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年度总结:真正厉害的人,2022年已经升级了这7个认知

本期核心观点

脑细胞高臻臻2021年的年度总结,2022年,如果你没有这7大新认知,只会更加焦虑、内卷

现在很多创业者越来越迷茫,很多创业者在传“2021年很难,2022年更难”,虽然我不一定认可这个观点,但是,这几年,世界变化特别快,如果你不淘汰自己的老认知,那很有可能就会真的更难,我在2021年见了脑细胞社群里成百上千位创业者老板之后,总结出7个新认知,今天分享给大家。

1、一定要傍大树,抢现成的流量,借船出海

2022年了,居然现在还很多创业者还试图自己造流量,不是不行,但是对团队能力和资金的要求极高,比如投各大平台的付费广告、付费流量,风险挺大,其实,更建议去傍大树,找现成的流量,借船出海。

比如“气化乡村”是近几年新生的事物,也是国家的战略规划,项目、政策都在一些大公司手上,但是落地执行能力很差,或者说不愿意亲自去执行,脑细胞社群里已经有老板同学在某省成功试点,帮助这些大公司做对接、销售落地等工作,比如帮农村人民把原来用的柴火、煤换成了天然气,然后靠卖燃气灶和安装燃气灶赚差价,利润还是很不错,有些地方还有补贴,所以如果你在农村等地区有地推团队、销售团队,完全可以傍一些大树公司去做一些落地执行的工作,不要觉得和这些大公司合作很难,他们真的太缺靠靠谱的终端执行的团队了。

再比如脑细胞社群的另外一位同学,也设计了一个傍大树的商业模式,这次傍的是电影院,全国最差的电影院每年也有30万人次去看电影,它有流量,有流量就有机会,但是现在电影院有一个非常痛的痛点,被猫眼、淘票票这些半路截胡,被收高额手续费,让消费者多花钱不说,还把观影流量留在了第三方的卖票平台,最不爽的是消费者都远程买了票,在电影放映前1分钟才来电影院,导致电影院售票大厅没人,没人电影院就不能卖增值产品,就影响了收益。

然而,谁能解决像电影院这样大树的痛点,谁就有傍上大树的商业机会,就是最好的借船出海,这位同学做了一个电子检票的系统,消费者还是在猫眼上买票,消费者的习惯不变,但是要在猫眼的取票机上换成电影院的入场码才行,但是这个入场码在每一家电影院自己的公众号上,这个公众号的系统就是这位老板同学开发的,除了为电影院的公众号吸粉了,还可以推送消息告诉消费者,下一次就在公众号买票,可以少5元、10元等等,消费者花钱少了,电影院除了把流量积攒到了自己的私域流量上,解除了第三天平台的绑架,在流量战上扳回了一局,并且还节约了原来每年1万多打印纸成本和一些人工成本。

那这位同学怎么赚钱呢,每张电影票他抽1块钱,这简直相当于无中生有了一系列的印钞机,并且,他还帮电影院的公众号拉其他行业的广告,广告进行分成等等,当然,我在这里讲得比较简单,实际里面还有些商业环节还是比较复杂的,如果你感兴趣或者想合作,我引荐这位脑细胞社群里的同学和你们认识。

我们看这个项目的逻辑,流量还是原来的流量,不增不减,但是通过一个创新,对流量进行重新分配后,中间的价值就出来了,这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创新模式,所以,大家可以梳理一下自己身边的流量资源,比如景区、生意好的店铺、政府等等,流量不用自己去造嘛,借用别人的现成流量,不仅傍了大树,还降低了创业的风险。

为了让大家理解更深刻,我再来掏心掏肺的说一个我这边的策划方案,脑细胞社群里有一位厦门曾厝安景区的运营管理人,曾厝安大家可能不知道,但是鼓浪屿很多人都去过,曾厝安就在鼓浪屿旁边,每年整体的人流量很大,但是对于所有景区都有一个痛点,有热闹的地方,也有冷清的地方,细部流量并不均衡,那么就会影响景区偏僻之地的招商,所以,我当时的建议是整个景区的商家自动来报名,每天免费提供给我多少钱的赠品,比如20个原价1元钱的烧烤小生蚝,我把这些赠品都集合到曾厝安的景区小程序上,然后安排现成的导游在旅游大巴上推荐这个小程序,这个小程序除了有语音讲解等等很多功能,还可以花1元钱免费吃所有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是商家免费给我平台提供的,不过要去吃,游客必须按照小程序的导航自己走到商家那里去吃,每人每家店只能免费吃一份,那么就相当于给商家导流了,而我怎么赚钱呢?消费者花的1元钱就是我赚了嘛,这个量跑起来是很夸张的,不仅可以赚钱还可以实现景区流量的二次分配,指哪打哪,不过很可惜,小程序刚快做完,疫情来了,这个项目就被搁置了,不过这个项目的逻辑依然成立,如果你有景区资源,我们可以一起聊聊。

我说这些案例的意思是什么?作为普通创业者一定要傍大树,借船出海,不要在那里一个人单打独斗,而且流量这个词语不止是针对抖音、快手,线下的某些场景的流量也是不差的,而且含金量还更高,要用巧劲呀,我的老板同学们。

2、一定要去追风口行业

其实这个是一个自己都特别“恶心”的观点,哈哈哈,不过这才是真理!

包括我本人在内,都不想跳出自己的舒适圈,这是人性,而且觉得追风口行业特别傻,全是韭菜,但是在经济大环境不好的时候,风口行业反而是最好的加油站。

我跟大家举个近期我的例子吧,前段时间,我因为发了一篇公众号的推文,讲元宇宙的案例,我的天呐,市场反馈相当疯狂,各种你意想不到的央企、国企、政府、大的民营企业的老板都来找我,给各种超级好的条件,给地、给钱、给牌照、给团队、给政策,就让我这边带着他们做元宇宙赛道的项目,另外一边,做游戏开发、做美术设计的、做动漫的、高校的也都来找我合作,想做我这边的后端供应链的支持,有一种一呼百应的感觉,原本我只是想讲讲这个行业好玩的事情,没想到被各种力量推着走,硬生生的把我逼上了这个赛道,开辟了脑细胞的第二战场,这就是风口行业的魅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风口行业是有“人民基础”的行业,只要你竖立了一个旗帜,各种人脉资源会主动聚集到你身边,聚集成本极低,众人拾柴火焰高,反而容易成事,我给同学们看看来找我的资源的部分沟通截图。

我们创业要借势,而风口行业就是最大的借势,借势的意思不是只蹭一个标题党,一个标题活动,而是整合这个风口行业大量的资源,你会有大量的同行者,帮你出钱、出力、智慧,这个才是实实在在的借势。

反之,不借势的创业者会很孤独,单打独斗,前路艰辛,还很累,如果你做的项目、你的行业,平时都没有竞争对手、合作伙伴来上门来找你交流,我觉得是一种悲哀,这种孤独是没有价值的,这叫不与时俱进。

不过在这里我补充一点,追风口行业并不是让你放弃原有业务,猴子掰包谷,而是让公司一小波人或者老板本人去研究新赛道,比如现在有一些大公司,比如通威集团,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几个人的创新部,这几个年轻人的kpi就是每天去尝试各种新平台、新玩法、新产品,然后写报告,看看能否可以和集团原有业务产生关系,这个年代,真的,不能闭门造车。

3、这年代,只做轻投入的项目

现在投资需要特别谨慎,即使一些老板初心是善的,但是迫于自己公司生存的压力,或是为了自保,也会突破自己的心理底线,比如都还没有准备好自己的招商加盟体系,就开始招商割韭菜,估计接下来几年各种骗子加盟项目、割韭菜项目会特别多,所以,你要特别谨慎。

碰到加盟项目或者是有朋友拉你投资,如果投资金额特别大,占到你总资产的10%以上,你就要慎重了,或者是加盟或者下水做了某个项目,这个项目需要花的运营精力或者是人手特别多,但是这一块又是自己没有接触过的,那也要慎重。

有的时候,后期花在运营上的钱比交的加盟费要高多了,而且还是无底洞。举个例子,一些无人售货机的项目,你去加盟或者投资,看似一劳永逸,结果找地方放设备需要自己再给场地费单独交钱,产品还是生鲜类的,保质期还特别短,耗损特别大,还需要自己安排人手平凡的去换货、理货等等一大堆繁琐的事儿,结果最后一算账,根本赚不到什么钱,或者回本周期特别长,就不建议入了。

比如脑细胞投资和深度参与的旅游套票项目,之前分享过,代理费很低,如果你手上有现成的企业、商家资源,给他们提供员工福利或者当商家的促销赠品,很容易就现有资源的变现,这种项目对特定的人来说可能就是好项目了。

反正2022年开始,创业者一定要求稳为主,存点钱不容易呀,千万别瞎折腾了。

4、做“降级消费”的产品

现在经济大环境不是特别好,但是有一些“降级消费”的产品反而迎来了机会,比如脑细胞社群里有做大瓶小样贸易的,比如gucci香水的试用装,社会需求量很旺盛,再比如这几年比较火的大牌平替,这些方向都是在2022年可以尝试的方向。

除了价格、包装、品牌上的降级,地域差也是一个巨大的“降级消费”的赛道,脑细胞社群里有一位杭州的同学,做直播带货很专业,专门零投流、零粉丝、零短视频做抖音新号,随便一个新注册的账号,用她的方法,现场随便验证,30分钟内必定开单,每一个月每个账号可以做到几十万到一百万的流水,之前脑细胞的推文里专门分享过她的案例,不过她现在更猛,跑到新疆去了,也不自己直播带货了,而开始做抖音直播带货的培训,带了几十号学员做直播,在那边真的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短短2,3个月做到了新疆直播带货第一的直播基地。

所以,把沿海发达地区的商业模式,打法带到广大的内陆地区,真的机会大大的有,中国实在是太大了,别把眼光仅仅锁定到自己内卷得不行本地市场。

5、跟着行业头部的人走

无论你在哪个行业,我都强烈建议找到你行业最头部的这帮公司、意见领袖的社交账号,比如关注他们的抖音、公众号,最好是加入你所在行业里的头部玩家的社群,每天看看他们在群里关注什么、聊什么,特别是要关注你所在行业的发达地区的玩家的动态,并且,还争取和他们每半年、每个季度见一次面,参加他们的线下活动,真的太重要了,你不关注,只是埋头苦干,那肯定掉队,这个比你去上一个MBA的课还重要。

举个例子,微商行业这几年也是快速巨变,如果你现在还在想零基础的去做一个微商品牌,那真的是一点机会都没有,因为微商行业的大佬们早就转移阵地了,这几年,微商行业的大佬先转移到社交电商、再转短视频、再转直播,最近又在转元宇宙了,如果你跟不上趟,还在后面拾人牙慧,真是一点机会都没有,圈子特别重要。

6、跟着国家走,了解大趋势,找到小切口

这1,2年国内外的经济形式变化得特别剧烈,那就更应该跟着国家爸爸的思路去走,多去了解一些国家方向,比如上面讲的燃气下乡的政策方向,自己去农村以旧换新卖燃气灶,赚燃气灶的差价,还可以拿补贴,再比如国家的新能源方向,光伏产业,现在很多大型的电力公司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找可以光伏落地的土地,脑细胞社群有一位同学专门就帮这些大公司在对接居间业务,只要有信息,零投入,但是居间费很高,如果再专业一点,还可以承接土建等业务,再比如现在国家人社口的人才转型的方向,国家不需要那么多开挖土机、当厨师的人了,需要的是新行业的人才,那去人社口承接专项技能的人才培训,政府也是相当支持的,比如碳资产管理、碳资产会计、装配式建筑、装配式装修等等的技能培训,需求量特别的大,一些省份还有补贴,所以跟着国家爸爸,把他的政策再理解深一小步,翻译成可以落地的小切口项目,其实投入不大,但是都是朝阳项目,以前你可以不用了解国家政策,但是现在的乱世,你不得不了解。

7、老板想专心做好一个行业的想法可能是“错误”的

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把一个行业走到底(情怀范儿)”这句话可能都是错的,甚至连“专一”做好一个行业这个想法都是“错的”,这个观点可能有点危言耸听,请听我的逻辑。

以前我们的父辈,在一个单位的一个工作可以做一辈子,我们现在很多人是可以一个行业做一辈子,而从现在开始的未来,一个行业都可能只能“活”一阵子。特别是今年,消失的不仅仅是公司,很多行业都“消失”了,或者行业崩盘了,比如教育培训行业。

“专一”创业对我们来说越来越难,现在已经出现端倪,我相信脑细胞社群里不少老板同学至少同时在做两个以上的不同项目,甚至是两个行业以上的项目,跨界老板越来越多,不能多条腿走路就没有安全感,不随时做好多行业融合,就感觉没有竞争壁垒,很多时候,只有跨界了行业才能互相借鉴,才能涌现出一个叫不出行业名的新机会,这也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介绍不清楚自己的行业名的原因,比如成功的,大家都知道的案例:拼多多其实是游戏行业+电商行业杂交出来的一个新物种,再比如现在非常火的集合店就是跨行业的最好例子。

行业和行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以前是需要复合型人才,现在需要的是复合型的公司。兼职、副业这些词语是针对个人的,但是现在,如果一家公司都没有副业,那么创新的触发点、创新可能性就少了很多,最终,公司就被同行的竞争对手给内卷,很多时候公司副业才有可能让公司找到第二增长曲线,再说粗俗一点,在大环境不好的时候,杂种肯定比纯种生命力要强很多。

创业者老板分两种,一种是商人老板,一种是匠人老板,如果你不是搞科技术的匠人老板,那我建议你千万别一个行业走到黑,行业的定义不应该从定义里找,而应该从市场需求中去找,市场需要什么行业,自己就是什么行业。匠人是价值创造者,商人是价值传递者,两个角色都需要,如果你的性格是商人,那就当好冒险家,在乱世,穿梭于各个行业,反而最安全,你作为老板,可以有很多不同行业的团队,但是自己的内心却要保持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以上7点,是我这1年以来,是我对我接触过的项目总结出来的认知,如果2022年,你还不具备这样新的认知能力,真的很有可能被淘汰,不进则退。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暂时到这里了,最后,我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大福利,之前我写了一本畅销书叫《冷启动:零成本做营销》,点击头像给我回复“资料”二字,我把这本书送给你。如果你有各类商业或者营销疑问、渠道或者资源的需求,也都欢迎你联系我,或许我能帮你解答一二。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