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美媒发奇怪警告:勿去舔索诺兰蟾蜍 有人鼓吹蟾蜍毒素是神圣药物

连日来,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内的多家美国主流媒体发布了一则奇怪的消息,呼吁民众切勿去舔索诺兰蟾蜍。

如上图所示,CNN在官方推特账号上警告民众:尽管这种蟾蜍看着“很美味”,但请千万不要去舔它。此外,美国《纽约时报》、国家公共广播公司也发布了同样的消息,警告大家“千万别用舌头舔这种蟾蜍”。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美国媒体郑重警告“不要舔蟾蜍”呢?资料显示,索诺兰沙漠蟾蜍(拉丁语:BufoAlvarius)又称科罗拉多河蟾蜍,是北美发现的最大蟾蜍之一,体长近18厘米,会发出微弱、低沉的叫声,每次叫声持续时间不到1秒钟,这些显著的特征方便了人类辨认和捕捉它。

最让大家关注的是,这种蟾蜍释放的毒素最初曾被用于治疗脑损伤等疾病,今年3月,《纽约时报》曾有报道指出一名美军“海豹突击队”特种兵曾在医生指导下用这种毒素缓解了自己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关症状。但很快就有人发现,人类舔食这种毒素会产生类似吸毒的幻觉和快感。

由于美国一直存在严重的毒品问题,随着最近经济形势不乐观后,一些为了省钱的“瘾君子”试图用“舔蟾蜍”来代替吸食毒品获得“快感”,甚至发展成了一种新型的吸毒方式,被称为“蟾蜍舔”(licking the toad)。

在遇到多起相关病例和案情后,自11月2日开始,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PS)发出多条警告,说明“蟾蜍舔”也可能导致焦虑、恶心或癫痫发作,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死亡。

不过,许多美国网民对上面这些官方机构和主流媒体的警告感到不以为然,有人直接在评论区嘲讽:“你又不是我爸”“你管得着吗?”

有网民回怼道:“本来我今天正准备舔蟾蜍的,感谢你毁掉了我的周日。”

除了这些声音外,也有不少美国民众觉得“舔蟾蜍”这种事情太不可思议了,难以想象真的会有人这么做。

而另一些网民则调侃:本来大家不知道舔蟾蜍有这种效果,现在很多人看完报道肯定已经在找这种蟾蜍了。

随着舔索诺兰蟾蜍的人越来越多,如今,舔食者们还分成了两派,一方愿意接受合成的蟾蜍毒素,另一方是体验派,非纯粹蟾蜍毒素不可;后者则发展出了一种聚众舔食蟾蜍项目。

42岁的布鲁克曾是德克萨斯州的一名教师,2015年成立了一个组织,舔食蟾蜍分泌物是该组织各类活动的一个核心项目,她鼓吹,“我们这里是一座教堂,这是一种神圣的药物。”布鲁克向每位参与者收费250美元,在一些更豪华的“定制项目”中,一些商家的收费可高达8500美元。

很多人之所以对舔索诺拉蟾蜍如此着迷,是因为其分泌的毒素中所含有的5-MeO-DMT(5-甲氧基二甲基色胺),这种物质可以让人产生类似吸毒的的体验,每次“快感”可持续15到30分钟,低于其他致幻类物质。然而,这种物质也可能会导致死亡,2020年,一名摄影师在西班牙因吸食这种毒药死亡。

此前,众多科学家曾警告,索诺兰蟾蜍是在感受到危险时才分泌这种毒素,这也导致舔食者们往往会通过拍打蟾蜍的下巴来强行启动其防御机制,这给动物本身带来压力;而为争夺索诺兰蟾蜍,偷猎、过度捕获等行为正大幅增加,这可能会引发索诺兰沙漠蟾蜍数量的锐减。

事实上,5-MeO-DMT在美国联邦法律中被归为一级管制(Schedule-1)药物,然而,多家美媒指出,执法部门对类似现象采取了容忍态度。

据BBC报道,此前,一些研究显示,迷幻药可能将被证明是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成瘾症治疗的转折点,尤其是在2017年,FDA将摇头丸中的主要成分MDMA列为“突破性治疗”,这意味着相关研究的脚步会进一步加快。如今,美国多州已放宽相关规定,华盛顿以及其他一些美国城市不再将“迷幻蘑菇”列为刑事犯罪毒品,LSD(也称麦角二乙酰胺,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也在几个州合法化。

在预见到这一转变的同时,精神科的药物开发商和医疗供应商也吸引了大量的投资。一些美国商业新闻媒体报道形容,这是一场“迷幻狂热”和“蘑菇潮”,这种现象被称作“迷幻药复兴”。

搜索建议:
热评

 小学想象的作文400字

关于小学想象的作文400字8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