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李彦宏: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双向奔赴”

李彦宏|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9月1日,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召开,今年大会主题为“智联世界,元生无界”。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受邀出席并发表题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双向奔赴”》的主旨演讲。谈到自动驾驶,李彦宏强调,“L2之后率先进入商用的很可能是L4,而不是L3”。

以下为演讲实录(有删节):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

很高兴再次来到上海,参加2022年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已连续举办了四届,其全球影响力和“引力场效应”日益提升,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实现倍增,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迈开坚实步伐。新一届大会的举办,将助推上海人工智能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过去一年,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在商业应用层面,人工智能都有了巨大的进展,有些甚至是方向性的改变。

刚才大家看到的AI作画,是过去一年技术层面进展的一个代表。之所以说有方向性的改变,这里指的是AI从理解语言,理解文字,理解图片和视频,走向了生成内容,希加加的AI作画,是通过文字描述自动生成各类风格的图片作品, 百度的AI数字人度晓晓,今年挑战写高考作文,40秒写了40篇,得分可以排在总考生前25%。 这是通过文字描述的题目自动生成文章故事的例子。今天百度APP里有些视频内容,是AI把百家号的图文内容自动转换成视频的结果。这些都是AIGC,即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内容。

AIGC 背后的技术就是所谓的预训练大模型, 在座的很多都是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大牛,相信在后续的发言中会多次涉及这项技术。我想说的是,AIGC将颠覆现有内容生产模式,可以实现以十分之一的成本,以百倍千倍的生产速度,创造出有独特价值和独立视角的内容。

当然,更让人兴奋的是商业应用层面的进展。人工智能火了这么多年,商业应该始终是其中的一个软肋,而缺乏好的商业前景,会让创业公司增长停滞,巨额亏损,融资上市困难,而大公司也会越来越不接地气,要么逐渐变成纯研究部门,要么逐渐成为其他业务的一个附庸。

说到商业应用,进展最明显的还是在自动驾驶领域。 今年6月,GM支持的Cruise在美国旧金山开启了全无人自动驾驶的商业运营,虽然中间也有各种磕磕绊绊,但他们还是坚持下来了,并且在不断扩大运营范围。在中国,百度的萝卜快跑7月份累计订单量超过了100万单,运营范围遍及北京、上海等10多个城市,本月初,重庆和武汉分别开放了萝卜快跑的全无人商业化运营,为我国无人驾驶的商业化和规模化扩张提供了国际领先的政策环境。

在我看来,这里也涉及到方向性的改变。以前大家认为,无人驾驶离我们还很远,连图灵奖获得者斯发斯基都认为,实现完全无人驾驶可能需要几十年。因此人们把希望更多地寄托在L2+这样的渐进式路线上,认为自动驾驶的技术路线是先实现L2,再实现L3,最后是L4,L5。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配套也是先L2,再L3,然后才考虑L4。其实L2之后率先进入商用的很可能是L4,而不是L3。因为L2和L4的事故责任界定都是清楚的,L2出了事儿,责任在司机,这就是为什么主机厂商不管认为自己的自动驾驶能力有多强,永远都会说司机仍然要为事故负责。L4的责任界定也是清楚的,就是没有司机了,运营商要为事故负责。L4和L5的区别是L4是限定范围的无人驾驶,L5是不限定范围的无人驾驶。L3就不一样了,司机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接管,这就使得事故责任很难界定,因此,我认为L3的普及需要更长的时间。

另外, 从我们实践来看,自动驾驶的技术进步的速度是超预期的, 当我们希望在一个城市的某一地区获得自动驾驶运营资质的时候,技术上一般只要20天左右的准备时间就可以了,因为技术的通用性已经很好,我们的自动驾驶不是通过对特定区域的过度拟合来实现的。

今天,超过10个城市的市民可以体验到萝卜快跑的自动驾驶服务了,自动驾驶离我们已经很近。公众对自动驾驶的信任和欢迎程度也在提升。 有调查显示,83%的中国人接受自动驾驶技术,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网联化、智能化的需求,以及欢迎程度、容忍程度等都比较高。

当然,车厂也在主动拥抱自动驾驶。很多汽车主机厂意识到,从零开始做自动驾驶研发,既不经济又不高效,且没有竞争力,更愿意和我们合作。目前,与Apollo合作的国内外主流车厂有30多家。百度旗下的集度汽车,也是Apollo的合作伙伴。今年6月,集度发布了首款机器人概念车robo-01,量产车型将于2023年上市。它是一款可以自由移动、自然交流、自我成长的智能汽车,体现了汽车的“智能觉醒”。

除了自动驾驶,过去一年我们还在多个领域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进展。最明显的是在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方面。

首先是智能交通。 目前,中国公路交通网络,还不能通过实时的信号灯调节和车路协同,来提升通行效率和降低事故发生率,城市拥堵让很多人在路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各地为了缓解交通拥堵,不得不实施对汽车的限购限行政策,这遏制了本来应该有的消费需求,也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根据我们在各地的实践,通过对交通网络的智能化改造,可以让通行效率提升15%-30%,这意味着GDP大约每年2.4%-4.8%的增长。目前,百度的智能交通方案已经在全国50多个城市落地实践。就在前几天,交通部正式将百度列为交通强国的试点单位,在高精地图、智能汽车、智能道路、云平台、智能交通产业生态发展等方面开展试点。

可以预见,随着通行效率的提升,对汽车的限购限行政策将走进历史,为城市疫情之后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其次是能源水利基础设施的智能化。 中国在能源、水利、水务、供热等领域建立起了强大的基础设施物理网络,但是过去的建设,重硬件、轻软件,智能化水平不高。今年全国大面积高温天气,用电负荷屡创新高,整个电网系统都绷得很紧,哪怕一个小故障,都很容易导致大规模停电。现在,中国很多省级电网都使用了百度智能云的AI巡检,能7×24小时不间断巡视,巡检效率提升了6-10倍,有效保障了供电安全。我们认为,下一步应该加强水利电力系统资源调配的顶层设计,加快这些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用AI实现高效实时的资源调度。

另外,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凭借云智一体的独特优势,百度智能云打造了一个AI+工业互联网平台“开物”,入选了国家“双跨平台”。 开物正在帮助中国企业在质量管理、安全生产、能耗优化、物流调度等主要场景中降本增效,提升创新能力,助力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比如,在质量管理环节,一家车厂完成车灯 22 个点位质检,只需要1秒钟;在能耗优化环节,我们用AI帮助某火电厂优化空冷岛设备能耗,实现了1度电降低 1.55克标煤。如果按全国 1000 台空冷机组折算,1 年碳减排潜力可达 600 万吨,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达成。

AI在这些领域的商业化应用,需要针对每个行业进行端到端的技术调优。 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摸爬滚打整10年了。这10年,我们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每年研发占比都超过15%,去年更是达到23%,这在全球大型科技互联网公司中都是凤毛麟角的。 这样压强式、马拉松式的投入,使得我们在人工智能的各个层面都有领先的自研技术,从最底层高端芯片昆仑,到飞桨深度学习框架,再到预训练大模型,(我们最近推出了金融、电力、航天等行业的大模型)最后才能实现在应用领域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当然,我们也意识到,实体经济的很多领域数字化改造尚未完成,而数字化本身并未能够带来效率的明显提升, 智能化的渗透尚需时日,智能化对实体经济的巨大拉升作用还没有成为广泛共识。因此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还需在黑暗中摸索一段时间。 但一个新事物,从“无人看好”到“无人能及”,决胜往往就在“坚持”二字。科技创新,尤其如此。

科技创新离不开制度创新的配套。需要以更大的改革创新魄力,给创新最好的发展环境。比如,目前无人车普及仍面临“四不一难”的政策障碍,即无人车不能入市、不能上牌、不能去掉安全员、不能运营收费、事故责任难以认定。我国自动驾驶技术处于世界前列,但机会也稍纵即逝,需要推动制度创新,进一步突破政策瓶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双向奔赴,才能推动社会的巨大进步。

责编|章伟升

排版|王紫薇

媒体合作及转载添加微信YBLyjzx

商务合作联系15010075732

青春合伙人招募关注公号“青春合伙人”

搜索建议:
热议

 9600GT只售549 小影霸G...

最近,新天下科技将旗下的小影霸GX4盘古版大幅降价,爆出了NVIDIA GeForce 9600GT有史以来最低的价格――549元。GX4盘古版采用巨型涡轮风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