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些老师很辛苦,也很勤快地抓学生的学习,恨不得整天把学生抓在身边,恨不得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法都变成学生的行动,不能不说这些老师用心良苦,不能不说这些老师做得不够好,如果单从对学生的帮助而言,的确付出很多,但是我们不能不遗憾地看到,老师的辛苦,老师的付出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学生的回报,甚至是认同。何也? 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我看这些抓得很勤快很辛苦的老师的目的也是很简单:通过自己的勤快与辛苦能够督促学生学习,甚至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成绩,如果单看短期的效应,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毕竟短时间内,老师抓一抓,某些内容会有一定印象,是可能有一定的进步,但是如果从长远来看,一直靠这种耗时间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成绩会有真实的效益吗?或者说,学生是能够真的接受这样的学习方式吗?我以为这是皇帝不急太监急,这种方式一方面老师是维持不了长久的,耗体力,费时间,效率不高,另一方面也会徒增学生的厌学情绪,是绝对不可取的。为什么这些老师喜欢选择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呢?主要是短平快,效益明显,根本不管学生内心接受不接受,愿意不愿意。其实哪怕学生的确在短期内成绩是有进步了,他可能对老师所教的这学科会有一种厌恶感,甚至对这个老师产生抵触,何必呢?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学生是一个人不是机器,不能用对待机器的方式来对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而是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与心理的状态,才可能选择一个比较适合学生需要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行为。兵书说:“攻心为上”就是要对敌人的内心想法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与把握,只有对敌人的内心有了准确的把握与了解,仗才可能打好。作为我们的工作对象学生也是需要我们教师能够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真正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生活习惯。一旦学生觉得我们这些老师是真正关心他们的成长,而不是只关心的面上的成绩,不是逼着他们出成绩给自己增光添彩,这个时候,学生就可能会觉得老师是有人文情怀的人,老师是真正懂得教育的人,会不由自主地想与老师亲近;反之,那种只是一味地把那些书本知识强制灌输给学生, 尽管用了威胁恐吓的手段 逼着学生完成所谓的练习作业的老师,他们并没有真正赢得学生的认同与欣赏,更无法真正得到学生喜爱。这样老师的教学是不可能带给学生什么快乐与美好的,这样的老师最终也是会失去学生对他的工作的支持与信任的。 教学本来就是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老师有耐心的工作,更是需要老师有智慧有技巧的工作。那些真正成为优秀或者杰出教师的人一定是十分了解学生需要的人,也一定是懂得张弛有度并很好控制节奏的人,他们绝对不会因为短期的成绩而让学生成为分数的牺牲品,更不可能为了考试成绩将学生往死里逼。教学是一个需要细水长流的工作,老师的教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够把学生教懂,教好,而学生的接受也可能需要三次,甚至更多次,毕竟老师的讲解与学生的理解永远不可能轻松达到平衡的状态,永远有落差,永远有偏差。好的教师他知道学生的状态变化,懂得该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去适应学生的变化,更注意随时随地关心着每一个学生思想、心理、情绪的变化,只要有可能,他一定想方设法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帮助每一个愿意接受帮助的学生。 这样的老师在学生身边会让学生觉得如沐春风,而不是大兵压境;这样的老师的存在是会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来学校学习的魅力与价值。 尽管这样的老师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而我离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我总在力求自己朝这个方向靠拢,希望自己的教师生涯不仅是自己快乐的,学生也是快乐幸福的,彼此还能够给予应有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