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李书福悟了:以量换价,不破不立

2022年上半年是中国汽车市场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

因上海疫情导致的供应链短缺,极大地影响到了我国汽车工业的生产与运输;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值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可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车规级芯片严重短缺,也让多家决定在2022年走上转型正规的车企们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想要规避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麻烦,看起来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

就比如作为“民企三强”之一的吉利汽车,由于受到了上述事件的影响,其在年中财报当中的数据表现并不好看。据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总销量为61.4万辆,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滑;净利润率仅为2.67%,较去年同期大跌49.53%。

除了受制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吉利净利润下滑的原因还在于,其在如此紧迫的局面下不但不和其他难兄难弟一起样紧衣缩食,甚至还“不按套路出牌”:继续扩张现有的子品牌序列、收购海外出租车公司、参与一众新造车企业的创业项目,甚至还向大洋彼岸那位“人间钢铁侠”学习,把自家的卫星送上了天……

在如此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份里还要支撑起如此巨大的摊子,不用说,吉利正在遭遇低谷。但我们依然需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在这样一个节骨眼上,低谷期对于吉利来说真的是一件坏事吗?吉利又在暗自筹谋着什么样的计划?

毛利率上涨,子品牌齐发力

除了销量与利润率之外,吉利年中财报中还有一些数据值得注意。

就比如,2022上半年,吉利汽车实现营业收入58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9%;平均单车毛利1.6万元,同比增长9.9%;新能源销量增长398%,在国产品牌中增速最快;此外,自由现金流上升1076%至人民币54亿元,净现金水平上升5.8%至人民币220.1亿元。

销量下滑却依然能实现总营收正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吉利单车毛利率的上升,还有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的提升。数据显示,吉利汽车总平均单车销售收入同比提升了21.1%,达到了10.2万元;新能源板块销量占比增加了14.4个百分点至17.9%,意味着吉利布局多年的新能源转型正在发力。

用销量和利润率衰减的代价,来换取单车利润率和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的提升,这样的“牺牲”策略怕是也只有吉利才想的出。

在中国自主品牌从“为销量论”向更高价格区间奋力一跃的过程中,吉利少不了每一个子品牌做出的努力。

具体来看。

首先是吉利品牌。在纯电补能体系尚未完善的大背景下,吉利的“雷神混动”凭借其超高的热效率和节油性以及动力强劲的特点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接受星车场APP记者采访时表示,星越L油电混动的销量已经过万,帝豪L超级电混的累计订单也已达3万辆。

承担吉利汽车品牌向上的“中国星”系列,也在上半年保持了高质量的发展,平均单价已经成功打入了合资竞争圈。随着7月份2023款星瑞的全新上市,以及今年四季度星越L还将首撘长续航“雷神混动”技术,“中国星”系列的发展势头还将继续上扬。

其次是极氪品牌。今年上半年,极氪品牌交付量达到19013辆,平均大定金额超过33.5万元。尽管极氪的交付数量并不算亮眼,但是极氪CEO安聪慧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极氪2022年全年交付7万台的目标不变。”

安聪慧的底气在于极氪的交付量正在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随着供应链情况的稳定向好和团队的努力,极氪品牌在今年7月份的销量创下5022辆的单月新高。安聪慧也表示,极氪下半年的单月销量将上升到万台级别。

领克品牌在今年上半年的平均销售收入也达到了15.2万元,领克09作为品牌旗下的首款大型SUV,也正式进入30万元的价格带;而一向扮演“小透明”角色的几何品牌,也在今年上半年重新梳理了品牌定位,销量实现了293%的快速增长。

总体来看,以吉利汽车品牌为核心,吉利过去几年布局的多个子品牌在经历了2022年上半年的蛰伏后,正在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而过去自主品牌给人以主打性价比优势的固有观念也正在吉利这家企业上发生了改变,单车毛利率的上涨便是最好的证明。

想到得到些什么就必然会失去些什么,这是李书福一直都深谙的道理。而“以量换价”,正是吉利在这个遍布荆棘的年份里给出的解题思路。

重金研发,补齐智能化短板

在经历了多年的新能源战略转型以后,吉利已经在2022年上半年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但需要指出的是,能源形式已经不是各家车企角逐的主要赛道,而在智能化方面的水平已经被业内公认为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下半场竞争中最关键的变量。

不过,直到今天,传统车企的产品在智能化方面依然被认为落后于新造车企业。那么吉利汽车在目前在这方面已经做了那些规划?又将如何在下半年弥补智能化的短板?

首先,吉利希望将智能化的“宝刀”攥在自己手里。目前,吉利已经通过多年的布局,围绕着“智能吉利科技生态网”,在汽车、芯片、卫星、飞行器、智能手机、数据中心等均已搭建了完整的研发体系。 智能座舱方面,2022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已经有多款车型从分布式控制的电子架构GEEA1.0升级到了功能域集中的电子架构GEEA2.0,同时匹配最新的高通8155车机芯片,实现了智能座舱的OTA升级,计划今年将完成10次左右的OTA升级。

吉利还将量产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座舱操作系统One OS,能够支持一版软件覆盖多款车型的需求,让用户能够获得近似于手机交互的车机体验。

智能驾驶方面,吉利汽车重点布局了L2+、L3智能驾驶技术。今年四季度起,全新一代“NOA自动驾驶领航系统”将在领克、吉利和几何的最新产品上应用,用户可以通过FOTA的方式进行不同功能的订阅、升级,驾乘体验不断进化。

在新技术的研发上,吉利一直都是投入最多的车企之一。

据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指出,近十年来吉利控股累计研发投入超1400亿元,并成为2021年中国企业研发投入TOP10中唯一的车企。他还表示,“进入手机行业、发射低轨卫星;在车规芯片领域领先布局,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所有这些布局都是为了做大做强吉利汽车主业,为用户创造更高价值和极致体验。”

此外,在智能化层面,吉利也不光是一股脑儿地全部自己做,并且还向其他传统车企一样积极拥抱强有力的供应商。

就比如,几何偏品牌将在今年下半年将联合华为鸿蒙打造“超电数智座舱”,并带来G6、M6这两款全新车型。

写在最后:

吉利汽车让我们看到了一家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转型上的新思路。即便面临如同2022年上半年这种扑面而来的“不确定性”,吉利依然可以通过深厚而广泛的市场布局,在保证销量的同时提振单车毛利率,从而向更高级别的市场发起冲锋。

但,即便目前吉利给人以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不确定性”因素依然有可能在2022年下半年的市场竞争中再度上演。就像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在接受星车场APP记者采访时表示的那样:

“下半年,世界经济的运行仍然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但是吉利控股旗下的各业务板块转型的步伐不会停歇。相信通过稳扎稳打,持续突破,吉利汽车未来几年一定能形成“厚积薄发、后来居上‘的态势’。”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