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有一天,就像过去的BB机、电话亭一样,如今的ATM机也有可能走进博物馆,成为时代发展的过客,最终烟消云散。
01
ATM机使命结束了?
“你有多久没去银行取钱了?”
某网站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名为“你最近半年一共用过几次ATM机?”
调查结果显示,3520名受访者中有1871人在半年内一次都没有用过,1147人在过去半年内使用过ATM:1-3次。
随着线上支付越来越方便,不少人起码有一两年没去过银行了。
有些人甚至可能不知道他们的银行卡在哪里。毕竟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完成一系列的转账支付,根本不需要过多的操作。
如此简单便携的操作,让很多人都远离了银行。而现在在打算存钱之后,大多数去银行的人也只是为了补办一张自己的银行卡。或者是办业务的会计、出纳。
在这个趋势下,谁也没想到最受冲击的居然是ATM机。
没错,不光是做教培、做地产的下岗了, 就连ATM机也要失业了。
最近,一条“全国ATM机降至百万台以下”的话题上了热搜,再次引发热议。
据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ATM机数量已降至百万台以下。
光说数字,大家可能没有意识,不是还有将近百万台吗?我们不看绝对数字,看相对趋势。
我国曾经是全球最大的ATM市场,现在整体ATM数量在2018年达到顶峰后开始下降。
青岛银行2019年报显示,该行2019年末拥有自助设备450台,相较2018年末的472台减少了22台。其中,自助取款机75台、自助存取款机257台、自助服务终端机118台,分别较上年末减少14台、3台和5台。
连带着机器维修的师傅,他们的业务也急剧减少了。
“十多年前,ATM机维修比较吃香,那时节假日周末都不得休息。但从2017年起业务就不多了,现在工资也才3000多,而且流动性也变大了,很多人都做不长,因为都知道这行是夕阳行业了。”
2018年全国有111万台ATM机,同比增长了15%;而到了2019年情况急转直下,不但没有增长,还减少到109万台;2020年下降趋势进一步扩大,只剩101万台;到了2021年正式跌破100万台。
从趋势看,中国ATM机数量一直在减少, 2019年减少了1.31万台,2020年再次减少8.39万台,全国每万人对应的ATM数量为7.24台。
一年减少8万台,这是什么概念?
而且,2022年还将继续减少。
ATM机减少,维修工人失业...... 这些只是行业萎缩的一个缩影。
02
卖机器不如炒股
ATM机大撤退背后,无数企业的利润正在急剧下滑。
多家ATM(自动取款机)厂商从净利润下滑开始转向大幅度亏损,2019年亏损进一步加剧,好日子一去不复返——过去多年,这些企业曾赚得盆满钵满。
国内ATM机生产厂商之一的御银股份,其净利润从2017年的1377万元骤降至2018年的亏损9482万元,同比下降788%。
因为利润下滑得厉害,御银股份甚至收到了深交所的问询函,要求说明业绩连续下滑的合理性。
业绩下滑连深交所都看不下去了。
御银的ATM产品销量从2017年的4397台,降至2018年的2098台,2019年仅销售出230台,收入大幅下跌。
三年不到的时间,销量跌到只有以前的零头。
另一家ATM机生产厂商恒银科技,2018年净利润为8007万元,2019年则利润暴跌,亏损了3894万元。
维珍创意2017年净利润仅300万-390万,同比暴跌88.6%-91.2%,新达通2017年甚至亏损2129万,2018年一季度亏损甚至达到4130万。
广电运通也在2016年实现了自上市以来净利润首次负增长的局面,从2017年开始不得不转型。
如此行业寒冬,在巨额亏损之下,ATM厂商们另辟蹊径,想了个绝活——开始炒股自救。
2018年御银股份的亏损为9482万元;到了2019年,整个市场进一步下滑,结果御银的利润扭亏为盈, 录得净利润为6728万元,同比增长1200%!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靠炒股!
2018年,公司动用了4亿炒股,结果赔了2390万。虽然亏了,但在当年的熊市大环境下,亏损不足6%,风控还算过得去。
结果2019年,股市大盘触底反弹,走出一个小牛市,就让御银乘风而上。
2019年御银股份净利润转正主要是得益于证券投资获利的9583万元。
A股上市公司炒股的并不少见,但赚钱的寥寥无几,去年更有上海莱士这种炒股暴亏14亿的神操作。
在如此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御银股份靠炒股半年业绩能增长十倍,很多股民都惊呼是神操作!更有股民封其为“股神”。
不过炒股的不只御银一家, 恒银科技也靠着4800万元投资收益,在行业寒冬中活了下来。
A股上市公司还有不少炒股老手,比如雅戈尔、兰州黄河、杉杉股份等。
遇到好时节,靠炒股就能业绩爆表,但遇到不好的时节,炒股也会吞噬主业利润。而A股的牛市往往一阵风,来无影去无踪,快得很。
所以部分公司感觉炒股很累,选择了金盆洗手。
而ATM厂商们是没有办法啊,实在被市场逼得没招了,只能富贵险中求。
03
线上支付打败线下银行?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种新型的通讯工具突然在国内风起云涌,这就是BB机。外型小巧,重量轻,体积比一包香烟还小,当时大家多别在腰带上,很是有型。
“把BB机别在腰间,走起路来特别带劲,特别神气。”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厚街很多人都有一台。那时在厚街的大街小巷,经常会看到排队等候打电话的情景,排队的人清一色腰间别着一部bb机,都在等着复机。
当时的人们,攒了几个月的工资,才能买下人生第一台BB机。
“那时BB机大热,要找关系才能买到。”
进入2000后,CALL台、BB机、公共电话铺,后来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在大众的眼皮子底下。如今在花都已经不见踪影了,是因为随着手机的横空出世,席卷一切,这些前辈都死在时代发展的巨大洪流中。
《乘风破浪》电影里面,父亲在十年前给孩子留下一大笔财产——BB机。
父亲那个时代BB机就是随时,但是他忽略了变化,等孩子接手的时候已经是逆时,成为一堆废品。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一声招呼都不会打。
从前,车、马、邮件,都很慢。
如今,车、邮件,都很快。
回想ATM机的光辉历程,你会发现,这一切都仿佛是在昨天。因为搁在过去,你根本就不相信ATM机衰亡会成为现在的事实。
曾几何时,它遍布银行、商场、社区、写字楼,甚至在英国女王的白金汉宫和南极科研站都有着它的身影。
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辉煌的成就,还是离不开当时使用现金的广泛性。
逢年过节,是用现金来给小孩发压岁钱;出门坐火车飞机,是使用现金进行购票;亦或是去超市、菜市场购物,都是使用现金来进行支付。
而银行业务办理效率提升,最重要的一个时间点就是ATM机的广泛普及。
在当时,它不仅解决了银行排队的烦恼,更是解决了与钱有关的大部分问题,最重要的是,它24小时不打烊,随时随地都能办理各种业务。
它彻彻底底改变了整个金融世界。
然而如同当年BB机一样,在新事物出现后,迅速走向没落。
2012年夏天,打车软件出现了。随后不久,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开始接力打车场景,深入推广扫码支付。
2015年微信红包登陆春晚,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
2016年支付宝春晚集五福,“咻一咻”互动平台的总参与次数达到了惊人的3245亿次。
可当时谁又能想到,就是这样的新玩意,让线下银行逐步走向没落。
到了2022年第1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80.52万亿元人民币;整个线下扫码市场的交易规模达到13.57万亿元人民币。
同时,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也与日俱增,用户规模已高达8.53亿人。
余额宝、支付宝等移动支付的普及,使得大家使用银行服务的频率越来越少,去银行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以前去银行取个钱都要排队,但是现在一年到头去银行的次数屈指可数,大众对银行的需求也正在逐渐减少。
其实,不单单只是ATM机的减少,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产生的巨大冲击是全方位的
很多银行网点都出现了业绩下滑,裁员,降薪,关闭网点,全员卖月饼,成为大部分银行的常态。
去年,工农中建等国有银行合计减员超2.6万人,工商银行2021年与2020年对比,减少5000人,农行减少4000人,中行减少3000人......
而这也是银行第五年开始减员。
不知从何时起,很多银行网点都在“关门”。 仅2018年,银行网点改造数量近1万个,离柜率达88.67%,还有不少网点门可罗雀。
不知从何时起,大量的ATM机正在沦为虚设。 因为现在没人取现金了,没人去ATM机转账了,一个月收取的手续费,连租金都不够。
不知从何时起,一个个柜员消失了 ,一个个营业网点关门了,90%以上业务,用一个手机就可以搞定。
只是,这并非萧条,而是一种进步。
从旧事物到新事物,从旧时代到新时代,我们熟悉的消费场景都可能会一点点消失。
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如此,残酷但又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