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看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太阳病应当发汗,泻下,是一种错误的治疗。泻下以后,邪气陷于胸中,肺气不利,出现了轻微的喘。这是个什么证候呢?是个新感、新喘。新感,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由于中风误下,风邪陷于胸中,使肺气不利,出现新喘。肺气不利,你可用厚朴、杏子以宽胸、利肺、降气,同时也能够治这个新喘,所以它才说“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所谓“主之”,就是这个病用这个方子是最恰当的。“主者,当也。”主和当,在古汉语里,音是接近的。我们现代汉语读起来,主和当声音完全没有关系,在古音里,它的音是相近的。主就是当的意思,就是应当的意思。
这个证候,新感引发新喘,风邪壅肺所造成的这个新喘,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新感可以得到治愈,新的喘也可得到治愈,所以它才说最适当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才说“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可见这两条即第18条和第43条,它的证候不一样,新感引发宿喘的,用桂枝汤加上厚朴、杏子,比不加厚朴、杏子要好。所以说“加厚朴杏子佳”。
而第43条,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既可治疗新感,也可以治疗新喘,所以它说“主之”。可见仲景在运用文字上很严谨的,应当说,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今天在临床上用的不是太多,我们学校有个体育老师,这个体育老师的一个孩子,小的时候经常感冒咳嗽、喘,到了医院就说是肺炎,每一次都说是肺炎,反复发作。
儿童医院总是给清肺一号、清肺二号,那就是麻杏石甘汤的加减方,总是按肺热来治。确实用完这个方子以后,发烧退了,喘暂时缓解,但没过几天她又发。那个时候任应秋老师在世,我说:“请任老师看看吧?”任老师一看:“你用的什么方子呀?”
“用的儿童医院的清肺一号、清肺二号。”
“一号二号是什么药物组成?”
“麻杏石甘汤基本方,加银花、连翘、芦根、白茅根、黛葛散组成。”
“你看这孩子的脸色,这么淡白,舌象这么淡白,不能再用清热药了,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就这样这个孩子吃了一个星期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说来也怪,从此她的咳喘发烧没有再犯过了,这给我很深刻的印象。
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个发烧、喘的病人的时候,如果他是舌质淡的,没有更多里热的征象,我们不一定想到了那个麻杏石甘汤,我们要想到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好,这是第二个加减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在太阳病篇有四个治喘的方子,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后面我们遇到后三个的时候,一定会回来和我们现在遇到的第一个方子,即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适应证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