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被废除的渝字,为何成为重庆的简称?还是个不合适的简称

重庆简称渝,对于这个问题,我查了许久,始终没查询到重庆1997年直辖前后,重庆市简称是如何确定的?是直接沿用老重庆市的简称渝,或者是经过充分讨论后决定用“渝”字呢?也或许,直辖的事千头万绪,根本就没人关注过这个小小的问题吧。 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渝”作为重庆直辖市的简称,是有争议的。

一、“渝”作为重庆直辖市的简称,不合适

ENTER TITLE

不适合的原因,很清楚:渝只是老重庆市的简称,新的重庆直辖市的面积是老重庆市的三倍多,老重庆市并不能代表整个重庆直辖市。 (一)渝的起源,隋朝依渠江古称得名 公元581年,是隋朝建立的时间,隋文帝雄才大略,结束了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三百年——魏晋南北朝时代,动荡与分割的局面。随后隋文帝实行了一系列改变了中国政治结构的改革,凭此进入《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与孔子、秦始皇、毛泽东等一并进入。 而隋文帝对原有行政区划体制进行的改革,直接影响到重庆,其改地方行政区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重庆的名称由楚州改为“渝州”,这便是重庆初次与“渝”字结缘的公元581年。 之所以改为渝,是因现在嘉陵江上游的支流“渠江”,在当时称为“俞水”、“渝水”,而且 习惯以“渝水”称呼重庆段的“嘉陵江”,故被命名为“渝州”。 重庆为渝州时,大部分时间,其行政级别比四川成都低一级,成都为省级驻地,重庆为市级驻地。

(二)渝州的范围,主城九区+江津+璧山

隋朝时的渝州,是作为省级行政区,范围东临丰都、武隆,北达渝北、北碚,西至璧山、永川,南侧与现在的重庆市范围差不多,仅有綦江西南侧小部分未在范围内。这是初建渝州的范围,也是渝州二字所代表最大的范围。 隋朝渝州行政图    重庆勘测院制图 但仅仅26年后,渝州改回了巴郡的称呼。直至618年,唐朝才再次改为渝州,但此时的渝州降为地级市级别,辖区也缩小许多, 渝州的范围仅相当于现在的主城九区+江津+璧山,总面积仅为重庆直辖市的十分之一。这个范围一直延续到北宋1102年,重庆由渝州改为恭州之前,变化都不太大(最开始永川也在渝州范围)。之后再也未有“渝”这个称呼," 渝"字代表重庆总计存在约510年。 历史总是在轮回中旋转,近年,重庆扩充主城区范围,把璧山、江津纳入主城区的声音甚嚣尘上不绝于耳,我是特别支持这事儿的,你看,这要拿进来了,和唐宋时期的渝州范围不就一致了吗? 改名恭州前的渝州        重庆勘测院制图 可从另外一方面讲,用一个面积仅相当于重庆直辖市面积十分之一的地方,来代表整个重庆,我认为,是不合适的。当然,如果你古代影响力特别大,或者你文化上特别辉煌,那也可以勉强用,但恰恰这些方面,连直辖市内的奉节县(夔州府)都赶不上,怎么可以呢?

二、被废除的“渝”字

ENTER TITLE

北宋1102年,渝州被废除,改名为恭州。改名的缘由史无明文。周勇主编的《重庆通史》认为改名原因是一场“反逆”。 崇宁元年(1102年),宋国子博士、渝州人赵谂回乡省亲之时,被人告发“与其党李造、贾士成等宣言欲诛君侧之奸,其语颇肆狂悖”,“狱具遂与反逆伏诛,父母妻子悉皆流窜”。因赵谂家族为渝州南部少数民族,“其族党来降。赐以国姓”,然而竟然口出狂言,擅议朝政,有狂悖反逆之言,尤为大汉族思想严重的北宋王朝所不容。在处理这一事件之后,北宋统治者仍然厌恶其乡里——渝州之字义不详,取“恭行天罚”之意,改渝州为恭州。 简单来说,就是,渝州人赵谂(shěn)回乡(约綦江一带)省亲时,被人告发,说他自称天子、私立年号、蓄意谋反,被皇帝知道后赵谂被处理。处理了还不解气,连赵谂的老家的名字都看不顺眼,大笔一挥,给他改成了恭州——取“恭行天罚”之意,也就是奉天之命进行惩罚。 认为渝字:有不详之义,有“叛变”的意思。 之后的朝代,无人再用渝字。 天道轮回,这件事九百多年后,类似的事情,在这片土地上又发生一次。 这才感觉,历史总是相似的,是不是这个"渝"字真的有问题呢?要不,换一个?

三、重庆简称不应为渝,个人建议“峡”字更合适

ENTER TITLE

近年来,一直有学者提倡更改重庆的简称,如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华林甫在其所著的《重庆直辖市简称的商榷》说: 重庆直辖市的简称叫什么最佳?曰:“巴”。 华教授认为:1.渝范围小,不能涵盖重庆直辖市,也不能取代渝东南、渝东北、涪陵地区的地域及历史文化。2.巴国主体地域与重庆直辖市范围大致吻合。3.四川简称蜀,对应的重庆可以简称巴,构成“巴蜀”。 秦朝时巴郡与蜀郡范围图 对于第一条,我是认可的,前面已论述。 但我不太认同巴作为重庆简称: 一是巴国的范围太大,包含现今的四川省达州、巴中、南充、泸州等地,以及重庆直辖市部分地区。而且巴国并不包括重庆渝东南部分及巫山地区。 二是现在市外还有以巴为名的地方,如四川巴中市、湖北巴东县,就像重庆称为巴一样,这两个地方也可以自称“巴”。 三是巴国本身给人的感觉是不稳定与弱小之感,处于“半国家”状态,内部社会组织结构呈松散状态。东边有楚国打压,西边有蜀国挤占,整个国家处在世世抗争、屡败屡战、退避迁徙的循环中,连国都一直都在迁徙之中。 我在这里大胆地提出另一说:重庆直辖市的简称可以考虑一下“峡”字。 注意了,不是陕西的“陕”字,是三峡,是川峡四路的“峡”字。 针对“峡”,唐朝诗人崔道融有诗《峡路》: 清猿啼不住,白水下来新。 八月莫为客,夜长愁杀人。 以“峡”字作为简称,有几层意思: 一是纪念三峡工程。重庆直辖市的成立,是因为建设三峡工程直接促成的,没有三峡工程,重庆想成为直辖市,可能性较低。简称“峡”,是纪念三峡工程。 重庆为三峡工程付出了多少,不应该被遗忘。三峡库区涉及移民117.15万人,范围包含了现重庆市大部分地区,如重庆主城区、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开县、万州区、忠县、涪陵区、丰都县、武隆县、石柱县、长寿区、江津区及重庆核心城区。淹没129座城镇,其中巫山县城巫峡镇、奉节县城永安镇、云阳县城云阳镇、开县县城汉丰镇和丰都县城名山镇这5个县城全被淹没。这些,为三峡工程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二是历史上,重庆直辖市在一个行政区内,以“峡”命名的时期最长。“峡”字对应四川的简称“川”字。现今四川名字的源头便是“川峡二(四)路”的简称,川峡路时期,整个四川地区,一分为二,西为成都为中心的西川路,东为奉节为中心的峡西路(“峡路”)。之后川峡四路时期,分峡西路为利州、夔州二路,夔州路驻奉节,且川峡四路四大首府,仅夔州置最高级都督府,辖区面积最为广大。是大重庆范围内行政级别最高,最强盛时期。 不过,这个也与巴字存在一样的问题,峡路范围太广,不仅包含整个重庆直辖市及四川部分,还包含贵州大部分地方。但好在现今贵州、四川没有县级以上地名以“峡”命名。 三是体现一种平等理念。重庆现在从四川分出来了,应该与四川平等,川峡在历史上是平等的,这个时段,重庆没有“巴”字所代表巴国颠沛流离,也没有“渝”字所代表的渝州一直比成都低一级的感觉。峡字,更多体现的是重庆应该有的自信心,有平常心。 以上,管窥之见。

关注一个呗

搜索建议:
热传

 【歌词】那个人 (伴奏) / 歌...

曹颖 - 每一个女人▓带你心飞每一个女人 都有着心底的男人也许幸运 他陪在你身边经历风雨 一如从前你爱的他也爱你 幸福的你每一个女人 都爱着心底的男人也许分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