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玉泉山、万寿山,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
在北京城的西北郊,有这样一片区域,东西连绵20多里,面积68.5平方公里,山峦起伏,园林林立——这就是3年多前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和老城并列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两大重点区域之一的三山五园地区。
从1860年10月被英法联军火烧开始,圆明园等三山五园的命运,便和国运紧密相连,圆明园更历经火劫、木劫、石劫、土劫……160年过去,三山五园现状如何?为何能和北京老城并列成为重点保护区域?北京城市新总规实施3年多了,对标“国家历史文化传承典范地区”,三山五园还有哪些差距?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近期调研发现:3年多来,尽管三山五园在规划研究、文物保护、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不少进展,但对标北京新总规提出的目标,亟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亟须加强顶层设计和工作统筹。
整体保护有进展:“跻身”首批6家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单位
三山五园是对位于北京西北郊、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各历史时期文化遗产的统称。三山指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指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圆明园、畅春园。
北京城市新总规指出,三山五园地区是传统历史文化与新兴文化交融的复合型地区,拥有以世界遗产颐和园为代表的古典皇家园林群,集聚一流的高等学校智力资源,具有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优质人文底蕴和优美生态环境。应建设成为国家历史文化传承的典范地区,并使其成为国际交往活动的重要载体。
三年多来,三山五园地区在规划推进、文物修缮和利用等方面取得不少进展。
北京市海淀区加快推进三山五园地区规划研究、重点地区环境提升等工作,2019年11月批复的《海淀分区规划(2017年-2035年)》,将三山五园作为专章加以论述,提出了“深入研究探寻‘三山’历史渊源,全面梳理评估‘五园’遗址情况”“恢复三山五园代表性区域的历史风貌……进一步做好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展示、利用工作”“深入挖掘皇家御道文化”等一系列举措。
北京市规自委牵头组织的《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规划》已编制完成初稿,正在准备上报。这个专项规划,全面梳理了三山五园地区特色和价值,为下一阶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他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奠定基础。
2017年,海淀区在全市率先完成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记录档案编制工作,107处区级文保单位都有了“身份证”和“名片”。
“十二五”期间,海淀区共开展颐和园、香山二十八景修缮和圆明园考古等各类工程项目83项,市区两级专项经费4.5亿元。近五年来,仅颐和园、圆明园、香山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共计14个,资金共计约1.89亿元。
近期,经过激烈角逐,三山五园地区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首批6家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
香山革命纪念地建成开放,8处香山革命旧址得到修复并重新布展开放;园外环境整治提升效果显著,北坞公园等多个园外园建成开放;香山致远斋、香山寺及香山二十八景修复性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畅春园遗址、畅春园文化、畅春园虚拟复原的学术研究和探索性成果日渐增多;颐和园、香山公园、圆明园等单位的文创产业受到重视,文创产品数量增多;海淀区三山五园艺术中心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已获得施工准备函……
“颐和园等单位的文创产品,一年销售额能达到几千万元,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迈上新台阶。”对三山五园地区三年来出现的可喜变化,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娓娓道来——拆除了一些与文物不符合的非文物建筑,恢复了山形水系,新建了大量绿道;通过建立三山五园研究院、数字体验中心,以及巡展、数字圆明园展示等形式,深入阐释三山五园的文化价值;香山革命纪念地的建设,把中共中央在香山的这段历史研究极大地往前推进;曹雪芹西山故里的集中整理和挖掘,使曹雪芹这样的文化符号跟人们的生活离得更近……
重新认识需时日:这座“园林紫禁城”不仅仅是旅游景点
“现在还有一大批人认为三山五园就是园林和旅游点。”北京城市规划学会三山五园研究中心主任贺艳说,北京老城是历史城区,三山五园是没有围墙的历史城区,在清代是与紫禁城同等重要的“园林紫禁城”,这是北京作为古都有别于其他历史文化名城之处,在中国古都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目前,专家学者对于清代园居理政及以圆明园为核心的三山五园是一座‘园林紫禁城’等观点,已基本形成共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何瑜说,三山五园在被英法联军焚毁之前,不论是造园艺术、各色建筑,还是其中收藏的典籍书画、珠宝玉器、楹联匾额和室内装饰,可谓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的集大成者。从清帝园居理政的治国方式来看,三山五园既是历史上多民族相互认同、推动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平台,也是清代周边少数民族认同中国文化的凝聚中心。
根据北京新总规,三山五园地区包括“三个特色分区”:西部生态休闲游憩区以香山公园、北京植物园、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基础,整合绿地资源,提升景观质量,完善游憩功能;中部历史文化旅游区以颐和园、圆明园为载体,以文化为主导功能,优化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成为展示和交流中国历史文化的示范区;东部教育科研文化区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学校为载体,以教育和文化为主导功能,优化完善配套设施。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邱跃认为:“当代的三山五园地区是中国独一无二的高品质文化聚集区、独一无二的大学教育聚集区、中国文化特质区域,认识上要全面,建设上要控制,管理上要加强。”
三大问题显困扰:一套书出来4册,另外8册还没有找到资金支持
进展不少,困难也不少,主要体现在统筹协调缺失、相关资金缺乏以及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不够。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最主要是因三山五园归属不同上级机构管理,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不足,联动、融合发展不够,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尚未充分、有效发挥出来。”曾经在圆明园工作10年的专家张超说。
“三山五园地区的保护和利用,在体制机制上还没有形成统筹。原来海淀区有一个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指挥部,不过只是在区一级有协调机制,还远远不够。”陈名杰坦言。
海淀区文促中心二级调研员叶亮清说,在三山五园地区的建设中,拆迁是大头,这几年海淀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对于一个区来说,再要负担更多的资金,压力确实很大。
何瑜指出,没有研究就谈不上保护,也不可能科学开发和利用。但研究既需要规划,更需要资金支持。
因清代的三山五园是皇家禁銮,正史和官书记载很少,研究难度非常大。这就需要尽快建立三山五园的数据资料中心,尽快完成《三山五园御制诗文全集》《三山五园百科全书》《三山五园历史大事典》等,以及三山五园各学科门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许多项目迟迟不能上马,或上马之后又被迫停止。
“御制诗是了解皇家苑囿最好的档案资料,我历时6年搜集了自雍正至咸丰五朝皇帝的12300余首写圆明园的诗,但这套《清代圆明园御制诗文集》目前只推出前4册5000余首诗,其余8册7千多首诗的编纂和出版,仍没有找到相应的资金支持。”何瑜说。
三山五园地区现存世界文化遗产1处,不可移动文物12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除了传统的旅游,颐和园、圆明园还能不能有更好的展现方式?颐和园能不能搞那种小型高端的文化品鉴?圆明园能不能通过数字化、夜游等方式展示?”陈名杰坦率承认,三山五园地区地处高科技荟萃的中关村,目前在三山五园的保护、利用中科技手段的运用还很不够,如果按照“国家历史文化传承的典范地区”这一标准衡量,还有不小差距。(记者李斌、罗鑫、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