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以为长寿需要好的物质条件,七年护工刘阿姨却说护工作为一线陪伴老人,看着老人一个人在房子里待一天,心理上的无助才是最大的问题。
在养老院,很多老人经常自责,一个奶奶95了对每个护工陪护都说: 姑娘,我第一次住养老院,经常做错事你可告诉我啊.每天都说一样的话,一天说无数遍,多么好的老人家才会这么让人怜爱啊.她问多少遍,护工陪护阿姨也回答多少遍:你都对,你已经很棒了,你想做什么我们都支持,不用担心任何事情.心里也在想:肯定有哪个不要脸的王八犊子push老人了。
近日,网上一则热门分享引发众人关注。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有个网友讲述自己的爸爸,一个特别喜欢分享的人。平时只要遇到啥有趣的事或者好看的东西,他总是第一个想到要在家族群里分享。网友自己虽然会给爸爸捧捧场,但群里其他亲戚对他分享的东西基本不怎么理睬。
结果,网友的爸爸毅然决然地决定退出家族群,决心要更优雅地生活。
在退出群之前,爸爸还发了一段话:亲人群本来是用来分享生活点滴的地方,没人理睬,这个群就没啥意义了,我先走了,祝大家吉祥安康。
媒体后来采访了这位爸爸,他表示,群里发消息肯定是希望大家互动的,特别是在家庭群里。但如果他真心分享却没人回应,心里肯定会失落,毕竟分享的内容都很有意义。
不过,他也理解家族群的冷清,退群后也有亲戚私下解释说实在是太忙了。现在大家工作压力大,同辈亲戚和孩子们都忙碌,加上生活、工作和经历的差异,大家渐行渐远了。
张爸爸说,退群后,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因为不用再时刻盯着群聊,担心是否有人回复。
很多网友表示理解,但也有人认为没必要这样,毕竟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
关于家族群,几乎每个人的微信里都有一个叫“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群。
对许多长辈、老人来说,家族群就像是个桥梁,是他们唯一的社交平台。不像年轻人有各种闲聊群、游戏群、八卦群,老人们的社交圈大多限于亲朋好友,很少有机会认识新朋友。
所以,一旦有什么想分享的事情,或者看到有用的文章,他们总是想第一时间发到家族群里。
对老人家而言,家族群不仅仅是个信息交流的工具,更是情感的寄托。
但现在的家族群,热闹一阵子后就渐渐安静了。年轻人对长辈发的内容不感兴趣,没什么共同话题,其他人也没时间精力关注这些,家族群就慢慢变成了“死水”。
在物质生活富足的今天,老人的温饱不是问题,但“精神养老”却不容忽视。
生活中有很多形式上看似不重要的事,其实都有其意义。老人在群里分享东西、日常问候,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也是他们“刷存在感”的一种方式。
就像许飞在《父亲写的散文诗》里唱的,“几十年后,我看着泪流不止,可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张旧报纸。”这张旧报纸,是需要人来读的。最好趁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