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月英是三国时荆州沔南白水(今湖北襄阳)人,其身份非同一般———她是沔阳名士黄承彦的女儿,是蜀国丞相诸葛亮的妻子,是蜀国大臣诸葛瞻的母亲。黄月英的出生地据传就是襄阳西郊的黄家湾村(现已打造成黄家湾风景区),黄月英传说也主要流传于襄阳本地,且传说所涉及的时间范围集中在黄月英的少年、青年时代,这与史实比较相符,因为黄月英生命的中后期是随诸葛亮在蜀地度过的。
黄月英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其本名于史无载,“月英”只是她在民间传说中的名字,史书《三国志》中并无关于她的点滴记载。即便是小说《三国演义》中也只有这么一句简短的记载:“及武侯死后,夫人寻逝,临终遗教,惟以忠孝勉其子瞻。”
黄月英的美丑关于黄月英的传说,主要涉及两个话题
其一,黄月英长得丑;
其二,黄月英聪慧过人。
其实,关于黄月英是长得丑还是长得美,是存在争论的,主流的观点认为黄氏是丑女,这一观点流传已久,主要缘于罗贯中的观点:
“武侯之子诸葛瞻,字思远。其母黄氏,即黄承彦之女也。母貌甚陋,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凡韬略遁甲诸书,无所不晓。武侯在南阳时,闻其贤,求以为室。”
而罗贯中的观点源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引注的《襄阳记》,文中有如下记载
“襄阳记曰: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但也有传说与此论相反,在这些传说里黄月英是美女,因为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她的容貌被诋毁。其实黄月英不单美丽,更兼才华出众。黄承彦怕有为的青年只重相貌不重才华,故称自己的千金为“阿丑”。有一则传说这样说道:黄月英小名阿娇,长得花容月貌。听说诸葛亮学识人品俱佳,就很倾慕他,于是托父亲主动提亲。她请父亲在诸葛亮面前说自己很丑,看他是不是一个以貌取人的凡夫俗子。没想到诸葛亮很爽快地答应了。
结婚那天,黄月英头上盖着一块红布,她想试探一下诸葛亮是不是真的心甘情愿、毫不犹豫地去揭红盖头,没想到诸葛亮真的二话没说就揭了盖头。面对花容月貌的黄月英,诸葛亮以为弄错了。这时一脸喜气的新娘才道出了原委。据说,后来人们结婚,姑娘的红盖头就是从黄月英那儿学来的。
黄月英的聪慧木牛流马
黄月英是美还是丑,这个确实存在争论,但论及黄月英的聪慧,所有的传说都是一致的。不单诸葛亮的许多谋略、发明创造得益于黄月英的传授,并且襄阳一带的特产、习俗,也与黄月英的发明、创造有关。
诸葛亮最伟大的发明——“木牛流马”,即是受启发于黄月英发明创造的木狗、木虎、木人。这“木牛流马”由两部分组成,后面是诸葛亮根据牛拉碾磙转发明的高轱辘车,前面是诸葛亮根据黄月英设计的木狗、木虎的原理,制造的“木牛流马”。
诸葛巾
另一个关于黄月英对诸葛亮的重要影响,来自于“诸葛巾”的传说,说的是诸葛亮“三分天下”的大计实际上也源于黄月英对其产生的启发。
诸葛亮从黄月英给他治头疼的头巾上的三分相图中获得很大的启发,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共创大业,诸葛亮便是根据此图所启发的“占据荆益、北抗曹魏、东结孙吴、西和诸戎、南扰夷越”概念,作为“隆中对”的基本主张。日后诸葛亮便常常戴着这条头巾,人们便称之为“诸葛巾”。后来戴巾的习俗流传到民间,一直沿袭至今。
这些传说关联了襄阳本地的特产如辘轳、孔明饼、长喜灯、包头幅子、围裙、龙凤配、喜沙肉、门猴子等,都与黄月英的发明创造有关。所有这些传说都印证了黄月英的才智过人,这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可谓相得益彰。
审美反差及具体内涵民间传说中的黄月英形象与封建正统文化对于女性形象的要求正好反过来。
她不漂亮但特别有才,这才还不是一般的文才,而是上通天文下通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才干;她的聪明能干、知识广博、神机妙算却是寻常美丽女子难以望其项背的。
传说中的黄月英比许许多多的男人都更优秀,甚至与诸葛亮相比,黄月英也不差,按上述传说中的说法,没有黄月英的点拨助力,诸葛亮的那些个大计、阵法、发明就不可能实现,而正是有了这样一个贤内助,诸葛亮才能够在事业上顺风顺水。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非凡的女人,巾帼不让须眉,用这些话评价黄月英的才能最适切。
关于黄月英到底是长得丑还是长得美,现在已成疑案,无从考证。但通过对长得或丑或美的争论,倒可以拓展出两种思路:
其一,强调黄月英长得丑,这对黄月英本人形象并不能添彩,但却衬托了诸葛亮,证明诸葛亮确实是一个非同凡俗的伟丈夫,超越了人间烟火气,爱才甚于爱美貌。
其二,强调黄月英长得美,这更多表现了人们黄月英完美女性形象的向往。也正因为这一点,襄阳本土的许多风俗都关联上了黄月英。在当地百姓的心目,以智慧论,黄月英和他的夫君诸葛亮简直就是天上的一对,你还甚至可以说,诸葛亮之所以那么成功,就是因为他娶了智慧非凡的黄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