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时随地能喝热水已经是一件很普通的事,然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中国却不是这样。那时在中国农村,许多家庭还没有热水瓶,保温杯则是一种奢侈品,热水机更是要二十年后才出现。所以那时的老电影中总有这样的情节:客人进门后,主人马上要张罗着烧水沏茶,因为家里没有暖壶,开水只能现烧。在更早的时候,外出或旅途中要随时喝到热水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达官贵人出游时,总有仆人挑着炉子,上面烧着热水,供老爷随时饮用,这种待遇普通人自然无缘消受的。是保温瓶的出现,使人们实现了喝热水自由的梦想。那么保温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又是谁发明的呢?
如今,已知最早的保温瓶实物是在古罗马庞贝城遗址中发现的,这种保温瓶已经采用了双层隔热原理,说明古罗马人已经懂得了真空能阻隔温度传导的物理知识,所以在西方,原始的保温瓶至少在两千年前已经出现了。
而现代保温瓶到底是谁发明的,英国人和德国人各执一词。英国人认为,保温瓶是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杜瓦在1893年发明的。当时,杜瓦为了保存零下240摄氏度的低温液态氧,专门设计了一个可以隔绝热量传导的瓶子,这个瓶子用两层玻璃制成,两层中间抽成真空,阻断了热量的传导和对流;然后又在瓶内壁上镀了水银,把热量的辐射反射回瓶内,瓶口处则用软木做的瓶塞密封,这种瓶子被称为杜瓦瓶。
詹姆斯·杜瓦
德国玻璃制造工人莱因霍尔德·伯格敏锐地意识到了杜瓦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作用,于是他在1903年获得了保温瓶的设计专利,并批量生产保温瓶,将其投放市场。为了给他的保温瓶起名字,他还举行了一个命名大赛,最终,他选中了一个希腊词“膳魔师”。
莱因霍尔德·伯格
所以现代保温瓶是英国人首先发明的,而德国人持有了这项专利并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
那么中国的保温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史料并无确切记载,也没有可供佐证的文物出土,但在一些野史笔记中有所涉及,有观点据此认为在宋朝就已经出现了保温瓶。在宋代文人洪迈的《夷坚志·卷十五·伊阳古瓶》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张虞卿者,文定公齐贤裔孙,居西京伊阳县小水镇。得古瓶于土中,色甚黑,颇爱之,置书室养花。方冬极寒,一夕忘去水,防为冻裂。明日视之,凡他物有水者皆冻,独此瓶不然。异之,试以汤,终日不冷。张或与客出郊,置瓶于箧,倾水瀹茗,皆如新沸者,自是始知秘。惜后为醉仆触碎。视其中,与常陶器等,但夹底厚几二寸,有鬼执火似燎,刻画甚精,无人能识其为何时物也。 ”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个叫张虞卿的人,是宋真宗时兵部尚书张齐贤的后人,住在长安伊阳县的小水镇。有一次他在土中得到了一只黑色古瓶,他很喜欢,就放在书房里养花。当时正直隆冬季节,任何容器里只要有水就会冻成冰。有一天他晚上,他忘了倒去瓶子中的水,他以为这个瓶子要被冻裂了,但第二天一看,其他容器中的水都冻上了,唯独这个瓶子里的水没有冻。张虞卿觉得很奇怪,就在瓶子里倒入沸水,结果一整天都没变冷。
张虞卿有一次与朋友出外郊游,带上了这个瓶子,在里面灌满沸水,沏茶时,水倒出来就像刚煮开的一样,这才知道,这个瓶子可以保温。可惜后来仆人喝醉了酒,把这个瓶子碰破了。张虞卿发现,这个瓶子其他地方与一般陶器无异,但底部有差不多二寸厚的夹层,里面刻画着一个小鬼拿着火把在烧,当时没人能知道这是什么年代的器物。
从这段描述来看,这个瓶子应该是真空保温瓶,因为其底部有二寸厚的夹层,而且应该是真空夹层,因为仅凭二寸厚的填充物是无法长时间保温的。文中没说这个瓶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但说它看起来与陶器差不多,那么其材料应该是陶瓷而非玻璃或金属。张虞卿不知道这个瓶子的生产年代,也不知道它是西洋进口的,还是宋朝自己生产的。但是张虞卿身为高官子弟,应该见多识广,他的朋友们也不是普通平民,当时的各种高档奢侈品,他们即使不能拥有,也至少应该听说过,然而他们却对保温瓶这种器物一无所知,那至少说明,在张虞卿生活的北宋晚期还没有真空保温瓶,如果把这件事看作那时已经能生产真空保温瓶的证明,是比较牵强的。
张虞卿的保温瓶里有个奇怪之处,就是夹层内壁上刻画的那个小鬼烧火图案,这说明,制作这个瓶子的人并不知道瓶子保温的原理,他认为是里面藏着一个小鬼在烧火才使瓶子里的水一直保持温度,这就像收音机刚进入中国时,许多人不知道其播音原理,就认为里面有个小人在唱戏一样。
也许可以做这样一个推测:在张虞卿的时代,或者是他以前的年代,有个工匠看到了一个保温瓶,觉得很神奇,他虽然不明白瓶子能保温的原理,但他心灵手巧,就依样制作了一个,但他又不愿意这种稀罕器物及其制作方法被人所知,因此将其埋在土里,秘而不宣,后来就失传了。而瓶子夹层内壁上那个小鬼烧火图案是怎么刻画上去的,就更是匪夷所思了,这个工匠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独门绝技。
除此之外,《夷坚志》中记载的另一件事,也被认为可以证明宋朝已经能生产用水银做内壁涂层的玻璃保温瓶:“徽宗尝以紫流离胆瓶十,付小珰,使命匠范金托其里。珰持示范匠,皆束手曰:‘置金于中,当用铁篦熨烙之,乃妥帖,而是器颈窄不能容,又脆薄不堪手触,必治之,且破碎,宁获罪,不敢为也。’珰知不可强,漫贮箧中。他日,行廛间,见锡工扣陶器精甚,试以一授之曰:‘为我托里。’工不复拟议,但约明旦来取。至则已毕。珰曰:‘吾观汝伎能,绝出禁苑诸人右,顾屈居此,得非以贫累乎?’因以实谂之。答曰:‘易事耳。’珰即与俱入,而奏其事。上亦欲亲阅视,为之幸后苑,悉呼众金工列庭下,一一询之,皆如昨说。锡工者独前,取金锻治,薄如纸,举而裹瓶外。众咄曰:‘若然,谁不能?固知汝俗工,何足办此。’其人笑不应,俄剥所裹者押于银箸上,插瓶中,稍稍实以汞,掩瓶口,左右洞之。良久,金附著满中,了无罅隙,徐以爪甲匀其上而已。众始愕眙相视。其人奏言:‘琉璃为器,岂复容坚物触,独水银柔而重,徐入而不伤,虽其性必蚀金,然非目所睹处,无害也。’上大喜,厚赉赐,遣之。 ”
这段记载的意思是:宋徽宗曾经把十只紫色玻璃胆瓶交给一个小太监,命他找工匠在这些瓶子的内胆里贴上金箔。太监拿着瓶子找到工匠,对他们说明了要求,工匠们一看,都束手无策,他们说:“要在内胆里贴金箔,必须用烙铁熨烫,但是瓶子口很小,容不下烙铁,而且瓶壁又薄又脆,很容易碰破,如果非要这么干,一定会破碎的,我们宁可被怪罪,也不敢接这活儿。”太监知道不能勉强,就拿着瓶子走了。
一天,他带着瓶子逛集市,看到一个锡匠用陶器为模制作锡器,做得很精致。太监就拿出一个瓶子,让他在内胆壁上贴金箔。锡匠看了看,没说什么,只让太监明天来取。
第二天,太监过去一看,金箔已经贴好了。太监大喜,就问工匠:“我看你的技能超过大内所有工匠,屈居在此干这个,难道是因为贫穷吗?”然后又问他是怎么做到的。锡匠说:“这不是什么难事。”太监就把锡匠带进了宫,向皇帝奏报了这件事。宋徽宗亲自看了瓶子,又来到后苑,把宫里的金匠都叫来,看锡匠怎么操作。
锡匠先取来黄金,锻打成薄如纸的金箔,然后包裹在瓶子外面。众工匠嘲笑说,这谁不会啊!锡匠笑而不答,只见他用银筷子夹起金箔塞入瓶中,然后倒入一些水银,塞上盖子,将瓶子左右摇晃,过了好一阵,金箔贴到了瓶子内壁上,严丝合缝,一点间隙都没有。众工匠看了惊谔地面面相觑。
锡匠上奏说:“玻璃器皿不能与坚硬物件触碰,只有水银柔软而沉重,可以慢慢压实金箔而不会伤及瓶壁。”宋徽宗很高兴,给了锡匠许多赏赐,打发他出宫了。
仔细阅读这段文字,就能知道此事说的是在瓶子内壁上贴金箔,而不是镀水银,水银只是贴金箔的工具,而不是镀在内壁上的材料。由于贴金箔需要熨烫和敲打,可是玻璃瓶经不起这样的操作,于是锡匠想到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就是利用水银。由于水银是液态金属,却很沉重,晃动瓶子时,水银顺着惯性沿着瓶壁旋转,于是就把金箔贴紧在瓶壁上了。
要制造玻璃真空保温瓶,就需要能制造玻璃和提炼水银的能力。在我国古代的炼丹术中很早就能提炼水银了,但有没有水银镀膜技术,则不得而知;而玻璃的制造技术,在我国古代一直没能发展成熟,直到清代晚期,玻璃仍是进口的昂贵物品,只有宫廷或达官显贵之家才有玻璃窗,普通人家只能使用窗户纸以及鱼鳞蚌壳或角质材料的明瓦。宋徽宗的玻璃瓶,应该是进口的,宋朝的海外贸易发达,经常从阿拉伯进口玻璃瓶,当时称为“大食瓶”。在至道元年的一次进口清单中就有: 眼药二十小琉璃瓶,白沙糖三琉璃瓮,千年枣、舶上五味子,各六琉璃瓶,舶上褊桃一琉璃瓶,蔷薇水二十琉璃瓶。
大食瓶
既然宋朝不能生产玻璃瓶,那么也就不可能生产玻璃保温瓶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宋朝能生产保温瓶,那么元明清也应该继承这项技术,然而元明清时代并未有生产保温瓶的记载。
宋朝虽然还不能制造真空保温瓶,但那时仍然拥有独特的保温技术。宋代正处于小冰河期,气候非常寒冷,然而东京和临安这样的大都市商业却十分繁华,店铺几乎通宵营业,在寒冷的冬夜里还有人提着茶瓶走街串巷卖热茶。《东京梦华录》载:“至三更,方有提瓶卖茶者,盖都人公私荣干,夜深方归也”。又据《梦粱录》记载,南宋的临安“冬日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至三更后,方有提瓶卖茶”。
这些记载都证明,在冬季极其寒冷的三更天,还有商贩在提瓶卖茶,这种瓶子被称为“暖水釜”。那么在没有真空保温技术的宋代,这种“暖水釜”又是怎样在寒冷的严冬长夜里做到长时间保温的呢?史料未见记载,但是古人的高度智慧,往往是今天的人们难以理解的,以至于许多古代文物用现代技术也难以复制。也许以后有一天出土了宋代“暖水釜”实物,发现那时竟然已经用类似气凝胶的材料来保温了,也不要太过惊讶。
图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