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客户的需要”变成了“规格”,变成了“技术规范”,变成了“交付的要求”……,其过程就像“传话游戏”那样,在输入和输出之间产生可笑的偏差。
这种偏差必然会降低产品的价值或者客户感知的价值。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质量定义各不同
我在许多高层研讨会或沟通会上都会问:“你们负责销售的人来了没有?请你们告诉我,你们是如何定义质量的?”
销售部会说:“满足客户的需要。”
我说:“好,那么负责市场部门的人,你们怎么定义质量?”
市场部说:“了解客户的需求。”
我说:“很好,那么负责设计或研发部门的人,你们是如何定义质量的?”
往往这个时候研发部门都会说:“我们要满足设计的要求,满足技术的规范。”
我说:“好,接下来该问采购了。请问采购部怎么定义质量?
采购部负责人说:“第一要满足成本的要求,第二满足设计的要求,第三我们要满足交付的要求。”
我说:“好,那么制造部门,你们又如何定义质量?”
制造部门的人会说:“我们满足规格的要求。”
我说:“太好了,接下来该到物流了,物流部门的人,你们该如何定义质量呢?”
物流的人说:“那就是按照要求、按照时间去发货吧。”
“最后,该说服务部门了,请问你们又如何定义质量呢?”
……
二、环环相扣的质量链,为何总是“掉链子”
实际上,通过上述的对话,我们已经把企业从客户订单到向客户交付的一条”质量链”给描绘出来了。
在这个链条中,我们对于质量的定义是否一致呢?
从“客户的需要”变成了“规格”,变成了“技术规范”,变成了“交付的要求”,等等,是否像玩“传话游戏”那样输入和输出之间产生了可笑的偏差呢?
显然是这样的。那么,我请大家思考戴明老先生说过的一句话:管理的天敌就是偏差。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偏差或不一致呢?
如果我们再在每一部门连接处的偏差点画一条线的话,你会发现,实际上就形成了一堵纵横交织的边界,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部门墙”或“部门壁垒”,而这些边界所带来的麻烦,就是我们相互之间所谓的一种“掉链子”的现象。
三、如何提升产品的价值或者客户感知的价值
其实,我们可以把企业的这条“质量链”截成三段:
从销售到市场、到研发,为一段,我们把它叫作“产品质量”段,换句话说,产品的质量是由这几个部门来决定的;
而采购、制造则为第二段,决定了“交付质量”;
第三段为物流和服务,这段决定是“支撑质量”。
由此,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所谓的“质量”变成了这三种质量的加减之和。如果我们用一个公式来表示的话,那就是:产品的价值或者客户感知的价值=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交付质量。
另外我们再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在每一段之间都形成了一个偏差,而这种偏差反过来解读,这条“质量链”实际上就是一条“要求链”。
很显然,在每一个部分之间对“要求”的理解与把握都出现了一个不小的波动或偏差,如果计算出这种波动或偏差的“偏差率”或者叫“要求不符合率”,那么,我们再把它们用ABC表示,并带入上述公式,于是,我们就得出一个新的公式:
产品的价值或者客户感知的价值=产品质量×偏差率A+服务支撑质量×偏差率C-交付质量×偏差率B。
而结果呢?就没有达到预期,没有质量了,如果用什么衡量指数来表示这种“不符合要求的表现”,那就是大家熟知的“客户满意度”(CSI)和“不符合要求的代价”(PONC)或“质量成本”。
按照Groocock(John M.Groocock,The Chain of Quality 《质量链》,John Wiley&Sons,1986,作者为克劳士比先生的老部下,曾任ITT欧洲部质量副总裁,TRW质量副总裁,伦敦大学学院博士)的产品价值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三个方面的启迪:
1.产品质量是五个责任部门精诚团结、协同一致的结果;
2.三部分质量的划分以及“偏差率”的统计,是便于同竞争对手做量化对比,进而驱动改进的有效方法;
3.提升客户的感知价值,减少PONC,自然成为提升质量竞争优势的两大抓手。
作者:杨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