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字体大小:中
[转载]补益剂之气血双补篇
(2014-04-09 21:36:38)
标签:
原文地址: 作者:
三、气血双补
适应证:气血俱虚证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肢体倦怠,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细。
八珍汤(《瑞竹堂经验方》)
方歌:气血双补八珍汤,四君四物合成方,煎加姜枣调营卫,气血亏虚服之康。
功效:平补气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欲不振、大便干结、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医方考》:血气俱虚者,此方主之。人之身,气血而已。气者百骸之父,血者百骸之母,不可便其失养者也。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甘温之品也,所以补气;当归、川芎、芍药、地黄,质润之品也,所以补血。气旺则百骸资之以生,血旺则百骸资以养。形体既充,则百邪不入,故人乐有药饵焉。
临证加减: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
胃弱纳差者加砂仁、神曲;
加黄芪、肉桂、生姜、大枣,变成十全大补汤(十全四物四君兼,芪桂生姜大枣煎),温补气血。主治:气血不足,饮食减少,久病体虚,脚膝无力,面色萎黄,精神倦怠,以及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加陈皮、黄芪、桂心、五味子、远志、生姜、大枣去川芎,变成人参养荣汤,即十全大补汤去川芎加五味子、远志、陈皮(养荣汤与十全同,五味远陈要去芎),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主治:积劳虚损,气血不足,四肢沉滞,骨肉酸痛,行动喘咳,小便拘急,腰背强痛,心虚惊悸,咽干唇燥,饮食无味,形体消瘦等。
现代运用:重症肺结核、贫血、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萎缩性胃炎属气血两虚者。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伤寒论》
方歌:炙甘草汤参姜桂,麦冬生地大麻仁;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如神。
功效:益气养血,滋阴复脉。
主治:1.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
2.虚劳肺痿——干咳无痰,或咳吐量少涎沫,短气自汗,形瘦,虚烦不眠,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后世应用发展:吴鞠通去方中姜、桂、参、枣之温,加白芍而成滋阴之“加减复脉汤”,故后世又称本方为“滋阴祖方”。
证候病机:脉之搏动,缘于阳气鼓动阴血,本证之成因于阳气与阴血俱虚。
随证加减:
心悸、怔忡较甚可加酸枣仁、柏子仁增强养心安神定悸之力,或加龙齿、磁石重镇安神定悸;
阴虚较甚将生地易熟地;
偏于心气不足者,重用炙甘草、人参;
偏于阴血虚者,重用生地、麦冬;
痰中带血者,桂枝、生姜、清酒可少用或不用。
使用注意:
采用水酒和煎法,文火久煎;
服用本方,必要时配伍健脾助消化之品;
阴虚内热及中虚湿阻便溏者慎用。
现代运用: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痛、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属阴血不足,心气虚弱者均可加减应用,并可用于气阴两伤之虚劳干咳等。
《医方集解》:此手足太阴药也。人参、麦冬、甘草、大枣益中气而复脉,生地、阿胶助营血而宁心;麻仁润滑以缓脾胃,姜、桂辛温以散余邪;加清酒以助药力也。《圣济经》云:津液散为枯,五脏痿弱,营卫涸流,湿剂所以润之。麻仁、麦冬、阿胶、地黄之甘,润经益血,复脉通心也。
泰山磐石散(《古今医统大全》)
方歌:泰山磐石八珍全,去苓加芪芩断联,再益砂仁及糯米,妇人胎动可安全。
功效:益气健脾,养血安胎。
主治:气血虚弱,胎元不固证。
病机:血虚不能养胎,气虚不能固胎;气血虚弱,胞宫不固,胎元失养,以致胎动不安或流产。
配伍要点:
补虚安胎:益气养血与安胎药并用。
补脾养肝益肾并用,气血旺盛,冲任安固,胎元得保。用于妊娠气血两虚之胎动不安,犹稳如泰山、坚如磐石,故名泰山盘石散。
临证加减:
热扰冲任者可倍黄芩以清热安胎;
恶心呕吐者,加生姜、竹茹和胃止呕;
食少脘痞加砂仁,减黄芩。
运用:1.本方是治疗妊娠胎动不安、妊娠恶阻的常用方。以倦怠乏力,腰酸神疲,舌淡,脉滑无力为证治要点。2.治疗习惯性流产属气血虚弱,胎元不固者,从妊娠2个月起,每周服用两剂,连服2-3个月。3. 痛经,闭经。
分 00 提示音后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