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精明的李嘉诚,近日却由于太过“算计”,痛失1200亿英国订单,被嘲:聪明反被聪明误。
据《华尔街见闻》7月4日报道,李嘉诚出售旗下英国电力公司UKPN(UK Power Networks)的计划日前宣告破产,原因是李方面在成交前两天临时提价,收购方被迫终止交易。
公开资料显示,该电力公司为李嘉诚2010年花费58亿英镑从法国能源公司收购,持有至今。按之前双方协议的收购价150亿英镑,持有期间涨幅高达158.6%。
今年3月,李嘉诚方面透露,有出售该电力公司的意向,吸引了众多买家争相竞购。经过激烈角逐,最终由澳大利亚Macquarie牵头的财团以150亿英镑(人民币约1216亿)最高价,与李氏达成协议。
据媒体披露,这次协议前,李嘉诚还陆续抛售了名下诸多英国资产(包括1.6万个移动信号基站、两家飞机租赁公司以及伦敦瑞银总部大楼),短短几个月从英国套现2500亿。“李超人逃离英国、转战内地”似乎已成既定事实。
李嘉诚这次为何“坐地起价”?
据业内人士分析,大概率与英国近日通胀率飙升有关。据报道,受脱欧、公共卫生事件以及俄乌局势影响,英国经济停滞不前、通胀高企。五月份通胀率一度高达9.1%,打破几十年来最高纪录。李嘉诚或因此认为原定收购价过低,不肯吃这个“亏”。
事实上,即使按双方约定价成交,李氏也能盈利730亿(还不包含持有期间所得利润)。不过,李嘉诚方面显然对这个数字并不满足。
有网友调侃道:“李嘉诚果然是‘老狐狸’,半点利益都不肯放过!”。有关人士分析,李嘉诚的“利己”并非新鲜事,这种“狐狸式精明”早已反映在其商业的方方面面。
公众普遍知晓,李嘉诚曾被曝于2017年低调赴美,考察并亲试某实验室研发的某种抑衰分子技术,似乎试图借此为自己添寿。据媒体报道,该技术堪称天价,月成本在7位数以上。
据复旦科普平台时光派介绍,这种Cellerator(赛乐瑞)类技术诞生于哈佛P.G.老龄研究中心,曾有多个相关临床发布于《Cell》等科研期刊。或因其在干预细胞老化上颇具潜力,业界对其有“口服干细胞”之称。
精明如李嘉诚,自然也不肯放过这个“香饽饽”。公开资料显示,李在赴美4个月后,便给该实验室背后生科企注资2500万美元(约2亿港币),将“赛乐瑞”类技术成品引进国内商超,甚至还罕见地高调为其站台,打出“不老超人都有食”口号。
尽管赛乐瑞类成品价值不菲,一直被诟病为“富人专利”(参考京东国际公开数据,其门槛高达6000,成交者7成以上为一二线城市富裕群体),但李嘉诚这种“保养赚钱两不误”的操作,依然被部分人盛赞“不愧是李超人,太精了!”
对于李嘉诚此次抬价致使出售电力公司“滑铁卢”,有人表示困惑:“英国都开始‘劫富济贫’了,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据悉,受多方因素波及,英国经济元气大伤,国内民怨沸腾;近日甚至宣称将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企业加收25%暴利税。李却临时加价、致使交易失败,是“老糊涂”了吗?
有趣的是,此前坊间普遍认为:“老李94岁高龄依旧头脑清楚、精神矍铄,大概率与长期用上述抑老技术有关”。此次消息一出,不少人开始质疑:“都是智商税而已,超人也会老!”
不过,另有业内人士认为,超人并非“老糊涂”;所谓的撤离英国,其实不过是颗“烟雾弹”。
该观点称,高通胀压力下,电力这类能源资产反而会成为“香饽饽”。据悉,这类资产的回报率受监管保护,与零售物价指数相挂钩,其盈利不仅不会因通胀下降,反而可能进一步抬升。特殊局势背景也使能源价格抬升,电力依旧是“卖方市场”。李嘉诚方面或是寄希望获取更高利润,因此并非想提价多赚点,而是——不想卖了。
年逾九旬的李超人,究竟是“廉颇老矣”,还是“精明依旧”?坊间议论纷纷,至今并无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