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平遥慈相寺勘察报告

平遥慈相寺勘察报告

《文物季刊》1990年01期

郭步 艇

慈相寺,古名圣俱寺,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城东二十里的沿村堡乡冀郭村东北隅。北临婴润河,南垣麓台山。寺内古柏苍翠,周围环境优佳。一九八六年八月十八日山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慈相寺之历史沿革

据寺内金明昌五年(1194年)《汾州平遥县慈相寺修造碑》记载“始有大士繇西极来,曰无名师,宴坐於麓台山四十载。唐肃宗召诣京师,待若惇友。上元初,示化於宫城之寺,诏还故山”。还有寺内金泰和元年(1201年)《平遥县冀郭村慈相寺僧众塔记铭》载∶“自有唐肃宗以来,其设寺额,本名圣俱。而是时主持教□者,既始祖无名大师也”。同时在实地勘察,也发现有唐代绳纹砖。这样经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考证现场实物得出,慈相寺的创建年代,至迟也在唐肃宗时期(756年一763年)。

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寺僧道靖建造麓台宝塔,又名麓镜台。收藏无名祖师骨灰。宋皇祐三年(1051年),圣俱寺改名为慈相寺。当时能够建造一座“约九丈余”①的麓台宝塔,并非易事。可以说,宋庆历年间至皇祐三年是慈相寺第一个兴盛时期。但到了宋末,由于战争连绵不断,慈相寺也没有逃脱毁于兵火的命运,仅侥幸存正殿和山门。

金天会年间(1123年——1135年),寺院住持宝量重修寺院,在旧址上重立佛塔,还对其余稍加修建,但不久宝量逝世。由新任住持福澄和尚继续对慈相寺大加修葺,堂设毗庐,壁绘万佛,右置释迦六祖,左置地藏菩萨十王像。共修建房屋一千二百余间。其规模较前更为扩大,面貌焕然一新。这次修葺从金大定十九年至明昌元年,历时十五年。据《汾州平遥县慈相寺修造碑》载∶“於是僧有径行宴坐之安,人适游礼虔仰之愿。然后作大佛事三画,夜饭缁索,万人庆其成也”。由此可见;金代慈相寺之盛,超过了宋代。是为慈相寺第二个兴盛时期。

金代至清,“迄今数百年来,风侵雨蚀,土崩瓦解。至本朝顺治六年,又为兵火所灾”。②康熙时塔后后殿也被河水冲毁。清乾隆四十六年,寺院住持法定和尚与其徒对正殿五间、东西窑各五间进行整修。次年对关帝庙三间也作了维修。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重修乐楼、山门。嘉庆十五年(1810年)新修建钟鼓二楼。

此后慈相寺规模越来越小,东西建筑也逐渐毁坏。“文革”后,大队占用并拆除乐楼大部,修建新戏台未成。1983年县文管所接管慈相寺。1985年维修正殿后墙,划定保护范围,指定专人管理。国家重要的文化遗产受到应有的保护。

在勘察工作中,发现慈相寺现存几块碑碣。其中有些有着重要的参考和研究价值。现一并按时代顺序排列如下∶

1.《大宋西河郡麓台山圣俱寺碑》(残破)(宋庆历六年五月)

2.《汾州平遥县慈相寺修造碑》(金明昌五年春四十有二日记)

3.《书琴仙堂诗刻》(金泰和二年)

4.《慈相寺僧众塔记铭》(金泰和六年四月六日)

5.《重修慈相寺碑记》(清乾隆四十八年七月)6.《关帝庙重修碑记》(清乾隆五十八年)

7.《重修钟鼓二楼并补》(清道光三年)

8.《补修关帝庙暨各处庙宇碑》(清光绪十四年)9.《无名菩萨神圣眼药图》(年代残缺)二、慈相寺总平面布局慈相寺的总平面布局,是按照我国寺庙建筑古制,中轴对称式,主要建筑建在中轴线上。建塔制度,也是按照我国宋代和宋代以后塔建在大殿之后的旧规③,砖塔建在了正殿之后。

现存整个寺院坐北朝南,为三进院。分别由山门、乐楼(只剩高台基)、关帝庙及关帝庙两山墙并列的钟、鼓二楼、正殿、东西两侧窑洞、无名大师灵塔组成。总占地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图一)

寺院最前端是山门,建在高约80厘米的台基之上。面阑三间,进深一间,硬山顶,为清代乾隆年间遗物,保存完整。明间台基中部留有宽2.09米的通道,直通山门后乐楼高台基中部券洞。

乐楼紧贴山门后墙而建。“文革”后,大队拆除乐楼,改建新戏台,未成。现只存高台基。台基中部券有宽1.75米、高1.90米、长14.06米券洞,和山门明间通道相接。

是进入寺院的通道。

关帝庙前地势开阔,距离乐楼33.85米。现存建筑多为清乾隆时期遗物,其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设插廊,悬山顶,举架较高。庙前有月台,宽6.90米,长10.41米。紧靠关帝庙东西山墙,排列钟鼓二楼。左右对称,小巧玲珑,平面接近方形,高台基座券有券道。屋顶为十字歇山顶。其木构件雕刻精细,做工讲究。为清嘉庆十五年建造。

正殿为慈相寺的主要建筑之一,距关帝庙22.77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悬山顶。经详细勘察,在四橡袱下发现有“宝 量仲英”等题记,和金明昌五年《汾州平遥县慈相寺修造碑》记载相吻合,同时结合建筑特征可以断定葱相寺正殿主要结构均为金代遗物。

正殿前东西两侧各置带廊砖 卷窑洞五间。西侧窑洞塌毁,只剩前廊。东侧窑洞南两间全部塌毁,北面三间完整。根据记载和实物勘察,窑洞为清代建筑。

正殿后十五米处的中轴线上,是金天会年间(1123年一1135年),僧人宝量在宋末毁于兵火的宋庆历年间麓台宝塔旧址上重建的一座八角、九层、楼阁式无名大师灵塔,也是慈相寺的主要建筑之一。

寺院东南一里,山丘上建有一座明代实心、八角、三层小佛塔,玲珑秀丽,和慈相寺相映衬,是寺院的一重要景物。

三、正殿的建筑技术

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檐插廊,增设檐椽一架,形成七架椽构 造,悬山式顶。平面成长方形。通高14.40米,通面阔21.28米,通进深15.80米。建筑面积为498平方米。(图二)

1、平面与柱子的排列

正殿明间开间460厘米,次间434厘米,稍间400厘米。进深中间8~7厘米,前间至廊460厘米,后间263厘米。台明前出168厘米,后出74厘米。月台宽与台明同,为2396厘米,长208厘米,高40厘米。台明、月台均无压沿石,使用虎头砖。月台前有踏道二步。殿内地面采用方砖十字对缝斜墁。稍间、台明、月台采用条砖墁地,不符合金代手法,明显经后人更换。

正殿现存佛台,长1318厘米,宽398厘米,高103厘米。这种形制的佛台不符合金代手法,经过后人改建。佛台为须弥座,正面束腰内砌有各种砖雕三十七幅,其中雕有人物、花卉、花格等。雕刻精细,形象逼真,图案优美,是金代遗物。后人在改建佛台时,仍将这些砖雕包 砌 在现存佛台上。

佛台台面用33×33×7(厘米)方砖,十字对缝斜墁,为金代习见的手法。

正殿现共用立柱二十九根,其中前后檐柱八根,角柱四根,金柱十二根,(包括四根是后人在修缮时,为减少前后槽金柱间梁架跨度而另加的。)山柱五根(包括一根是在修建时,因西山墙四椽袱长度不够,采用的二根相接,在接头处增加山柱的办法而另加的)。正殿柱子的排列除前槽金柱采用移柱法,向后移53厘米外,其它柱子都排列规整(图三)。

2、柱子的式样正殿的檐柱、金柱、山柱都为圆形直 柱造,有侧角。在四周不同位置上,向两个方向,即横侧和纵侧。檐柱柱头有卷刹,有收分。前檐角柱经后人更换,因而直径小于檐柱,既无卷刹,又无收分,柱头做 平 直截取。

(详细尺寸见慈相寺正殿各种柱子统一尺寸表)

3、阑额与普柏枋呈丁字形。阑额高26厘米,宽13厘米,出头23厘米,斜刹向里收12厘米。这种阑都出头向里收刹的规制,正是金代建筑明显特征之一。④普柏枋高13厘米,宽29厘米。普柏枋对接采用勾头掌搭,出头做如意头。

4、斗拱

正殿的斗拱总计有三种不同式样∶前檐柱头铺作五铺作,出 单抄单下昂,重拱计心造,出真昂,下垫华头子。一跳瓜子拱上瓜子慢拱承罗汉枋。二跳昂上安装令拱,同耍头相交,中置齐心斗,乳袱伸出檐外,上承替木、撩檐抟。令拱、瓜子拱、瓜子慢拱拱头砍成斜面,约近60°。散斗做成菱形。后尾出三号,第一跳置翼形拱。第二跳瓜子拱,上托罗汉枋。第三跳上平盘斗托在乳袱之下。(图四)

前檐补间铺作∶补间斗拱每间均匀分布一朵,栌斗坐在普柏枋上。檐外与柱头铺作相同。后尾亦出三跳,第一跳出翼形拱。第二跳设连珠斗,口出实拍小拱头,上托罗汉枋。第三跳翼形拱和华替相交,华替承托下昂。昂后尾上置交互斗,出实拍小拱头短替与翼形耍头相交,承下平抟。(图五)柱头铺作同补间铺作的华拱用足材,其余使用单材。(详细尺寸见慈相寺正殿斗拱统一尺寸表与慈相寺正殿各种拱(昂)统一尺寸表)

后檐斗拱∶后檐斗拱结构简单,仅柱头有斗拱,斗拱为把头交项作。后檐这种简单作法也说明这时的慈相寺,由于财力或其它原因,没有能够继续做较大的斗拱。

5、材架尺度

足材高28厘米,粲高8厘米。单材高20厘米,材宽13厘米。其断面比例为3∶2。用宋《营造法式》规定标准来看,相当于五等材或六等材。(用两种宋尺推算出的结果)以殿堂开间计量,用材小于法式规定。

6、梁架结构

正殿为七架椽屋,四椽楸对前乳袱后笥牵用四柱。梁架为“彻上露明造”。梁枋一律明袱作法。前槽金柱采用移柱造,缩小了前后槽金柱跨度,增强了四椽袱抗剪力。这种移柱造是金代建筑中的常用作法。

前乳枇伸出檐外,置于前檐柱头铺作的齐心头上,前端和替木相交承撩檐抟,出头作平直截取。后尾伸入前槽金柱中。乳袱背上坐驼峰,上置大斗、棒节令拱、替木和笥牵相交承托下平传。简牵及替木出头做平直-截取。简牵后尾伸入前槽金柱之内。中平传结点使用移柱造,使山面和明间结构有所不同。山面在山柱上置大斗,大斗口前后出楷头上置四椽袱状。左右出拱子,攀间枋、替木与四椽袱相交,承中平抟。后槽金柱上中平持结点全部同此。明间中平持结点是驼峰坐在笥牵之上,再置大斗。大斗前后出四椽袱,左右出令拱,攀间枋,替木和四橡楸相交,承中平抟。而前槽金柱后移53厘米,上置大斗承四椽状。

上平持结点,山面是四椽掼 背上置驼峰、大斗,十字口前后出平梁,左右出令拱、替木和平梁相交承上平持。明间在平梁之下又设一根附梁,其结点是四椽袱上置驼峰、大斗、附梁、复设大斗,大斗口出平梁与令拱、替木相交,上承上平抟。

平梁中心立侏儒柱,侏儒柱砍成方形抹棱,底部施用角背支撑。侏儒柱上置丁华末亥拱,以替木承托脊抟。前后用叉手支撑。明、次、稍间各用攀间枋一材,为隔间上下相闪施用。即明间攀间枋出次间为半拱,次间攀间枋两头分别出明、稍间,出头做蚂蚱头。(图六)

在整个大殿的纵向结构上,均用抟枋、攀间,使各缝梁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柱头之间施用阑额、普柏枋相联结,使整个建筑上、下、左、右、内外槽成为一个稳固而坚实的整体。正殿八百多年来,饱经风霜,屹然挺立,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正殿梁架部件及梁架结构尺寸如下1.梁仿断 面∶(高×宽)平梁26×i8 (厘米)附梁2×17(厘米)四椽袱50×36(厘米)乳袱34×26(厘米)前笥牵与后箭牵均为23×2)(厘米);后穿插枋20×13(厘米)。以上梁枋断面之比除前后简牵外均约为3∶2,符合金代建筑特征。

2.驼峰∶正殿使用的驼峰全部为斜线驼峰,这种驼峰形制,为 金 代建 筑 典型特征。⑤

3.步架∶脊步225厘米,上平传步225厘米,前下槽步223厘米,前檐步331厘米,椽出82厘米,飞出37厘米。

4.举折∶正殿屋顶前坡四 椽,坡度和缓。脊步举高152厘米,为0.68举;上抟步举高124厘米,为0.58举前下槽步100厘米,为0.45举;前檐步100厘米,为0.33举;屋顶后坡三椽,坡度较前坡稍陡。后檐步108厘米,为0.41举。正殿前坡和后坡总举折分别是1∶4.2和1∶3.7。基本都接近金代1∶3或1∶4规制。

7、橡、飞、望·

正殿檐橡直径12厘米,橡头直径10厘米,卷刹长2-厘米。飞子长37厘米,飞根高10厘米,宽6厘米。飞头高7厘米,宽6厘米。博风板高50厘米,厚3厘米。望板厚2厘米。

8、瓦顶

正殿瓦顶已非原貌,是奇乾隆四十六年维修时的遗作。正脊总长22.93米,脊筒素面无饰。鸱吻现已不存。垂脊全部塌毁,垂兽残破。脊刹为五戟铁花刹,现以歪闪走斜。屋顶全部施布灰色筒板瓦,前坡瓦陇110陇,陇距22厘米。筒瓦长28厘米,宽12厘米;板瓦长22.5厘米,大头和小头宽分别是18厘米和14厘米。以上这些都是清代维修时更换的瓦件。后坡瓦陇92陇,陇距30厘米,陇宽16厘米。筒瓦长34厘米,宽16.5厘米;勾头长42厘米,宽16厘米板瓦长42厘米,大头和小头宽分别为26厘米和21厘米。按这些瓦件的形制和尺寸分析,应为金代遗物。

9、装修

正殿门窗格扇装修,安装在下平持缝垂直线乳袱之下。而不在柱间。这种方法,在其它地区还为少见。但在晋中境内,则屡见不鲜,象平遥清虚观大殿就是这样,应属于当地的地方特点。这种地方手法,至迟也开始于金代。

正殿装修总高522厘米。中槛、上槛都为20厘米。地掀25厘米。明、次间各安装格扇门四扇,稍间安窗。格扇门已非原制,为六抹头做法。其高为285厘米,宽为76厘米。格心分斜方格、豆腐块格、码三箭格三种。裙板为素板。其制做方法和特点,均明显为晚期之物。稍间安窗,窗长328厘米,宽240厘米。根条做方棂斜安,共用十七根方棂组成。其用材规格、制作形制,仍 属金代遗物。格扇、棂窗之上安装走马板。明、次间分为四块,每块高175厘米,宽96厘米。稍间分三块,每块高167厘米,宽91厘米。每块走马板四周全部用牙头护缝。后檐墙明间开后门,为板门形式,现只存门框,且是近来新制。

10、佛像和童画

正殿现存彩塑三尊,虽经后人装饰,但躯体衣褶尚存宋金风格。

整个殿内,后人维修时,四壁均抹滑秸泥一层,在东墙右下方,因后抹墙皮脱落,露出下层原墙皮,上面绘有壁画。人物形象生动,线条筒练有力,色彩浓淡有别。看其特点,此壁画应为金、元作品。

四、无名大师灵塔

无名大师灵塔是金天会 年 间(1123——1135年)重建时的原物。高为48.2米。八角、九层楼阁式。建在高130厘米的八角台基上。台基周围垒有夯土墙,墙高150厘米,墙厚75厘米,台基边长1350厘米。(图七)

塔身第一层外围,有明清时增建的十六孔无梁式券洞围廊,屋顶损坏。在围廊正南外建有硬山顶抱厦三间。由这里进入砖塔第一层塔室。塔室成八角形,内径330厘米。(图八)四周墙上部为仿木结构斗拱。斗拱之上自下而上叠涩内收,顶端留八角叠涩天井通二层。在塔室西墙辟有券门。采用穿壁式结构,用十六步踏道,在厚壁内折上,环绕半周登二层。二层内径513厘米,高316厘米。二层以上各层内部结构改为厚壁 空筒式结构。安装木过梁、木楼板、木楼梯。现这些木构件,因年久失修或人为破坏,楼板、楼梯大部损坏,已不能攀登。可以直观塔顶内部砖砌叠涩藻井。

塔身外形轮廓柔和挺拔,每层高度自下而上逐层递减。出檐与平座均采用叠涩和反叠涩的制作方法,出檐为八层叠涩,平座为六层叠涩。第一层塔檐与平座都已全部毁坏。第二层塔身四面做成假窗。檐部设有普柏枋,上置转角斗拱一朵,补间斗拱三朵。单抄双下昂。昂做批竹式。瓜子拱为鸳鸯交手拱。第三、四、五层塔檐补间斗拱减为二朵。第六、七层又减为一朵。第八、九层为素面,无斗拱。各层塔身越高越短,斗拱越高越简。从第三层开始,每层塔身分别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开砖券真窗洞或假窗洞。塔顶安置一周仰莲瓣,莲瓣中托覆钵。覆钵上置宝珠。极顶其它部分都已全部损坏。

在塔内三层以上,满壁绘清代千佛像,大部巳脱落或模糊不清。在二层掉下的墙皮内,露出底层墙皮上绘制的早期千佛壁画。虽已不很清楚,但看其特点,其时代也应和塔同期。

从宋末到金天会年间,只有十几年的时间,在这短短的时期内,一个朝代不可能建立一套独特、完整的建筑制度。从无名大师灵塔的建筑形式、制度和宋代造塔形式、制度相比较,就会看出金、宋两代形制接近。特别是和距离无名大师灵塔较近的宋建无边寺白塔相对照,更能证实这一问题。两处塔不论是在外形轮廓和建筑规模,还是在内部结构和细部手法都比较接近。这样就可以说明,无名大师灵塔是金代模仿宋制的一个典型范例。

刻“大周故裴府君妻铭”八字。志石基本呈方形,边长29.5、宽29、厚7.8厘米。志盖盏顶四坡与志石四周均刻卷叶缠枝花纹。志文为楷书,共11行,行1——12字不等,共计119字。

据志文称,郑氏字婉名华儿,其父名德秀,曾为(唐)荆州江陵县令。“夫人即公之第二女”,死于武周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十一月十一日,“春秋七十五”。据此可知。郑氏生于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较裴晤小九岁,后晤二十九年而死。武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十月二十八日“甜于绛州闻喜县涑川里高阳原之旧茔合葬”。按,这里的“涑川里”可能是裴晤志中“高阳乡”之易,而“高阳原”则明显是前志凤凰原。由此可见,在唐龙朔至武周天授几十年间内闻喜县乡政区城的变化和地名的演变。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方仅百余字的墓志上。还先后出现了近十个(不计重复者)武后新造文字,如人作“巫”,天作“而”,年作“霏”,月作“叵”等,反映出明显的武周时代碑志之特征,不仅为我们对同期无年代记载(或年代残缺)的碑志进行准确断代提供了依据,而且为研究武周文字珍贵的实物资料。

作为河东地区乃至我国封建时代一个著名世家望族的裴氏家族,其人才之盛,声名之隆,的确是令人注目的。因此,过去曾有不少学人对裴氏作过一定的研究,特别是在尊重人才的今天,裴氏家族更成了国内外不少“人才学”专家和爱好者进行探讨的重要课题。虽然我国的史籍中有关他们的传载为数不少,依据我们所知,作为最富价值的碑、志资料,除了在闻喜县现存有二三通有关裴氏的碑刻处,目前我们还尚未发现过象裴皓这样记载甚详的墓志资料。因此,裴晤墓志的发现,不仅为我们研究裴氏家族,特别是裴皓及其先世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史料,而且据此可补正史之缺佚、正方志之违异。其妻郑 氏墓志,对我们了解、研究唐及武周时代河东地区尤其是闻喜县的乡政区划、地域、地名沿革,以及武周文字等也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温馨说明:本平台目的在于集中传递全国各县考古成果,不作为任何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注明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图文编辑校对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及时纠正修改。谢谢合作!

搜索建议:平遥慈相寺勘察报告  
热文

 刑事案件属地的管辖权

一般来说,如果发生了刑事案件,大家拨打110报警电话,110会为你转接具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来进行处理;但是你知道管辖权是怎么形成的吗,我国的属地属人管辖权是什么...(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