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武红鹏 王胜楠 赵东辉 德州报道
艺术,就是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它们在带给人们视觉冲击的同时,还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和人的思想产生共鸣。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德州市艺术品的代表,德州黑陶在守正中不断创新,黑中透莹、望之如金、坚实凝重、叩之如磬,黑陶作为陶艺奇葩,上可追溯到早在父系氏族著名的大汶口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人文底蕴。作为“中国黑陶城”,德州在黑陶产业的振兴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现代黑陶的发展和中兴之地,一款款画风惊艳的黑陶作品不断“出圈”。
12月5日,山东省轻工集体企业联社公布第六届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名单,全省共109人入选,来自德州梁子黑陶文化有限公司的毛军、孙连伟两人榜上有名。
潜心钻研黑陶艺术多年,他们凭借着对艺术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用灵巧的双手为一件件黑陶作品赋予了“生命”。正如山东省传统技艺大师、梁子黑陶文化有限公司设计艺术总监毛军所言:“每做一件作品的时候,我们都感觉到它是有生命的存在。你看着它的时候,它是在跟你交流,这就是心与心之间的一种感悟。”
独创黑陶硬刻技法,他用刻刀为黑陶作品“注魂”
走进梁子黑陶文化园,毛军正伏在工案上,专心完成一件三阳开泰样式陶盘的刻制,作为黑陶硬刻创始人,手边整齐摆放的一把把型号各异的刻刀,就是他为作品“注魂”的工具。圆刀用于刻画线条,以刀代笔,画面如行云流水;棱刀用于篆刻文字,微雕时每个字仅有0.3毫米,达到了盲刻的境界。
“我和黑陶有缘。”执刀三十余年,毛军这样评价自己。
1964年出生的毛军的少年时代,正是德州在全国挖掘整理黑陶文化,“德州黑陶”开始声名鹊起的时代,当时央视拍摄的大型纪录片《话说运河》就是以“德州黑陶”为题,黑陶作为当时的馈赠佳品风靡一时。
那时起,热爱艺术的毛军心中种下了一颗名为“黑陶”的种子。
1988年,毛军工作的十三局发展第三产业成立了黑陶厂,在几十人进厂却20多天无人破题的情况下,同事推荐了懂美术的毛军进厂,仅仅用3个月就成功出徒。
1993年,毛军探索多年的硬刻技艺已得心应手,在国内黑陶硬刻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完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他通过刻白留黑,在黑陶上刻出了宣纸上国画意境的万千气象。
2003年,毛军加入了梁子黑陶,得益于公司提供的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他创作的黑陶作品多次斩获大奖,他本人也收获了诸多荣誉。
在众多作品中,最令毛军满意的是一件名为《五虎上将》卷筒的作品,在首届中国黑陶艺术创新设计大赛上,该作品摘获了“工艺创新奖”金奖。
作品取材于《三国演义》中刘备麾下的五员猛将,运用白描手法刻画细节,人物形象惟妙惟肖,表情设计灵气十足。在放大镜下,只见3毫米厚的陶板上,将军盔甲的每一个鳞片、战马的每一丝鬃毛、人物的精致五官都清清楚楚。
回忆当时的创作历程,毛军告诉记者,他从《三国演义》里汲取精髓,并借鉴了诸多影视作品,形成人物草图160张。随后根据人物性格,运用白描手法将关羽的美髯丹凤眼、张飞的豹头环眼等显著特征进行细化,六易其稿,最终才确定了人物形象。从构思到作品问世,他用了3年时间。
每一次艺术创作,毛军都耗费了巨大心力。每次创作一个系列,他都要专门去研究作品的背景,在复杂繁多的信息中找到精髓所在之后,才开始动笔构思草图。凹凸面、阴阳面,他把画像归纳成为不可再减的“线”,完全基于一条条“线”的组织刻画,描摹出众多形形色色的图像。
“三十余年重复一项工作,并乐此不疲,如果用两个字来归纳,就是‘热爱’。这门艺术实在是太博大精深了,值得我穷尽一生,去挖掘、诠释它的灵魂。 ”毛军说,出于热爱,他无时无刻都在脑海中构思草图设计,即便是吃饭、做家务也不例外,对他而言,创作就是休息。
在对艺术的执着中不断寻求突破,在突破的路上创造更多精品。毛军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只高约40厘米的蛋壳黑陶杯,中间预留刻字的部分仅厚约0.2毫米,而一般鸡蛋壳的厚度在0.3毫米以上。
“这就要求在刻的时候,要非常小心。”毛军说:“刻着刻着,就是说忘了这个手,因为咱这个手跟着使劲,手劲儿就大了,啪一下就给捏碎了。”
一件件古朴与时尚相融的艺术品散发着散发出厚重温润的光彩,其表面一根根生动传神的线条充满着韵律的美感……在艺术家精巧的手中幻化而成的美轮美奂的黑陶,只是摆在那里就已经显得蓬荜生辉。
如今,年近60岁的毛军依然没有停下创作的“脚步”,他将传统书法、绘画、篆刻及现代装饰艺术与黑陶有机融合,增强了观赏性、收藏性和艺术性,为一件件黑陶注入独特的“灵魂”。
匠心拉出“天下第一” ,他用双手为黑陶作品“塑形”
塑造一个“生命”,不但要有“灵魂”,还要有承载“灵魂”的“躯壳”。如果形容毛军是用刻刀为黑陶作品“注魂”,那么梁子黑陶成型大师、齐鲁首席技师孙连伟就是用双手为黑陶作品“塑形”。
在德州黑陶的诸多代表作中,有一件作品号称“天下第一”。如此大的口气,其底气何在?
这件被命名为“天下第一蛋壳陶”的黑陶作品高1.5米,重约700克,器壁非常薄,口沿最薄处仅0.2毫米,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精品蛋壳陶。这是梁子黑陶的8位大师历时一年时间倾力打造而成,历经46次手工拉坯成型,31次高温焙烧、渗碳还原,达到了“润似墨玉、叩之如磬”,展现出当今黑陶技艺的最高水平。
这件可遇不可求的作品历经选材、滤泥、成型、修型、挑沙压光、软刻、烧制、硬刻等十多道工序,每一步都考验着匠人的技艺,其中最难的拉胚工序,就是出自孙连伟之手。
“这个手一定要稳,如果动作稍微一大,有可能导致这个瓶破,等于说白做。”回忆当初制作的经历,孙连伟告诉记者,要想成型毫米级的作品,手的抖动程度要低于毫米级,肉眼看近乎静止,厚薄要听声音、凭手感,心手合一,中途碎裂的次数再多,也要沉住气。
按他的说法,器物是有生命的,要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成器。
孙连伟出生在德州市武城县甲马营镇,自幼成长在大运河畔,每天与红胶泥为伴,长大后从事黑陶事业,一生与泥共舞。
“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赶集时商贩来卖的陶章,那时运河边的乡镇都有烧贩土陶的传统。”孙连伟坦言,从小玩胶泥长大,却没想到一生的事业会与胶泥结缘。
“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用在孙连伟身上正合适。
机缘巧合下,他走上了制陶之路,从军的经历让他天生带着一股“攀登精神”。为了练好技艺,孙连伟把家搬到厂里,一边自学美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一边钻研黑陶成型、烧制工艺,不断探索研究黑陶成型新工艺、新手法。“拉坯是个慢功夫,需要一点点地摸索经验,了解不同含水量陶土的特点,做到与陶土融为一体,拉坯时才能收放自如、心手合一。”孙连伟说道。
一半的人生都与陶土为伴,孙连伟把他与陶土的“血肉相连”转化为生产力。他发现传统的拉坯定型手段难以实现标准化,发明了卡钳式测量器,使同批次的器型更加稳定;发明了黑陶湿烧法,让黑陶的制作流程缩短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改造的双层梅花窑,解决了单砖拱形窑窑温不均匀的难题,保证了黑陶质量和品质……如此的创新发明不胜枚举。
多年来,孙连伟用陶土塑造出一个个令人惊艳的“躯壳”,陶土也成就了他的“大师”之名。在梁子黑陶文化园中,有一个房间门前挂着“孙连伟工匠创新工作室”的牌子,房内墙壁上挂满了他近年来获得的证书。
当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以“孙大师”称呼他时,他笑着说道:“啥大师,就是做了该做的事呗。”提及获得的荣誉,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州黑陶烧制技艺”的主要传承人,孙连伟感受最多的却是一种将历史鲜活起来,传承下去的责任感。
当问及获得这份“官方认证”的“大师”称号后的感受,二人均表示,“大师”仅仅是一个称号,是大家对过去成绩的认可,放眼未来,他们将努力拿出更好的作品,让德州黑陶在创新传承中绽放时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