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随笔||为何一叹?

为何一叹?

——《千年一叹》读后

张守权||黑龙江

《千年一叹》这部著作于2011年正式出版,全书共30万字,撰文85篇(不含自序)。这85篇文章,是余秋雨老师在世纪之交之际历时三个月,行程几万公里完成的。他的此行,不是旅游,不是赴约,而是一次用车轮丈量世界文明长度、用双眼捕捉断壁残垣厚度、用心灵体味荒凉衰败温度的文化考察,还有一路上面对的恐怖、凶险与惊惧……

读过这部书,会在我们心灵打上哪些烙印,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就用秋雨老师本书结尾处的一段话作为引子吧:离别之后才懂了它——这句话包含着一份检讨。我们一直依偎它、吸吮它,却又埋怨它、轻视它、责斥它。它用几千年的目光、脚力走出了一条路,我们却嘲笑它为何不走另外一条。它好不容易在沧海横流中保住了一份家业、一份名誉、一份尊严,我们常常轻率地说保住这些干什么。我们娇宠张狂,一会嫌它皱纹太多,一会嫌它脸色不好。这次离开它远远近近看了一圈,终于吃惊,终于惭愧,终于懊恼。他,用十年时间考察了中华文化并著书《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的文化大师,为何走了一圈反倒吃惊、惭愧、懊恼?个中奥秘,参透“一叹”自然知晓。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即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和中国。之外,人们还会常说古希腊、古罗马、古波斯等,但它们并不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秋雨老师与团队所穿越的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则涵盖了除中国外的所有文明古国。

埃及,作为世界古文明最悠久之一,不管你去过没去过,上过学的都知道,而且会不约而同地说出“金字塔”,甚至有关它的神秘,如建造年代、法老墓穴、用了多少人力物力、偌大石块如何运来又如何搬到上面等等?可我们却很少知道,为什么会留下那么多疑问而又至今无解呢?原因并不复杂,找不到文字记载。对于埃及历史文化的断崖式缺陷,他说:“欧洲人做了不可以饶恕的坏事。第一件是公元前四十七年,凯撒攻占埃及时,将亚历山大城图书馆的七十万图书付之一炬,包括那部有名的《埃及史》;第二件更坏,四百年之后,公元三九0年罗马皇帝禁异教,驱散了唯一能读懂古代文字的埃及祭司阶层。结果,所有的古籍,古碑很快就无人能读了。”“当法老们把自己的遗体做成木乃伊的时候,埃及的历史也成了木乃伊……”

埃及曾经伟大,因为它有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是,它的辉煌、灿烂已被疯狂的、一次又一次的侵略和奴役所湮灭,留下来的只有斑驳的石块,满目的疮痍,呆滞的目光,懒散的人群。

说到以色列,我们现代人多数只知道它强占了巴勒斯坦的领土,本人从一开始知道这个国家名字也是这样认为的。殊不知,三千八百多年前,犹太人就在耶路撒冷建立起了辉煌的希伯来文明,而且希伯来语作为犹太人的母语延续至今。还有众所周知的、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创立的基督教,以及基督教前身由耶和华创立的犹太教。那么,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怎么连个自己的生存之地都没有呢?看一看下面一小段便明了一切。

“公元前六世纪犹太王国遭巴比伦洗劫,数万人被押往巴比伦,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专用名词:巴比伦之囚。”公元前一世纪再次遭到罗马人洗劫,直接导致了犹太人死的死、逃的逃,背井离乡,失去家园,散落于世界各地。之后,便一直处于被迫害或被杀戮的处境。尤其二战时纳粹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更是骇人听闻,其手段残忍程度听听都毛骨悚然。时至今日,这里又何曾见过真正和平的曙光,以色列与阿拉伯人的恩恩怨怨,就如同永不愈合的伤口,时时会有血水滴出。

“人类,为什么对同类如此过不去?”秋雨老师的一声感叹,无疑是对这个多舛民族处境最贴切的诠释。

伊拉克,我们都清楚2003年,这个世界上最早建立巴比伦王朝的文明古国,因那场战争让文明的字眼彻底从字典上消失。读过这一章节时有一段笔记:巴比伦文明,两河文明,多么响亮的字眼,多么骄傲的称谓。世纪交替之际已经衰败不堪,然而不过三年(指秋雨老师踏足这个地方的时间),那位“伟大”的萨达姆先生、《一个注定震惊世界的人》,就被美国大兵吊死在了绞刑架下,耸立于总统府广场上的那尊巨大铜质雕像早已回炉。巴比伦啊,巴比伦,你那曾经的辉煌和荣耀,如今还能找到一点点吗?

底格里斯、幼发拉底,这两条滋润过东西方文明的大河呦,在几千年不息的流淌中,你见证过多少刀光血影的杀戮,听到过多少哀鸣怒号的嘶喊,镌刻过多少英雄豪杰的碑铭,记录过多少征服者的残暴,一切的一切,除了被撕裂的痛心,还会有什么样的字眼来形容今日的伊拉克呢?无法找寻的,恰恰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伊朗,离我们不远,中间只隔了阿富汗。一度强大无比的波斯帝国,秋雨老师重点写了居鲁士、大流士两位君主。对居鲁士有这样一段描述:“我,居鲁士大帝,王中之王,受命于解救一切被奴役的人……他喜欢远征,但当时世界上竟有那么多邦国心甘情愿地臣服,主要是由于他的政治气度,这种政治气度,有点接近中国古代圣人所追求的"王道’”。

大流士所处时代对应于中国的春秋战国,不知道那时两国是否有过交集,他是否和我们的孔老夫子有过交流,因为他们所处年代相同,并且,他延续的居鲁士的政治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念,与孔老夫子不谋而合。

但是,再强大的帝国也经不住连年的征战,况且骄兵必败的诅咒,对任何貌似的强大都是公平的,比如希特勒止步于莫斯科郊外,日本转折于珍珠港,麦克阿瑟折戟于朝鲜半岛,波斯王朝也不例外……当宗教的极端和彼此的不能包容发展到十年互殴的两伊战争,伊斯兰王国已经撕裂成无法缝合的一块块碎布。

来到巴基斯坦、印度。若说古文明,他们本为一体,可现如今原本的一家,愣生生因民族冲突、教派之争拆为两国,且在不断的冲突中结下了梁子。

重点说印度,这个世代与中国为邻的南亚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那片横亘在中印巴三角地带的克什米尔地区,成了他们的一大块心病,甚至我们的藏南地区,也是他们时时环伺并力图据为己有的地方。也因此有了一九六二年的那场战役,有了这两年充斥耳际的班公湖事件等,让所有中国人对这位邻家“阿三”厌烦至极。

不过厌烦归厌烦,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历史上这个国家曾给予中国巨大的影响,这影响就是佛教。而说到佛教,有两位重要人物又不得不提,他们是法显和玄奘。

法显一般人比较陌生,而玄奘则家喻户晓,因为有一部《西游记》为他列传了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故事虽属编造,玄奘其人却真,而他《大唐西域记》里记载的一路翻山越岭所历经的艰险,绝不亚于故事里的八十一难,用九死一生形容应该不过分。早于玄奘到达印度的法显,同样经历了千难万险、九死一生,在他的《佛国记》中也有详尽记录。不过让我感到纳闷的是,他们把佛教带回了中国并在这片土地扎下了根,可是,由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参悟出的印度佛教,却在他们的本土消失了。为什么?不无例外,外敌的侵入让本土文化遭到涂炭并被新的文化浸染而变了味道,甚或变得不伦不类,反观中国能够延续至今且独善其身,可见中华文化的根基之牢固。

关于印、巴之间的恩怨情仇,书中有这样一段陈述:“印、巴都不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规定的合法有核国家,但从连续试验的次数看来,实在都有点疯了。尤其是印度,不仅是始作俑者,而且公开宣布在必要时将"毫不犹豫地动用核武器’。动用核武器竟然可以"毫不犹豫’,这对全世界意味着什么!让我难过的是,发出这种最恐怖声音的这个人种,这种嗓门,曾经诵唱过天下最慈悲、最悦耳的经文。”

难怪,就连极力联合印度制衡、掣肘中国的拜登“老先生”,其骨子里也不喜欢阿三说变就变、无言可信的嘴脸。

写到这,秋雨老师的“叹”应该有眉目了。“一切生命都会衰老,尤其那些曾经有过强劲勃发的生命体,衰老的更彻底。这正印证中国古老哲学所揭示的盛极必衰、至强至弱的道理。”在这古今分明的对比中,那些曾经耀眼的光环黯然失色,曾经伟岸的身躯悄然静卧,曾经璀璨的文明陈疴谢幕,留给后人的只有一声长长叹息……

“难道是文明造的孽?”秋雨老师历尽艰辛、豁了命换来的竟是如此可悲的结论吗?非也。文明本身没有错,铁蹄下的征服似乎也没有错。但是,纵观这一次次征服,所伴随的恰恰是对文明的一次次摧残与毁灭,并在这摧残与毁灭的往复中,那片土地上渐渐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滋生并形成了极端主义。“极端主义说到底没有"主义’,只是一种极端情绪加上极端的行为。”我们从九一一事件中,从一宗宗自杀式恐怖袭击中,真的说不出那些发动者究竟处于什么目的,为的是哪个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的参与者其实都放弃了思考,只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把自己的灾难转嫁并扩大为别人的灾难,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灭绝性的快感。”阿拉伯、伊斯兰……那片伟大的、神圣的文明故地,如此的快感变成了血腥的、不休止的恐怖主义所在。

综上所述,埃及人的委屈,犹太人的不平,巴比伦的无奈,波斯人的仇恨,印度人的愤青,以及穆斯林世界的极端,阿拉伯世界的混乱,其根源来自于战争,来自于征服,由此带来的后果,既是文明的凋零,亦是生灵的涂炭。这血淋淋的现实,何止秋雨老师为代表的文化人,作为一介平民的我,亦同样痛心疾首、扼腕叹息!

再看看如今还打着民主、自由幌子,在世界上招摇撞骗、不断用战争征服弱国、掠夺财富的某大国,又与当年那些趾高气扬的征服者们有什么两样?对比掉了毛的“日不落”的可怜相,也许不久的将来,前面那些可叹的结局就会降临到他们头上。据此推论,可悲乎,可叹乎。

最后,把目光放回国内,回味秋雨老师本文开头那段深情的话语,再细细倾听、抚摸中华文明一路走来的坚实脚步声和蓬勃跳动的脉络,及由此而带来的志气、骨气、底气。有这“三气”在身,又怎能不为我是中华子民而挺直腰杆、举起拳头!

尽管我们发展的路上仍面临诸多挑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甚至有战争威胁,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文明根基,所凝聚的巨大动力,无疑会成为推动世界向着光明的未来举步前行。这种动力,就是目前我们大力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包容,是博大,是凝合,是共生。只有让人类形成命运与共的生存理念,摒弃弱肉强食的思维模式,这个世界才有希望,堵心憋肺的叹息才能消失,属于全人类的真正文明才会到来。

2021年7月26日于哈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张守权,退休,现居哈尔滨。军旅十八载,战友之情甚笃。如今:年过花甲,闲赋于家;时尔润笔,未显章华。百聊之余,漫步天涯;随心题记,权且涂鸦。无心栽柳,初露萌芽;偶见于报,网刊也发。国运祥通,恩泽华夏;生活美妙,尽显余暇。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搜索建议:随笔为何一叹?  随笔为何一叹?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