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易行长、郭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里的文章,开始被一些媒体报道。
一篇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一篇是《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
全文涉及版权问题,我这边就不放了。
文章名称已放,对应的内容在网上有披露。
有兴趣的搜下,基本都能找到。
其实内容方面没有太多特别的部分,主要还是一些监管基调和方向的内容。
而且,不少其实是这2年经验的总结。
至于其中的内容,我给个不成熟的小建议:
从不确定性中找到理财确定性。
可能,这个可能是当下比较适合类似低风险偏好的决策核心。
*因为咱们主要聊存款,因此后文中的金融机构主要指银行。
一、“自救”?
就今天群里刷屏的内容来看,“自救”应该是最让不少朋友“触目惊心”的词了。
但其实,你看完全文,可能跟大家想象的不大一样。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体制已经全面确立, 金融机构及股东作为市场主体,应当承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救”风险的主体责任 。
“自救”能力来源于市场经济下 机构的股东出资和可持续经营产生的收益 ,“自救”的能力和自觉性来源于有效的监督。
金融机构的稳健性是建立在预算硬约束基础上的,市场主体以自己的资本充足率为约束,股东负有主体责任,在出现坏账时,用拨备、核销、补资本的方式满足监管要求,保持自身的稳健性。
可以预见,未来的金融机构股东可能没那么“容易”当了。
对于持股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后果”,多少会需要有一定范围的承担
“利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
以民营银行为例,早前几家的股东都是以一些特殊的形式,为对应的民营银行经营风险进行了相应的“信用”背书。
实操来看,这个风险兜底似乎也不是那么的“牢靠”。
股东层面的经营情况变化,有时候也很“突然”。
你看民营银行的小部分股东,在当前就遇到了一些“困难”。
房地产股东们、服饰巨头、养猪科技...有些甚至到了自身都难保的地步。
往往可能,刚成立那会儿“如日中天”。
结果没过几年,江河日下。
说句夸张的,很有可能某些股东主营业务都没了,就指望着这些股份过日子或者翻身了。
只能说是一条路,但完全兜住风险,肯定是不现实的。
当然作为主要的一条解决风险的路来看,肯定不是单纯说指望“股东”就能解决的。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 加强股东资质穿透审核和股东行为监管 ,引导金融机构选配政治强业务精的专业团队,健全 不当所得追回制度 和 风险责任事后追偿制度 ,规范 信息披露 ,增强市场约束。
....
“自救”能力 来源于 市场经济下机构的股东出资和可持续经营产生的收益 ,“自救”的能力和自觉性来源于有效的监督。
金融机构的稳健性是建立在 预算硬约束 基础上的,市场主体以自己的资本充足率为约束,股东负有主体责任,在出现坏账时,用拨备、核销、补资本的方式满足监管要求,保持自身的稳健性。
金融机构股东层面的监管,后续大概率会进一步加强。
历史一些“骚操作”中产生的一些“特殊股东情况”,其实这两年也都在处理中。
金融机构本身的“自救”?正常经营,应该就是最大的“自救”了。
放银行角度来说,真到“大坑”这个地步,大概率是日积月累的风险累积“爆发”。
传统银行的息差业务,很难实现“质变”的自救吧。
二、“风险”的化解
金融机构要 建立市场化资本补充机制, 按照监管规则计提拨备,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塑造金融机构健康的资产负债表。
最近几年的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明面上看大都是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在推进。
要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担责”原则, 依法合规压实各方的风险处置责任 。
金融监管部门承担所监管机构的风险处置责任。
人民银行承担系统性金融风险处置责任。
地方健全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 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 , 承担风险处置属地责任 。
关于这段内容,其实结合这2年的一些事情来看,就再容易理解不过了。
最近的应该就是井盖的村镇银行事件,魔幻版的故事,就不多累赘了(自行搜索吧)。
用可以聊的例子,应该是不少地方发行的中小银行专项债。
这部分的专项债,截止22年9月底,已达累计差不多2500多亿,涉及21个省份。
其中,光22年1-9月份,就新增了差不多500亿。
而且据一些传闻信息来看,今年可能还有2700多亿的待批准发行。
地方,对于这些中小银行专项债,处理方式都也很“市场化”。
简单粗暴的,直接“入股”,给一些金融机构补充资本金。
稍微文雅一点的,以“转股协议存款”的方式进了银行,也可以被认定为一级资本。
大家熟悉的辽沈银行、山西银行等,都是在这些基础上的“产物”。
今年的7月,当时监管层面还在媒体报道上,特别表扬了辽宁这边的操作。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在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辽宁省委省政府担当作为,全力追赃挽损,严肃追责问责,坚决惩治腐败,加快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存量风险有序释放,增量风险受到有效遏制。
其实吧,我对这些被处置风险之后的金融机构,还是持非常乐观的态度。
大概率这两年,不大可能会有什么“幺蛾子”。
但是,从一些数据、经营情况来看,还是让人比较担心的。
实际经营数据跟专项债募集时的测算,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未来几年,这些专项债如何退出?可能会是一个考验。
三、储户“视角”
对于大部分群友来说也,担心的核心问题还是 关于如何让自己规避金融机构“风险”?
说白了,就是希望可以提前确定有风险的“金融机构”,然后自己先“跑”。
但现实能如此吗?
首先,正常人从金融机构公开披露的信息,很少能发现真正的“风险”。
其次,你指望类似我这边“自媒体”、“公开媒体”等会提前披露“核心问题”,也是不可能的。
说直白的,大部分普通用户几乎是不可能 准确预判金融机构“风险”爆发的时间的。
实操层面,大部分储户都是听信一些所谓的“消息”中,草率地做出自己的判断和操作。
最典型就是,看到一些某银行有问题的讯息,就慌了。
思前想后,不踏实,于是自己纠结中,就操作了已有存款产品的“提前支取”。
损失利息支取后,还安慰自己“落袋为安”。
有些心里素质差的,还会时不时去“怂恿”一些其他储户。
现实中,一些线下银行的“挤兑”也大都是如此情况。
但真正“出事”的银行事件呢?包商?井盖的村镇?
有人可能是提前知道的,但99.99%的人都是“懵”。
结论应该是很清楚的:提前 准确预判金融机构“风险”爆发,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几乎不可能。
那有什么是确定呢?
“风险处置”,这件事是确定的。
无论是即将出台的金融稳定法,还是现在的个人存款保险条例,都是兜底的逻辑。
作为普通人,合理地使用国家赋予你的“利益维护措施”,是必要的手段。
依靠兜底策略是底线,适当地规避“风险”肯定是需要的。
用以前提醒大家村镇银行的话来说, 君子不立围墙之下。
就比如,我现在都很难理解,为什么现在还有些人还愿意拿着不菲的“TX”,把钱往某些村镇银行里存。
这玩意就是“火中取栗”...
再举个实际的例子,比如ZB,很多人都担心它的风险。
诚然,我也很认同它有不少不确定因素,之前也聊过几期。
但站我视角来看,光这么几个民营里,整体风险上它肯定不是最大的(你去看看某些行的数据,真的不咋滴)。
4000多家的银行里,如果后面一定会有一家银行要“爆”,也基本不可能是它。
最后,下面这段内容送给大家。
一是“生前遗嘱”。金融机构必须制定并定期修订详实可行的恢复和处置计划,确保出现问题得到有序处置。
二是“自救安排”。落实机构及其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和最终受益人的主体责任,全面做实资本工具吸收损失机制。自救失败的问题机构必须依法重整或破产关闭。
三是“注入基金”。 必要时运用存款保险等行业保障基金和金融稳定保障基金, 防止挤提、退保事件和单体风险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四是“及时止损”。为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必须以成本最小为原则,让经营失败的金融企业退出市场。
五是“应急准备”。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制定处置系统性危机的预案。
六是“快速启动”。有些金融机构风险的爆发具有突然性,形势恶化如同火警,启动处置机制必须有特殊授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