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看到这个问题,莫名觉得有点喜感,仔细一想,这真的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很多人没有觉察的现象。今天谈谈我的看法。
先说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有效沟通?
展开来说,可具体细分为两个问题,一是定义什么是有效,二是如何评估有效。可分为三步走。
1、明确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沟通的目的是否达成,是判断沟通是否有效的标准。如果你某一次沟通的目的已经达到,则可以说这场沟通是有效的,若没有达到目的,则可以说是无效的。如果一场沟通没有目的,那么是否有效自然也就无从谈起。漫无目的的交流,不叫沟通,叫闲聊。
总体而言,沟通可以分为三种目的:
①传递信息类;
②达成一致类;
③促成改变类。
生活场景,工作场景,某一次具体的沟通的目的,都逃不过这三类,所以在开启一场沟通之前,先要明确你这一次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2、围绕沟通目的组织沟通内容和形式
不同的沟通目的,对内容和形式的要求都不一样。
①传递信息类的沟通。大多是单向的传递,内容上要求传递者确保完整和精准,信息传递过程中不丢失,不变形,确保接收方对信息的理解没有偏差。这种偏单向的沟通,对形式上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微信、电话、面对面,甚至递纸条都行。它不要求接收方认可,但要求没有偏差。
②达成一致类的沟通。这种互动性的沟通,要求沟通双方最终事物的看法、观点是一致的。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对那些可能原本就类似或一致的态度或观点进行再次确认,另外一种是对有分歧的事情展开充分的探讨,进而达成一致。
③促成改变类的沟通。要点是你要给予对方不一样的,能够突破对方认知边界和思维局限的东西。要么拓宽对方的认知边界,要么提高对方的认知深度。于此同时,如果能在对方完全信任,没有戒备的身份和立场下开展,效果更好。
3、基于沟通目的,评估沟通是否有效
有了前两步,第三步就很简单了,就是对照沟通前明确的目的,看看是否达成。在沟通的形式上,就可以对目的是否达成进行评估。
信息传递类的沟通,可在表述结束后,让对方复述一遍接收到的信息,看看是否存在遗漏,是否出现偏差,并进行补充进而修正。
达成共识类的沟通,可在结尾总结双方的观点,态度,询问对方彼此是否理解一致,如涉及到计划,安排,节奏,可确认是否接下来会步调一致地执行。
促成改变类的沟通,可在结尾引导对方提炼自己得到的启发,收获,进而是否有行动上的计划。
第二个问题:如何面对难以沟通的人?
展开来看,可分为三个具体问题:
1、什么是难以沟通?以及为什么难以沟通?
2、如何确保自己是容易沟通的人?
3、如何面对难以沟通的人?
首先,什么是难以沟通?以及为什么难以沟通?
如果你认同我总结的沟通的三种目的,那么,要分析什么是难以沟通,就很简单了。
你会发现,难以沟通的人也可以总结为三种表现:
①听不懂:老是听不懂你在说什么,难以完整和精准地接收和理解他人的话;
②不愿听:受情绪和立场的束缚,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只喜欢听自己想听的,无法容忍不同的看法和意见。
③听不进:思想上狭隘,心态上封闭,态度上固执。认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才是对的,你们都是错的,进而也很难改变认知和行动。
这世界所有的固执,往往是因为太狭隘。而狭隘,一般来自于知识储备的局限,和思维模式的局限。知识储备的局限,导致的双方信息不对称;思维模式的局限,导致双方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差异。
所以,你不要去敌视和鄙视那些听不懂、不愿听、听不进的人,你要怜悯他们,因为很多时候不是他们想要故意这样,而是他们长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惯性,促使他们无意识地这样做,只是他们可能无法自我觉察,或者不认为这样有问题。
其次,如何确保自己是容易沟通的人?
从思考的角度,想得要清楚;从表达的角度,说得要巧妙,从接收的角度,态度要开放。
1、想得要清楚
①学会从表象中总结规律,洞察本质;
②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
③注重事实,讲求逻辑。
总而言之就是要正确地思考,突破自己知识面的局限和思维模式的局限。
2、从表达的角度,说得要巧妙
①内容上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②语言上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③与其灌输你的想法,不如让事实说话;
④讲道理,不如讲故事;
⑤善用辅助工具:PPT,数据,图片等等。
3、从接收的角度,态度要开放
①我总有不知道,不了解的东西,说不定有些什么好玩,有意思的东西哦;
②我想的不一定对,不如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③我的做法不一定最优,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能帮助我们。
第三,如何面对难以沟通的人?
1、能并不面对,就不面对。毕竟,你没有义务教育一个傻逼,你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2、先解决情绪问题,再解决实际问题。
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根源是对方有情绪,怀着抵触心理,做出反抗的态度和行为,如果不让对方的情绪缓和下来,就无法冷静沟通,更别说敞开心扉,推心置腹了。
3、别被双方的情绪和立场所干扰,聚焦在实现沟通的目的上,紧扣主题。解决问题,达成你的目的即可,不争论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