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灭嫉 福无量
--------------------------------------------------------------------------------
文/见潇法师
嫉妒常伴随分别计较而来。嫉者妒也,谓见他人荣富,心生妒忌也;或妒贤嫉能,自是他非,见人修善而不欢喜,故不能学如来正法,是名嫉妒重障。三千多年前,佛陀悟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众生因不能自信己性,障蔽本具清净之心,故舍本逐末,迷于心外,流浪诸有。其实心性亦不离因果,嫉妒之心往往由果上的分别计较而生,若能明了因果,于因上努力,自然不会为境所苦,妄生忧恼。
昔日佛在鹿野苑时,有一宰相非常富有,却无子息,于是来到恒伽河边求神赐子,不久果然生下一子,取名为“恒伽达”。宰相全家的忧喜盼望,全系在这个端正聪敏的孩子身上。然而恒伽达年渐成长,却请求双亲让他出家修行,宰相不敢置信地说:“我这么大的家业,别人求之不得,你是我唯一的继承人,怎能辜负我们的期望呢?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绝不让你任性而为。”
恒伽达非常惆怅,想到今生若不能求得究竟解脱之道,生命的意义何在?于是他来到河边一跃而下,准备寻死,却立刻被风浪打到岸上;他又走到崖畔纵身而下,竟也毫发无伤;他又试图饮毒,依然平安无事……这时,他看到皇后及彩女们出宫游玩,正在森林园池中戏水,心想:“触犯王法,一定会被处死。”于是他大胆地一把抱走仕女们的衣裳。果然,士兵们发现以后,马上禀告阿阇世王,国王大发雷霆,亲自出马,取弓箭射杀恒伽达。不可思议的是,一支支利箭都反射向自己,国王惊怖地抛下弓箭,大喝:“你到底是神是鬼?”恒伽达无辜地回答:“我既非天龙亦非鬼神,只是个一心想求出家的凡人,请国王怜愍我,成全我一片挚诚。”
于是阿阇世王带着恒伽达来到精舍,请佛听许出家,并且请示恒伽达如此殊胜不受横难的因缘。佛陀开示大众:无数世以前,有一国王和嫔妃们在园林中游玩,彩女们欣然而歌,正好有一年轻人经过,不自觉地与之唱和,音声异常美妙。被冷落在旁的国王万分嫉妒,于是命令手下捉拿此人,并予以处死。当时有一大臣劝谏国王:“瞋嫉之害实非一国之福。古来仁君常愍念天下苍生,以百姓之乐为乐,以生民之忧为忧。国王,请您三思啊!”大臣这一番忠言,终于平息了国王炽盛的妒火,也及时挽回了年轻人的一命。佛陀告诉众人:“这个贤臣就是今生的恒伽达,由于他能善灭瞋嫉之火,救人一命,因此世世富贵长寿,今生得值佛世,出家行道得证圣果。”
众生的心常在计较分别之中,于是有爱、有恚、有怖、有痴,如《三藏法数》云:“见他所得利养,妄起贪爱,而复憎嫉,是以离于菩萨行也。”众生因耽着利养,心无厌足,若见他荣,即起妒心,广行不善,由此则招未来苦果,不得解脱,是名嫉结。亦因覆盖本自清净自性,障慈仁为业,故常不欣悦,令心忧戚,不安隐住。因此,若能见他人获得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可爱及余资具时,常生随喜赞叹之心,便能化除心中的嫉、恚、痴三毒,转恶为善,获无量功德。
◎本文转自: 显密文库,详细出处请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