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威利的战略才能从来不比莱因哈特低,这个两个人要说最大的区别,是由于出身经历导致的视角的不同。
莱因哈特的视角,永远是第一人称的,主观性的,以自己强烈的意愿引发巨大的自我驱动力、行动力、自信心及霸气。把这些综合起来,就形成了莱因哈特以自己为轴心,对外界一切形成强大的吸引力,霸气一直是莱因哈特的代名词,而一切霸气都必定来源于以自我为中心。而莱因哈特完美的地方,就是他除了霸气,还有极其正确的判断力、洞察力、和比较善良的内心。
而杨威利,从描述来看,从小爱好研究历史的他,多数养分都是从历史中截取,但他在研究历史的时候,自然而然形成的“以上帝视角第三人称”全局性的跳脱式俯视习惯,导致他在现实的三次元中,依然时常习惯于作为“观察者”的第三人存在,却不习惯把自己作为“当事人”,这就导致了杨在处理各类事件时,都癖好性的会先于全局出发,观察每个主要当事者各自的动机及性格特征,再推测弱点,制定方针和战术布局。
可以说,以我个人来看,莱因哈特的宏观性其实完全比不上杨威利,但是莱茵在前期无数次通过自身能力及人格魅力(当然还有一个后台硬的姐姐)积累了无数战术上的胜利,将他自然推到了可以动用庞大战略的层次。而杨威利,则是以活在当下的未来历史学家的身份,从一开始就“旁观”到了战略的不足,才无数次没有选择的利用战术上的胜利去牵动整体战略上的不足。
总结:从小说中,莱因哈特导演了无数次战略胜利,而在战术上屡次败北给杨;杨威利导演了无数次奇迹般的战术胜利,但除却一次机会外(差点杀死莱茵),战略上均无法扭转败于莱茵。但是我依然认为,莱茵的强是在于人格上对于周围势力的煽动力(由战术积累战略),杨威利的强是在于以旁观者的视角洞察全局及每个“演员”本质的能力(由战略部署战术)。因此,莱茵是英雄、是偶像、是皇帝、是孩子,但杨是上帝、是历史学家、是哲学家、是凡人。从杨和莱茵两人唯一一次见面和交谈的内容上来看,杨比莱茵考虑的更多,但比较空,着眼于发展和未来。莱茵就显得现实多了,专注着眼于现在和可预见的发展。
以上这是我对这两位人物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