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岭南云光

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的对外开放之中,广东每得风气之先,在绘画领域也有同步发展的现象出现。而在 20 世纪 20 年代崛起的“岭南画派”可以说是最具先进性的。

阮云光(1901—1991)像

当然,在以传统绘画作为品评绘画标准的客观情况下。 “岭南画派”中的传统因素并不如何深 湛 ,但是,正我在《面坛点将录》所指出的一样。 “岭南 画 派 ”反对的完全传统和完全西化,主张“撷中西 画 学的所长,互作微妙的结合 ”。事实上,中国文化的传统起于中原,春秋时风头东至山东 。 一直到唐,北方文化发达,居领导地位。宋以后的中国文化重镇在江南 , 而岭南又距中原太远,将该处的文化完全融入中原和江南那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不过,广东人却于越过海洋接触外国文化的机会与能力方面优于内地,作为“海岸海洋”之地的广东,就有 一 种具特殊性的面貌。

《苍松猫鹰图》1938年  阮云光画

毫无疑问,在现代文化的一定范畴中,广东处于先进之列,正由于美术史进入现代领域是以从西方输入 “美术”思潮为开端的。广东的美术可以说是最早进入“现代”的。“岭南画派”最先进入“现代”,说明它是先进的 而 且是符合岭南地区人们审美需要的。这一派,可以誉为在岭南是一个合理的画派。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共同努力营造出这个 “先进”和“合理”画派的成员无疑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大家庭中的佼佼者,试图借鉴西洋画与日本画来改造中国画 . 探求发展中国画的新途径的艺术勇气足可予人效法。阮云光就是其一 !

《母婴图》1935年  阮云光画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不少青年艺术家前往欧洲学习绘 画 ,取法之余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陆续返国,引进了不少欧洲各国的新兴美术流派。而 “二高一陈”在民国肇建以前足履日本,将日本绘画风格改造,学习西方“最新美术”和“最新理论”后回国,然后内化为自己的美学观。这种一直保持兼收并蓄的艺术追求,注重接收从日本而来的“重译型文化”,在 20 世纪整个东亚美术史上很难找到相同的例子。总括而言,这种特殊的交流形态,导致日本画对“岭南画派”开拓者的启发不仅集中于他们画作中的某些细节上,更在于明治晚期日本绘面国粹色彩的艺术样式和对题材的选择。从早期就学于由高奇峰担任美术制版科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校”的学生。再蒙受高剑父的亲炙,到就读于“广州市立美术学校”继而到日本游学 , 阮云光的艺术历程可以说是 “岭南画派”第二代弟子学习生涯的缩影。

《双松舟行图》1935年  阮云光画

在阮云光的画中,日本式的素描结实,图案的学习又见精心 ; 对蓝瑛的精妙把握,传承 “二高”的风貌之余又将目光投向日本大正时期渡边晨亩的画风,这一切均表现出这位画家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在我看来 , 他的艺在 “岭南画派”颇有典型意味。

《春柳渔江图》1944年  阮云光画

从阮光云的画中可以看出他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其《秋景闲吟图》显示他对中国宋以后传统的把握,从他的《双松舟行图》可以看出他对日本画法掌握的熟练,而更多作品显示了他对岭南面派的继承和发扬光大。

《阮云光画集》2009年6月第一版   卢润祥执行编辑

阮云光可以说是 “岭南画派”中的“隐士”他一生致力于艺术的探索,从不在名利场上追逐,更不奔走于权势之门。在岭南 画坛 乃至中国 画 坛上,阮光云以人品 高 尚而赢得无数人的尊重。他进行着 “融合中西”绘画的试验,即借助西方艺术技巧来弥补中国绘 画 的不足,在自然主义的精神下追求现实性和生活性 。 颇有康有 为 “合中 西通学为新纪元 ”的回音 。

《花逢时雨俏.阮云光的艺术历程》2012年6月第一版    罗一平主编

对于中国近现代美术的研究,尚待深入的仍有甚多方方面面。阮云光的事例表明, 20 世纪中国画家在寻 求 中国的创新和发展过程中 , 身心投入可谓巨大,这种对艺术的殉道式的情怀,不正是艺术的正道 ? “ 岭南 画派 ” 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大画派,除了 “二高一陈”外,不正因为还有阮光云这一些殉道者所做的努力,才能使之扬帜于岭南吗?(注:本文原是陈传席教授为《阮云光画集》撰写的序文,本文题目是编者拟的)

【阮云光先生传略】

岭南画派是指广东籍画家组成的一个画派,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简称 “二高一陈”。他们被孙中山先生倡导的民主革命思想所吸引,怀抱匡时救国远大志向,以革命家姿态和先行者的使命感,提出了现代绘画 " 折衷中外,融会古今 " 的口号,并积极参与到″改造国魂″的行动中。他们在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东洋、西洋画法,自成一格,从学者众,开启了中国画的新局面。并与京津派、海派三足鼎立,成为 20 世纪主宰中国画坛的三大画派之一, 代表人物有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高剑僧、林介如、方人定、阮云光、司徒奇、卢乔根、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容漱石、黄少强、赵崇正、容大块、苏卧农、何磊、郑淡然、黄霞川、李抚虹、李英士、伍佩荣、张坤仪、何漆园、周一峰、招辉堂、叶永青、黎葛民、黄独峰、陈凝丹、卢传远、翁芝等。阮云光不仅是其中一个代表人物,更是于艺术事业及教育事业有卓越贡献的代表之一。

阮云光( 1901 ~ 1991 ),原名文光,别名煜或旭,沙溪圣狮乡人。 1919 年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美术制版别科,适逢名画家高奇峰、高剑父任教,朝夕问道,尽得岭南画派真传,与林介如、容大块并称:甲工三杰。 1926 年入读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习西洋画三年,毕业后先后在石岐女子中学、龙山中学任教。 1935 年起几渡东瀛考察美术,其间画有大量蕴含日本情调的中国画。回国后与高剑父、鲍少游、方人定、林介如、卢乔根、容漱石、司徒奇、何漆园、苏卧农、容大块等名家相往来,以画会友,以文载道。时有画作参加春睡画院举行的展览,主要代表有《紫藤花下》《夜泊独秀峰》《江湖游乐图》《青藤诗意图》《猫头鹰》等,并发表美朮文章巜美展是艺术运动的途径》与诗作《送剑父师环游游世界》等,以其辛勤的艺术实践和精辟的理论见解为岭南画派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59 年到香港珠海书院教授中国画,并从事图案设计,坚持中国画及油画创作。其中国画造诣深湛,色彩明静雅洁,有东洋风味。

【《岭南云光》作者】陈传席,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特殊贡献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曾任美国堪萨斯大学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 年组织中国美术界第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 同时组织全国第一次 36 家博物馆 ( 院 ) 明清绘画联展。已指导十六个国家的留学生和高级进修生,同时教授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姓名列入国内外各类艺术辞典以及各类名人录之中。

1. 【学术总监】李桂山,广东省中山市人,早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现任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山市硬笔书法协会名誉主席,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其中书法作品《德以孝为先》荣获广东省书法展二等奖 : 书法对联《一代风华莹雪梦》入选广东六地市名录。

2. 【学术总监】 罗世雄,男,汉族,高级导游员,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广东省导游协会监事,广东省企业品牌建设促进会旅游品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韶关市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韶关市收藏家协会会长,韶关市自驾旅游协会常务副会长,韶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韶关市五月诗社研究会创会副会长,韶关市人民政府特约教育督导员,韶关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委员会委员,韶关学院韶文化研究院和广东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广东松山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任韶关学院等大学外聘教师、出版有   “中华历史人物经典读本”《禅宗六祖——惠能》《韶关旅游手册》《亲山爱水游韶关》《丹霞山黄金旅游线》《核武器性能及防护》《管理学基础》《畅游韶关》等著作; 1995 年起历年任全国导游资格考证考评员,文旅部“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国家金牌导游、“全国名导进课堂工程”骨干教师,参与编写全国导游考证系列教材,是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3+ 证书”旅游管理类高考命题专家、审题专家、考官, 1983 年起从事导游、旅游管理、旅游教学、培训等工作三十多年,获“韶关市旅游工作特别贡献奖”、“韶关旅游代言人”等荣誉。

3. 【学术总监】阮卓卿, 1980 年出生,广东中山沙溪人。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应用生物技术专业。毕业后进入沙溪镇政府工作至今,先后任职于农业部门、党建部门、文化部门。毕业后开始学习古典诗词,并致力于本土诗词文化的挖掘和中华诗词的推广工作。现为广东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山市中山诗社副社长、中山市沙溪诗社社长,沙溪镇创建“中华诗词之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特聘为翁山诗书画院诗书画师。

4. 【学术总监】阮家骅,中山沙溪圣狮人, 1941 年生,自幼爱好文学、书法等。曾任隆都中学校长,启发中学副校长、党支部书记。退休后任地方志编辑九年,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山市民间文学委员会成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山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5. 【学术总监】卢润祥,籍贯广东中山,区域调整后,现属新会。特聘研究员,客座教授。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国际岭南画派学会副会长,国际五邑书画家协会副会长,现任中山市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特约单位】中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山市沙溪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山市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西区分会,韶关市广中旅行社有限公司。

搜索建议:岭南云光  岭南云光词条  
热传

 【歌词】欲望城市 / 歌手:潘越...

你说我像云捉摸不定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你说我像梦忽远又忽近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你说我像迷总是看不清其实我用不在乎掩藏真心怕自己不能负担对你的深情所以不敢靠你太近你说要远...(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