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国内还是合资车的天下?自主份额攀至47%,董明珠不用再担心了

大象转身,踩死蚂蚁——2017年当造车新势力蓬勃兴起之时,曾有专家评论道:传统汽车巨头一旦完成新能源转型,国内造车新秀将瞬间瓦解。

如今5年已经过去,“大象”们转得如何了?

今年6月份,携e-TNGA架构下多项三电核心科技的丰田bZ4X,开启了国内上市直播首秀。在千呼万唤终于露面之后,仅直播24秒即被紧急叫停,紧接着,广汽丰田官宣:新车暂缓上市。后续调查表明,bZ4X的自主电池管理系统在-15℃时无法正常充电。此外,bZ4X在急转弯、紧急制动时,轮胎螺栓甚至会出现松动。

其实不只是丰田,很多传统燃油车巨头转型到新能源时,都爆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作为曾经中国车企争相合资的对象,跨国汽车巨头们最近怎么了?

一、合资车的天下,变天了

在央视《对话》栏目中,董明珠曾对中国汽车产业做出六字评语:“太模仿、太粗糙。”言语间,直指本土车厂对海外品牌的东施效颦。更有网友跟风道:“70年了,还是合资汽车的天下!”

平心而论,董明珠和网友的吐槽,放在3、4年前,确实有它的道理。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乘用车总销量1030万辆,其中,合资品牌销量为826万辆,市场份额超过80%。仅上汽大众的朗逸车型销量,就超过了比亚迪全系(燃油+混动纯电)总销量。

那时,任何人说句“自主品牌一个能打的都没有”,都不会招来反驳。不过进入到2022年,自主品牌车企,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品牌们,纷纷在电动化、智能化两大领域,按下市场拓展的加速键。

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合计销量达到489.1万辆,同比增长16.5%,而考虑到乘用车市场同比仅3.4%的涨幅,也很容易得出结论:近半年来,自主品牌确实从合资车那里抢走了不少蛋糕。

那具体是多少呢?

中汽协给出答案:在德系、日系、韩系合资品牌市占率有所下滑的情况下,自主品牌今年上半年市占率,也达到了47.2%的历史新高,比去年同期上涨5.3%个百分点。其中,长安、吉利上半年销量,均突破50万辆。

而曾经被大众“一根手指头”搞定的比亚迪,以全场最高的同比增长率,一举突进到销量第2的位置,距离一汽大众的差距缩短至20万辆。

至于下半年大众合资品牌们能不能守得住,用一汽大众副总经理刘洪涛的话来说:“这是建厂31年来未有之困局。”

总而言之,合资车的天,要变天了。

二、传统车企,为什么卖不动新能源? 

合资车的困境,同时也是所有燃油车企的困境。

与早早布局新能源的吉利、长安、比亚迪不同,近两年仓促下场的传统车企,纷纷遭遇开门黑的窘境。

比如德国奔驰推出的首款纯电车型EQC,上市2年来最高月销量也仅有1072辆,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不足3000量辆。另一家老牌车企奥迪的纯电SUV e-tron,月均销量甚至不到200辆。与前两家相比,月销量突破2000辆的宝马纯电i3,已经属于“大获成功”了。

百年名企,技术实力雄厚,为什么偏偏卖不动新能源汽车?像“新能源理念不同”、“不愿放弃燃油市场”、“低估新能源汽车前景”等理由,都过于宽泛,更直接的原因只有一点:老牌车企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确实急需提高。

以文章开头的丰田bZ4x为例,导致此次直播骤停的元凶,正是由丰田“苦心”研发的电池管理系统。

常规电池管理系统(BMS),多置于汽车发动机室上部,通过和动力配电箱的功能互补,指挥汽车继电器吸合状态,从而发挥控制电池温度、平衡电池内部偏差、防止电池短路等作用。

丰田在BMS基础上,做出了两点创新。

其一、是为每个电池单体添加了电加热装置,提升电池对极寒温度的适应能力;其二,丰田独家开发的智能充电控制系统,通过将充电量维持在特定区间,抑制电池老化现象。

理论情况下,搭载丰田电池管理系统的bZ4x,即使在-30℃的极端天气,依然能保证8小时合理控温,正常充电。结果拉出来溜两圈,丰田方面才发现,自己精心研发的新技术,在-15℃就已经熄火了。

三、结语

从“有路必有丰田车”,到直播首秀突然下架,丰田的“神话”在新能源时代正在崩塌。这也印证了一个事实:中国企业能玩转的新能源汽车,同样是技术要求苛刻的高端产业。

可以预见,随着比亚迪、吉利、长城等坐拥新能源技术的自主品牌不断蚕食传统汽车、特别是合资车市场,如丰田一样的老牌车企们,恐怕还要继续焦虑下去。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