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资本,不是成本。”
文/托马斯之颅
在上海的游戏大厂里,沐瞳可能是最低调的那个。
论名气,他们旗下的MOBA手游《Mobile Legends: Bang Bang》很早就成了爆款,在2020年MAU就已超过1亿,如今仍是全球多地的国民游戏,这也让沐瞳成为海外玩家最多的中国厂商之一。更不用说朝夕光年的收购,更是加大了人们对它的好奇。
论低调,他们曾多年没有官网,除了偶尔流出的年会奖品名单,你很少能在公开舆论场听到沐瞳的声音。即便这两年行业风云变幻,沐瞳逆势从300人扩张到1600多人,外界仍然对它知之甚少。
沐瞳去年的年会奖品海报
于是游戏圈里常有类似的疑问:在沐瞳工作是一种什么体验?它是不是一家值得加入的公司? 前一段时间,葡萄君找到沐瞳人力资源副总裁秦伟,聊了聊他们的企业文化、薪酬福利以及对人才招聘的理解,试图对外界还原一个真实的沐瞳——这也是沐瞳管理层少有的对外专访。
右为沐瞳人力资源副总裁秦伟
过去十几年,秦伟在传统行业经历过几千人到十几万人的扩张,也曾在一万多人的互联网公司负责组织建设与人力发展,还全盘管理过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源业务。然而2021年加入沐瞳后,作为一名“新人”,秦伟发现即便是在充满个性的游戏行业,沐瞳的文化也实在有些特别。比如不少同事会告诉他, 在这家公司工作,会有一种「放松」的感觉。
以下为采访摘录,为方便阅读,内容和顺序有所调整。
01
“沐瞳很低调,但不是没个性”
葡萄君 :为什么沐瞳一直这么低调?印象中你们所有高管几乎都没怎么接受过专访。
秦伟: 之前考虑的比较简单,我们的用户和市场都不在国内,所以看上去不太需要很高频率的发声,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没有中文官网。
葡萄君 :为什么现在又愿意出来接受采访?
秦伟: 我们在招聘时发现,过于低调可能让外界无法了解一个真实的沐瞳。经常让我们尴尬的是,沐瞳内部对于公司的文化认可度其实挺高,但我们在国内没有产品,也没有太多外部声音,行业人才对我们非常陌生。
游戏行业的人其实非常看重公司氛围。所以我们有义务告诉大家沐瞳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以及是怎么做事的。这是对双方负责,选错了对谁都是耽误。
当时跟Justin (沐瞳CEO) 面试的时候我就提出,我想知道一个真实的沐瞳,我会告诉你很多我的缺点或者我失败的经历,但希望沐瞳也同样坦诚。
葡萄君 :好像你加入沐瞳的时间并不长。
秦伟: 对。我是2021年加入的沐瞳,严格来说也是一名新人。
葡萄君 :加入沐瞳之后,你的感觉怎么样?
秦伟: 超出预期,感觉很特别。
在之前我的认知里,组织越大,就越需要机制和流程。但这里不太一样,大家独立思考能力很强,有主见,没有办法仅靠流程和制度管理一切。我们更需要用一种共同的文化,约定做事的方式和目标,从而激发主观能动性,去创造更大的价值。所以沐瞳只是看上去很低调,其实很有个性。
葡萄君 :所以沐瞳有什么特别的文化或者个性?
秦伟: 先谈一点个人体会。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在沐瞳工作感到很放松。后来我们在内部做调研,发现不少同事也有类似的感受。我还真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最后得出的答案是:这种放松感并不代表工作本身很轻松,而是没有太多工作之外的压力。这可能是沐瞳自然形成的一种氛围—— 坦诚直接,简单高效,拒绝向上管理。
02
“对每一位同事都预设信任”
葡萄君 :拒绝向上管理?但很多公司都会强调和鼓励向上管理。
秦伟: 拒绝向上管理,在这里有两层意思:首先是不迎合上级,我们鼓励表达真实的意见,大家不要因为上级的喜恶去决定你要讲什么,而要从事实本身出发。第二点是不要依赖上级去做决策,自己要敢于判断。
比如业务侧在收集玩家反馈时发现,很多玩家都觉得日常活动的红点通知太多了,游戏体验很不好。因此,MLBB制作人曾经尝试提出“活动提示的红点不能超过3个”的建议,希望克制通知功能的使用,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这件事在我们内部也引发了一场讨论——对于“不能超过3个”的提议,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理解是:以后所有情况下通知数量都严格不能超过3个。 这种理解方式看似坚决执行了leader的要求,但背后是僵化理解,或者为了避免责任而僵化执行。 这也会带来更多疑问:为什么不是2个,为什么不是4个?有的有趣活动因为通知数量硬性限制不能通知玩家,导致玩家错过了怎么办?岂不是又降低了用户体验?
另一种理解是思考这句话背后的导向:克制通知功能的使用,是为了让用户因为信息过载而降低体验。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具体的需求,在克制的前提下灵活配置通知的数量。第二种理解是我们面对leader意见时的正确做法: 不唯上,从玩家角度出发理解意见背后的导向,并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很多新同学加入,会不清楚公司的规则,要先从各个角度试探。一旦了解了之后,大家会发现不确定性减少了,做起事来就变得非常放松。
葡萄君 :我觉得向上管理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老板的信任能让我获取更多信息 。
秦伟: 信息也是一种资源,因为信息是否充分决定了决策质量。所以注重向上管理往往会出现办公室政治——当资源有限的时候,每个人都想通过各种方法去争取。
一些不成熟的Leader,会靠信息不对称来展现自己的权威,或者故意设置信息壁垒,观察你在极限压力下的判断,这背后的逻辑是预设不信任。
但沐瞳不一样。我刚来的时候,Justin和其他管理层会直接跟我讲很多他们遇到的困惑,过去大家做过什么尝试,有过哪些思考和没想明白的点。没有人会说“你先做个报告发我看看”,等我做完了再告诉我不行。
葡萄君 :听起来这件事有些挑战人性。毕竟为了保证安全感,Leader总会希望多控制一点。
秦伟: 没错。大部分时候,其实是不确定性会让我们没有安全感。我们希望尽量减少这种不确定性,大家自然都能专注做事。
沐瞳会预设信任每一位同事,尽量同步所有信息,并相信「一号位」的判断 ——其他人有建议和提供信息的权利,但最终决策权归这个项目负责人所有。我们相信他是最专业的。
比如沐瞳的企业文化负责人也是新同学,在我看来,他就是企业文化的「一号位」,在企业文化这件事情上他一定要比我专业,并且在这个领域我相信他是全公司最专业的,我没必要去证明因为我是Leader所以我一定比他厉害。对于关键人才,从面试开始我就会坦诚的告知我们现在的专业天花板在哪里,希望你能在哪些地方有更多突破。
这种理念也能帮助我们不断提高人才密度。毕竟优秀的同事越来越多,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团队Leader。但在具体的业务上,大家可以成为一号位,通过横向影响力和对项目的把控去实现价值,这也让工作变得更有成就感。
葡萄君 :所以你们内部还是挺扁平的?
秦伟: 当然。比如我们内部会有一个大群,全公司的同事都在,大家在里面什么都讨论,不需要有什么顾忌。谁有什么想法,也可以直接和Justin聊。
03
“对人和事都长期有耐心”
葡萄君 :听说沐瞳在内部经常提长期价值,事实上很多公司都这么说。你们有什么不一样?
秦伟: 沐瞳在内部从不喊口号。事实上,我们的确不过度关注短期收益,更愿意对人和事有长期耐心。
去年开公司战略会,曾经讨论过一个问题:内部人才培养对沐瞳来说是否重要?又重要到什么程度?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沐瞳要把人才能力的持续提升,作为公司的长期核心竞争力。 」
一个项目的短期成败,并不能代表团队的真正实力。比如 ,2019年刚上线的时候成绩不太好,在其他公司它可能早就不在了。但我们不是第一时间去问责团队,而是想办法把问题刨根问底,Justin当时还主动承担了决策责任。经过近三年优化调整,最终我们成功试水日韩一线市场,也证明了我们对人和事的判断是对的。
葡萄君 :耐心的边界是什么?如果一个人、一个项目一直没有成果该怎么办?
秦伟: 耐心当然不是盲目的。我们会设立短、中、长期的目标并跟踪评估,比如通过周期性的战略会、OKR复盘、人才盘点去判断问题——方向不对?执行速度太慢?还是能力不够?比如是能力问题,我们愿意帮助团队成长,也给团队成长的时间。
葡萄君 :你们如何持续提升员工或者团队的能力?
秦伟: 拿校招来举例,在沐瞳校招不只是单纯完成应届生的招聘,我们会和各个通道一起设定新人的能力标准,然后围绕这些标准,设计新人成长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体系,同时邀请公司核心leader以及作为社招导师被评价很高的Leader们来做培训,光是必修+选修的课程就有40-50门。
校招新人入职后,会先经历一年体系化的培养计划,在这一年中一边学习一边在导师的带领下参与项目实践。校招生的成长保护期设定为两年,完成这两年的培养和成长后正式归属到项目当中。
葡萄君 :那怎么保证高端人才依旧能获得成长?培训好像很难解决这个问题。
秦伟: 首先,高端人才在沐瞳会有足够的决策权限。就像前面聊到的,沐瞳对于每一位同事都会预设信任,我们通常会毫无保留提供充分的信息供你判断。我们也鼓励各个项目的一号位做出自己的决策,鼓励尝试新方法新策略、持续寻找最优解。
另外,沐瞳的文化可以让人获得毫无保留、一针见血的反馈。这对人才成长来说非常重要。
大概在入职半年后,有一次Justin喊我陪他下楼聊聊,他当时虽然对我的工作表示认可,但也直接给我提了两个建议:
一是他觉得我很多时候还是一个支持者,没有转换成参与者的角色,心态需要转变。
二是我在做判断的时候,潜意识里虽然很愿意去收集信息,但有时信息还不够全面时就先决策了。
收到这两点建议,我还挺惊喜的。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我已经很久没有收到这样有价值的反馈和输入了。
葡萄君 :所以核心还是文化在起作用?
秦伟: 是的,这背后还是公司文化决定的。
沐瞳鼓励暴露问题,在发现问题之后,我们还会把问题「铲到底」,找到解决的办法。比如在业务复盘过程中展示自己的强大,却规避一些问题,这是人性使然,我们可以理解,但不鼓励。如果大家习惯于报喜不报忧,那么真正核心的问题就无法解决。任由问题发展下去,最终一定会以更严重的方式暴露出来。
所以,尽早暴露问题并不代表个人能力糟糕,相反说明你能敏锐地观察到问题,这是值得表扬的。沐瞳提倡“对事不对人”,追求事实求是,正直和坦诚,内部员工对这种文化都有比较深的感触。
在沐瞳,能帮助你找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也非常多,这里从来不缺给你文档评论的人。当然,我们也会设立一些边界,确保大家在本职工作上能投入足够的精力,比如鼓励大家用查看文档和评论文档代替现场参会。在这种氛围下,你会有强烈的被需要的感觉,然后被倒逼着摄入更多信息——这对成长来说也很关键。
04
“人才是资本,不是成本”
葡萄君 :今年上海圈的人才战有什么变化?
秦伟: 在疫情之后,还是依旧能感受到上海对游戏人才的虹吸效应,这座城市已经成了高品质游戏的代名词。
但相比往年,大家都冷静多了,竞争也更加理性,现在大多数公司都更希望用自身的实力和特质吸引候选人。未来,创作型人才应该会成为下个阶段各家公司挖掘和争夺的重点,围绕创作本身的竞争也许会愈发激烈。
葡萄君 :你们现在的薪酬水平怎么样?激励制度呢?
秦伟: 长期来看,我们的薪酬水平会在一线厂商中保持充分的竞争力。激励制度具体就不展开了,总方向是有贡献,就应该获得更大回报。现在一款产品的研发周期越来越久,我们也需要设立更长线的激励机制,鼓励大家做有长期价值的事情。
葡萄君 :那福利情况呢?去年那张年会奖品清单传播得很广。
秦伟: 员工福利一直在不断迭代,比如今年我们增加了补充公积金,扩充了带薪病假天数。 我们希望员工谈到福利时,不会羡慕任何一家友商。
葡萄君 :过去几年游戏行业扩张的很快,去年和今年行业进入冷静期,裁员和砍项目非常常见,你们的情况怎么样?
秦伟: 我们的立项成功率还蛮高的,成立以来应该只砍过两个项目。至于裁员,沐瞳一直坚持偏稳健的经营风格,财务状况也挺健康,我们仔细分析和推演过各种效能数据,感觉没必要裁员。
我持有的观点是,在游戏行业,人才是资本,而不是成本。 扩张的时候拼命招,寒冬的时候拼命砍,我们不希望这么做,对沐瞳的长期发展也没好处。这既是对公司负责,也是对人才负责。
葡萄君 :我看之前有人在脉脉上说,觉得沐瞳面试的体验不太好。
秦伟: 我现在每天都会关注面试反馈,很多评价都让人很痛心,甚至觉得不可思议。
以前同事经常会反馈我一些数据,比如我们的负面反馈占比其实很低等等。 但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就是这位候选人呢?当事情落到自己身上,你一定会感受到100%的不开心和失望。
现在我们正在对几百位面试官进行长周期项目制的培训和考核,并强调「 尊重 」的重要性:面试是双向选择,候选人也在选择你。
葡萄君 :最后一个问题,你认为现在还是加入游戏行业的好时机吗?毕竟很多人甚至都在犹豫要不要离开行业。
秦伟: 对于热爱游戏的同学来说,永远都是最好的时机。谁能拒绝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你对行业没有积极的认知,甚至怀疑游戏的价值,那这个行业确实不太适合你。
和其他行业很不一样,游戏行业永远不会死水一潭。即使有巨头存在,也一直会有黑马出现,这就是内容创作的魅力所在。所以,我个人认为加入游戏行业依然是很好的选择,它至少是有趣的,更重要的是,我们永远能为别人带来快乐。
游戏葡萄招聘内容编辑,
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详情
推荐阅读
| |
| |
| |
点击下方公众号名片,获取游戏行业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