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上榜品牌:
1· 戏精上身!麦咖啡发布25米巨幅分手海报。
2· 小红书发起「街巷小店帮扶计划」,不为改变的改变,很有现实意义。
3· 闲鱼「闲学行为大赏」第三蛋,讲述了那些「一脉相承」的宝贝。
01·
麦咖啡(McCafe)
关键词: 品牌人格化
麦咖啡发布分手海报了!
和谁?
和麦当劳。
最近,一出分手大戏在微博上演,不过,这次的主角不再是名人明星,而是两个品牌——麦咖啡&麦当劳。
发起分手的一方是麦咖啡。麦咖啡不仅声情并茂地写了分手信,还在店内放置了「分手立牌」↓
甚至,还制作了巨幅海报广而告之。
有多巨幅?
请看↓
作为麦当劳旗下咖啡品牌,麦咖啡(McCafe)1993年诞生于澳大利亚。一直以来,它都并行着两种经营业态。
第一种 ,以独立咖啡店形式出现。
第二种 ,和麦当劳甜品站一样,分立快餐店的两个角落之一。这是麦当劳试图为欧美顾客营造咖啡馆气氛的一种特殊业态。
而随着咖啡文化在中国本土的盛行,麦咖啡已经渐渐不再甘做麦当劳身边的「小透明」。
所以,麦咖啡此次还顺势通过微博博主强调了自己的实力。表示作为诞生于1993年的咖啡品牌,它不仅专业积累深厚,且实力出众,门店数量已经超过2400家。
总之,这次分手很大声。大家已经都知道到麦咖啡是「麦咖啡」,而不是「麦当劳的咖啡」了。
●有一套点评 :
品牌自导自演人格化大戏, 好戏连台,叫好叫座。
不得不说的是, 在这场分手大戏中,麦咖啡与麦当劳的「戏」是真好。 有来有往的,大家仿佛看见的不是两个品牌,而是两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真的在闹分手。
好比,在麦咖啡大张旗鼓地发布了「分手海报」以后,被分手的一方还不知情,等到事情发酵得人尽皆知了,麦当劳才在8月30日下午「一脸懵」地转发分手消息说:
「啥情况?我去问问」。
简直就是一整个「被分手无辜.jpg」。
并且,这场分手大戏演得不仅活灵活现,还有头有尾。
在尘埃落定之后,作为「正主」的麦当劳还给了大家一个「交待」:
「害,没分!闹了点脾气,说一直被叫成麦当劳的咖啡,很少有人注意到它的招牌和咖啡,希望以后大家叫它#麦咖啡#!P.S.明天有新品…」
东北腔都出来了,整个就是一副媳妇闹脾气了,刚刚哄好了的小男生模样。然后,赶紧找补,帮媳妇打个广告…
如此,顺理成章地就帮麦咖啡又宣传了一波…
一直以来,我们都说「品牌撕X,好戏连台」,而 不管是有意也好,无意也罢,品牌间的Diss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出圈」的方式 。
因为对于品牌而言,不怕撕X,就怕没热度。
并且,品牌互撕 带来热度并不短暂, 甚至可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持续在大众的「朋友圈」中刷出品牌热度。
对于麦当劳而言,品牌互撕并不陌生。因为它与汉堡王50多年来的相爱相杀,一直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只不过现如今,一直被「碰瓷」的麦当劳,终于想明白了,开始「自己撕自己」可真行。
并且从效果来看,这场自导自演的「互撕大戏」算是叫好又叫座。直接将麦咖啡的关注度拉满不说,二者趣味化、人格化地演绎,也并未损耗品牌好感,甚至,还为品牌拉取了不少好感度。
△ 在麦当劳的微博评论里,就有不少网友夸赞麦当劳「哄媳妇」的样子,表示这样的安排很可爱
关注度拉满,好感度也拉满的大戏,麦当劳和麦咖啡这场大戏,那是真真的好。
02·
小红书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近期,小红书推出了扶持计划——「街巷小店帮扶计划」,并推出了改造纪录片。
△ 小红书 「街巷小店帮扶计划」
小红书将目光聚焦于城市中不起眼的「街巷小店」,以「为了不变的改变」为改造主题, 对小店们进行了焕新。
整个改造项目 从店主们的诉求、周围邻里以及消费者的习惯出发,采用「微改造」方式。既不会不影响小店的正常营业,也保留了小店原有的初心与气质。
除了对线下门店进行空间改善,此次小红书 「街巷小店帮扶计划」 还会对小店进行线上内容话题、活动策划、流量倾斜等扶持。以此让小店能被社区更多用户看到、了解,也希望更多的人被吸引后去线下打卡、消费。
从线下实际店面改善,到线上线下引流,小红书 「街巷小店帮扶计划」,可谓将「帮扶」的意义落到了实处。
●有一套点评 :
商业「可以成为」最好的公益。
马云曾说,「商业是最大的公益」,被很多网友骂得狗血淋头。
诚然,商业是逐利的,而公益似乎不该以逐利为核心。
然而不逐利的公益,是无法长久的。
而商业虽然不能说是「最大的」公益,却「可以成为」最好的公益。
看完整个记录片,我们不难发现,此次小红书 「街巷小店帮扶计划」着眼点虽小,却拥有着实实在在的现实帮扶意义。
疫情发生以来,它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我们都有目共睹。而作为小规模经营业态的街巷小店们,对于风险的抗打击能力更小,更是在经营上面临着更大的窘境。 小红书选择对他们进行帮扶,无疑展现了小红书的企业社会责任感。
不仅如此, 小红书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在「街巷小店帮扶计划」对商业与公益的完美结合。
此次 「街巷小店帮扶计划」,小红书 选取的都是那些生长于上海老街巷中,充满着城市烟火气的小店,改造的视角,也是从每家小店的特质与初心出发,对小店的弱势进行改善。
这样没有任何侵略性设计 的改造方式 ,不仅保留了每家小店原本的特色,也留住了原汁原味的城市街巷故事,与小红书「标记我的生活」这一品牌口号高度契合。
不仅如此,凭借着「街巷小店帮扶计划」对小店的「线上推广——线下打卡体验」模式,小红书也成功打通了线上线下两种社区形态。
如此,整个帮扶计划既有对小店们的现实意义上的扶持,也对其品牌自身发展的助益。从而从商业的角度,保证了这项「公益」的可持续性。算是以「双赢」的方式,诠释了何为「商业可以是最好的」公益。
03·
闲鱼
关键词:品牌故事
今天你去寻宝了吗?
去闲鱼寻「一卖相承的宝贝」。
8月30日,闲鱼发布了「闲学行为大赏」第三弹—— 「闲鱼上一卖相承的宝贝」。
闲鱼将目光聚焦到了那些被反复转卖的宝贝, 用 PPT式镜头,宝贝视角的拟人化讲述, 记录了它们经历的一次次转手,也顺势讲述了拥有它的一个个主人的故事。
△ 闲鱼上「一卖相承」的大牌包
和它的八代传承人合影留念
△ 闲鱼上「一卖相承」的电动车
和它的八代传承人合影留念
△ 闲鱼上「一卖相承」的婚纱
和它的八代传承人合影留念
●有一套点评 :
从产品的角度讲述品牌故事,是个不错的思路。
一直以来,品牌故事都像是一个命题作文,感觉无甚发展空间。然而从闲鱼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不是这样的。
它身体力行地告诉了我们,从产品的角度来讲品牌,一样可以讲出精彩的品牌故事。
短片「一卖相承」是如何从产品的角度讲好品牌的故事的?
让我们从三个层面来分析。
首先是基础层。
告诉大众「我是谁」, 是每个品牌故事的基本需求。
而短片「一卖相承」则通过一个个「宝贝」在人们之间流转的故事。非常直观地向大众展现了身为二手交易平台的闲鱼的身份。
再者是进阶层。
告诉大众「我的价值在哪里」,是每个品牌故事的进阶需求。
如今的消费者,讨厌说教。而品牌价值,却往往难以用一言两语讲清楚。
如何才能将品牌价值透传进大众心理?最好的方式是「品牌价值具象化」。
短片「一卖相承」,是典型的「品牌价值具现化」案例。 看似在讲宝贝,实则却是在讲人。看似在讲人,实则却是在讲闲鱼这个平台。
闲鱼没有条分缕析地去跟大众解释大家可以「 通过在闲鱼上交易宝贝,获得实用价值与经济价值的不断转换」这个平台实际价值点。
而是通过一件件宝贝在人与人之间的流转,讲出了拥有它的每个人的故事,也讲出了身为二手交易平台的闲鱼存在的价值。
最后,是追求层。
能够将品牌故事升华,讲出品牌在实际使用价值之外的,精神层面的价值,并引发大众共鸣,是每个品牌故事的更高追求。
社交,一直都是身为二手交易平台的闲鱼更高一层的追求。
而短片「一卖相承」不仅讲出了闲鱼平台的基本属性,也讲出了闲鱼的社交属性,讲出了在闲鱼上交易的人们之间的情感流动与链接。
闲鱼以此具象化地告诉了大众,「一卖相承」流动着的,不仅仅是宝贝们,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在闲鱼上流转的,也不仅仅是一件件物品,还有一个个人,与他们的故事。
如此,闲鱼上的宝贝,闲鱼的品牌价值也得到了升华,拥有了更加非凡的意义。
当然,之所以分为这三个层面,是因为在笔者看来,品牌故事的追求,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至于如何讲出更高层面的故事,就期待大家的挖掘了。
* 了解更多精彩案例,点击下方关注首席品牌官公众号。
首席品牌官 创立于 2013 年,是品牌人成长及经验共享平台,平台包括 自媒体、社群、培训和品牌活动 。
「首席品牌官」自媒体系“CMO 价值营销自媒体联盟”发起机构、“公关传播行业最具影响力原创自媒体”。投稿、内容合作,请联系「品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