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17日讯(记者金文兵 通讯员胡喜珍)“露营热”背后,需要提示露营者注意哪些环保细节?如何从科技环保、精准环保着手,建设更为宜居的生态武汉?17日上午,“美丽武汉绣出来”系列直播访谈暨在线答问第四场,武汉市生态环境局聚焦城市水环境、空气质量、生态与我们的生活等主题,与市民和网友互动交流。截至15时,这场直播的人气值达到31.2万人次。
武汉的天越来越蓝
劣Ⅴ类湖泊数量全面清零
大家最不可触摸的是大气,但又能明显感到,武汉的空气质量改善明显,“武汉蓝”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市民拍照打卡的“取景框”中。
“2021年,我市空气中的颗粒物(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下降了近三分之一,优良天数从237天增加到289天,增加了52天,重污染天气从19天下降到1天。”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管筱武介绍,这主要是在“十三五”期间,全市全面推进能源、产业、交通三大结构优化调整,持续深化工业污染治理,着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从“压煤、治企、控车、抑尘”等各个方面减少污染排放的结果。
对此,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罗巍表示,“我们要坚定不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污染天气预判分析和应对处置,聚焦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防控,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格管控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积极创建‘无废城市’,持续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罗巍。 记者杨涛 摄
与大气相比,市民可以更方便地与湖泊亲近。“2021年,武汉首次实现劣Ⅴ类湖泊数量清零,水生态系统不断修复。”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处副处长裴文娟介绍,从2016年起,全市湖泊水质持续改善。2016年全市还有52个劣Ⅴ类湖泊,到2017年48个、2018年47个、2019年30个、2020年6个,劣Ⅴ类湖泊逐年减少,直至2021年所有湖泊全面消灭劣Ⅴ类,这是武汉治水久久为功,科学治水、精准治污的成果。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副处长裴文娟。 记者杨涛 摄
为了更好反映出湖泊的水质变化,市生态环境局对全市166个湖泊实现监测全覆盖,每月向各区和各相关单位通报水质监测结果。然后,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湖泊的“病情病因”进行精准施策、拿出更有针对性的治理手段。在持续改善全市河湖水环境质量的基础上,朝着“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目标不断迈进,推动河湖水环境从“达标”向“健康”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美丽河湖。
蓝天碧水映衬下
“无痕露营”正当其时
近年来,作为一种休闲方式,露营蓬勃兴起,并在社交媒体的催化下呈爆发式增长。但作为一个资深的职业环保人,市生态环境科技中心生态环境研究室主任、正高级工程师沙茜,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食品包装袋、塑料制品,各种各样的垃圾,经常会被留在露营地;篝火、烧烤将好好的草坪烧为灰烬……“人们通过露营享受与自然亲近的乐趣。同时,大家需要认识到,在户外的每一个行为,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自然。”她说,“希望大家在户外时,除了享受美景和拍出美照,还多一些自律、不留一片垃圾,让美景持续!”
武汉市生态环境科技中心生态环境研究室主任、正高级工程师沙茜。 记者杨涛 摄
为此,市生态环境局向全市人民发出三点“无痕露营”环保倡议:
一要合法露营。选择在已建成旅游区域内露营,不得擅自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绿化带等区域搭篷露营。严禁在山林内用火,严防山林火灾发生。
二要无痕露营。露营就餐拒绝“一次性餐具”,合理控制露营用水,减少使用洗涤剂。露营结束后要及时带走各种厨余垃圾、白色垃圾,及时清理各类篝火、木材等零碎材料,尽量做到不残留任何垃圾,并尽己所能,帮助清理并带离周边残留垃圾。
三要文明露营。我们在露营时更需要对于自然抱有一份敬畏之心,对于自身行为要予以自我约束,大家共同来守护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