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独来独往,朋友不多,算不算异类?成熟的人,都明白这4个现实

01

有人提出过“社交”三问:

你觉得社交能带给你快乐吗?

你觉得花在社交上的时间有价值吗?

你觉得不社交的人,都是些什么人呢?

对于这三个问题,你有着怎样的想法呢?其实,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从整体的情况来说,只分为两派的观点。

一派人认为,社交是人类的基本属性,如果人类缺少了社交的热情,那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活得幸福。

一派人认为,社交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如果让自己为了“没必要”的社交关系而活,这就是在浪费自己的人生。

其实,朋友多不多,懂不懂得社交,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你能不能看清社交的本质,看透人性的真相。

就拿独来独往,朋友不多的人来说,你认为他们正常吗?从表面上,这些人绝对不正常。但是,如果深入一点来说,那一切都值得商榷。要知道,生活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社交,有这么4个真相。

02

真相一:这世上没有单纯的感情,只有相互利用的关系。

在职场中,我跟你保持友好的关系,是因为我不想得罪你,而你也不希望受到我的掣肘。

在生意场上,我跟你成为好朋友,原因不在于你我心心相惜,而在于你我之间的关系达成一致。

在酒桌上,我跟你互诉心肠,保持着特别亲密的关系,只为了把走过场这件事做好而已。

这世上有单纯的感情吗?不见得有。也许,连我们的枕边人都是虚情假意的。在如今虚伪的社会当中,这显得特别正常。

有人曾说过,没有绝对的敌人,也没有绝对的朋友,只有绝对的利益。

有利益,我跟你还是朋友,双方依旧可以相拥相随,不会出现太大的矛盾。相反,没有利益,我跟你就不是朋友了,而是陌生人的关系了。

利益就像是一条线,既牵引了你,也牵引了我,最后我们因“利益”而在一起了。它,可以说是现代人的“新缘分”。实属讽刺。

03

真相二:薄情,是一个人愈发成熟的表现。

从哪个方面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成熟呢?也许,只需要看他是否“薄情”就可以了。

就拿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来说,他如果过分热情,只能说明两点,要不就是他还未成熟,要不就是他习惯了“虚伪逢迎”。

相反,如果他过分冷漠,就只能说明一点,就是他有所经历,明白了世道人心,品尝到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如此,他的冷漠,就是他的成熟。

上文提过这么一个问题,你认为独来独往,朋友不多的人,算不算正常人呢?其实,不是他们不正常,而是他们太正常了,太成熟了,以至于不在乎所谓的人际关系。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30岁之前,如果你为了朋友而生活,那你终究需要磨练。30岁之后,如果你还不懂得冷漠,那你终究不够成熟。

试想,你对他如此热情善良,他却对你特别狠心绝情,那你的付出真的有意义吗?

所以说,做人薄情点,并不是性格缺陷,而是一种大气成熟。

04

真相三:唯有身处泥泞,才能看清“人性真假”。

老张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交朋友,认为自己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自己好。他的座右铭,便是“多个朋友多条路”。

30岁的时候,老张已经认识了上千个朋友了。每一次聚会的时候,老张都会炫耀自己的通讯录,说自己跟某某大老板有关系,跟某某领导有往来。

35岁那一年,老张因为急病住院了。那个时候,由于他刚给了房子的首付钱,已经拿不出治疗的余钱了。因此,他也就希望得到朋友的帮助。

可他得到的结果,不过是“人人推脱,借口连篇”而已。哪怕跟他特别好的朋友,都不舍得借出一毛钱。这让老张特别心凉。

后来,在父母的资助下,他还是逃过了一劫。自此之后,老张不再跟他们有往来,完全活成了“孤独”的样子。

也许,只有人经历过大劫大难,才能明白人性的真伪。

05

真相四:各相安好,才是最好的结果。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复杂,也不需要太亲密。要知道,我不打搅你,你也别打搅我,那就很好了。

老子曾在《道德经》中写道:“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

在老子看来,要想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最好的办法,并非是所谓的虚情假意,而是减少往来的频次,各自珍重,各自安好就可以了。

为何我们越是上了年纪,越不喜欢与他人有过多的往来呢?

就是因为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靠得太近,终究是一场劫难。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平淡的关系,才能长久,而太甜蜜的关系,终究有点靠不住。

所以说,做人独来独往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自己能活得自由一点,潇洒一点。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搜索建议:
热传

 #61 赚钱的底层逻辑是满足需求...

大家好,我是奇叔,一制造业俗人。两个月以来的每天晚上九点半左右,奇叔都会准时出现在台式电脑面前,显示屏背后墙上,是奇叔搞的粘贴板。工字钉钉上了很多纸条,有些是平...(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