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在谈及中医与西医的区别时,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只没有装罗盘的船,也可能到达目的地;而一只装了罗盘的船,有时候反而不能到达。但是我宁愿利用科学仪器来航行。”孙中山将中西医分别比作一艘航船,西医比中医多了一个罗盘。这个罗盘,就是中医与西医的本质区别:西医注重科学,中医注重经验,二者各有千秋。
从这句话里,孙中山并没有明确地褒奖西医,也没有明确地贬低中医。孙中山只是说,他更相信科学。
“科学”这个词眼,放在现在稀疏平常。在孙中山那个年代,则是所有新青年张口必谈的词语之一,与“科学”同等地位另一个词语,叫“民主”。陈独秀先生亲切地称这两个词为:赛先生、德先生,并把这他们视为拯救中国的法宝。
孙中山在中国搞革命,避不开民主,也避不开科学。
既然孙中山认为西医更加科学,他自然就更加偏向于西医。事实上,孙中山并非盲目地崇信西医,因为他的学生时代,学的就是西医。
1886年,孙中山入读博济医学堂,也就是中山医科大学的前身。在这里,孙中山见识到了许多听都没听说过的“新鲜事儿”。
比如说,过去找医生看病,医生经过望闻问切之后,提笔在纸上唰唰唰写下一大堆字,照这个药方去抓药煎汤喝了即可。学了西医之后,医生通常会给病人开几粒药丸回去,吃下去没过多久便会痊愈;有时候,还会在病人的肚子上剌个口子,然后缝起来,过了一段时间也会痊愈。
西医的很多操作,简直刷新了孙中山的世界观——破开肚子不仅没有把人杀死,还把人救了!
于是,孙中山拼命学习各种西医技能。
据说,孙中山在大四那年,就已经能够主刀胆囊切除术。离开博济医学堂之后,孙中山又到香港西医书院学习西医,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完成5年的学业。后来,孙中山又在澳门开了一家诊所,因其医术精湛,名噪一时。
有这样的履历,孙中山拒绝中药并没好什么奇怪的。
1925年1月24日,孙中山因为肝癌晚期,一病不起。亲友及部下病急乱投医,找来名医葛廉夫为他把脉。孙中山知道葛廉夫这个名字,也知道他是有名的中医,心中略有排斥的意思,并毫不避讳地对葛廉夫说道:
“予平生有癖,不服中药。”这句话是说,我平生有个怪毛病,就是不肯服用中药。言外之意,您别费那个劲儿了,即便开了药,我也不一定会吃的。
葛廉夫无奈,只好摇了摇头离开。
随后,孙中山在亲友的簇拥下,在协和医院进行手术。
2月18日,手术失败。在医生的建议下,孙中山办理出院手续。孙中山在革命之前好歹也是个名医,后来因为“学医救不了中国人”,才投身革命。病没有痊愈,医生建议病人回家休养,孙中山岂能不知这是医生放弃治疗?
回到家中(铁狮子胡同行馆),孙中山已经绝望。可是孙中山的家人和好友仍然觉得还能救一下,或许,西医办不到的事情,中医可以办到?
于是,家人找来五四运动倡导者胡适,让他来劝导孙中山。孙中山见到胡适,还带了一名老中医陆仲安,当即知道他的来意,便撑起身子,艰难地说道:
“适之!你知道我是学西医的人。”即便病的快死了,孙中山对中医依旧排斥如以往。
不过,他的亲朋好友却并不这么想,包括胡适。秉着“管他有没有效果,先试试再说”的态度,胡适请陆仲安为孙中山把脉问病,之后,陆仲安为孙中山开了一方药,便离开。
3月12日,孙中山病逝家中。死时,家里堆放了各种药,包括中草药。
孙中山先生拒绝服用中药,并不代表他对中医有意见。恰恰相反,他始终认为不论中医还是西医,目的都是治病救人,能把病治好才是评判中西医好坏的唯一标准。孙中山生前曾为一名老中医裘吉生题词“救民疾苦”,可见孙中山并没有看不起中医,他是看不起糊弄玄学的江湖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