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的朋友圈,被一部电影刷屏——《满江红》。即便你还没来得及看这部电影,可能也已经听说过了关于它的各种影评。而在这些影评中,一定少不了三个字,张艺谋。有人说,不愧是张艺谋,也有人说,还得是张艺谋。
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是张艺谋?为什么七十多岁的他,仍然能在每年推出一部新作品?为什么在冬奥会之后,无数人都在欢呼,“你永远可以相信张艺谋”?“张艺谋”这个名字,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篇文章,给你推荐关于张艺谋的一段演讲,两部纪录片,一本书和三个人生攻略, 帮你认识一个藏在无数作品背后真实的张艺谋,也希望张艺谋的故事,能在这个春节引发你一段新的思考。或许,它将成就另一段新的故事。
一段演讲
先来推荐一段演讲,这段演讲是罗振宇在2023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上的最后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他分享了他在张艺谋这三个字中受到的启发。
看完这段演讲,你可能就会理解,为什么每逢奥运会、冬奥会这类大型活动,总导演大概率都是张艺谋了。
下面,就来跟你分享跨年演讲的节选选段。
2023跨年演讲「故事22.《导演与群像》」视频片段
咱们最后再说一个苦命人的故事。
2022年,有人把心情不好,叫做emo。我说的这个人,真的就叫emo —— 张艺谋。
坦率地说,2022年,我们满脑子被各种各样令人沮丧的新闻填满了 ,以至于我们差点忘了,年初,在立春的那个晚上,张艺谋给了我们那么璀璨美好的冬奥会开幕式。
还记得那天晚上,有一句刷屏的赞美,叫“你永远可以相信张艺谋”。对,高手的标志,不是石破天惊,而是表现稳定,每次出手都能交付一个水准之上的作品。
那天晚上我还突然意识到一件事,张艺谋多大了?
72岁。
这是一个特别令人震惊的事实。
72岁都可以算是我的父辈了,我可以管他叫一声叔。我谋叔奋斗在一线,挺让人心疼的。张艺谋在冬奥会筹备期间,一天只睡三小时,一天只吃一顿饭。每天睁开眼睛就投入工作,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开会也是车轮战,所有的项目组都熬他一个人。
你说,是不是一个劳碌命?
你听起来,我好像在讲一个老当益壮的励志故事。
其实不是,关于张艺谋,也许你还应该了解以下事实:
上世纪70年代,张艺谋还是咸阳国棉八厂车间工人的时候,就在苦练摄影了。攒了三年的钱,买了人生中第一台相机,那时候他都不知道什么是北京电影学院,但他知道咱们中国人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叫“技多不压身”。一个本领,能干什么,不知道,先练着再说。这一级铺好了,下一级台阶自然浮现。
从1984年出道以来,他几乎是以一年一部的速度在拍电影,这个节奏一直持续到了今年。
《张艺谋的作业》的作者方希,私下问过张艺谋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不憋一憋,别以这么高的频率出作品?人家卡梅隆拍《阿凡达》,就是12年磨一剑,出来就震惊全世界。
张艺谋的回答是,他需要珍惜时间,他不可能让自己闲着。他抓住头发丝儿似的机会才能到今天,不可能说,给自己放个假,或者说,默默地去用功,用十年去准备一部作品。
方希老师对张艺谋有一个评价。她说,世上的人,有的人老实、有的人机灵、有的人有天赋、有的人平庸。在这四个象限里,张艺谋占了两项,老实,但有天赋。
这一点,我们确实比不了。
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张艺谋的做法,放在自己身上,变成我们自己的一种策略。
张艺谋,著名导演,一直在干活。这就意味着,他时刻准备着自己的状态。客观上说,他就始终处于重大项目候选人的名单上。张艺谋未必本意如此,但是像冬奥会开幕式这种全球瞩目的项目,不找他又能找谁呢?
你想,当一个人每一分钟都在琢磨着怎么做好手头的事,常年如此,那他脚底下的桩就垫得比别人都高,一有事儿你就看得见他,而且,只看得见他。
我从张艺谋身上得到的最大启发是这么一句话——经营好自己的现在,等待未来向我飞奔而来。
过去我总觉得,未来是未来,现在是现在。未来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努力,让它变得和现在不一样。所以,未来是想象和规划出来的。
但是,现在,我有个新的感受,说白了就是,未来是什么样子,跟规划的关系不大,它更多是通过做好手头的事来实现的。
一位导演,拍好手头这一部电影,有了票房,有了业界的口碑,下一部的片约和机会也就来了。
你在单位做好一件小事,哪怕只是接待一位客人,流程严谨,礼貌周到,也会被看成工作能力强的表现,下一个机会也就随之来了。
所以,未来是什么? 未来只是我们现在做的事情中某个因素的展开。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就是未来。
以上就是罗振宇在2023年跨年演讲上的分享,如果你还想了解张艺谋的更多面,再推荐你两部纪录片和一本书。
两部纪录片
《张艺谋的2008》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张艺谋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8分钟表演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结束,长达4年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在这部纪录片里,你会看到,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为之骄傲的奥运会开幕式,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和挑战,方案一遍又一遍被否定,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争相出现,即便是在开幕式当天,也发生了各种意想不到的意外。
同时,你也会看到,张艺谋的压力,张艺谋的死磕,张艺谋和他的团队,他们的认真、冲突和合作。
看完这部纪录片,对于创意思考、团队合作和怎样打磨一个作品,或许你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思考。
《极》
这是张艺谋的电影《悬崖之上》的幕后纪录片,记录了整部电影从前期筹备到现场拍摄,再到后期制作的全部幕后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疫情的影响,有气候的残酷,也有拍摄的艰难。但更重要的是,在《悬崖之上》的拍摄过程中,正值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的筹备期,舞台剧《对话寓言2047(第三季)》的演出期,电影《坚如磐石》的后期制作期......
你会看到,一个70岁高龄的老人,凌晨3点半,依然在会议室鏖战。几个项目组,熬张艺谋一个人。而这,几乎是张艺谋一年四季的常态。
看完这部纪录片,对于艺术创作,你会有更多的了解,但更重要的,对于执着和热爱,你也会有更多的理解。
一本书
《张艺谋的作业》
点击上图开始阅读
这本书,是张艺谋首部图书作品,讲述了他是如何从纺织工人,一步步走到做导演的经历。之所以叫《张艺谋的作业》,是因为这本书,收录了他许多摄影作品,更因为他说, “人生在世,都有一份作业。”
所以张艺谋反复强调,这本书不是传记。“所谓传记总是树碑立传,都有个潜在的倾诉对象,要么要给世界留下一个定妆照,要么在心中耿耿于怀很多陈年旧事,这两种需求我都没有……人们也许会愿意看一个人累积的那点心得和教训。”
是的,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一个手艺人,累积的一点心得和教训,怎么做事,怎么磨练手艺,怎么下“笨功夫”。
你会看到,年轻时候的张艺谋,在当工人的阶段,在压根不知道有“北京电影学院”的那个阶段,在没有确切奋斗目标的那个阶段,就对自己进行了残酷的训练。
他抄书,字迹工整地抄书,整整三年,几十万字;他摄影,记录下每一幅照片后面的起心动念和技术动作。这些动作,对当时的张艺谋来说,只是一个兴趣,但放大到人的一生去看,这些“笨功夫”却会耸立出一个无法被超越的高度。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张艺谋的三个人生攻略。
三个人生攻略
人生攻略一:把自己工具化
张艺谋初二辍学下乡当知青,21岁调回咸阳市国棉八厂织袜车间当辅助工人。没有受过任何专业的美术教育和摄影训练,也不能脱离工作岗位去学习,更没钱搞装备。唯一有的,是对摄影的热情。
你可能听说过,张艺谋用卖血的钱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机。其实“卖血”这个说法是错的,应该叫献血补助。
1974年,张艺谋用攒了三年的工资和献血补助,花186块6买了台相机,真的算是下血本。
但是,那个年代,并不是有相机就可以玩儿摄影了。那时候一卷上海21°胶卷1块8,共12张底片,拍一张的成本就是1毛5,这还不算买相纸和冲洗胶卷的药水的钱。
练习摄影,需要保持最低的拍摄量,光是这个耗材费就不是一个普通工人能够负担得起的。怎么办?
张艺谋相信,只要自己对别人有用,就会有机会。张艺谋的字写得不错,他有意识地利用这个长项,主动帮厂里办黑板报、刻钢板油印、刷工厂标语等等,再加上会拍照片,张艺谋在厂里成了小有名气的才子。工会和宣传科的人要办什么活动,都会叫上他。
这样一来,张艺谋就有了“公费摄影”的机会。比如,工会活动需要拍照,会让张艺谋自己写报告,需要多少胶卷、多少相纸、多少冲洗药水。拍的时候省着点用,活动剩下的材料,就留下来自己用。
你看,靠着把自己“工具化”,张艺谋解决了摄影的耗材问题。张艺谋说,“工具不是个坏词儿,有用,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深入骨髓的价值感。”
解决耗材问题,只是第一步。想要在摄影上更进一步,不是拿起相机凭感觉拍就行了,还需要有系统的理论学习。当时张艺谋既没有机会接受专业训练,身边也没有懂摄影的高人可以指点,怎么系统学习摄影知识呢?
这就要说到张艺谋的第二个人生攻略。
人生攻略二:舍得下苦功夫
他的办法,笨到你都不敢相信——抄书。他把图书馆里所有能借到的关于摄影的书,包括美学散论、摄影构图、暗室操作等等全都借了来。书借来之后,不管看不看得懂,先整本抄下来,再慢慢揣摩。他相信“过眼千遍,不如过手一遍”。好在那会儿的书都是小册子居多,很少厚厚一本。
张艺谋的抄书手迹(1971-1974)
就这样,张艺谋整整抄了三年书,一共几十万字。抄完书,以前完全看不懂的理论,好像懂了一点点。插一句啊,抄书这样的笨功夫,罗胖也下过。他说他年轻那会儿,一字一句抄写过《左传》和《史记》,至今受益无穷。
再说回张艺谋。抄书只是第一步,抄完之后,张艺谋老老实实照着书里的方法来练硬功夫,不走捷径、不耍小聪明。比如,当时有人喜欢在拍完之后,把底片重新剪裁,做二次构图,业内人叫“抠图”。
但是,老一代摄影家薛子江的书里说了,拍摄的时候就要构图精准,取景的边框就是最后作品的边框,不要依赖二次构图。因为把底片抠图再放大,画面精度就不够了,容易有麻点。张艺谋老老实实跟着做,每次举起相机,就按照书里说的,最大限度利用底片,刻意练习构图能力。
当年练下的这手功夫,对张艺谋后来拍电影非常有帮助,因为拍电影没法抠图,没法在胶片上修修补补,而且还需要在运动当中精准构图。
直到今天,张艺谋还保持着精确的目测能力,比如,把PPT投影在墙上,他扫一眼就能发现投屏是不是正的,需要怎么调。
有理论有实操,张艺谋打下了很好的摄影底子,当时正好也恢复高考了,于是,张艺谋想要报考北京电影学院。
但是,从具备基本条件,到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中间还差了很远。别的不说,张艺谋当时根本都没听说过北电,最多想到考美术学院试试,但他素描功底不行,不太可能被录取。张艺谋最后能上北电,真的是一路有贵人相助。为什么张艺谋可以自带“贵人体质”呢?
这就要说到张艺谋的第三个人生攻略了。
人生攻略三:亮出闪光点,让贵人高看一眼
贵人之所以愿意帮一个年轻人,是因为他看到了这个年轻人的闪光点,觉得此人将来会有出息、值得帮。比如,张艺谋在为工会办展览的时候,认识了一帮毕业于美术学院的专家,张艺谋就想跟着这帮人混,学东西。但这帮人为什么愿意带张艺谋玩呢?
有一次,张艺谋把他们办公室里一盆普普通通的文竹带回去,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把这盆文竹拍成了一张极具中国画意蕴的摄影作品。这帮美术专家一看,哟,这小子真厉害,从此高看张艺谋一眼。
这帮专家里,有一位叫田钧,毕业于西安美院附中,他本来考上了北电摄影系,可惜后来没有去成。正是田钧指点张艺谋可以去考北电,而且摄影系特别适合他。张艺谋称田钧是自己的“指路明灯”。他趁去北京出差的机会,拿着自己的摄影作品去北电报名。
一般的报名者,也就是附上几张照片,但张艺谋除了附上照片,还附上了照片的底片,以及实际作品在底片上的裁切线。
为什么呢?前面说了,张艺谋下功夫苦练构图,内行人一看裁切线,就能看出拍摄者的基本功怎么样。这几张照片一递出去,老师的眼神马上不一样了,有点不敢相信地问:“这是你拍的呀?”
张艺谋当时已经27岁了,比北电摄影系招生的年龄限制超了5岁,本来是绝无可能被录取的。幸亏他及时亮出闪光点,现场让老师高看一眼;又熬一个星期通宵,精心制作一本自己的摄影作品集,寄给当时的文化部部长黄镇,让对方看完大赞。在各路贵人的一路帮扶下,张艺谋最终如愿以偿。
你看,这就是张艺谋,这就是张艺谋的作业,这就是张艺谋的“笨功夫”。
这个春节假期,除了《满江红》,强烈推荐你也看看张艺谋,感受一下张艺谋。 从现在起,咱们也下点“笨功夫”,在一个兴趣点上,做一点深度探索,或许,我们的未来也将由此而展开。
最后,祝愿你我都能像张艺谋一样,交出一份观众满意,自己也满意的作业。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阅读原文”
喜欢本篇文章,记得动动小手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