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Spenser的第1313篇文章
每隔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就要查看一下手机;
当爆发热点事件或者娱乐大瓜时,需要不间断地刷新,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
当双手没有解放的时候,就需要听些东西,哪怕洗漱的功夫,也要放点有声书听;
很难静下心来完整看完一部电影,反而更加喜欢那种几分钟的电影解说;
……
一旦在某个特定场景下,你如果无法去看,也没法去听,你就会感到十分焦虑。
如果你有以上大多数症状的话,那么恭喜你,你属于现代社会,也得了现代社会很多人都会有的病——信息焦虑症。
越是焦虑,就越发内卷,甚至很多年轻人最大的奢望,就是心安理得地被时代抛弃,俗称躺平。
真正意义上的躺平,而不是自嘲的那种。
1
其实在互联网普及之前,信息焦虑症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贵病”。
因为在过去,想要不间断地获得信息输入,几乎不可能实现。
古代不说,单说上世纪末,尽管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已经普及,但如果你想要获取文字信息,还要花钱购买刊物,然后一直拿在手里;
你想要获得试听信息,必须在自家客厅的电视机前,特有仪式感地打开电视才行,而且电视台播什么你就得看什么。
尽管有些有钱人的孩子有Walkman,但最多只能在几盘磁带之间反复听。
那时候如果你能吸取更多的信息,那你自然领先于时代,为啥改开后大院子弟能独领风骚,因为改开前人家看的东西,和老百姓看的不一样。
但现在不同了,一部手机,全世界数据共享。
有科学家统计,1992年全世界每天只能产生100g的数据,但去年,全世界70亿人,每天每个人就会产生1.5g的数据。
这当然是好事,你可以随意浏览世界各地的风光,同步关心国际大事,哈佛、耶鲁这些世界名校的公开课也都唾手可得,信息的壁垒正在被消解。
但和所有药物都有副作用一样,高科技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在这个时代,人们越来越不能接受“无聊”,有这么多能看的你还感到无聊?你这不是浪费人生嘛?
为了对抗无聊,为了不浪费人生,那就需要不断地输入刺激,而刺激的输入也会不断提升自己的阈值,然后我们就更需要短暂而又强烈的刺激。
所以很多人可以躺床上刷抖音刷半天,刷完后感觉更空虚。
但每次过后,又会不自觉地打开手机,就像抽烟一样:你抽了不会有多爽,但烟瘾上来的时候又非抽不可。
2
烟抽多了身体就不太好了,而信息焦虑久了,精神也就不太好了。
人们变得越来越缺乏耐心,只要文章写得稍长一点,就会有人说“太长不看”,“看了一半就想喷你”。
“几分钟带你看完一部电影”的视频大行其道,把人物随意说成小美、小明、大壮,截取一些片段,把故事讲一遍,观众看完视频,也觉得自己看过了电影。
但一篇文章,有起承转合,作者论证需要一个逻辑推导,一部电影也要逐步推进,才能积累情绪,最终打动人心。
可看一部两小时的电影获得信息量显然不如相同时间内看20个电影解说获得的信息量大。
于是,很多人也成了信息的奴隶。
不少人号召碎片化学习,所以买了一些音频或者视频的课,在上班路上要么听要么看,在他们看来,自己显然要比刷抖音的更加高端。
别人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在娱乐,而我是在学习。
但恕我直言,这可能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学习是个枯燥乏味而又充满痛苦的课程,特别是很多超出你认知的知识,你知道是一回事,掌握是一回事,掌握后能不能熟练运用又是另一回事。
比如我给大家上的创业课,你听完需要思考和消化,同时你要真去创业,才能在过程中理解我说的道理和方法为什么可靠。
如果你只是听一遍就觉得自己学到了的话,那真没什么效果。
3
很多人说,我这是不想落后,有的瓜不吃,有的新词听不懂,就感觉和周围人格格不入。
其实这不成立。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不可能跟紧所有信息,所以每个人都是要落后的。
而且,落后了也没什么大不了。
庄子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我曾经希望自己紧跟时代,所以去学时下的网络流行语,但后来觉得实在太过尴尬,干脆不学了。
然后没有任何影响,因为上个月流行的,这个月就不流行了,现在回看“蓝瘦香菇”、“我也是醉了”这样的话,就跟出土文物似的。
反而是我这种一向一板一眼的,始终没过时,也没有什么交流障碍。
吃瓜也是,你看王力宏的瓜,现在有人说吗?
不了解这事的,被时代抛弃了吗?
这就是缓解信息焦虑症的前提:承认自己能力有限,然后心安理得地落后于时代。
如果你已经有信息焦虑,那么具体如何缓解,我有两个办法。
第一是要学会抽离。
俄乌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我一个朋友就跟强迫症一般,不停地刷新和战争有关的消息,甚至会刷一天的那种,张嘴闭嘴也都是这些,让家人不胜其扰。
后来在他老婆“你要不和泽连斯基过日子去”的最后通牒下,他痛定思痛,彻底关机了两天。
那两天他连微信都没看过,白天出去打打球,晚上给老婆做饭,吃完饭一起玩桌游。
事后回忆那两天,他说没想到不看手机的日子这么快乐。
第二个就是要心安理得地浪费时间,想发呆就发呆,想干嘛就干嘛,别管你现在干的这事有没有用,你自己开心就行。
毕竟能浪费的时间,才是你自己的,什么狗屁意义,都见鬼去吧。
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变了,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一个电影能讨论一个月,一场球能说半年。
所以无论怎么高效利用时间,你都会被信息洪流淹没,所以与其挣扎着继续接受,不如试着躺平,去快乐地浪费时间。
END
最后送上一手新鲜福利:
过去7年,S老板连续抓住了6次风口,从自媒体、海外保险,到写作课、房产俱乐部、品牌课、视频号等,一次次起盘成功。
这里的核心在于,用优质的内容获取流量,搭建个体商业闭环。 在大环境变幻莫测的当下,这依然是普通人商业起盘的最好杠杆,也是普通人最大的护城河。
于是,我们将S老板过去的商业化底层逻辑展现,并挑选了学员里最值得学习、最具有代表性、最有看头的案例,进行简单拆解。
汇总成这份 《个体商业闭环指南》 (各行各业案例更新中)
希望能帮助职场人、自媒体人、个体创业者、中小企业老板,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找到适合自己的新商业模型。
欢迎扫码添加微信领取,还能围观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