,洪洞通背拳流传于山西、上海、陕西、天津、河南、内蒙古、河北、江西、湖北、巴西等地。
秦根基说,上世纪80年代,数名来自日本的武术爱好者曾邀请他去日本传艺,“他们认为这拳法有研究价值,是文化遗产,但是我没有去。”十余年后,11名同样来自日本的武师专门前来向他请教。
目前,洪洞通背拳的传承并不乐观。李果锁说,洪洞通背拳的很多子拳已失传。他已67岁,很多人跟着他学拳,却至今没有正式传人,“我们不善宣传,且这套拳有108个动作,学习较为艰辛,年轻人学几天就不来了。”为传承洪洞通背拳,2016年1月,他所著的《山西洪洞通背拳》在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不过,这种窘境将会改变。秦根基已将108个动作改成三路,“任选一路就可入门,比以前容易。今后还要将洪洞通背拳拍摄成电影,传承之路任重道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