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业,都有个排名,有的是民间的,有的则是官方的,中国的白酒行业也不例外,而且起源比较早,第一次的全国名酒品鉴、评选,就是在刚刚建国不久的1952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非常重视经济和商业的发展,为了促进白酒行业的蓬勃发展,由周爷爷提出,轻工部主办第一届全国名酒评选大会。
经过众多位专家、大师的盲品、打分,最后确定了4款白酒获得金质奖章,也就是白酒行业最早的四大金刚茅台、泸州曲酒、汾酒、西凤。
一直以来,在聊到相关话题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有相同的疑问:四大名酒为什么没有剑南春,难道剑南春的酒质还不如汾酒和西凤么?
其实这个问题,不能单纯地站在今天来看,不然很难理解,了解了白酒的历史,真相则自然会水落石出。
中国的酿酒文化、历史非常久远,但是在近一百年内,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革,就是由发酵的黄酒,进化成为今天的蒸馏白酒。
其实全世界的酒,都有一个进化的过程,葡萄酒进化出白兰地,啤酒进化出威士忌,但是葡萄酒和啤酒却依然存在,而同为世界三大古酒的中国黄酒,进化为白酒之后却几乎销声匿迹了。
剑南春的历史和文化,与四大名酒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早在盛唐时期,就有正史记载为大唐御酒和大唐国酒。
唐朝的酒是什么酒?当然是黄酒,但是1952年新中国评选的名酒是什么酒?是白酒。
其实在第一届名酒评选的时候,剑南春正在攻克新的酿造工艺,酒质尚未成熟、稳定,即便去参选,也有可能名落孙山,对品牌的影响是何其之大,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不去就是了,眼不见心不烦。
第一届获奖的名酒,细心的酒友就能看得出来,是典型的四大基础香型,茅台=酱香、泸州特区=浓香、汾酒=清香、西凤=复合香,显然并不是巧合。
当时的酒企,一律都是国企,参选品牌由地方选送,可不是出个报名费就能参加的,一是名额有限,另外就是很多正志因素不是人为可控的。
通过名酒评选,我们不难看出,想成为名酒,只有硬实力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出身不好,又没后台、没背景,再好的酒,也很难有出头之日,比如贵州的国康酒厂,立在那里70余年,可有人听说?
早先的国康酒厂,清代开始就在茅台镇酿酒,清末、军阀时期,毁于一旦,新中国成立后,后辈人接过前人的手艺,深耕细作,酿造大曲酱香酒,虽说品牌不及名酒,但是在本地的口碑和信誉还是比较高的。
近几年国康的快速发展,还是得益于赶上了好的时代,互联网、自媒体的高速发展让很多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小品牌,只要酒质过硬,性价比符合消费者需求,就一定有自己忠实的粉丝和回头客。
国康1935的定位,绕开传统名酒的高端路线,反其道而行之,更为注重大众口粮酒消费市场,酒质香醇浓郁,酱香、粮香协调幽雅。
入口醇和、绵润,花蜜香突出,加上古朴、端庄的包装设计,在百元价位的酱香酒当中鹤立鸡群,获得了无数回头客的点赞和好评。
得益于酿酒技术的成熟,现如今的白酒品质节节攀升,想象不出如果再评选一次全国名酒,你会投票给谁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