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就是5月16日,我们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奔波跋涉终于来到王叔和墓前,千年来,脉圣王叔和静静地伫立在此寂静偏远之地,想来如同他生前隐居一样,他总是静默于世,为世人默默奉献自己。
今天的旅程相对来说很顺利,因为在麻城市旅游局、麻城市卫生计生局、麻城市王叔和研究会、麻城市白果镇政府的得力组织安排下,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早上8点钟,我们准时出发前往王叔和墓地——老爷山。
走的是曲曲折折的乡间小道,大巴车颠簸在道路上,大家也不自主地跟着车子一起一伏。车子拐了一弯又一弯,路两侧杨树、柳树的枝条不时被车子扯痛,一洼洼稻田,一方方水塘,交错分布在路两侧,有三五农人依锄伫立遥望着我们的车子,田地缓缓地延展到远处低低的丘陵,道旁的树木正绿的彻底,石榴花红的明亮、红的夺目,夹竹桃粉粉的,像个含蓄害羞的姑娘,婆娑地站立在道旁,被车子快速地闪到视线后。穿过一个个楼舍林立的、宁静的小村庄,拐过最后一道难度极高的弯,我们走近了王叔和墓地。
这里很偏僻,为了潜心研究医学,王叔和辞朝归隐,就是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地方,他整理完成《伤寒杂病论》,并著述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脉经》。
但也不可否认,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位于神奇的北纬31度。墓地依山而建,前侧有河从西往东流过,山上植被丰茂,山下清水环绕。书和墓极为朴实,但却看得出当地人对它的用心修整与维护。山下方圆数十里也被当地旅游局植上绿色的树木,道路也在不断铺修中,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不仅进行硬件建设;关于王叔和的研究工作,麻城市卫生计生局、麻城王叔和研究会等也投入了极大的精力进行研究整理。他们先后跑到王叔和的故乡山东做调研,又去到湖北襄阳王叔和的衣冠冢进行了解,并先后两次前去医圣祠祭拜先师仲景。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编撰了《王叔和大事记》及《本草》两部,完整地呈现了王叔和的一生。
在这空阔的墓地旁,在涂华新老师与葛闯总经理的带领下,在麻城市各单位的积极协助安排下,《伤寒杂病论》传世游学学员共同参与了盛大的祭拜仪式。礼炮齐鸣,响彻周边,花篮高香,我们一行45人无比虔诚地拜祭了脉圣王叔和,没有王叔和,就没有我们今天学习的《伤寒杂病论》,就不会有我们手中的经方。
涂华新老师与葛闯总经理也代表我们大家向值得尊敬的单位赠送了锦旗,以表衷心的赞许和感谢。
说完这里,我们不禁又想到了长沙,现代化大都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纸醉金迷。而我们的医圣仲景,曾经的长沙太守,被安置在一座人行天桥下,面对着一辆辆电动车。如果仅是一位普通的太守,大家忘了他也没关系,如果是一座商业大楼把医圣仲景挤压到一座天桥下,我们也认了,可是在中医院附近,却将中医界的灵魂人物挤压到天桥之下,对医学之伟人如此无感,我们多少感到震惊。有人说,经过考证,张仲景未在长沙做过太守,我们也希望这是真的,希望是《长沙府志》搞错了,至少这样,不至于让中医界人士寒心。
长沙虔诚的祭拜结束后,很多人对医圣被忽视感到愤愤不平,涂华新老师也深感无奈地苦口婆心道:中医不需要信仰,中医需要疗效。让我们把内心所有的愤慨都化作中医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吧。
在麻城的祭拜结束后,大家在麻城市旅游局等单位的安排下来到了白果镇镇政府会议室,来自麻城市各地中医院的骨干人员已经入座等候,他们与我们一道倾听了涂华新老师讲授的厥阴第三方——麻黄升麻汤。
2017年5月17日00:40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