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年轻的时候,骨骼很强健和坚固,尤其是30岁之前骨量处于峰值,即使是摔倒也无恙;但随着年龄增长,30岁后骨量峰值必然会下降,导致骨质大量流失,骨骼变的疏松多孔,在日常即使是一个轻微的动作都会发生骨折,且还容易诱发骨质疏松症。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呢?
其实,骨质疏松是一种退行性的骨骼疾病,以骨量下降和骨微结构损坏为主要特征,表现为骨脆性增加,容易诱发骨折的一种骨病,当发生了骨质疏松会引起全身骨痛,身高缩短、弓腰驼背、呼吸困难、骨折等症状,给患者的心理和身体带来双重影响。
医学界的专家归纳了骨质疏松的特征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医药费和低治愈率。
骨质疏松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近些年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平时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随着生活条件变好,很多人对吃的都无节制,摄入过多偷钙、伤骨类的食物,所以不利于骨骼生长发育。
转告家人:3种食物被列为“伤骨”名单,吃得越多,骨病越重
1、草酸类食物
当体内摄入过多的草酸,会与钙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进而会影响骨钙的沉淀和吸收,增加钙的流失,因此不利于骨骼生长发育,此外还会在体内形成结石,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多种蔬菜里边都含有草酸物质,如菠菜、莴笋、苋菜等,骨骼不好以及骨质疏松患者建议少吃。
2、高盐类食物
高盐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钠离子,当人体摄于过量的钠离子,肾脏在排泄钠离子的过程中,也会携带走一部分钙离子,因此会导致骨钙大量流失,无法进行沉淀和利用,久而久之会引发骨质疏松。
其中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腌菜、咸菜在制作过程中都会加入很多食盐,建议少吃。
3、过量蛋白质
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引起高尿钙反应,降低肠道钙吸收,进而影响血液酸碱度(使PH值偏酸),可动员骨钙入血作为缓冲,同时使尿钙丢失增多,从而不利于骨骼生长发育,进而诱发骨质疏松症。
作为骨骼有机基质的基础原料,大量缺乏也不利于骨骼生长,那么在食用的过程中要科学、适量。
骨科医生:坚持补充“1物”、常做“2事”,骨质疏松不攻自破
“1物”——补骨叶苷
在日常生活中骨质疏松患者适量的内调也非常有必要,在内调时可以补充一些补骨叶苷,可以促进骨钙的沉淀和吸收,提高骨代谢能力,促进骨形成,进而可以增强骨骼强度和质量,有助于骨骼生长发育。
其中,补骨叶苷中的补骨脂、杜仲叶、淫羊藿,具有肝肾同补和强健筋骨的作用,进而可以预防由肾阳虚引起的骨质疏松;且里边还添加了多种骨骼自身所需的硫酸软骨素,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其能够促进骨钙的沉淀和吸收,减少骨质流失,进而增加骨密度;其还能够促进软骨细胞的再生和修复,缓解骨质疏松带来的骨骼、关节疼痛等问题。
在平时,坚持补充不仅能够促进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还能够缓解身体各种不适,从而促进身体和骨骼健康。
“2事”
第一,保持充足日晒
每天可以到户外进行30分钟的日晒,为了避免晒伤,需要根据季节和时间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冬春季,可以在上午11点或者下午2点左右出去;夏秋季,可以选择在上午9点或者下午5点左右出去;在接受日晒的过程中,可以将上臂和颈部裸露出来,这样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进而帮助促进钙的吸收,以致达到强化骨质的效果。
第二,坚持适量运动
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来说,每天坚持适量运动能够改善身体的平衡力,促进身体肌肉的韧性,从而可以减少走路跌倒的几率,降低骨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