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治疗学》、《中医痰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给你聊聊,中医治疗痰热型眩晕的事儿。
这个事儿,你可不要以为离自己很远。它在我们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我给你说个简单的例子吧。
我国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路志正老先生,曾经医治过这么一个患者。
这个人,是一个女性,医案记载,姓陈。
她天生就不苗条。初诊当时,身高一米六几的她,体重已经超过160斤了。
此外,她工作能力很强,做事特别麻利、雷厉风行,性格比较急。
大概在两年前,这个人有一次上夜班。因为工作摩擦,她和同事出现了激烈争吵。
争吵的结果,是她胜出了。因为结果证实,她的意见是对的。
可是,接下来,此人不知为何出现了头晕的感觉。当天晚上过后,头晕之感又时时发生,特别是在自己情绪紧张、焦急、心生不快的时候,头晕之感就特别明显。
而且,脑袋迷糊的同时,脸色发红,发热。
这是怎么回事呢?两年以来,此人多次到医院去检查,都未曾看出有啥问题。中成药和针灸都尝试过,效果不好。
最近这两个月,患者因故病情加重,于是慕名求治于路志正前辈。当时,已经是2009年的4月份了。
刻诊,见患者脉象弦细,舌红苔白,面色红,形体丰腴,当时头晕明显,伴随面色发红发热,心律也快。
细问得知,患者平时睡觉不实,爱做梦,而且是不好的噩梦,总恶心,食欲差,日常喜欢冷饮和辛辣的食物。偶尔,还会感觉到心烦。尤其是看到下属工作出现差错的时候,她的心烦感会特别明显,继而就头晕、脸红。
在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路师就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瓜蒌20克,黄连10克,姜半夏12克,枇杷叶12克,荷梗(后下)12克,苏梗(后下)12克,炒杏仁9克,炒薏苡仁30克,茯苓30克,僵蚕10克,胆南星10克,天麻12克,生白术20克,炒莱菔子15克,珍珠母(先煎)30克,生姜1片。
所有这些,水煎服,每日一剂,一共是14剂。
结果如何?患者用药以后,症状立即好转,头晕恶心脸红之感减轻,而且夜间睡眠质量转佳。
此后,路师根据原方稍作加减,继续投用。到最后,患者诸症悉平,身心愉悦,品尝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感。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我给你大致复述了一下。
其实,这个人的问题,很好理解。
一言以蔽之——
这就是痰热之邪上犯。
你看啊,此人身高162厘米,体重达到了160多斤。这是典型的肥胖吧?再结合其饮食特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她的体内,肯定有痰湿之邪。肥人多痰,在她身上体现得很典型。
另外,她身上还有热邪。你看,此人常常脸红发热,心率加快,多梦,心烦,喜好辛辣之物,舌红。这是不是有热啊?肯定是了。这个热,和她的性格有关系。其性格,急躁,要强、好胜。当然,也和她的个人工作能力有关系。她能力强,看见别人做不好事,那她当然就会觉得不满、有脾气了。
这就是啥呀?能人多火。有能耐的人,欲望多,背负的压力大,思虑也比较多,所以容易有火。
肥人多痰,能人多火。现在,她都占了。痰热之邪混在一起,上犯元神之府、清阳之地,所以就头晕、面红、心跳加速、夜寐不安。痰热扰及中焦,所以恶心,纳差,吃不下饭。
这么一解释,你懂了吧?
怎么办好呢?当然要请痰热。我们看看当时路师用的配伍——
瓜蒌20克,黄连10克,姜半夏12克,枇杷叶12克,荷梗(后下)12克,苏梗(后下)12克,炒杏仁9克,炒薏苡仁30克,茯苓30克,僵蚕10克,胆南星10克,天麻12克,生白术20克,炒莱菔子15克,珍珠母(先煎)30克,生姜1片。
这配伍,显然是小陷胸汤的化裁。瓜蒌、黄连、半夏,就是小陷胸汤的配伍。
小陷胸汤,源于《伤寒论》,最初构成就是黄连6克,半夏12克,瓜蒌实20克。作用,就是清热化痰、宽胸散结。其中,瓜蒌实清痰热,黄连清热,半夏化痰。原方主治,就是“小结胸证”,心下胃脘部位胀闷不舒、按痛,或者心胸烦闷、咳痰黄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讲,这些都是痰热所致,因此用瓜蒌、黄连、半夏来治。
应用在上文医案里患者身上,这当然也是合适的。在此基础上,以荷梗和苏梗理气化痰,以炒杏仁、莱菔子和枇杷叶降肺气以姓行痰,以炒薏苡仁和茯苓来利水除湿,以白术燥湿化痰,以胆南星清痰热,以天麻和僵蚕熄风止头晕,以珍珠母来重镇安神。
总之,经过这么一番调治,患者的问题得到了很好化解,她的躯体感受就改善许多。
道理,其实非常简单。我们稍微用心,就可以理解。
关键是,我们应该明白“肥人多痰,能人多火”的道理。如果说一个人,他肥胖,同时还能力强,做事性子急,由不得别人拖后退,那这个人多半容易出现痰热互结的局面。当然,我说的这是一般规律,不见得一定如此。
我希望这样的读者朋友,能早日求治于中医,用清痰热的办法,改善身体内环境。上文医案所述的情况,其实也是十分多见的。有类似情况的朋友,不妨抄录路师验方,日后有机会,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化裁。专业的读者朋友,您也留意一下。毕竟,医案里的患者,在现实生活中十分多见,其病情和病因病机,很有代表性。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