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上海博物馆之浮槎于海-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珍品展

“浮槎于海: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珍品展”由上海博物馆和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共同主办。

本次展览的名称来自于西晋张华编撰的《博物志》,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有浮槎去来。"浮槎,意为来往于海上与天河间的小船,既点明了太平洋土著人在海上泛舟、岛间往来的特性,又暗合大洋洲文化中所具有的瑰丽想象和神秘色彩。

150件来自凯布朗利博物馆的太平洋艺术珍品呈现了大洋洲群岛上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反映了这片区域本身的运转、交流与联系——包括有形与无形之物之间的关联、生者与他们的祖先之间的纽带,以及土地与海洋之间的联系。

展览为中国观众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去认识一个拥有多重身份的广袤文化区域,以及辽阔的地域背后人们身上所展现出的同源性的东西。在那些复杂的、有时甚至称得上是严酷的环境中,人们表现出了惊人的创造力,展览将展现其中重大的艺术价值和人类学价值。

现场展览分为五大版块。

“海之疆域”将观众引入以广袤的海洋为主的太平洋地区,呈现出大洋洲土著以舟楫劈波斩浪的生活图景。

道盖独木舟船首雕塑

澳大利亚,托雷斯海峡,赛巴伊岛 19世纪

原料:木,食火鸡羽毛,颜料

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

这是一件由木头和食火鸡毛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女性神像,通常被当地人放置在独木舟的船头,被视为能够给出行的船只和渔民带来好运。“人们在大海上航行,大海也连结了彼此,所以对于大洋洲人来说,大海永远在他们的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康斯坦斯·德·蒙布里森说。她指出:“(在这件作品的象征里),羽毛来自鸟类,木头来自树木,即来自陆地。这些(陆地上的)材料一起进入深海。"

各种船桨。

各种船上的饰品。

美拉尼西亚

女性祖先雕像

双人雕像

巴布亚新几内亚,安戈拉姆,斯格林村

科帕尔

20世纪

宁比特木,天然颜料

1935年拉·科里根探险队采集

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

绘画

巴布亚新几内亚,安戈拉姆,斯格林村

科帕尔

20世纪

西米棕榈树,颜料

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

面具

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巴比塔摩芋头面具》是当地人用植物纤维给芋头制作的面具。芋头对巴布亚新几内亚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芋头象征了他们的祖先。戴上面具的芋头被拟人化,这也显示了当地人与植物之间模糊的边界。

欧勒武士腰带

顶饰雕塑

船首雕塑

芋头刀(左边三把)、拉普拉普刀(右)

印在玻璃橱窗上的说明,大都拍摄不清晰。第一次听说饲养卷曲牙齿的猪。

打猪槌

卡纳克人的房屋尖顶是用一整块木头雕刻而成的,它们高耸而精致的轮廓在大围屋的顶部显得非常抢眼。尖顶垂直向下延伸,与大围屋内的中央立柱相连,共同构成建筑的中轴。立柱中央的雕塑带有托架,顶部收细如针状,上面会再加以贝壳装饰。这些雕刻精美的立柱赋予了祖先灵魂一个具体的面貌,他们在另一世界中优游自若地影响人间的一切。尖顶上的风光如同召唤的号角,象征着老者的箴言:在博物馆展示尖顶装饰时,它常常已经消失了。

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

提基雕像象征着神化了的祖先,或是波利尼西亚崇拜体系中最初的人类:它也可以被埋在地下,从而保证土地的丰饶,或是被用来作为界定空间的界标和禁忌的象征。

这些神人雕塑在风格上吸收了马克萨斯岛石雕的特点,人物往往身体紧缩,双膝弯曲,略具浮雕感的手放在腹部两侧,一双巨眼目光炯炯。马克萨斯人非常重视这种对极其具洞察力的凝视的表现,并称其为“马塔霍阿塔”。

特塔纳盔甲

吉尔伯群岛

19世纪初

椰子纤维,蕨类纤维,人发

儒勒·迪蒙·迪维尔的旧藏

热忱号探险队采集

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

这是一件在纤维中混入人类头发的珍稀盔甲,因为当地人相信,代表了神圣和秘密的头发可以保护身穿盔甲的人。

卡利颈枕

科亚图基杵

材料:火山岩

珍珠母饰品

《特玛坠饰》

所罗门群岛,圣克鲁斯群岛,瓦尼科罗群岛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

阿布维萨克仪式用头巾

卡拉胡嘴饰

鼻饰

坦颇臂环

珍珠母项链

臂环

寡妇头饰

帕兰卡战争护身符

货币手镯

雪尼霍帕芝项链

抹香鲸牙制作的头饰

抹香鲸牙雕

形状不一的梳子

展厅在一角落,专门置放了一些复制品。放这些复制品是为了让一些特定的观众,比如说盲人可以去触摸,让视力有影响的群体,让他们能去感受博物馆的陈列。

最后,是一组影像图片。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个民族。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