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孙子兵法(白话版)

孙子兵法白话版

一、计篇

计,计算,战前的计算。古代叫做庙算。此篇概言通过对决定战争胜负的各项基本条件的计算,做出战略决策。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可以不认真考察研究的。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分析,通过对双方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五个方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制。政治,就是要让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可以为君主死,为君主生,而不存二心。天时,就是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四时节候的变化。地利,就是指高陵洼地、远途近路、险要平坦、广阔狭窄、死地生地等地形条件。将领,就是指将帅应具备智谋、诚信、仁慈、勇敢、严明等品质。法制,就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的管理、军需的掌管。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帅一般都是知道的,能深刻认识这些的就能打胜仗,不能深刻认识这些的就不能打胜仗。所以要通过对双方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七种情况是:哪一方君主政治清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那一方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我们依据这些,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如果能听从我的计谋,用兵作战一定胜利,我就留下;如果不能听从我的计谋,用兵作战一定失败,我就离去。

筹谋有利的方略已被采纳,于是就造成一种态势,作为外在的辅助条件。所谓态势,即是凭借有利于己的条件,灵活应变,掌握作战的主动权。

用兵打仗应以诡诈为原则。故:能打,装作不能打;要打,装作不要打;要向近处,装作要向远处;要向远处,装作要向近处;敌人贪利,就用小利引诱他;敌人混乱,就趁机攻取他;敌人力量充实,就注意防备他;敌人兵强卒锐,就暂时避开他;敌人气势汹汹,就设法阻挠他;敌人辞卑慎行,就要使之骄横;敌人休整良好,就要使之疲劳;敌人内部和睦,就要离间他。要在敌人没有防备处发动攻击,在敌人意料不到时采取行动。这是军事家指挥的奥妙,是不可预先讲明的。

开战之前就预计能够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胜利条件充分;开展之前就预计不能取胜的,是因为筹划不周,胜利条件不足。筹划周密、条件充分就能取胜;筹划疏漏、条件不足就会失败,更何况不做筹划、毫无条件呢?我们根据这些来观察,谁胜谁负也就显而易见了。

二、作战篇

本篇主要是论述战争准备要立足于速战速决的军事思想,以及其客观依据。作战,即始战、战争准备,非指一般战阵之事。

孙子说:凡用兵作战的一般规律是,要运用轻型战车千辆,重型战车千辆,军队十万,还要越境千里运送军粮,那么前方后方的经费,款待使节、游士的用度,作战器材的费用,车辆兵甲的维修开支,每天都要耗资巨万,然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去。

用这样的军队去作战,就要求速胜,旷日持久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攻城就会使兵力损耗,军队长期在外作战,会使国家财政发生困难。如果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军力耗尽、国家经济枯竭,那么诸侯国就会乘此危机前来进攻,那时即使有足智多谋的人,也无法挽回危局了。所以,在军事上,只听说过指挥虽拙但求速胜,没见过只为讲究指挥工巧而追求旷日持久的现象。战争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情形,从来不曾有过。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有害方面的人,也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利方面。

善于打仗的人,兵员不再次征集,粮秣不三次运送,武器装备从国内取用,粮食饲料在敌国补充,这样,军队的粮草供给就充足了。

国家之所以因用兵而贫困的,就是由于军队远征,远道运输,军队远征,远道运输,就会使百姓贫困。临近驻军的地方物价必然飞涨,物价飞涨就会使国家财政枯竭。国家因财政枯竭就急于加重赋税。战场上军力耗尽,国内便家家空虚。百姓世族的财产将会耗去十分之一,政府的财力,也会由于车辆的损坏,战马的疲惫,盔甲、箭弩、戟盾、矛橹的制作以及丘牛大车的征用,而损失掉十分之六。

所以,明智的将领务求在敌国解决粮草供应问题。消耗敌国的一钟(钟,古代容量单位。六斛四斗为一钟)粮食,相当于从本国运输二十钟;动用敌国的一石草料,等同于从本国运送二十石。

要使军队英勇杀敌,就应激励部队的士气;要使军队夺取敌人的军需物资,就必须依靠财货奖赏。所以,在车战中,凡是缴获战车十辆以上的,就奖赏最先夺得战车的人,并且换上我军的旗帜,混合编入自己的战车行列。对于战俘,要优待和使用他们,这也就是所谓愈是战胜敌人,也愈是增强自己。

因此,用兵贵在速战速决,而不宜旷日持久。

懂得如何用兵的将帅,是民众生死的掌握者,国家安危的主宰。

三、谋攻篇

本篇论述谋划攻战的策略,尤重智谋取胜。

孙子说:战争指导的法则是,使敌人举国屈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军”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卒”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还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而能使敌人屈服,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

所以,上策是挫败敌人的战略方针,其次是挫败敌人的外交,再次是打败敌人的军队,下策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的办法是不得已的。制造攻城的大盾,准备工程的器械,几个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几个月才能竣工。将帅控制不住愤怒的情绪,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结果士卒伤亡了三分之一,而城池依然未能攻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困难。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使敌军屈服而不是靠硬打,攻占敌人的城堡而不是靠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是靠久战。必然用全胜的战略争胜于天下,这样军队不至于疲惫受挫,而胜利却能圆满获得,这就是以谋攻敌的法则。

因此,用兵的原则是,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两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努力战胜敌人,有与敌人相等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兵力少于敌人就要坚壁自守,实力弱于敌人就要避免决战。所以,弱小的军队假如固执坚守,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将帅好比是国家的辅车,将帅对国家如能像辅车相依,尽职尽责,国家一定强盛;如果相依有隙,未能尽职,国家一定衰弱。

国君危害军事行动的情况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前进而硬让军队前进,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后退而硬让军队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不了解军队的内部事务,而去干预军队的行政,就会使得将士迷惑;不懂得军事上的权宜机变,而去干涉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将士疑虑。军队既迷惑又疑虑,那么诸侯列国乘机进犯的祸难也就到来了。这就是所谓自乱其军,自取败亡。

预知胜利的情况有五种:知道可以打或不可以打的,能够胜利;懂得多兵与少兵不同用法的,能够胜利;全军上下意愿一致的,能够胜利;以己有备对敌无备的,能够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君主不加牵制的,能够胜利。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所以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了解敌人但了解自己,或者胜利,或者失败;既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那么每次用兵都会有危险。

四、形篇

本篇主要论述敌我之间的力量对比是胜负的关键。通过对攻守辩证关系的论述,说明对己方军事实力的加强和完善、运用和发挥的重要性。

孙子说:从前善于打仗的人,先要创造条件,使敌人不可战胜自己,然后等待敌人暴露弱点,我发动进攻,就可以战胜敌人,不会被敌人战胜的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能否战胜敌人则在于敌人是否有隙可乘。所以,善于打仗的人,能够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而不可能做到使敌人必定被我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但不可强求。

若要不被敌人战胜,就要采取防御;想战胜敌人,就要采取进攻。采取防御,是因为敌人兵力有余;采取进攻,是因为敌人兵力不足。善于防御的人,隐蔽自己的兵力如同深藏地下;善于进攻的人,自己的兵力就像自重霄而降。所以,既保全自己,而又能取得完全的胜利。

预见胜利不超过一般人的见识,算不得高明中最高明的。激战后而取胜,即使是普天下人都说好,也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这就像能举起秋毫称不上力大,能看见日月算不得眼明,能听到雷霆谈不上耳聪一样。古时候所说的善于打仗的人,总是战胜容易战胜的敌人。因此,善于打仗的人打了胜仗,没有智慧的名声,没有勇武的战功。所以他们取得胜利,不会有差错;其所以不会有差错,是由于他们的作战措施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之上,是战胜那已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善于打仗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击败敌人的机会。所以,胜利的军队先有胜利的把握,而后才寻求同敌交战;失败的军队,往往是先冒险同敌人交战,而后企求侥幸取胜;善于领导战争的人,必须修明政治,确保法制,所以能够掌握胜败的决定权。

基本原则有五条:一是土地面积的“度”,二是物产资源的“量”,三是兵员众寡的“数”,四是军力强弱的“称”,五是胜负优劣的“胜”。敌我所处的地域的不同,产生双方土地面积大小不同的“度”;敌我土地地面积大小的“度”的不同,产生双方物产资源多少不同的“量”;敌我物产资源多少的“量”不同,产生双方兵员多寡的不同的“数”;敌我兵员多寡的“数”的不同,产生双方实力强弱不同的“称”;敌我军事实力强弱的“称”的不同,最终决定战争的胜负成败。胜利的军队较之于失败的军队,犹如以“镒”称“铢”那样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失败的军队较之于强大的军队,就像用“铢”称“镒”那样处于绝对的劣势。军队实力强大的胜利者指挥部队作战,就像在万丈悬崖掘开山涧的积水一样,这就是军事实力的“形”。

五、势篇

本篇主要论述军队的运动。所谓善战的指挥员要在战争中高度发挥其灵活性,使作战的方式变化无穷,造成以强击弱的态势。“势”,态势、气势、形势。“势”是物质的运动,军事实力形成的态势。

孙子说:管理大部队如同管理小部队一样,这是属于军队组织编制的问题;指挥大部队如同指挥小部队一样,这是属于号令的问题;统帅全军能够使它一旦遭到敌人的进攻时而不至于失败,这是“奇正”的战术变化问题;军队打击敌人如同以石击卵一样,这是“避实就虚”的正确运用问题。

一般作战都是运用“正”兵当敌,用“奇”兵取胜。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将帅,其战术变化就像天地那样不可穷尽,像江河那样不会枯竭。终而复始,如同日月的运行;去而又来,就像四季的更迭。乐音不过五个音阶,可是五音的变化,就听不胜听;颜色不过五种色素,可是五色的变化,就看不胜看;滋味不过五种味道,可是五味的变化,就尝不胜尝;战术不过“奇”“正”,可是“奇”“正”的变化,就无穷无尽。“奇”“正”相互转化,就像圆环旋绕不绝,无始无终,谁能穷尽它呢?

湍急的流水飞快的奔泻,以至能够漂移石头,这就是流速飞快的“势”,雄鹰迅飞搏击,以致于能捕杀雀鸟,这是短促急迫的“节”,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它所造成的态势是险峻的,发出的节奏是短促的。险峻的态势就像张满的弯弓,短促的节奏就像击发弩机。

旌旗纷纷,人马芸芸,要在混乱中作战而使军队不乱;混混沌沌,迷迷蒙蒙,要周到部署、保持态势而不会被打败。示敌混乱,是由于有严密的组织;示敌怯懦,是由于有勇敢的素质;示敌弱小,是由于有强大的兵力。严整与混乱,是由于组织编制好坏决定的;勇敢与怯懦,是由态势优劣造成的;强大与弱小,是由实力大小对比显现的;善于调动敌人的将帅,伪装假相迷惑敌人,敌人就会听从调动;用小利引诱敌人,敌人就会来夺取。用这样的办法去调动敌人,用重兵去伺机掩击它。

善于作战的人,总是设法造成有利的态势,而不苛求部署,所以它能不强求人力去利用和创造有利的态势。善于创造有利态势的将帅指挥部队作战,就像滚动木头、石头一般。木头、石头的特性,放在安稳平坦的地方就静止,放在险陡倾斜的地方就滚动;方的容易静止,圆的滚动灵活。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像转动圆石从万丈高山上滚下来那样。这就是所谓“势”!

六、虚实篇

虚实:“虚”,空虚,兵力分散而薄弱;“实”,充实,兵力集中而强大。“虚”与“实”相互对立,相互转化。本篇主要论述通过对“虚实”关系的认识和把握,在战争中争取主动地位,即“致人而不致于人”。正确的选择作战方向,其原则为“避实就虚”。

孙子说:凡先占据战场等待敌人的就主动安逸,后到达战场仓促应战的就被动疲劳。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

能使敌人自动进到我预定地域的,是用小利引诱的结果;能使敌人不能到达其预定地域的,是制造困难阻止的结果。因此,之所以敌人休息得好能使它疲劳,敌人粮食充足能使它饥饿,敌人驻扎安稳能使它移动,因为出击的是敌人必然往救的地方;行军千里而不劳累,因为走的是没有敌人阻碍的地区;进攻而必然会得手的,因为进攻的是敌人不防守的地点;防御而必然能稳固的,因为防守的是敌人必来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使敌人不知道怎么防守;善于防守的,使敌人不知道怎么进攻。微妙呀!微妙到看不出形迹;神奇呀!神奇到听不到声息,所以能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

前进而使敌人不能抵御的,是因为袭击它空虚的地方;撤退而使敌人无法追击的,因为行动迅速使敌人追赶不上。所以我军要打,敌人即使高垒深沟也不得不脱离阵地作战,是因为进攻敌人必救的地方;我军不想打,虽然画地防守,敌人也无法来同我作战,是因为使敌人改变了进攻方向。

示伪形于敌,隐藏我军真形,不露痕迹,这样我军的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敌人兵力就不得不分散。我军兵力集中在一处,敌人兵力分散在十处,这就能用十倍于敌的兵力去攻击敌人,造成了我众敌寡的有利态势。能做到以众击寡,那么同我军当面作战的敌人就少了。我军所要进攻的地方敌人不得而知,不得而知,他所要防备的地方就多了;敌人防备的地方越多,我军所要进攻的敌人就少了。所以防务了前面,后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后面,前面的兵力就薄弱;处处都防备,就处处兵力薄弱。兵力薄弱是因为处处去防备;兵力充足是因为迫使敌人处处防备。

所以,能预知交战的地点,预知交战的时间,那么即使相距千里也可以同敌人交战。不能预知在什么地方打,不能预知在什么时间打,那就左翼也不能救右翼,前面也不能救后面,后面也不能救前面,何况远在数十里,近在数里呢?

依我分析,越国的军队虽多,对战争的胜利又有什么补益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造成的。敌军虽多,可以使它无法同我较量。

所以筹算一下敌人的计谋,可以知道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挑动一下敌军,来了解敌人的活动规律;侦察一下情况,来了解哪里有利哪里不利;进行一下小战,来了解敌人兵力虚实强弱。所以伪装佯动做到最好的地步,就看不出形迹;看不出形迹,即使有深藏的间谍也窥察不到我军底细,聪明的敌人也想不出对付我军的办法。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运用战术,即使把胜利摆在众人面前,众人还是看不出其中奥妙。人们只知道我用来战胜敌人的方法,但是不知道我是怎样运用这些方法出奇制胜的。所以每次战胜,都不是重复老一套的方式,而是适应不同的情况,变化无穷。

用兵的规律好像水的流动,水的流动,是由于避开高处而流向地处;战争的胜利,是由于避开敌人坚实的地方而攻击敌人的弱点。水因地形的高低而制约其流向,作战则根据不同的敌情而决定不同的打法。所以,用兵作战没有固定刻板的战场态势,没有一成不变的作战方式。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哪一个固定常胜,四季相接相待也没有哪一个固定不移,白天有短有长,月亮有缺有圆。

七、军争篇

军争,近似于现代军语的机动。军队机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有利的作战地位和制胜条件。本篇主要论述敌我双方争相造成取胜的有利条件——有利的态势与战机,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获取胜利。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法则,将帅接受国君的命令,从征集民众、组织军队到同敌人对阵,在这过程中没有比争取先机之利更困难的。争取先机之利最困难的地方,是要把迂回的弯路变为直路,要把不利变成有利。所以用迂回绕道的佯动,并用小利引诱敌人,这样就能比敌人后出动而先到达所要争取的要地,这就是懂得以迂为直的方法了。

所以军争有有利的一面,同时军争也有危险的一面。如果全军带着所有装备辎重去争利,就不能按时到达预定地域;如果放下装备辎重去争利,装备辎重就会损失。因此,卷甲急进,昼夜不停,加倍行程强行军,走上百里去争利,三军将领都可能被俘,强壮的士卒先到,疲弱的士卒掉队,其结果只会有十分之一的兵力赶到;走五十里地去争利,上军的将领会受挫折,只有半数兵力赶到;走三十里去争利,只有三分之二的兵力赶到。因此,军队没有辎重就不能生存,没有物资就不能生存。

不了解列国诸侯战略企图的,不能与之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水网、沼泽等地形的,不能行军;不重用向导的,不能得到地利。所以用兵打仗要依靠诡诈多变才能成功,根据是否有利决定自己的行动,按照分散和集中兵力来变换战术。所以,军队行动迅速时像疾风,行动舒缓时像森林,攻击时像烈火,防御时像山岳,荫蔽时像阴天,冲锋时像雷霆。掳掠乡邑,要分兵掠取;扩张领土,要分兵扼守;衡量利害得失,然后相机行动。事先懂得以迂为直的方法就胜利,这就是军争的原则。

《军政》说:“作战中用语言指挥听不到,所以设置金鼓;用动作指挥看不见,所以设置旌旗。”所以夜战多用金鼓,昼战多用旌旗。金鼓、旌旗,是统一全军行动的。全军行动既然一致,那么,勇敢的士兵就不能单独前进,怯懦的士兵也不能单独后退了,这就是指挥大部队作战的方法。

对于敌人的军队,可以使其士气衰竭;对于敌人的将领,可以使其决心动摇。军队初战时士气饱满,过一段时间,就逐渐懈怠,最后士气就衰竭了。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要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等待敌人士气懈怠衰竭时再去打它,这是掌握军队士气的方法。用自己的严整对付敌人的混乱,用自己的镇静对付敌人的轻躁,这是掌握军队心理的方法。用自己部队的接近战场对付远道而来的敌人,用自己部队的安逸休整对付奔走疲劳的敌人,用自己部队的饱食对付饥饿的敌人,这是掌握军队战斗力的方法。不要去拦击旗帜整齐部署周密的敌人,不要去攻击阵容堂皇实力强大的敌人,这是掌握机动变化的方法。

用兵的法则是:敌军占领山地不要仰攻,敌军背靠高山不要正面迎击,敌军假装败退不要跟踪追击,敌军的精锐不要去攻击,敌人的诱兵不要去理睬,敌军退回本国不要去阻击拦截,包围敌人要虚留缺口,敌军已经到绝境不要过分逼迫。这些,就是用兵的法则。

八、九变篇

九变,多变的意思。近似于现代军语的灵活性。本篇主要论述在特殊条件下,机变灵活的作战指挥思想。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法则,主将接受国君的命令,组织军队,聚集军需,出征时在“圮地”不可宿营,在“衢地”应接交邻国,在“绝地”不可停留,在“围地”要巧设计谋,陷入“死地”就要坚决奋战。有的道路不要走,有的敌军不要打,有的城邑不要攻,有的地方不要争,有的国君命令不要执行。所以,将帅能够精通以上各种机变的运用,就是懂得用兵了。将帅不精通以上各种机变的运用,虽然了解地形,也不能得到地利。指挥军队不知道各种机变的方法,虽然知道“五利”,也不能充分发挥军队的作用。

聪明的将帅思考问题,必须兼顾到利害两个方面。在不利情况下要看到有利条件,大事才可顺利进行;在顺利情况下要看到不利的因素,祸患才可预先排除。

要使各国诸侯屈服,就用它最厌恶的事去伤害它;要使各国诸侯忙于应付,就用它不得不作的事去驱使它;要使各国诸侯被动奔走,就用小利去引诱它。

用兵的法则是: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会来,而要依靠自己做好了充分准备;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进攻,而要依靠自己拥有使敌人无法进攻的力量。

将帅有五种致命的弱点:只知死拼可能被诱杀;贪生怕死可能被俘虏;急躁易怒可能中敌人轻侮的奸计;廉洁好名可能入敌人污辱的圈套;一味“爱民”可能导致烦扰而不得安宁。以上五点,是将帅的过错,也是用兵的灾害。军队覆灭,将帅被杀,必定是由于这五种危险引起,是不可不充分认识的。

九、行军篇

行军,就是用兵作战的意思。与现代军语“行军”的意义不同。本篇主要论述军队在不同的地理环境行军作战、驻扎安营合观察敌情等方面的原则。

孙子说:在各种不同的地形上处置军队和观察判断敌情时,应该注意:通过山地,必须靠近有水草的山谷,驻扎居高向阳的地方,敌人占领高地,不要仰攻。这是在山上对军队的处置。横渡江河,应远离流水驻扎,敌人渡水来战,不要在江河中迎击,等它渡过一半时再攻击,这样较为有利;如果要同敌人决战,不要紧靠水边列阵;在江河地带扎营,也要居高向阳,不要面迎水流。这是在江河地带上对军队的处置。通过盐碱沼泽地带,要迅速离开,不要逗留;如果同敌军相遇与盐碱沼泽地带,那就必须靠近水草而背靠树林。这是在盐碱沼泽地带上对军队的处置。在平原地带上应占领开阔地域,而主要翼侧要依托高地,前低后高。这是在平原地带上对军队的处置。以上四种“处军”原则的好处,就是黄帝之所以能战胜其它四帝(按汉简,指赤帝、青帝、白帝、黑帝。当指四方“诸侯”)的原因。

大凡驻军总是喜欢干燥的高地,避开潮湿的洼地;重视向阳之处,避开阴暗之地;靠近水草地区,军需供应充足,将士百病不生,这样就有了胜利的保证。在丘陵堤防行军,必须占领它向阳的一面,并把主要翼侧靠近它。这些对于用兵有利的措施,是利用地形作为辅助条件的。上游下雨,水沫到,洪水将至,徒涉则不应该,应等待水流平稳之后。通过“天河”、“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须迅速离开,不要接近。我们应远离这种地形,让敌人去靠近它;我们应面向这种地形,而让敌人去背靠它。军队两旁遇到有险峻的隘路、湖沼、水网、芦苇、山林和草木茂盛的地方,必须谨慎地反复搜索,这些都是敌人可能隐伏奸细的地方。敌人逼近而安静的,是依仗它占领险要地形;敌人离我很远而来挑战的,是想诱我前进;敌人之所以驻扎在平坦地方,是因为对它有某种好处。许多树木摇动,是敌人隐蔽前来;草丛中有许多施工遮障物,是敌人布下的疑阵;群鸟惊飞,是下面有伏兵;野兽骇奔,是敌在大举突袭;尘土高而尖,是敌人的战车驰来;尘土低而宽广,是敌人的步兵开来;尘土疏散飞扬,是敌人正在曳柴而走;尘土少而时起时落,是敌人在扎营。敌人使者措辞谦卑却又在加紧战备的,是准备进攻;措辞强硬而军队又作出前进姿势的,是准备撤退;轻车先出动,部署在两翼的,是在布列阵势;敌人尚未受挫而来讲和的,是另有阴谋;敌人急速奔跑并排兵列阵的,是企图约期同我决战;敌人半进半退的,是企图引诱我军;敌兵倚着兵器而立的,是饥饿的表现;打水士兵自己先饮的,是全军干渴的表现;敌人见利而不进兵争夺的,是疲劳的表现;敌人营寨上集聚鸟雀的,下面是空营;敌人夜间惊叫的,是恐慌的表现;敌人惊扰纷乱的,是敌将没有威严的表现;旗帜摇动不整齐的,是敌人队伍已经混乱;敌人军官易怒的,是全军疲倦的表现;用粮食喂马,杀牲口吃肉,收拾起汲水器具,部队不返营舍的,是准备拼命突围的穷寇;低声下气同部下讲话的,是敌将失去人心;不断犒赏士卒的,是敌军没有办法;不断惩罚部属的,是敌人处境困难;先强暴然后又害怕部下的,是最不精明的将领;派来使者送礼言好的,是敌人想休兵息战;敌人逞怒同我对阵,但久不交锋又不撤退的,必须谨慎的观察它的企图。

打仗不在于兵力多就好,只要不轻敌冒进,并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也就足够了。那种既无深谋远虑而又轻敌的人,必定会被敌人所俘虏。

士卒还没有亲附就执行惩罚,那么他们会不服,不服就很难使用。士卒已经亲近依附,如果仍不执行军纪军法,也不能用来作战。所以要用怀柔宽仁的手段使他们思想统一,用军纪军法的手段使他们整齐一致,这样就必能取得部下的敬畏和拥戴。平素严格贯彻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能养成服从的习惯;平素从来不严格贯彻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会养成不服从的习惯。平时命令能贯彻执行的,这表明将帅同士卒之间相处融洽。

十、地形篇

本篇主要讲述作战与军事地理的关系,以及观察、利用地形的重要性。孙子曰:“地形者,兵之助也。”曹操注:“欲战,审地形以立胜也。”皆此意。同时,强调将帅要根据不同条件,采用各种适当的措施,以夺取胜利。正如孙子曰:“料敌制胜,计险易、远近,上将之道也。”这实质上就是孙子“知己知彼”思想在军事地形学上的体现。

孙子说:地形有通形、挂形、支形、隘形、险形、远形六中。我们可以去,敌人可以来的地域叫通形。在通形地域上,应先占领视界开阔的高地,保持粮道畅通,这样作战就有利。可以前出,难以返回的地域叫做挂形。在挂形地域上,如果敌人没有防备,就可以突然出击而战胜它;如果敌人有防备,出击又不能取胜,难以返回,就不利了。我军前出不利,敌军前出也不利的地形叫做支形。在支形地域上,敌人虽然以利诱我,也不要出击,而应率军假装败走,诱使敌人出来一半时再回兵攻击,这样就有利。在隘形地域上,我们应先敌占领,并用重兵封锁隘口,以等待敌人的到来。如果敌人先占领隘口,并用重兵据守隘口,就不要去打;如果敌人没有用重兵封锁隘口,则可以去打。在险形地域上,如果我军先占领,必须控制视界开阔的高地,以等待敌人来犯;如果敌人先占领,就应引兵撤退,不要去打它。在远形地域上,双方地势均同,不宜挑战,勉强求战,就不利。以上六条,是利用地形的原则。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所在,不可以不认真考察研究。

军事上有“走”、“驰”、“陷”、“崩”、“乱”、“北”等六中必败的情况。这六种情况,不是天时地理的灾害,而是将帅的过错造成的。凡是地势均同而以一击十的,必然败逃,叫做“走”。士卒强悍,军官懦弱的,指挥必然松弛,叫做“驰”。军官强悍,士卒懦弱的,必然战斗力差,叫做“陷”。偏将怨怒而不服从指挥,遇到敌人擅自率军出战,主将又不了解他们能力,必然如山崩溃,叫做“崩”。将帅懦弱又无威严,治军没有章法,官兵关系混乱,布阵杂乱无章,必然自己搞乱自己,叫做“乱”。将帅不能正确判断敌情,以少击众,以弱击强,作战又没有尖刀分队,必然失败,叫做“北”。以上六种情况,都是造成失败的原因,将帅的重大责任所在,是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的。

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判断敌情,为夺取胜利,考察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这是高明的将领必须掌握的方法。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然会胜利;不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然会失败。遵照战争规律分析,有必胜的把握的,即使国君说不打,坚持打就是了;遵照战争规律分析,没有必胜的把握的,即使国君说一定要打,坚持不打就是了。进不企求战胜的名声,退不回避违命的罪责,只求保全民众符合国君的利益,这样的将帅,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对待士卒像对待婴儿,士卒就可以跟他共赴患难;对待士卒像对爱子,士卒就可以跟他同生共死。对士卒厚待而不使用,溺爱而不教育,违法而不惩治,那就好像娇惯的子女一样,是不能用来作战的。

只了解自己的部队能打,而不了解敌人不可以打,胜利的可能只有一半;了解敌人可以打,而不了解自己的部队不能打,胜利的可能也只有一半;了解敌人可打,也了解自己的部队能打,而不了解地形不利于作战,胜利的可能也只有一半。所以懂得用兵的人,他行动起来决不会迷惑,他的战术变化不致困窘。所以说,了解对方,了解自己,争取胜利就不会有危险;懂得天时,懂得地利,胜利就可保万全。

十一、九地篇

本篇主要论述战略地形。九地为九种不同的作战区域,是以战场位置和战略影响划分的,并针对其不同特点,提出相应的作战与处置方法。

孙子说:按照用兵的原则,兵要地理可分为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诸侯在本国境内作战的地区,叫做散地。在敌国浅近纵深作战的地区,叫做轻地。我军得有利,敌军得也有利的地区,叫做争地。我军可以往,敌军也可以来的地区,叫做交地。多国交界的地区,先到就可以得到诸侯列国援助的地区,叫做衢地。深入敌境,背靠敌人众多城邑的地区,叫做重地。山岭、森林、险阻、沼泽等难于通行的地区,叫做圮地。进军的道路狭隘,退归的道路迂远,敌军能够以少击多的地区,叫做围地。迅速奋勇作战就能生存,不迅速奋勇作战就会全军覆灭的地区,叫做死地。因此,在散地,不宜作战;在轻地,不宜停留;遇争地,不要贸然进攻;逢交地,行军序列不要断绝;在衢地,则应结交诸侯;深入重地,就要掠取粮秣;遇到圮地,就要迅速通过;陷入围地,就要运谋设计;到了死地,就要奋勇作战,死里求生。

古时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使敌人前后部队不相策应,主力和小部队不相依靠,官兵不相救援,上下建制失去联络,士卒溃散难以集中,对阵交战阵形也不整齐。对我有利就打,对我无利就停止行动。请问:“假如敌军人数众多且又阵势严整地向我前进,用什么办法对付他呢?”回答是:“先取敌人最关键的有利条件,就能使他不得不听从我的摆布了。”用兵之理,贵在神速,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没有戒备的地方。

大凡对敌国采取进攻作战,其规律是,越深入敌境,军心士气越牢固,敌人越不能战胜我军。在丰饶的田野上掠取粮草,全军就有足够的给养;注意休整部队,不使过于疲劳,增强士气,养精蓄锐;部署兵力,巧设计谋,使敌人无法判断我军企图。把部队置于无路可走的绝境,士卒虽死也不会败退。既然士卒宁死不退,怎么能得不到上下尽力而战呢?士卒深陷危险的境地,就不恐惧,无路可走,军心就会稳定;深入敌国,军队就不会涣散。处于这种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军队就会奋起战斗。因此,不须整饬,就能注意戒备;不需强求,就能完成任务;不需约束,就能亲附协力;不待申令,就会遵守纪律。禁止迷信,消除部属的疑虑,他们至死也不会退避。我军士兵没有多余的钱财,并不是不爱钱财;不贪生怕死,也不是不想长命。当作战命令颁布的时候,士兵们坐着的泪湿衣襟,躺着的泪流满面。把他们投到无路可走的绝地,就会像专诸和曹刿一样的勇敢了。

善于统率部队的人,能使部队像率然蛇。“率然”是恒山地方的一种蛇。打它的头,尾就来救应;打它的尾,头就来救应;打它的腰,头尾都来救应。请问:“那么可以使军队像"率然’一样吗?”回答是:“可以。”你看那吴国人和越国人是互相仇恨的,但当他们同舟渡河时,他们互相救援就像一个人的左右手。因此想用缚住马缰,深埋车轮,显示死战的决心来稳住部队,那是靠不住的。要使部队上下齐力同心勇如一人,在于管理教育有方。要使强弱不同的士卒都能发挥作用,在于地形利用的适宜。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使全军携起手来像一个人一样,这是因为客观形势迫使部队不得不这样。

将军的处事,要沉着镇静而幽深,严正而有条理。要能蒙蔽士卒的视听,使他们对于军事行动毫无所知。变更作战部署,改变原定计划,使人们无法识破机关。经常改换驻地,故意迂回行进,使人们推测不出意图。主帅赋予部属任务,断其归路,就想登高而抽取梯子一样,将率令士卒深入诸侯国内,就像击发弩机射出的箭矢一般勇往直前。对士卒如同驱赶羊群,赶过去,赶过来,他们不知要到哪里去。聚集全军,置于险境,这就是统帅军队的要务。九种地形的不同处置,攻防进退的利害得失,官兵上下的不同心理状态,这些都是将帅不能不认真研究和周密考察的。

进攻作战规律是:进入敌国纵深越深,军心就愈是稳定巩固;进入敌国纵深越浅,军心就容易懈怠涣散。离开本国进入敌境作战的地区就是绝地,四通八达的地区就是衢地,深入敌国纵深的地区就是重地,进入敌国浅近纵深的地区就是轻地,背有险固前阻隘路的地区就是围地,无处可走的地区就是死地。因此,在散地上,要统一军队意志;在轻地上,要使营阵紧密相联;在争地上,就要使后续部队迅速跟进;在交地上,就要谨慎防守;在衢地上,就要巩固与邻国的结盟;入重地,就要补充军粮;经圮地,就要迅速通过;陷入围地,就要堵赛缺口;到了死地,就要显示死战的决心,殊死战斗。所以,士卒的心理状态是:被包围就会竭力抵抗,形势险恶,迫不得已就要拼死战斗,深陷危境就会听从指挥。

不了解诸侯各国的战略动向,就不要与之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湖沼等地形就不能行军;不使用向导,就不能得到地利。这几方面,有一方面不了解,都不能成为霸王军。凡是霸王军,进攻大国就能使敌方的军民来不及动员集中;兵威加在敌人头上,就能使它的盟国不能配合策应。因此,不必争着同天下诸侯结交,也不必在各诸侯国培植自己的势力,只要伸展自己的战略意图,把威力加在敌人头上,就可以拔取敌人的城邑,毁灭敌人的国都。实行超越惯例的奖赏,颁布打破常规的号令,指挥全军就如同指挥一个人一样。赋予作战任务,但不说明谋略意图。赋予危险任务,但不指明有利条件。把士卒投入危地,才能转危为安;陷士卒于死地,才能转死为生。军队陷入危境,然后才能夺取胜利。所以,指导战争这种事,在于谨慎的考察敌人的战略意图,“并敌一向,千里杀将”(集中兵力于主攻方向,千里奔袭,斩杀其将),这就是所谓巧妙用兵实现克敌制胜的目的。

因此,决定战争行动的时候,就要封锁关口,废除通行符证,不许敌国使者往来;在庙堂再三谋划,做出战略决策。敌方一旦出现间隙,就要迅速乘机而入。首先夺取战略要地,但不要轻易约期决战。破除成规,因敌变化,灵活决定自己的作战行动。因此,战争开始之前要像处女那样沉静,诱使敌人松懈戒备,暴露弱点;战争展开之后,要像脱兔一样迅速行动,使敌人措手不及,无暇抵抗。

十二、火攻篇

火攻:用火攻敌。本篇实质上是论述以火助攻,夺取胜利的作战方式。叙述了火攻的种类、条件、实施方法、以及发火后的应变等问题。

孙子说,火攻的形势有五种:一是火烧敌军人马,二是火烧敌军军需,三是火烧敌军辎重,四是火烧敌军仓库,五是火烧敌军粮道。实施火攻必须有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必须平常即有准备。放火时要看准天时,起火要看准日子。天时是指气候干燥,日子是指月亮行经箕、壁、翼、轸四个星宿的时候。月亮经过这四个星宿的时候,就是起风的日子。

凡是火攻,必须根据这五种火攻所引起的不同变化,灵活的派兵接应。从敌营内部放火,就要及时派兵从外部策应。火已烧起而敌营内部仍然保持镇静的,应持重等待,不可马上发起进攻。待火势旺盛,根据情况做出决定,可以进攻就进攻,不可进攻就停止。火可以从外面放,这时就不必等待内应,只要适时放火就行。从上风放火时,不可以从下风进攻。白天风刮久了,夜晚就容易停止。军队必须懂得灵活运用五种火攻形式,并等待放火的时日条件具备时进行火攻。

用火辅助军队进攻,效果明显;用水辅助军队进攻,可以使攻势加强。水可以把敌军分割隔绝,但不能夺取敌军军需物资。

凡打了胜仗,夺取了土地城邑,而不能巩固战果的,则很危险,这就叫做财耗师老的“费留”。所以说,明智的国君要慎重的考虑这个问题,贤良的将帅要认真的处理这个问题。不是有利不行动,不是能胜不用兵,不是危迫不开战。

国君不可因一时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可因一时气忿而出阵求战。符合国家利益才用兵,不符合国家利益就停止。愤怒还可以重新变为欢喜,气忿还可以重新变为高兴;国亡了就不能复存,人死了就不能再生。所以,对于战争,明智的国君要慎重,贤良的将帅要警惕,这是安定国家和保全军队的重要原则!

十三、用间篇

间,间谍。本篇主要论述在战争中使用间谍的重要性,以及间谍的种类、使用方式。强调“先知”是战胜敌人的重要条件。欲先知敌情,必用间谍,以获取真实、可靠的情报。

孙子说:凡是兴兵十万,出征千里,百姓的耗费,公室的开支,每天要花费千金;前方后方都在行动,民夫戍卒奔波疲惫,不能从事正常耕作的有七十万家。双方相持数年,是为了决胜于一旦,如果吝惜爵禄和金钱,不肯用来重用间谍,以致因为不能了解敌情而导致失败,那就是不仁到了极点。这种人不配用来做军队的统帅,算不上国家的辅佐,也不是胜利的主宰。明君、贤将,其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功业超出众人,就在于事先了解敌情。要事先了解敌情,不可祈求鬼神,不可用类似的事情去类比推测,不可用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数去验证,必取之于人,从那些熟悉敌情的人的口中去获取。

间谍的运用方式有五种:有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种间谍同时都使用起来,使敌人莫知我用间的规律,这乃是使用间谍神妙莫测的方法,是国君胜敌的法宝。所谓乡间,是利用敌国乡人做间谍。所谓内间,是利用地方官吏做间谍。所谓反间,是利用敌方间谍为我所用。所谓死间,就是制造假情报,并通过潜入敌营的我方间谍传给敌方,使敌军受骗,一旦真情败露,我方间谍不免被处死。所谓生间,是侦察后能活着回来报告敌情的人。

所以在军队亲密关系中,没有比间谍更亲近的,奖赏没有比间谍更优厚的,事情没有比间谍更秘密的。不是睿智的人,不能使用间谍;不是仁慈慷慨的人,不能指使间谍;不是精细深算的人,不能分辨间谍所提供的真实情报。微妙啊,微妙!无时无处不可以使用间谍。间谍的工作尚未进行,先已泄露出去,那么间谍和听到秘密的人都要处死。

凡是要攻打敌方的军队,要攻占敌方的城堡,要刺杀敌方的官员,必须预先了解其主管将领、左右亲信、掌管传达的官员、守门官吏门客幕僚的姓名,指令我方间谍一定要侦察清楚。必须搜查前来侦察我军的敌方间谍,从而收买他,优礼款待他,引诱开导他,然后放他回去,这样“反间”就可以为我所用了。通过反间了解敌情,这样“乡间”、“内间”就可以为我所用了;通过反间了解敌情,这样能使“死间”传假情报给敌人;通过反间了解敌情,这样就可以使“生间”按预定时间回报敌情。五种间谍的使用,君主都必须了解掌握。了解情况关键在于使用反间,所以对“反间”不可以不给予优惠待遇。

从前商朝的兴起,在于伊挚曾经在夏为间,了解夏朝内情;周朝的兴起,在与姜尚曾经在商为间,了解商朝内情。所以明智的国君,贤能的将帅,能用高超智慧的人做间谍,一定能建树大功。这是用兵重要的一着,整个军队都要依靠间谍提供的敌情来决定军事行动。

搜索建议: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词条  
热闻

 军训周记

【实用】军训周记汇编八篇时光匆匆,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这一小段时间里,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所惑吧,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周记了。可是怎样写周记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展开)

热闻

 大家怎么看待二婚?

我离异快七年了,现在处在二婚期间,我有一个女儿,先生有个儿子,在婚姻的关系里,我和先生还有一点亲戚,当时就是因为这个亲戚关系才想嫁的,感觉以自己的心情再结识一个...(展开)

热闻

 【歌词】外婆的澎湖湾(卡拉版) ...

晚风轻拂着澎湖湾白浪逐沙滩没有椰林醉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坐在门前的矮墙上一遍遍回想也是黄昏的沙滩上有着脚印两对半那是外婆拄着杖将我手轻轻挽踩着薄暮走向余晖暖暖的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