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方化债,终于开始行动了。
10月6日,内蒙古准备在10月17日发行229.6亿元的特殊再融资一般债和174.2亿元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债。
内蒙古,也成为第一个公布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的省份。
随后,天津、辽宁、重庆、云南、广西、青海、吉林、江西、宁夏、甘肃纷纷跟进,都公布了自己的特殊再融资债券额度。
13个省市的特殊再融资债券总额度,已经超过5000亿元。
而多个机构预计
这一轮特殊再融资债券的总规模,最高会达到1.5万亿左右。
城投隐性债,终于等来了喘息的机会。
地方债券中,本来就有再融资债券,而特殊再融资债券是一种“特殊”的类型。
特殊在哪呢?
最根本的区别是资金用途。
普通的再融资债用于偿还到期旧债的本金,而特殊再融资债是用于偿还地方政府存量债务。
在多个省市的债券发行公告中,也都标明了筹资的用途——
用于偿还存量债务。
而这里的存量债务,矛头还是指向了城投隐性债务。
也就是将隐性债务,替换为明面上的地方债。
对地方来说,这些债券当然是时间越长越好。
比如辽宁发行的几期债券中,年限有7年的、10年的、20年的,最长年限甚至达到了30年。
以时间换空间,才是根本目的。
2
以债券置换的形式化解隐性债务,并非第一次了。
2014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点。
在此之前,地方政府并没有发债的资格,地方债务都是以贷款、企业债、信托等形式存在。
2014年末,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达到15.4万亿元。另外地方上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也高达8.6万亿元,压力山大。
2014年8月,新预算法出台,给了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资格,成为财政制度的里程碑事件。
像是关闭野兽的闸门突然打开,地方债大潮就此汹涌而来。
与此同时,地方债必须与城投债切割。
财政部直接发话,在此之前的14万亿非政府债券形式的债务,要用3年时间通过发行地方债置换。
这就是第一轮的隐性债务置换潮。
到2018年,全国一共发行了12.2万亿的置换债券,置换了85%的旧有存量隐性债务。
但换来换去,地方的债务压力并没有减轻,只是债务的形式转换了而已。
何况,这一轮的债务置换还有中央兜底,更让地方上的发债有点“肆无忌惮”。
各种形式的违规举债,都隐藏在化债的浪花之下。
于是,风险继续累积。
于是到了2018年,审计署又开始新一轮的隐性债务清理,时间限期5-10年。
2019年,为了缓解贵州、云南、湖南、甘肃、内蒙古、辽宁6个省份的债务压力,财政部允许这些省份的部分县市发行新债券置换隐性债务。
特殊再融资债券,也第一次露面。
2020年,这些试点由6个省份扩大到25个。北京、上海、广东还成为全域无隐债清零试点。
特殊再融资债券开始大规模发行,第二轮化债潮到来。
到2022年6月,这一轮发行的特殊再融资债券达到1.12万亿。
直到今年7月份的ZZJ会议提出“一揽子化债方案”,化解隐性债务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并成为地方政府的头等大事。
而新一轮的化债潮,特殊再融资债券的规模恐怕能达到1.5万亿,超过上一轮的高峰。
因为,压力确实太大了。
2020/2022/2023这三年,是城投债的到期高峰,偿债压力是摆在明面上的。
仅仅2023年预计到期的城投债,总量就达到5万亿,也是近十年来的峰值。
而此时,正值疫情之后的经济恢复期,房地产依然不景气,卖地收入这条大腿依然半瘸不瘸。
拿什么来还债?
债务还不上,届时引发的不仅仅是财政风险,更是一场无法预计的金融风险。
借新还旧,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而最先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的这几个省份,正是债务压力最大的地方。
注:广义债务率=政府债务余额+城投平台债务余额/地方综合财力(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央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解+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补助收入-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上解)
31个省份的广义债务率,只有上海、西藏不到100%,还算暂时安全。其他29个省份的广义债务率,都超过了100%,尤其是天津,甚至超过了400%,高居第一。
再不化债,真的不行了。
3
当然,化债的方式不仅仅“借新还旧”这一种。
财政部就曾给出过几种方案: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偿还;
出让政府股权或经营性国有资产权益偿还;
利用经营性收入偿还。
但显而易见,这些办法放在当下,都不太适用。
而最后一条路——
破产重组或清算,更会让地方经济受伤。
只能算是破釜沉舟。
借新还旧,就成为为数不多的最优选择。
但债务置换也有不小的限制,最困难的点在于:
地方债务余额的空间还有多大?
截至2023年8月,地方债务余额38.7万亿元,离今年制定的债务限额42.1万亿元,还有3.4万亿的空间。
空间看起来还有很多,但各地的状况不尽相同。
比如2022年,上海的债务余额离限额有2756亿,但黑龙江只有120亿,湖南只有187亿,重庆只有210亿。
而天津,只剩下244亿元的空间。
即便2023年,各地的上限有所提高,但整体上的空间依然显得局促。
于是,在偿债高峰即将到来之时,那些债务压力极大的地方,都会把特殊再融资债券的空间打满。
或许,只能就这么循环下去了。(责任编辑:乔娇 TT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