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亚科—春黄菊族(七):德国洋甘菊
26.母菊属
母菊属(学名:Matricaria)是菊科下的一个属,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广义约50种,分布于南非、欧洲和西亚,少数种分布美洲西北部,我国常见的有M. discoidea DC. 和 M. chamomilla L. 等6种,产西北、华北和东北等省区,常栽培供观赏用。
(1)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常有香味。叶一至二回羽状分裂。头状花序同型或异型;舌状花1列,雌性,舌片白色;管状花黄色或淡绿色,4-5裂;花柱分枝顶端截形,画笔状;花药基部钝,顶端有三角形急尖的附片;花托圆锥状,中空。瘦果小,圆筒状,长0.8-1.5毫米,宽0.3-0.5毫米,顶端斜截形,基部收狭,背面凸起,无肋,腹面有3-5条细肋,褐色或淡褐色,光滑,无冠状冠毛或有极短的有锯齿的冠状冠毛。
(2)德国洋甘菊(母菊)
德国洋甘菊又名母菊(学名:Matricariachamomilla or Matricaria recutita),其气味带着微甜的香辛料味,比罗马洋甘菊的气味柔和。可制作香料和精油。分布于亚洲、欧洲以及中国的新疆等地,目前产地为埃及、法国、德国和摩洛哥。精油以水蒸气蒸馏法制取,外观呈深蓝色,具有浓厚香甜味,挥发度中等,中强度。
西洋甘菊因能够治愈附近草木的疾病,自古被尊称为“植物的医生”。“Chamomile”的名称,具有希腊语“地上苹果”的意思。
古代,西洋甘菊以治疗疾病的作用被广泛利用。同时,因具有美化、光泽头发的效用。长年被当作制作洗发精的成分。
此外,对肌肤粗糙,更年期障碍、生理痛等女性困扰也有帮助。精油的颜色是难得一见的深蓝色。是因西洋甘菊有称为母菊奥的芳香成分所致。西洋甘菊也具有卓越的杀菌、抗炎症、抗病毒、抗过敏作用。
①植物学史
母菊从古老医药不发达的年代开始,就被古人用作消炎止痛的良药。1981年,Shipochliev等学者通过试验,验证了母菊的消炎功效。其后,母菊中的消炎成分也已被相关学者研究清楚。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开始了对母菊的活性成分的研究。研究发现母菊花序含有120多种化学成分(Mann & Staba,1986),其中包括28种萜烯类物质,36种类黄酮类物质和52种其它物质,如有机酸、香豆素等(Lawrence & Tobacco,1996)。
②生长习性
母菊生命力很强,可以适应各种类型的土壤和环境,甚至可在碱性土地上生长,在pH8.0-9.0的碱地上仍然可以正常生长。在平原和海拔2000米的地方均可生长,只是播种和收获的季节不同。母菊更适合生长在稍微干燥的土壤中,在夏季很干燥的季节里,只需要少量的灌溉即可;母菊生长的最适条件是:温度30-32℃、空气相对湿度40-50%。
产于中国新疆北部和西部、欧洲。北京和上海庭园有栽培,但上海亦见有野生。
③主要价值
药用: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祛风湿。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热咳喘;势痹肿痛;疮肿。
观赏:母菊在北京和上海庭园有栽培,供观赏。 [3] 2015年第四届达坂城雪菊文化旅游节中,亦有展出。
经济:母菊最普遍的应用,是被制作成茶。同时,母菊是很早就被人民所知的芳香植物,在欧洲、美国及日本等被广泛利用。因其所具有的多种药用功效,已被用作药用化妆品成分。
27.栉叶蒿属
栉叶蒿属(学名:Neopallasia)是菊科下的一个属,为草本或灌木状一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3种,分布于俄罗斯、蒙古及中国华北、西北。另西藏栉叶蒿N. tibetica Y. Ling et Y.R. Ling与云南栉叶蒿N. yunnanensis (Pamp. )Y. Ling etY. R. Ling 2种,产我国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等省区。
(1)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叶栉齿状羽状全裂。头状花序卵球形,排成穗状或狭圆锥状花序;总苞片卵形,边缘宽膜质;花托狭圆锥形,无托毛。花异型,边花通常3-4朵,雌性,能育,花冠狭管状,全缘;盘花通常9-16个,两性,下部4-8个能育,上部的不发育,花冠管状,具5齿;花药狭披针形,顶端具圆菱形渐尖头的附片;花柱分枝线形,顶端具短缘毛。瘦果在花托下部排列成一圈,椭圆形,稍扁平,黑褐色,具细条纹,无冠状冠毛。
(2)栉叶蒿
栉叶蒿(学名:Neopallasiapectinata)为菊科栉叶蒿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荒漠、河谷砾石地及山坡荒地。栉叶蒿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较广,从草原至荒漠草原广有生长,尤以在后者生长较多。属温带旱生或中早生植物,比较耐旱、耐寒。除覆石特多、轻碱化土壤和盐土外,各处均可生长,尤喜生于壤质、抄壤质和紧砂质土壤上。在过度放牧地段和撂荒地上能较好地发育起来。常以不大的多度和盖度生长在猪毛蒿、冷蒿、百里香群落中,同无芒隐子草、银灰旋花、狗尾草、二裂叶委陵菜、砂蓝刺头等生长在一起,很少成为群落中的优势成分。
栉叶蒿多变异。中国西藏察雅县烟多的两张标本,可能是多年生植物,基部有多数分枝,叶仅长0.3-0.5(1)厘米,头状花序狭卵形,长0.3-0.4厘米,无梗,曾被视为不同的种。四川甘孜和西藏昌都以及青海囊谦的几张标本为明显的一年生植物。茎不分枝或基部2-3分枝;分枝直立,仅基部上升;头状花序无梗,1-数个集生于茎上部叶腋,组成紧密有叶的穗状花序;外层总苞片1-3个有时在上半部呈叶状,曾被视为另一种(Neopallasia tibetica Y. R. Ling)。栉叶蒿分布广,变异大。上述两种变异式样,显然是由于特殊的生境或居住条件的干旱所引起的生态型变异,而且在分布上并没有占据作为种所固有的特定的地理区域。因此,不应单立为独立的种。
栉叶蒿为草场上的杂草,其生长同降雨情况有密切关系。一般春夏雨水好时,大量成群繁茂生长,可能成为局部草场的背景植物,如雨水不足,则生长稀疏矮小。它具有浅的直根系,主要分布于15-20厘米以内的土层中,侧根较发达。栉叶蒿通常4-5月开始生长,若雨水正常,7月现蕾,8月开花,8月下旬至9月结果9-10月成熟。成熟后很快干枯坚硬,但在整个冬季可在地上很好保存。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及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蒙古、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及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饲用:栉叶蒿幼嫩时羊少量采食,长高后因具异臭,各种家畜均不食。于枯后,马和牛稍采食,而绵羊、山羊和骆驼均乐食或喜食。在荒漠草原带,羊、牛、骆驼均乐食其鲜草。据牧民反映,家畜采食栉叶蒿后会排尿困难。从化学成分看幼嫩时它的蛋白质含量很高,随着生长迅即降低;粗灰分含量较高,其中钙多而少磷;胡萝卜素含量较丰富,比一般谷实饲料中的高数十倍。综合评价,栉叶蒿是中等或低等饲用植物。但以其冬季保存好,在冬季的饲料平衡中占一定地位。
28.太行菊属
太行菊属(学名:Opisthopappus)是菊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太行菊(O. taihangensis)和长裂太行菊(O. longilobus)两种,中国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特产。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叶羽状分裂。头状花序异型,单生枝端或茎生2-3个头状花序。边缘花雌性,舌状,1层;中央盘花两性,管状,多数。总苞浅碟状,直径约1.5厘米。总苞片4,层,草质,边缘宽膜质。
花托半球形或近圆锥状高起,无托毛。舌状花白色或粉红色,舌片线形;管状花黄色,顶端5齿裂。花药基部钝,顶端附片披针形;花柱分枝线形,顶端截形。瘦果小,长1-1.2毫米,有3-5条翅状加厚的纵肋。
冠毛芒片状,4-6个,分离或仅基部稍结合,不等长也不等大,最长的长达1毫米,最短的长仅达0.1毫米;全部芒片集中在瘦果背面顶端,瘦果腹面顶端裸露,无芒片。
(2)太行菊
太行菊(学名:Opisthopappustaihangensis)为菊科太行菊属下的一个种。分布于中国南太行的山西(陵川、晋城)、河南(济源、焦作市云台山、新乡辉县)。
①生长环境
太行菊分布区分别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焦作、新乡气候特点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热,秋凉春早,年均气温14℃;7月最热,平均气温27℃;1月最冷,平均气温0.1℃;最高气温42.8℃,最低气温-21.5℃,年均降雨量650毫米,年均湿度68%,年均无霜期220天。年均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山西陵川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无霜期160天,年均降雨量600-700毫米。年均气温7.9℃左右.历史上极端最低气温-26.2℃.年活动积温3763℃,年均日照时间2480小时。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干燥寒冷,春季多风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凉少雨。
②主要价值
药用:太行菊的花经水蒸、阴于具有清肝明目,清热润喉的功效。
观赏:太行菊的花初开时为淡紫色,完全绽放后为白色,花的直径达4-5厘米,当秋季到来时,置身于群山峻岭中,便会看到悬崖峭壁上随风摇曳、楚楚动人的白色太行菊,其花期长达3-4个月,每朵花可持续开放20天左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研究:太行菊由于其生长的环境十分恶劣,其种群不易繁殖,为了扩大其种群数量,应对太行菊进行科学研究。如建立太行菊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使太行菊属与菊科其他属的二倍体野生种杂交亲和性较好.并通过体细胞融合等现代生物学技术的研究。获得属间杂种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因此在遗传育种和园林应用上太行菊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还通过优化太行菊SRAP-PCR反应体系条件,为太行菊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④保护级别
该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Ⅱ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太行菊调查范围在中国河南省和山西省境内海拔500-1200米的太行山上,为条带状狭窄分布区。分布区地势险峻,多为环状陡峭山体。焦作市云台山风景区太行菊呈间断零散分布,每平方米山体有1-2株。新乡辉县、山西陵川每平方米山体有9-12株。
太行菊是中国特有种,为中国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生长于海拔500米以上的峭壁或裸露的石灰岩上,因其独特的生境而成为自然界的一大景观,有“一夕秋风天下凉,露重霜寒菊花香”的美誉。鉴于此,要加大对太行菊的保护力度,并合理开发利用。首先,通过对太行菊生殖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了解太行菊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发育特点、花粉发育及胚胎的发育过程。从而达到扩大太行菊种群数量的目的:同时在不减少野生资源量的情况下,运用组织培养、遗传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太行菊人工繁育,并且逐步推广作为花卉栽培,变野生为家庭种植,扩大其种群数量及分布区域,使其在药用和观赏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还要保护种群生境,加大宣传力度,杜绝人为采摘及生境破坏,提高全社会对野生植物的认识,从而使野生植物的生境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29.裸柱菊属
裸柱菊属(学名:Soliva)是菊科下的一个属,为矮小、披散草本植物。该属共有8种,主要产自南美洲和大洋洲。其中裸柱菊S. anthemifolia R. Br. 我国广东、福建、江西有分布。
(1)形态特征
矮小草本。叶互生,通常羽状全裂,裂片极细。头状花序无柄,异型;边缘花数层,雌性,能育,无花冠;盘花两性,通常不育,花冠管状,略粗,基部渐狭,冠檐具极短4齿裂,稀2-3齿裂;花药基部钝;花柱2裂或微凹,截形;总苞半球形;总苞片2层,近等长,边缘膜质;花托平,无托毛。雌花瘦果扁平,边缘有翅,顶端有宿存的花柱,无冠状冠毛。
(2)裸柱菊
裸柱菊(学名:Solivaanthemifolia),又名假吐金菊、座地菊,为菊科裸柱菊属的植物。原产大洋州、美洲、南美洲。中国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生于荒地、田间及路边,或为菜地、花圃和花坛中的杂草。裸柱菊在湿地、湖缘地带和湖滩等水分较为充沛的生境生长良好,表现为湿生性。裸柱菊喜沙质土壤,在菜地形成优势种群,放牧等人类活动促进其扩散,种子借助水流、雨水和风力带至下游而迅速扩散。气温对裸柱菊的生长影响较大,在低温条件下,裸柱菊生长相对缓慢。研究浙江省丽水市的裸柱菊全年有2个出苗高峰,一个在5月,另一个在12月,在较低温度,裸柱菊仍能出苗,但裸柱菊在8-9月的出苗量几乎为零,说明高温干旱条件不利于其萌发。
常见的田间杂草,危害麦类、蔬菜和油菜,大量生长时与农作物争夺养分,影响产量。裸柱菊的繁殖策略兼营有性和无性繁殖,几乎全年可开花结果,且花果器官藏匿或隐蔽于茎叶中,植株耐践踏,耐污染环境,分布于人为干扰的生境中,传播扩散途径多样,说明该种具有强“杂草性”。虽然借助风力传播连萼瘦果,是菊科入侵种最普遍的自然扩散方式。但由于裸柱菊花果贴地生长,不像菊科的其他入侵植物,它们的果实具冠毛,随风飘散或自然入侵,也不像菊科另外的一些入侵植物的种子具有倒钩刺,易黏着人畜、货物和交通工具等而扩散传播。因此,裸柱菊更倾向于借助成熟种子或繁殖匍匐茎随土、水流、带土草坪、绿化植物和引种植物材料等途径近距离或远距离传播、扩散。裸柱菊在中国发现(1912年香港)已近1个世纪,但依然局限在沿海及内陆的10多个省份,危害夏收作物田、蔬菜地、草坪和绿化带等栽培区块,被定性为“区域性”的恶性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