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是一座非常洋气的城市,被人们赞誉为东方小巴黎,最繁华的步行街中央大街如同一座建筑博物馆,集中了欧洲不同时期各种的建筑,包括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折中主义等17座美轮美奂的建筑。哈尔滨在早期也曾经世人被称为“教堂之国”,因为在上个世纪初,哈尔滨的各种风格的教堂最多的时候曾经达到了70多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今天依旧保存完好的圣索菲亚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从外观上看,从外观上看,整个教堂气势恢弘,精美绝伦。索菲亚教堂是俄罗斯拜占庭建筑的典范,教堂整个的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今天圣索菲亚虽然已经失去了往日教堂的功能,但它却保留了东正教堂的拜占庭建筑之美。
圣索菲亚大教堂长期以来作为哈尔滨的城市地标,和哈尔滨最著名的一个名片,成为了这座城市最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被很多当地人和游人赞誉为是哈尔滨的骄傲。人们一说起哈尔滨最著名的景点,往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座教堂,今天这里也变成了旅游哈尔滨的一个最重要打卡地。
但是在很多哈尔滨当地人的心目中,圣索菲亚教堂虽然是一座非常漂亮的东正教堂,但同时它也是一个耻辱的象征,因为它是沙俄侵略中国东北的一个重要象征,是哈尔滨那段屈辱历史的一个见证者。圣索菲亚教堂最早建于1907年, 最初是为侵占中国东北的沙俄东 西伯利亚 第四步兵师修建的一座随军教堂。1923年9月27日,圣索菲亚教堂第二次重建,于1932年11月25日落成,可以说,圣索菲亚教堂是沙俄侵略中国的一个产物。
现在学术界有一种观点,对圣索菲亚教堂是否是哈尔滨的象征,是否可以代表哈尔滨,是否可以代表哈尔滨的传统文化提出了质疑。这种观点认为,圣索菲亚教堂最早是沙俄军队的一座随军教堂,是沙俄侵略中国东北的历史见证,代表着哈尔滨一段屈辱的历史,它只是一座外来的建筑,代表着一种外来的文化,而且带有侵略性的文化。
因此圣索菲亚教堂只能算是一座著名的旅游景点,它不应该成为哈尔滨的象征,因为它代表了一段屈辱的历史,圣索菲亚教堂更没有资格代表哈尔滨的传统文化。持有这座观点的很多人认为把哈尔滨建筑博物馆开设在索菲亚教堂内也是不妥的。
这种观点认为,真正能代表哈尔滨传统文化的是清朝年间修建的老道外的道台府,还有老道外的那些中华巴洛克建筑 。“中华巴洛克”建筑就是把中式建筑和西洋建筑完美的结合独创的一种建筑形式。这种“前店后宅”的四合院式的民居商市建筑,平面布局和功能是民族传统的,立面造型则是“巴洛克”式的,而立面上的装饰又以蝙蝠、石榴、盘长、金蟾、牡丹等具有吉祥意义图案为特色。目前国内最大、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坐落在哈尔滨的道外区。也许,中华巴洛克才能真正代表着哈尔滨的传统文化,成为哈尔滨的象征。
而能够代表现代哈尔滨的是哈尔滨防洪纪念碑和近年来修建的哈尔滨大剧院等建筑,而圣索菲亚教堂作为哈尔滨早期一座沙俄修建的东正教堂,只是沙俄侵略中国东北的一个历史记录,这座教堂建筑即使再漂亮,也绝对不能成为哈尔滨的骄傲和象征,只能作为一座有历史意义的老建筑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