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甘肃省中部的定西市,从古至今都是中原通向西北的交通要道和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据史料记载,早在4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沉积,不但为定西带来多处令人沉醉的绮丽山水景观,也遗留下大量极具特色的文物古迹。
有人说,参观博物馆是了解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最佳去处,因为博物馆储存了这个城市过去的记忆,并且经过相关专家权威而专业的梳理,能让游客在最短的时间了解到更多的信息。这次有幸参观了定西市博物馆,对定西的文化底蕴和发展轨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定西市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主要以新石器时代彩陶为特色,收藏有陶器、铜器、瓷器、石器、玉器、骨器、书画等2000多件,以及大量历代货币。作为传播定西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一直受到市民的青睐。
当你走进定西市博物馆的那一刻,就会被浓郁的氛围所感染,馆内一件件来自陇中定西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时代、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形成的石雕、彩陶、泥塑等藏品,无不见证着定西市的历史变迁和璀璨夺目的定西文化。
甘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地区之一,自8000年前的大地湾文化伊始,经历了仰韶文化的兴盛、马家窑文化的繁荣,时间跨度长达5500余年。而定西市正是马家窑彩陶的发现地,也是距今约5800年至4700年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发祥地。
被誉为“中国古代最美陶器”的甘肃马家窑彩陶,以造型优美典雅,表面绘有富丽神秘的图案闻名于世,其艺术成就是史前任何一种远古文化所不可比拟的,堪称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文化之一。
定西市博物馆作为收藏马家窑文化彩陶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馆藏的大量马家窑彩陶精品,器型丰富多姿,图案绚丽多彩,构思灵妙,其中最令人瞩目的“镇馆之宝”,是一件出土于定西市安定区西寨乡的马家窑灰陶鼓。
在远古时候,鼓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而陶鼓,就是用陶泥烧制成的长鼓。鼓身两头为大小不同的间鼓口,蒙上兽皮后用绳子把鼓面绷紧,可调节音色。据说考古人员曾找来一张牛皮蒙在陶鼓上敲打,其声浑厚,撼人心魄,余音轰鸣,不绝于耳。
这件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马家窑灰陶鼓,造型古朴大气,充分展示了马家窑陶器的艺术造诣,对于研究鼓的起源以及远古祭祀文化具有重要价值,被称为中国彩陶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据介绍,马家窑灰陶鼓还曾经作为甘肃省文物的代表,远赴欧洲巡展十余年,现在是禁止出境的国家一级文物,价值无法估量。
除了马家窑文化,定西市博物馆还收藏有大量辛店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的文物古迹,它们与马家窑文化同属于辉煌的彩陶文化序列,对推动中国史前文明发展的进程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到了齐家文化时期,伴随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西北地区的青铜时代逐步到来,彩陶文化也随即走向衰落,最终消失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但在定西市博物馆,我们依然能够被甘肃彩陶文化独具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