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郑亚文
编辑 | 范婷婷
来源 | 卖家(ID:maijiakan)
深圳这座城市,什么都不缺。不缺高学历的“海归”,不缺努力奋斗的创业者,更不缺强大的供应链。
这三样,陈欢宇都具备,但似乎也不那么特别。创业八年,她的公司有一半时间,都处在极度艰难的状态,这是她仅靠一腔孤勇闯入市场的代价。
她在深圳多家外贸公司待了十年,最后下海卖手机壳。十几元的小商品,头几年时间,她亏了几百万。但也是这十几元的商品,让公司去年的业绩超一亿元。
下海
人与人相识相知,讲究一个缘字。陈欢宇创业的这段缘,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种下了。
1999年,她去新加坡留学,4年后毕业回国,辗转在深圳的几家外贸公司,前后工作了十年。待得最久的,是一家法国企业驻中国的分公司。法国公司主营3C数码产品,产品在深圳代工,然后以品牌的方式销售。
陈欢宇在这家公司几年换一次岗,经历了采购、物流、业务跟单、产品开发等岗位,熟悉公司大部分业务环节。
2004年的一天,一对夫妻来到公司,找到了当时负责采购业务的陈欢宇。夫妻二人愁眉苦脸,细聊之下,陈欢宇才得知,对方是自己公司的源头供应商。只是,她从未直接与对方对接过。陈欢宇的公司,是通过一家贸易公司,间接向他们采购产品的。
这对夫妻在深圳松岗区开了间十几人的小作坊,主要做手机皮套、耳机保护套等小商品的来料加工工序。产品本身利润就微薄,再加上所有产品都要经过贸易商之手,才到品牌手上,毛利就更加薄。
迫不得已找到陈欢宇时,夫妻俩的小作坊已经面临倒闭。老板周游(化名)找陈欢宇商谈,希望省去贸易商环节,直接与陈欢宇的公司合作。如此一来,没了中间贸易商,陈欢宇公司的成本会减少,周游的利润也能上升。
这是件一举两得的事情。2004年前后,深圳的加工厂多如牛毛,彼此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陈欢宇想,既能为公司“降本”,又能帮助同胞,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不做呢?
后来,周游成了陈欢宇公司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就连陈欢宇辞职后,双方偶尔都会互相问候一句。
2014年,陈欢宇又去了一家加拿大外资企业工作。虽然做到了高管位置,但她始终觉得,这家外企的供应链、选品等多个环节,在战略上有问题。她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方向,“我不能只依靠某一家公司,而是要找到自己的路”。
于是,陈欢宇打算将曾经萌芽过的创业梦付诸实践。
一次偶然,她又和当年找她要订单的周游聊了起来。十年过去,周游的小作坊,已经变成了一处三层楼的工厂。凭借产品过硬,在圈内小有名气,订单源源不断。
周游听说了陈欢宇的想法,提议道:“我们一起来做品牌吧。”
亏了
与周游合伙创业的第一年,陈欢宇34岁,在深圳有车有房,也有家庭。母亲对她的要求是,“女孩子混口饭吃就行”。但陈欢宇不这么认为,她是说干就干的性格,“失败了大不了重头来过”。
陈欢宇和周游都没有做品牌的经验,他们有的只是一家供应链工厂,以及华强北等线下经销商的合作关系,“现在想想,我们一开始是莽撞的,不成熟的”。陈欢宇回忆,“当时只想着,我们有价格优势,能跟国内其他产品竞争,但是忽略了产品设计、品牌运营也是发展品牌的重中之重”。
一开始,他们的品牌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他们入驻了各个电商平台,销售自家工厂生产的手机壳。
工厂直接面向消费市场,价格的确占了优势,但在2014年前后,国内手机壳市场的竞争已经相当激烈。iPhone 6面市, vivo、oppo等品牌席卷下沉市场。因为智能机的普及,手机壳这种配件产品,早已经不缺闯入者。
陈欢宇的品牌一上线,便陷入了混战中。她的产品和价格都有优势,但她忽略了,消费者对手机壳最大的需求,是好看。
“我们的设计,完全不能与市场上的大品牌PK。”其实不仅仅是设计,没有运营品牌经验的周游和陈欢宇,也因为进入市场较晚,而不占优势。
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工厂生产了一大批手机壳,不仅在线上的销售受阻,经销商卖不出去的货,也经常大批大批地退回来。
4年时间过去了,品牌亏损了几百万元,还积压了几百万元的库存。积压的货,陈欢宇只能亏本甩卖,实在卖不动了,只能当垃圾处理,“还要缴纳垃圾处理费”。
创业起初几年,实在算不上顺利,当初满腔的激情几乎被浇灭,陈欢宇开始怀疑,自己真的适合创业吗?但怀疑的念头只能在脑子里一闪而过,她没有太多时间伤春悲秋,必须想办法挽救当下的局面。
正轨
面对巨额的亏损和债务,周游想到了转型做外贸,他安慰陈欢宇:“亏了就亏了,重头再来。”
做外贸,周游和陈欢宇其实也没有经验,“纯粹蛮干”。他们一边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上等订单,一边满世界跑展会,2017年开始,两个人跑遍了美国、欧洲、香港等各地的展会,双肩包里装着样品,看到哪个展位有老外,就上前打招呼,推销自己的工厂和产品。
他们的计划是,要发展国外品牌客户,做品牌代加工。可是,陈欢宇跑了一年,一个客户也没签下。
创业频频受阻时,陈欢宇已接近40岁,为人妻,为人母。但她身上有股韧劲,肩上扛着压力,人就特别想成功,连续一年没有打开国外市场,她也没气馁,“只想着要做下去”。
2018年,陈欢宇终于签到了第一个客户。对方是法国人,拥有自己的品牌,他们出设计,陈欢宇的公司负责代工。
久旱逢甘露后,订单源源不断地生长。让陈欢宇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美国人,在香港的展会上,这个美国人极不起眼,名片上也没有印任何品牌和网站信息,“看起来什么都不懂,拿着本子跑过来,问了很多非常基础、细致的问题”。
陈欢宇觉得奇怪,他为什么问这么多问题?但她没多想,一一作答。
几天后,美国人给陈欢宇发了封长长的邮件,让陈欢宇报价,说自己每年对手机壳的需求量是50万个。陈欢宇有点怀疑,但也正常地报价了。
两个人邮件往来了一段时间后,美国客户带着老父亲来到中国看厂。陈欢宇得知,他们到厂里的那天,正好是客户父亲的生日,同时也是周游的生日。于是,陈欢宇买了两个蛋糕,给美国客户准备了一个惊喜。
后来,陈欢宇问过对方,“为什么选我们?” 美国人说:“我在展会上接触了30多家工厂,来中国看了9家工厂,你们做事情最认真。”
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美国客户,至今仍是陈欢宇最大的客户。
2021年,陈欢宇公司的业绩超一亿元,其中,她个人的业绩近4000万元。和刚开始创业时不同,他们逐渐摸索到中国品牌出海的技巧,也开始重视产品设计和品牌的整体视觉,一切都走向了正轨,虽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前几年惨淡的经营上。而她最大的收益,是内心的成长和强大。
*本文转载自 卖家 ,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