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在秦末各路诸侯义军中,刘邦即不是起兵最早的,也不拥有六国后裔那般号召力,虽说最终被封为汉王,但项羽却意图将其牢牢锁死在蜀地。那么,刘邦又是如何击败项羽,夺取天下的呢?
【注:秦末汉初采用颛顼历,以十月初一为岁首】
项羽深陷齐地叛乱,刘邦趁机杀出汉中项羽虽然在鸿门宴没有诛杀刘邦,最终在大封天下时也将其封为了汉王,但在划分地盘之时却还是留了个心眼,虽封其为汉王,但却将其地盘主要放在了巴蜀地区,再加上一块汉中,建都南郑。
与此同时,项羽又将秦国故土一分为三,分别封章邯、司马欣、董翳为雍王、塞王、翟王,意图使三王彻底堵死刘邦北上之路;又封原楚国贵族后代、楚王熊心柱国共敖为临江王,使其堵死刘邦东出之路。项羽意图通过这种方式,彻底将刘邦堵死在蜀地。
项羽分封天下后,各地诸侯王便各自返回了封地。然而,由于项羽的分封并不公平,因此天下很快便再度陷入战乱。先是田荣赶走齐王田都、杀死胶东王田市、攻杀济北王田安,一统三齐之地,自立为王对抗西楚。接着燕王臧荼和辽东王韩广发生内讧,燕王臧荼攻杀辽东王韩广,吞并辽东。之后陈馀又向田荣借兵,赶走了赵王张耳,迎回赵王赵歇,赵歇则将陈馀封为代王,同样站在了项羽的对立面。
项羽得知田荣自立后,遂命令九江王英布出兵帮助自己平叛,但却被英布所拒,无奈项羽只得亲自率兵平叛,然而项羽虽然击败了田荣,田荣随后也被平原百姓所杀。然而,由于项羽一路在齐地烧杀抢掠,结果激起了齐地百姓的激烈反抗,反而使得项羽陷入了战争泥潭。
就在项羽深陷齐地之时,刘邦也趁机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杀出汉中,重返关中。而章邯、司马欣、董翳因为让关中子弟损失惨重,早已失去了关中人心,因此章邯很快便被击败,而司马欣和董翳随后也战败投降,导致刘邦很快便一统三秦。项羽得知消息,连忙封受郑昌为韩王,使其在韩国旧地阻挡刘邦东进。
△“彭城之战”前形势
刘邦夺取秦地后,为了消除项羽的戒心,写信给项羽,表示自己夺取关中后已经心满意足,不会继续向东发展,项羽接到信后,便放心的继续平定齐地了。汉二年(前205年),基本平定三秦后,刘邦率兵东出,先后攻灭或迫降殷王司马卬、河南王申阳和西魏王魏豹。
刘邦东出攻占彭城,项羽回军击败刘邦汉二年(前205年)三月,刘邦以“为义帝熊心报仇”为由,趁着项羽深陷齐国无力抽身的机会,尽起麾下兵马,并率领殷王司马印、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信、魏王豹等诸侯军共计五十六万,兵分三路大举东进。
△刘邦进攻路线和楚军防线
此时项羽主力虽然在齐地,但为了防止刘邦西进,还是自济水西岸,迤南亘、太康、淮阳一线布置了防线。然而,面对刘邦大军,楚军防线迅速告破,而彭城也仅有数千老弱守军,结果西楚都城彭城很快便落入了刘邦手中。
刘邦攻破彭城后,令吕后兄长吕泽驻守下邑,任命彭越为魏相前往梁地,又令樊哙北攻邹鲁、瑕丘、薛,驻守于山东峄县、枣庄、邹县、曲阜、滋阳一带,掩护彭城安全。同时,令三十余万诸侯联军驻守于肖砀和彭城外围。
△刘邦防线和项羽回援路线
项羽得知彭城失陷后,最初也是大惊,但考虑到刘邦麾下军队的组成后,在齐地仍未平定的情况下,便留下众将继续讨伐齐地田横,自己则亲率3万精锐骑兵回救彭城。项羽先在鲁瑕丘攻破樊哙防线,之后利用夜色掩护绕道彭城以西,在守军还没有接到前线战报的情况下,于次日拂晓突然自西向东对彭城外围守军发动了进攻。
面对突然出现在背后的项羽军队,彭城外围的诸侯联军猝不及防,未能组织起有效抵抗,便迅速陷入崩溃,仅彭城外围便因自相践踏和楚军斩杀而损失了十余万人,刘邦战败之后西逃,项羽则率军紧追不舍,双方在谷水、泗水之地再次大战,刘邦的军队一触即溃,又被楚军斩杀、落水淹死十余万。
△刘邦败退路线
最终,刘邦偷偷抄小路跑到下邑的吕泽军中,与吕泽一起向西撤退,并沿途收拢败军,而萧何也带领关中援军赶来增援,刘邦一直撤退到荥阳南部的京邑、索邑附近,才凭借由关中援军组成的骑兵,击败了项羽的前锋军队,重新稳住阵脚。
刘邦坚持正面抵抗,韩信开辟北方战场虽说“彭城之战”刘邦遭遇惨败,但实际上损失的更多是彭城周围的诸侯联军,而刘邦主力的损失并不严重,再加上刘邦留偏军牵制楚军,又布置了“丰县-下邑-砀县”和雍丘设置了两道防线,以及派遣随何策反九江王英布迫使项羽分兵。结果,不仅刘邦率领主力成功西返,就连西汉开国功臣一百四十多个列侯也无一伤亡,甚至六十多岁的郦食其也毫发无损的撤了回来。
△刘邦布置防线
不过,刘邦虽然主力损失不大,且在荥阳地区重新稳住了阵脚,但形势对其来说却仍然不利。刘邦战败之后,原本投降刘邦的各路诸侯王又纷纷再度倒向项羽,尤其是西魏王魏豹,以探亲为借口,率军重新返回魏地,直接威胁了刘邦侧翼。
面对不利的局面,刘邦采纳了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的建议。于是,刘邦继续留在荥阳地区,率领主力在正面战场抵御楚军,同时以韩信为主将,以曹参、灌婴为副将,统率十万大军开辟北方战场。
△韩信开辟北方战线
韩信先是率军偷渡阳夏,迅速围攻安邑,魏王魏豹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只得献城投降,魏地被重新纳入刘邦统治。之后,韩信又于汉二年(前205年),“后九月,破代兵”,迫使陈馀放弃代地,率军逃入赵地。而韩信则于汉三年(前205年)十月,以“背水一战”之策,夺取井陉关,与张耳率军杀入赵地,赵军主力惨败,主将陈馀被杀,韩信随后“岁余乃下赵五十余”,赵代之地遂被平定,刘邦则封张耳为赵王,使其巩固对赵代之地的统治。
之后,韩信在李左车的建议下,派使者前往燕地,燕王臧荼迫于形势,最终选择了不战而降。与此同时,在“成皋之战”中战败的刘邦,恼怒韩信不派兵支援,遂夺取韩信兵权,并命令张耳在赵地重新征召士兵,以韩信为主将率兵继续向东进攻齐国。
△韩信攻占齐地
之后,韩信率兵东进,于汉四年(前203年)基本平定齐地,刘邦封韩信为齐王。与此同时,衡山王吴芮在张良的劝说下,也最终转投了刘邦。至此,刘邦已经占据全国大部,从三面对项羽形成了包围之势。
项羽最终兵败垓下,刘邦称帝一统天下项羽虽然在正面战场占优,但却始终无法突破刘邦的正面防御,双方陷入对峙状态。然而,由于韩信自齐地带来的威胁,再加上梁地彭越不断袭扰楚军粮道(项羽也曾回军攻打彭越,但正面却被刘邦击败),局势对于楚军已经越来越不利。无奈之下,项羽只得在汉四年(前203年)八月与刘邦议和,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
△“垓下之战”前形势
“鸿沟和议”后,项羽率领楚军疲兵东撤,而刘邦却在张良、陈平的建议下,撕毁合约率兵追击,并令齐王韩信、梁王彭越尽数回军南下,同时令刘贾联合英布收复九江,自淮地北上合攻项羽。项羽撤至阳夏后,被刘邦大军追杀,楚军战败,大将周将军被杀,项羽被迫退至固陵,刘邦又追至固陵,却被断后的钟离眜击败,项羽赢得了短暂的喘息之机。
追击受阻,刘邦便命刘贾渡过淮河,阻断项羽南逃路线,并派人策反楚国大司马周殷,帮助刘贾、英布攻占九江。此时,韩信虽然没有奉命出兵,但其麾下的灌婴、靳歙等人却出兵攻破楚都彭城,断绝了项羽逃回彭城之路,随后后率领骑兵挺进固陵与刘邦合军。项羽为防止自己被包围,只得向南退守陈县,集结剩余兵力意图做最后决战。
△项羽撤退和刘邦追击形势
汉五年(前203年)十月,汉军再败楚军于陈下,楚将灵常、陈公利几降汉,项羽本想退往会稽,但向南退路已断,无奈之下只得向东退往垓下。刘邦继续率军追击的同时,刘贾、周殷、英布也率军向垓下挺进,韩信、彭越见项羽大势已去,在刘邦裂土封王的许愿下,也率兵南下,参与对项羽的围攻。
汉五年(前203年)十一月,退至垓下的项羽率领十万疲惫之师筑垒安营,恢复军力。次月,韩信、彭越、英布与刘邦会合,汉军兵力达到七十万,在垓下将向江南撤退的十万楚军层层包围。汉五年(前202年)一月,楚汉双方展开决战,双方激战一日,面对占据绝对优势的汉军,楚军只得退守垓下城。夜间,汉军采用“四面楚歌”的心理攻势,楚军士气将至冰点。项羽见大势已去,遂率领八百精骑突围南逃。
△项羽自刎而死,楚汉争霸结束
次日,发现项羽逃走后,刘邦命灌婴率五千骑兵追击,虽然项羽“困兽之斗”极为勇猛,但心灰意冷之下最终还是在乌江边自刎而死。楚汉争霸,最终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
汉五年(202年)二月,楚王韩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赵王张耳、长沙王吴芮等上书刘邦,请其即位称帝。于是,刘邦于汜水北岸称帝,建立西汉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