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俯伏坐位,脊中穴位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处。
穴位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十一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脊中穴(神宗穴,脊俞穴)解析:
1)脊中。脊,穴内气血来自脊骨也。中,与外相对,指穴内。脊中名意指脊骨中的高温高压水液外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为天部阳气。本穴为人体重力场在背部体表的中心位置,穴内气血为脊骨内外输的高温高压水液,水液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为天部阳气,故名脊中。
2)神宗。神,与鬼相对,指天部阳气也。宗,祖宗也,气之源头也,水也。神宗名意指穴内的天部阳气为来自脊骨中的高温高压水液所化。
穴位含义:脊骨中外输的高温高压水液在此急速气化。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
运行规律:散热后循督脉传于中枢穴和悬枢穴。
功能作用:壮阳益气。
主治病症:腰脊强痛,黄疸,腹泻,痢疾,小儿疳积,痔疾,脱肛,便血,癫痫、风湿痛。
穴位配伍:
脊中配足三里、中脘,治腹胀胃痛。
脊中配上巨虚、下巨虚,治腹泻痢疾。
脊中配鸠尾、大椎、丰隆,治癫痫。
脊中配肾俞、太溪,治腰膝痛。
脊中配至阳、阳陵泉、胆俞,治黄疸。
脊中配中枢、足三里、悬枢,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脊中配涌泉,治癫痫。
脊中配肾俞、命门、中膂俞、腰俞,活血化瘀,治腰闪挫疼痛。
脊中配足三里,补益气血,治眼暗,头昏。
临床运用:现今常用于治疗腰腿疼痛、风湿痛、黄疸、小儿疳积、癫痫、腹胀。 相关论述:
1.《针灸大成》:十一椎下,俯而取之。
2.《中国针灸学》:第十一胸椎棘突下。
3.《针灸大成》:主风痫癫邪,黄疸,腹满,不嗜食,五痔便血,温病,积聚,下利,小儿脱肛。
4.《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禁不可灸,灸则令人腰背伛偻。
5.《类经图翼》:小儿痢下赤白,秋末脱肛,每厕肛痛不可忍者,灸之亦无妨。
6.《针灸聚英》:素问刺中髓为伛,行针宜慎之。
针灸治法:斜刺脊中穴0.5~1寸。
《针灸大成》《铜人》:针五分,得气即泻。禁灸,灸之令人腰伛偻。
艾灸疗法:禁灸,灸之令人腰伛偻。
按摩疗法:
脊中穴,属督脉,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何为脊中穴?
脊中。脊,穴内气血来自脊骨也。中,与外相对,指穴内。脊中名意指脊骨中的高温高压水液外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为天部阳气。本穴为人体重力场在背部体表的中心位置,穴内气血为脊骨内外输的高温高压水液,水液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为天部阳气,故名脊中。
脊中的名称源自古中国,由於构成脊椎的椎骨共有 21块( 12块胸椎+5 块腰椎+4块尾椎=21块) ,而本穴当背部十一推之下,为脊椎全数之折中,故名“ 脊中” 。
本穴位于腰背部,近肝脾,故可治疗腹泻、黄疸,本穴属督脉,其脉行于脊中,上贯入脑,为诸阳之海,故又可治疗癫癎、脱肛、腰脊强痛。
补益脾胃
日常生活中,脾胃是很容易受损伤的脏器。平时生活不规律,大吃大喝,多量饮酒,或劳累过度,或饥一顿饱一顿,过食辛辣刺激的食物等。
这些因素都很容易损伤我们的脾胃,进而影响到消化吸收功能,人就会出现各种脾胃虚弱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食后易泻、腹胀、脉虚无力等症状。
脊中穴,具有很好的健运脾胃的作用,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弱,都可以通过刺激脊中穴来解决。
按摩手法:以拇指指关节按压脊中穴,向下深按,持续5-6秒后放开,休息3秒,再进行点按,一压一松为一个循环,每次点按5-10分钟。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