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她曾是服务员,月薪80元,逆袭成知名编辑,上海有套133平房子

她8岁没了父亲,母亲改嫁,将她扔在亲戚家。

为了能跟母亲一起生活,她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继父,只要能收留她,她愿意为家里做牛做马。

最后,继父才勉强答应,14岁的她,成了采石女,赚钱养家。

可后来,她却逆袭成知名杂志的编辑,住上了133平大房子。

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赵美萍的故事吧!

(赵美萍)

1970年正月初一,别人家都在庆祝新年的到来,唯独赵家一群人围在门口,急得满头大汗。

屋内,赵家媳妇正躺在床上,艰难地生孩子,折腾了两个多小时,赵美萍终于出生了。

接生婆抱着孩子,立即提着她的双脚,将她的头朝下,对着她的小屁股就是清脆的一巴掌,赵美萍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她一哭,屋外的人才舒了口气,放声大笑,这时赵家才算真正过年了。

得亏了曹雪芹笔下的贾元春,此后正月初一出生的女孩子有了“娘娘命”。

然而,赵美萍估计命里缺钱,与娘娘没有半毛钱关系。

赵美萍出生时,父亲已经40岁,母亲也是高龄产妇,能够将她健康生下来,就是对她最大的恩赐了。

面对破旧的茅草屋,漫天弥漫着猪羊的臊味,赵美萍哪敢奢求太多。

每天,梦里吃大鱼大肉,醒来喝寡淡的玉米糊,玉米糊差不多像水,根本不管饱。

喝两碗玉米糊,早餐就这么解决了,等到太阳高高挂在半空中,就该跑一趟厕所。

走出厕所,胃也就空了,只剩下肠鸣一声声在抗议。

赵美萍只能强忍着饿意,她一遍遍告诉自己,挨过这几个小时,晚上就有好东西犒劳肚子了。

到了晚上,她又再安慰自己,熬过今天,明天早上就能喝热腾腾的玉米糊啦。

饿了一年,将肚子腾出空间,就是为了过年那天,往里面塞上一碗韭菜鸡蛋面。

这样的日子,没什么看头,但很有盼头。

可意外总喜欢趁人放松戒备时,突然给人猛烈一击。

赵美萍一天天长大,而父亲却肉眼可见地变老。

渐渐地,他的十指只能僵硬缩成一团,赵美萍身高蹭蹭蹭往上涨,父亲的头发一根根往下掉。

后来,老赵被确诊为麻风病,需要立即住院续命。

从那之后,赵美萍的生活完全变了样。

在别人眼里,她不再是“老赵家女儿”,而是“小麻风”。

学校里,小男生们天天跟在她屁股后,不停地大声喊“小麻风”,生怕赵美萍忘记。

“老麻风生了个小麻风,疯疯癫癫惹人嫌。”

肚子饿了,还能忍一忍就过去了。

可这种恶意却从此粘上赵美萍,像狗皮膏药一样,甩都甩不掉。

赵美萍出生后,妹妹赵美华紧随其后,比她小3岁。

有一天,大队通知各家各户去领猪肉,母亲就将小女儿暂时寄放在亲戚家。

那时候,江苏的冬天冷得刺骨,几乎每家都有一个陶制的火盆。

大人用它来取暖,小孩们拿它来剥蚕豆吃,各取所需。

那天,亲戚家的孩子闲着无聊,拉着赵美华一起剥蚕豆吃。

结果,蚕豆烤完了,亲戚家的孩子却想将全部蚕豆占为己有。

赵美华年纪小,什么都不懂,慌乱之中,她直接将小腿架在火盆上。

火盆里的火立马窜上来,她的棉裤烧得正起劲,慢慢朝她胸口逼去。

看见这阵势,大家吓得差点腿软,马上用剪刀剪开她的衣服。

可为时已晚,有些肉已经紧紧粘连着棉裤,亲戚咬咬牙,大力地将棉裤撕下来。

那天,赵美华如同一颗烤焦的番薯,被活活剥掉了一层皮似的,惨叫嘶吼着。

那年,刚好也是春节,赵美萍的生日。

父亲在医院治病,妹妹躺在家里哭得双眼红肿,小腿烫得发紫。

这一年,大家都没心思吃韭菜鸡蛋面,可赵美萍没想到的是,父亲再也吃不上韭菜鸡蛋面了。

1978年暑假,赵美萍待在家里写作业,母亲在医院照顾父亲。

老师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暑假里最难忘的一件事》,赵美萍正抓耳挠腮,绞尽脑汁想如何写。

突然,外面有人在敲门,一阵阵急促的敲门声,让赵美萍吓了一跳。

她打开门一看,是父亲的病友,母亲喊他来家里拿席子。

赵美萍还没反应过来,那位病友蹭的一下跑进房间,匆忙卷走父亲床上的竹篾席子。

赵美萍两腿发软,跟在他后面,踉踉跄跄地往医院跑。

就那样,赵美萍猝不及防地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他躺在病床上,穿着笔直的西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那是她第一次见到这么干净的爸爸。

那套西装是父亲结婚时穿的,结完婚后就把它放在柜子里,打算将来等女儿出嫁时再穿。

结果,现在赵美萍还没嫁人,父亲反倒先穿上这西装了,她心里开始有点不乐意。

那天,赵美萍呆呆地看着父亲入土,泥土慢慢盖住他全身,直至他完全消失在她眼前。

曾经高大的父亲,只剩下一个高高隆起的一堆。

父亲在里头睡得正熟,赵美萍在外头哭得起劲,谁也不干扰谁。

后来,赵美萍才知道,护士给父亲打了一针青霉素,而恰好父亲对青霉素过敏。

青霉素打败了父亲的求生意志,取得最后的胜利,第二天就去找阎王爷报到了。

父亲去世后,赵家一家领到30元赔偿,也是那时候,赵美萍才知道,父亲的一条命才值30元。

顶梁柱一倒,整个家全都散了,孤儿寡母在村里,难免受人非议。

为躲避流言蜚语,母亲上安徽打工,打发赵美萍姐妹俩去投靠大伯。

很快,母亲就在那里寻到新的姻缘,结了婚安了家。

母亲找到了新的依靠,而赵美萍和妹妹,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大伯一家不愿接受她们,又将她们赶走了,那天姐妹俩一整天没吃饭,饿得头昏眼花。

无奈之下,赵美萍只能挨家挨户讨饭吃,最后终于有一户人家心软,施舍了她们一碗玉米粥。

那天晚上,赵美萍抱着妹妹,窝在那人家灶门前的稻草堆里凑合过一晚。

那时候,赵美萍以为,从此就要与妹妹相依为命,可到头来才知道,她与妹妹的命运差了十万八千里。

大伯无法收留,她们年纪还小,只好拉下脸面去投靠表姐,好在表姐大发慈悲,接受了她们。

两个月后,母亲油光满面地回家,带走了妹妹,将她留在表姐家。

“我也想过,带你去肯定比较好,你长大了,又会做事,继父肯定会很喜欢。

但是,美华太小,送给人家我很不放心,想来想去,就只能委屈你了……”

就因为自己是姐姐,就不能与母亲一起生活,可自己也才10岁,但又有谁在意这些呢?

赵美萍扯着母亲的手,祈求她带着她一起离开,她一定会乖乖听话,母亲还是忍下心来撒开她的手。

那天,母亲往她手里塞了两元四角钱,带着妹妹头也不回地去安徽了。

原来,自己的命比父亲的命还便宜,也就2.4元。

好歹也是自己亲生的,骨肉相连,母亲实在放心不下她,再加上赵美萍跪在继父面前,苦苦哀求。

最后,赵美萍才得以跟着母亲一起到安徽。

当时,赵美萍坐在江汉号客轮上,幻想着安徽那头的家,沾沾自喜于苦难终于结束。

然而,到了才知道,那只是她从这个火坑又跳入一个更大的火坑罢了。

在安徽家,继父到处借钱,供赵美萍和妹妹上学。

继父觉得,自己这么尽心尽力对两个非亲非故的孩子,礼尚往来,她们也该帮忙做点事回报他吧。

于是,姐妹俩放学回家,两人分工干活,赵美萍上山砸石头,妹妹捡猪屎。

好在赵美萍争气,学习成绩一直很不错,最后成功考上市重点中学。

可是,如果没有钱上学,市重点中学又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继父不允许赵美萍上学,觉得女孩子家家,没必要读太多书,差不多就得了。

母亲知道,上大学一直都是赵美萍的心愿,作为她母亲,她已经亏待孩子太多了,再怎么样都不能耽误她上学。

夫妻俩意见不一致,话不投机半句多,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

当时,赵美萍靠在门后,屋里头的对话,她可听得一清二楚。

晚上,趁全家人都睡着了,她偷偷从书包里掏出那张录取通知书,往河边走去。

赵美萍撸起裤脚,坐在河边淌水,从兜里拿出那张录取通知书,轻轻地放在水面上。

她用手一推,录取通知书顺着波浪慢慢往外漂。

赵美萍默默看着它,仿佛看见它冲破了中学校门,走进教室……

直至最后,它化为一个小小的白点,赵美萍才起身拍拍裤子,回家睡觉。

从那之后,赵美萍成了山上最小的采石女。

每天,天还没亮,赵美萍左肩扛着18磅的铁锤,右手挽着10磅铁锤的钩子,身上背着一篓筐工具,里面有铁撬、铁耙、铁叉。

赵美萍每天就拖着这些家伙,一步步艰难走上山,又与太阳一起慢慢走下山。

18磅的铁锤是用来将大石头凿成小石头块,然后再拿10磅铁锤将它们砸成碗口石。

那时,赵美萍还在长身体,但肩上的骨头早已被磨得坚硬。

十根手指头上的纹路也不见了,手掌遍布老茧,完全看不出14岁女孩该有的影子。

她这副模样,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赵美萍反倒很开心。

她手掌上再多一颗茧子,就证明她这些日子工作得比前段时间更卖力。

只要更卖力,月底她就能分多一毛钱。

这样,她就能到十几公里外的市书店,租一整套连环画。

比起吃饱、好好活着,她更想看书。

然而,读书对她而言,注定就是奢侈,遥不可及。

有一次下雨天,石矿无法冒雨开工,赵美萍意外获得一天休息时间。

她就偷偷溜出家门,走十几公里水泥路,上市里的书店买了两本书。

结果,赵美萍还没来得及打开看一眼,她就被继父逮着尾巴。

继父气不打一处来,将她的书丢进灶堂里,一把火烧了。

“竟然拿我的钱去买书,你简直太愚蠢,浪费我的钱!”

得知女儿买了书,母亲羞得满脸涨红,抬手就呼了赵美萍一巴掌。

自己好不容易跟丈夫争取,别全部拿走女儿的工钱,多留点钱给她。

结果女儿却拿钱去买这些不实用的玩意,真是寒了她的心。

兴许是赵美萍乖巧懂事,有可能是母亲性子温和,赵美萍活到现在,母亲从没打过她。

却因为自己买了两本书,就动手扇她耳光,自己为了这个家放弃了上学的机会,如今她就连看书的权利都没有吗?

这种日子,不过也罢!

明明错的不是自己,可那天被打了一巴掌后,赵美萍变得不太一样了。

干活提不起劲,也很少跟妹妹一起玩,工作回到家,她就躲在房间里写遗书。

只有在写遗书的时候,她才感觉自己浑身充满活力,才真正感觉到自己还活着。

她前前后后写了10封遗书,害怕父母发现,写完就烧,可却没有烧掉她对死亡的恐惧。

烧完她就接着写,每年生日,屋外正乐呵呵在庆祝新年的到来,而房间内,赵美萍正埋头写遗书。

那是她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也是这个家能给她的唯一礼物。

1988年大年初一,赵美萍18岁生日,她喝得烂醉。

半梦半醒之间,她听到许久未见的父亲跟她说,“生日快乐!恭喜成为大人。”

但她明白,在农村,快乐是不属于18岁姑娘的,自己的人生也是不属于她们的……

对农村姑娘而言,赚得好不如嫁得好。

前半生穷困潦倒不打紧,最重要的是,要借助婚姻这块垫脚石,实现人生逆袭。

跳得好,从此一飞冲天,吃穿不用愁,跳不好,就是一头扎进苦海里,翻身都难。

但不管怎样,想要挑选哪种垫脚石,都由不得你选择。

18岁生日刚过,赵美萍就亲眼目睹,村里的一位女生为了反对家人安排的婚事,选择轻生。

她的父母图那3000元彩礼,情愿将自家女儿嫁给市区卖煤球的跛子。

但是,女生早已心有所属,与村里一个男生私定终身,自然不答应这门亲事。

可自己已经收人钱财,怎么能反悔,于是父母只能强迫女儿必须嫁。

女生拗不过父母,只好与男朋友商量逃跑,可她哪逃得出他们的手掌心?

女生逃走半路上,被父母发现拉回家,锁在房间里,父亲更是一气之下,打断了男生一条腿。

计谋没有得逞,女生走投无路,只好选择了结自己性命,男生痛苦万分,最后喝药自S。

那天,两家人的哭声响彻整个村子,赵美萍听得心直跳,仿佛别人在为她哭丧。

她知道,或许这是老天给自己的暗示,自己再不离开这里,下一场葬礼,主角就是她。

当时,赵美萍与村里的大川情投意合。她立马找到大川,与他商量私奔。

大川听说,上海是聚宝盆,就算是洗碗工,一个月都能赚上百块,于是他们决定去上海。

在这里生活八九年,赵美萍没有什么值钱的玩意,只有14本笔记本。

那天夜里,赵美萍背上笔记本,悄悄离开家里,跟大川搭上了上海班车。

在上海,赵美萍在一家私人小餐馆当服务员,月工资80元。

要知道,那时候还是八九十年代,80元的购买力可不小。

但真正上岗工作后,赵美萍才知道,这80元确实不好赚。

或者可以这样说,要想赚到这80元,可不仅仅需要付出体力。

有一天,赵美萍正在厨房里忙活,突然有位顾客绕到她后面,趁她不注意将手伸向赵美萍的屁股。

赵美萍也不是忍气吞声的主,怎咽得下这口气,但要是硬冲,自己也打不过一个粗壮男人。

于是,赵美萍只能憋这口气,在他的面条里使坏,故意将面条煮得稀巴烂,说好的排骨面,愣是一块排骨都不给。

男人也不是傻,知道赵美萍在报复他,两人的战火一点就燃。

男人用上海话辱骂赵美萍,赵美萍听不懂,但即使听不懂,气势上也不能输。

她顺即拿起一只圆凳防身,最后好在老板及时赶来劝架,这闹剧才过去。

才来干活没几天,就闹出这种事,一般老板估计赶紧让她走人。

可这位老板却慷慨大方,立即原谅了赵美萍,表示不是她的错。

赵美萍感激不已,没想到自己刚来上海,就让她碰上好老板。

老板还给她升职加薪、发奖金,老板的善举,让赵美萍发誓更加卖力干活。

不得不说,姜的还是老的辣,那时的赵美萍,根本没发觉,这些馈赠背后都附带着条件。

老板想要的,不是她的努力工作,而是其他东西。

有一天,老板娘回家做家务,留下老板和赵美萍看店面,趁四下无人,老板企图非礼赵美萍。

赵美萍奋力反抗,从兜里掏出刚发的奖金,丢在地上,使尽全身力气骂了老板。

赵美萍保住了自己尊严,也失去了这份工作。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这时月浦镇有家服装厂刚好招工,赵美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顺利应聘成功。

赵美萍工作认真,早上六点上班,忙到晚上10点才收工回家。

中间除吃饭、上厕所之外,她一直站在岗位上,一个人揽两个人的活。

每次上新产品,赵美萍总抢着做最难的工序。

她必须抓住一切机会,让自己快点进步,否则一辈子都是女工。

刚开始学技术不久,赵美萍很快就上道了,进服装厂第三个月,她的业绩突飞猛进。

慢慢的,赵美萍从试用工,转为正式工,没过多久又晋升为组长,最后竟被钦点为技术员。

升职加薪,本应该是值得庆祝的事,可赵美萍却老觉得缺了点什么。

即使月入过万,生活美满,但当初未能继续上学,自己的写作生涯还没开始就夭折了,这一直是赵美萍的遗憾。

在服装厂工作这几年,赵美萍壮着胆子给各家杂志社投稿。

有时候,苦难就是一个人最好的文笔,赵美萍将自己的经历诉诸于笔,文章陆陆续续上稿。

酒香不怕巷子深,赵美萍逐渐被人看见,有位文化公司的老板不惜磨破嘴皮子,想要挖她过去。

赵美萍思考了一下,文化公司恐怕是自己真正走上写作路的最近站点,于是答应了。

27岁那年,赵美萍果断辞职,离开了服装厂,进入文化公司。

刚开始,老板想安排她到文案部,可赵美萍坚持去业务部。

一来,业务部是整个公司最繁忙的部门,赵美萍能够快速磨练自己,尽早披挂上阵。

二来,目前填饱肚子依旧是她的第一要务,业务部工资最高,底薪800元,还有百分之10的提成。

就这待遇,搁谁谁不心动?

尽管再难,为了这工资,赵美萍也得拼命攻克难关。

要想做大事,首先得造势。

赵美萍剪掉了长发,买了只夏装包,再上批发市场花80元挑了双打折凉拖鞋,腰间挎着配备的寻呼机。

每天早上7点出门,搭两个小时公交车到公司。

一路上,赵美萍打起精神,专注看着窗外,仔细留意路边的广告牌。

遇到有意向的先记下电话,一个月下来,这两个小时的路程,各家店铺广告赵美萍都能倒背如流。

除了拉客户,赵美萍每周末还去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当嘉宾主持,一天就有100元入兜。

同时,每周至少有三个晚上,赵美萍忙完工作就得赶去复旦大学上夜校。

就这样,赵美萍与时间都在马不停蹄奔跑。

但不同的是,时间一圈一圈地走,是因为使命在身,而赵美萍是为了生活。

进公司第20天,赵美萍就拉到了第一个广告客户。

这种速度在公司可是绝无仅有,老板特别开心,自己没有看错人,大笔一挥,将她的底薪提至1600元。

然而,老板大概怎样都不会料到,赵美萍很快就要走了……

赵美萍的第一单业务,是济南一家电子公司的IC卡电话机。

当时,这家公司准备进军上海,但前有广东同行,他们实在很难打入市场。

于是,他们准备在各个区设立一个销售部,专门卖IC卡、电话密码锁,争取赶超广东朋友。

赵美萍本想着只是拉下这个客户,没成想最后反倒是对方把自己说服了。

为了拉她入伙,对方承诺,可以帮他在设立一个办事处,再租一套房子,招聘几个业务员。

至于产品,赵美萍可以先拿货后付款,问题不大。

赵美萍一听,其他都不需要自己操心,自己只需要当老板,听着还不错。

于是,赵美萍马上辞职,自立门户当老板,一切都如对方所说的那样进行。

然而,赵美萍还是太天真了,做生意并没有她想的那么容易。

刚开始,她派业务员到小区信箱塞广告单,但几天过去,电话还是安安静静,无人打扰。

赵美萍只好分散兵力,一个发宣传单,一个负责打电话联系单位,一个跟着自己,搞上门推销。

这么一搞,倒是有点生意,卖出去几台IC卡电话机。

但要靠这点业绩养活整个团队的人,怕是都要去喝西北风。

结果,西北风没喝上,东风吹来了。

有一天,赵美萍翻看晚报,无意瞥见晚报新出的栏目“信息之窗”,里面刊登的都是新产品介绍。

赵美萍脑瓜嗡嗡作响,如果自己的产品也能在这里露面,那哪还需要他们整天出去抛头露面?

于是,赵美萍打电话联系报刊,不联系不知道,一联系连赵美萍的钱包都要笑了。

只要刊登的是对老百姓有用的产品,广告不需要付钱,只需要提供广告文案。

还有这种好事?写东西那可是赵美萍的强项,她自然不在怕的,一口气洋洋洒洒写了一则广告词,拿给报刊。

过两天,那则广告词就出现在信息之窗上了,生意排着队上门,公司电话都快被打爆了。

有段时间,赵美萍一天就能卖出100多个密码锁,20多台电话机,公司全体员工忙得团团转。

同时,赵美萍也没有放下笔,一直持续写作,文章不停登报,这让赵美萍在圈子内名气不小。

俗话说,鲜花盛开,蝴蝶自来。

赵美萍在杂志上满面开花,蝴蝶就陆陆续续黏了上来。

知名杂志《知音》特意联系她,向她抛去诱人的橄榄枝。

能够尽情地写作,这可是赵美萍梦寐以求的未来,她早就做过无数次梦,这一次梦想终于要成真了。

就这样,赵美萍一路过关斩将,击败了一众名牌大学生面试者,成功踏入《知音》杂志社大厦。

靠着不服输的劲头,赵美萍慢慢混到了骨干编辑的位置,最后还成为执行编辑。

人一旦走运,社会上所有的好东西都会纷纷降落在他们头上。

赵美萍就是那个幸运儿。

杂志社建了一幢知音花园,准备给员工分房,但是这不是人人有份的好事。

按照资历排名,赵美萍刚好排得上号,分得一套133平米的大房子,三居两卫。

赵美萍将房子里里外外装修了一次,再把老家的父母接过来一起住。

昔日恶言相向的继父看到如此有出息的女儿,蹲在门口哭个不停,老母亲也跟着流泪。

这一哭,往昔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隔阂,仿佛立即烟消云散。

苦难皆已过去,往后余生幸福常伴!

我还记得,前不久看过一篇火爆网络的博士生毕业论文致谢。

他开头是这样写的: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

很多人在这句话里读出了“苦难成就他”的味道。

大家都说,苦难是最大的财富,我们要感谢苦难。

可我反倒觉得,是他战胜了苦难,他要感谢的不是苦难,而是自己。

其实,这都是幸存者偏差。

所有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苦难,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从苦难中走出来。

走不出来的人,成为了苦难的埋葬品,走出来的人大肆宣扬,对苦难感恩戴德。

不是所有的苦难,都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意志,大多数的苦难都只是扼杀人们活下去的希望。

苦难最大的意义,不是它存在着,而是那些扛过苦难的人回过头,重新赋予它的生命力。

苦难不是财富,战胜苦难才是最大的财富。

人生就像喝茶,只会苦一阵子,不会苦一辈子,只要你撑着别泄气,挨过这一阵子就行了。

东风也有转南时,瓦片也有翻身日!

关注公众号回复:“抽奖 ”即可获得宠粉福利!

搜索建议:
热议

 老板是什么梗?

一、叫别人做老板,是他的口头禅或者是对别人表示尊重。二、叫你做老板,是他在和你嬉闹或者是爱你,表示你是他重要的人。三,你太纠结他嬉闹的称呼了,想多了,这样称呼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