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晓东 (广州 510120)
主题词:伤寒论--六经
摘要:通过阐述《伤寒论》六经生理系统的组成,六经经气的转输规律(开阖枢学说),六经气化理论(六经标本中气及其从化),六经气血多少及阴阳盛微及六经表里相合的三大系统,认为六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有着错综复杂的协同作用,应从整体上去揭示六经生理。
六经学说来源于《素问.热论》的六经分证,张仲景将其发展后使之成为理法方药完备的理论体系,至今对临床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六经学说不仅对外感伤寒,对温病及内伤杂病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伤寒大家柯韵伯曾讲“原夫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 [1] 临床大多医家对伤寒六经生理缺乏透彻理解,因而不能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实践,笔者不揣卑陋而试论之,或可有益于同道。
1、六经生理系统的组成
笔者体会六经将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和功能作用分为六个系统,每一经以其直接所属的脏腑为核心,以经络为依据,联系气血精津液、五体九窍而成;用标本中气及其从化理论反映六经的气化特点、主从关系及联系方式;用开阖枢理论反映六经经气的转输规律;用六经的气血多少、阴阳盛微反映其物质基础和功能作用的相对定量关系;用脏腑经络和经气相统一的观点反映人体六经气化的有机联系;以“元真”、“胃气”、“相火”三大系统阐述六经表里相合三大系统的作用特点。人体六经联系的渠道和实质就在于经络和三焦气化,实现其联系的物质承担者,就是经气。故六经生理应从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精津液的总体上加以认识。
从表1可以看出,六经系统包括脏腑经络及其标本中气、开阖枢的气化理论两大部分内容,但其核心仍在于脏腑,特别是五脏,经络形层、五体九窍从属于脏腑,六经标本中气、开阖枢之机也本于脏腑。唐容川言:“六经出于脏腑,脏腑各有一经脉,游行出入,以布其化……谓六经之上,其主治者皆其本气也,本气根于脏腑,是本气居经脉之上也” [2] 。六经系统众多的层次结构和机能性质之所以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全在于‘经气’的作用,不可不深究之。
表1 六经生理系统简表
六经
脏腑
十二经
形层
内部所主
本气
中气
标气
从化
经气转输
气血多少
太阳
膀胱
小肠
足太阳手太阳
肤表
皮毛
胸中
寒
少阴
三阳
从本从标
开
多血少气
胃大肠
肌肉
胃脘
燥
太阴
二阳
从中
阖
多血多气
少阳
胆三焦
足少阳手少阳
腠理
膈胁
火
厥阴
一阳
从本
枢
少血多气
太阴
脾肺
足太阴手太阴
肢末
大腹
湿
三阴
从本
开
少血多气
少阴
肾心
足少阴手少阴
血脉
小腹
热
太阳
二阴
从本从标
枢
少血多气
厥阴
肝心包
足厥阴手厥阴
筋膜
少腹
风
少阳
一阴
从中
阖
多血少气
注:肺主宣发,以宣太阳之气,外合皮毛,通于口鼻,六淫外感初起必定要影响肺的宣发功能,故将肺在外感初起以宣发功能障碍的一类病证也归入太阳讨论
2、人体六经经气及其转输规律
“经气”的概念,来源于《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言:“真气者,经气也”。《灵枢·刺节真邪篇》言:“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也即是说,经气来源于先天父母之精气,受由肺吸入的大自然的清气与水谷精气的不断充养,《难经》言:“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即是说元气、谷气、清气在三焦汇合,输布于五脏六腑,成为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笔者体会,此种在三焦汇合以后之气,即人身经气(也可叫精气)。三气相合,通汇于周身,为各经所用,然各经的物质及功能发挥,即经气特性又有所不同。布达于太阳之表的经气为营阴和卫阳,游行于三焦腠理的称为气液,运行于经络之中的往往称为血气,在阳明为胃气,在少阴为阴阳,其功用也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六经标本气化的不同性质。但其来源不外于元气、谷气和清气。其经气随三焦和经络气化布散于周身,蕴含着较大的能量,包括气、血、精、津,液五种人体生命所必须的基础物质。经气分为阴阳两类,阳气代表功能发挥状态的基础物质,无形而有质,有温煦动力作用。阴精指相对静态的基础物质,有形而有质,有濡润、滋养作用。阴精有精、血、津、液之分,阳气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之别,阳气为之帅、阴血津液为其母,二者互为一体,不可分离。这些基础物质的生化、转输和代谢过程,就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具体体现。
升降出入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人体居天地气交之中,自然与天地相应,与自然界处于同步运动状态。因此,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作用和气血精津液的生化、转输、代谢过程都表现为升降出入的运动形式。
《素问·阴阳离合论》、《灵枢·根结篇》以门户开阖转枢之情态说明了人体六经经气的转输规律。
太阳、太阴为开,言营阴卫阳之出表卫外。人身经气,发源于肾.升发于肝,滋养于后天脾胃水谷之精气和大自然的清气。而敷布却在于上焦心肺。在六经经气的升发致用过程中,五脏的激发推动作用是最重要的,太阳经气,特别是卫阳之气,是在上焦肺脏的宣发功能推动下布散于周身肤表皮毛的,这主要通过三焦气化的途径来实现。太阴所生的营血津液的转输敷布,主要是通过心脏的运行布散血气津液的功能来完成的。故《灵枢·决气篇》言:“上焦(主要指心肺)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柯韵伯也言:“营卫行于表而实发源于心肺,故太阳病则营卫病,营卫病则心肺病矣” [3]。
阳明为阖,言其维护阳热于肠胃,完成受纳腐熟水谷,传导排泄糟粕的功能。性属燥金,赖肺气清肃下行,脾可以转输津液助阳明之燥化,“脾为胃行其津液’故也。
厥阴为阖,言阴血由心包下潜,蓄藏于肝脏,相火蕴含其内,受其疏泄调节,完成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需要。肾主闭藏,以助厥阴之阖。
少阳、少阴为枢,少阳为阳枢,以三焦为主输转气液;少阴为阴枢,以血脉为主流通运行血气。二者以君相之火为主持,内外交贯,环转流行不息,肝主藏血、疏泄,合心包调节促进少阳相火的潜蓄升发,又为少阴精血的流行周布起调节气机的作用。少阳为枢,外以助太阳之开,内以助阳明之阖,故《伤寒论》有服小汤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的论述。少阴为枢,通过心血的运行,外以助太阴之开,转输营血津液于周身,内以助厥阴之阖,阴血由心包下潜,蓄藏于肝脏。
人体有十二经脉顺次相接的经气循环运行规律,但督脉总督人体一身之阳,任脉总任人体一身之阴,行于身之前后。阳维脉维系诸阳,阴维脉维系诸阴,冲脉为人体经脉之海,带脉加强一身的横向联系,阴跷阳跷,使阳入阴,阴出阳,阴阳相交。这样,人体的经络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类似网状联系的整体,再加上经气在经络内外的出入,经络和三焦气化的统一,使人体的经气输布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整体的,类似门户开阖枢似的转输方式,或上升外出而为开,或下降内入而为阖,或在出入升降之间,游行于三焦腠理,流通于经脉之中。人体六经经气,一方面沿经络运行,一方面通过三焦敷布,仅此二种途径,而开阖枢式的经气转输规律是三焦和经络气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经气运行的关键,仍在于五脏的激发,推动作用。
3、六经经气的气化
用于阐述六经经气气化的理论—六经标本中气及其从化理论,来源于《内经》的运气学说,《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 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少阳、太阴从本,太阳、少阴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内经》的六经标本中气及其从化理论,属于运气学说的内容,用以推测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以及万物的影响。自清代张自聪始,运气学说的标本中气及其从化理论被用来说明伤寒之理,成为了《伤寒论》的六经经气气化学说。中医历来重视人体生命和自然界的统一性,有“人身一小宇宙”的观点。那么,天有此六气阴阳,人与天地相应,自然也有此六气阴阳,这也是现代全息理论的思想方法,这就是六经标本中气及其从化的运气学说被用来阐释人体六经生理病理的根据。
就人体而言:六经配六气,六气为本,六经分阴阳,阴阳为标,其相互表里者为中气。本气是人体经气在六经中的具体体现,为本经气化的依据,更是对本经气化特性的概括。中气是本经中可以见到的相表里之经的经气,主要是通过经络气化其经气相互联系渗透来实现的。它决定了阴阳表里两经在生理病理方面的特殊联系,是六经表里相合成为三大系统的内在根据。标气也是六经气化特性的反映,特别是能量和性质方面的标识。
人体六经标本中气及其从化,在每经中各有所指的具体内容。太阳本寒主要指布达于表的营血津液(营阴),标气三阳主要指在表的卫阳之气,且和肺的宣发功能联系密切。太阳本寒而标阳,言其卫阳以营阴为基础。中见少阴,指少阴心肾阴阳是太阳之气的根基,也有标本之分。少阴本热标阴,本热言其心阳命火的主宰作用,标阴言其心血肾精,少阴与太阳组成一大系统,皆为本标两从。阳明本燥标阳,以本概标,反映大肠、胃的燥化功能,但其体阳而用阴,从其中气,离不开太阴脾肺转输津液的作用。太阴本湿标阴,以本概标,从其本气,重在津液的生成输布.少阳本火标阳,以本概标,从其本气,主要对其相火的升发致用而言,重在三焦的功能,中见厥阴,以阴血为基。厥阴本风,言心包的敷布火气和肝脏的疏泄调节机能,标阴指其收蓄潜藏的阴血而言,厥阴从中,言其是少阳相火潜蓄调节、升发致用的基础。
标本中见及其从化理论,反映了六经生理的一般特性,但标本有气虚气盛,从化有太过不及,是为六经病理改变的重要本质,临床宜详审之。
4、六经经气的气血多少和阴阳盛微
六经气血多少,《内经》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以《素问·血气形志篇》为准,六经气血多少,主要着眼于经气的质和量上的特点。太阳多血少气,以其太阳的营血津液而言,成为化生标气三阳的雄厚物质基础。厥阴多血少气,以其藏血、畜血的功能而言。阳明为水谷之海,气血之源,故多血多气。少阴心主神明,统血运。少阴肾推动激发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皆以阳气为主。少阳相火在君主神明的主持下完成具体的气液转输过程,也以阳气为主。太阴脾主运化之能,肺为气之大主,故皆少血多气。
六经的阴阳盛微,主要反映人体经气的性质及其量的大略差别,病理上主要反映外感热病过程中阳气和阴液损伤的不同层次及外感热病演进的大体过程。
太阳统营卫、司气立,内通于六经,外应于六气,时时和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其阳气量盛。病理上反映外邪初犯,邪尚在表,正气尚盛的阶段。阳明为其燥化之能,也有强盛的阳气为基础,但从量上不如太阳的阳气强大,故为二阳,病理过程中,若邪入阳明,随其气机内阖,阳郁不散,蓄积转增,则多为高热烦渴之症。少阳以厥阴阴血为基,阳气由微渐盛,故为一阳。病理过程中,往往反映人体阳气受抑以至不足,邪气入于腠理,正邪交争,互有进退的阶段。太阴主持一身之津液,其阴气最盛,故为三阴。病理过程中往往反映邪入三阴,以中气损伤为主,但此时阴液损伤却不甚严重。少阴为一身阳气阴液之根基,且阳根于阴,以心血肾精为基,但量上较太阴主持的津液为少,故为二阴。病入少阴,说明人体阳气阴液已损伤到严重程度,已动摇了人身之根本。厥阴为一阴,重在蓄藏之阴血,以助少阳相火之成化,为阴尽阳生之地。病理过程中往往反映人体阳气内郁或上逆的证候或外感热病的转化向愈阶段。
5、六经表里相合的三大系统
由于阴阳表里两经在结构和机能上的特殊联系,其经气相互渗透、融合,因此,二者常常做为一个整体,完成具体的功能活动。依据阴阳表里两经在结构和机能上的联系,可将六经分为三大系统。
5.1元真系统
元真系统包括太阳、少阴两经,分主表里.少阴为太阳之基,太阳统营卫、司气立,为六经之蕃蓠.少阴司神机、统水火,为一身阴阳之大主,造物成化之基元。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其所统,一身相火,皆其所用。肾精心血在少阴阳气的蒸化下统率小肠膀胱气化。故此系统是主持人体表里内外的两大支柱,也为六经之核心。
5.2胃气系统
胃气系统包括阳明、太阴两经。阳明重在受纳腐熟水谷,传导排泄糟粕,太阴重在运化水湿和水谷精微。此系统燥湿相济,燥从湿化,由阳化阴,功能变物质,重在水谷精气的生成敷布。其水谷精气包括阳气和阴液两个方面,其气液上升外出以助太阳之气化,下降内入以滋养元阴元阳。人禀先天之气以生,但受后天水谷精气以长、以成、以用,故人在禀生之后,以胃气为第一紧要关键,这也是李东垣《脾胃论》的立论根据。
5.3相火系统
相火系统包括少阳、厥阴两经,风从火化,统血脉、司相火,阴中生阳,物质变功能。重在肝脏的疏泄调节机能,收蓄阴血,旺盛生机,从而推动机体的一切生化过程。实是一身相火的概括。所谓相火,是在君主神明的主持下,具体完成、促进人体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等气化活动的阳热之气。
这三大系统分而为三,合而为一。元真系统源于先天父母之精气,为先天之本,肇物之始,水火之基,分主全身表里。故此系统为“胃气”、“相火”两大系统的基础,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且元真系统主司神机,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胃气系统为水谷精气的补充来源,先天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之。先后两天之精气相合为一身气化的基础,经气的源泉,相火系统重在主持一身经气的潜蓄、升发、致用过程及气机调摄作用。元阴元阳的升发致用,水谷精气的生成敷布,均离不开此系统的作用。这三大系统在生理上各有偏重,协同作用,共同完成人体的生命活动。
由于阴阳表里两经在结构上、机能上的特殊联系,其经气互为一体,相互融合,其气化特性也多相一致,故太阳、少阴分主寒热,而又各有寒热。少阳、厥阴分主风火,而又各有风火。阳明、太阴分主燥湿,而又各有燥湿。但每经又往往代表其一个矛盾的侧面,有主有次,因此需要通过从化的方式解决其矛盾。太阳、少阴分主寒热,而少阴为太阳之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少阴阴阳的偏盛偏衰,往往决定着太阳病的从化。阳明,太阴分主燥湿,而太阴往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多燥从湿化,故阳明也多湿热为病,而太阴病发生燥化的则较少。少阳、厥阴分主风火,而少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多风从火化,故厥阴也多阳热病证。
6、小结
总之,六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其在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上有着错综复杂的协同作用。六经理论将人体生命从结构到机能分为六个系统,又有标本中气、开阖枢的六经气化理论以说明其每经的气化特点,联系方式及经气转输规律等,即每经均有自己的特定结构和机能。且表里两经相合成为三大系统,在生理上有其正常的从化规律,发病则有从化太过或不及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三阳经看,则其经气有其特定的输转规律,重在三焦气液的表里出入之机,其中阳明胃气为其基础,胃气不衰,邪断不至入三阴。从三阴来看,以少阴的阴阳为其根本,太阴禀其气而能开,厥阴禀其气而能阖,也即是说阳明的胃气为三阳的基础,少阴的阴阳为三阴的根本,也为一身之根本,其较阳明的基础更深一层。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人身经气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来源于先天父母之精气,滋养于后天脾胃水谷之精气和大自然的清气,根据其组成、结构,分布和功用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六经气化特性的区别。但其经气是做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来发挥作用的。如太阳的营阴、卫阳以阳明胃气(包括气、液二部分)和少阴阴精阳气为根基,通过三焦和经络气化联系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离不开五脏的激发、推动作用。从而完成其护表拒邪,维持内外环境间协调统一的作用。其它各经也同样是在六经整体协同作用的基础上完成其具体功用的,因此,我们决不可以丢弃了这种整体有机联系去探讨人体六经的生理病理,这才是六经理论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柯韵伯 [伤寒来苏集] 伤寒论翼.自序.P2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59.
[2] 唐容川 [唐容川医学全书] P27-28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
[3] 柯韵伯 [伤寒来苏集] 伤寒论翼.P27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59.
太阳病理及其治法方药---雒晓东
人体太阳本寒标阳,标本两从,寒热两化,以少阴为基,统营卫,司气立,包罗六经,主一身之表,经气从开。太阳之腑膀胱、小肠在心肾阳气的蒸化下完成其气化排尿,分清泌浊及敷布太阳经气(主要通过经络气化实现)的作用。肺合皮毛,宣太阳经气以达表(主要通过三焦气化实现)。总之,脏腑是太阳经气产生布散的核心,经络、胸中是太阳经气游行出入的径路,肤表皮毛为太阳经气所敷布。人体六经经气通过太阳外应于自然界的六气变化,与其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维持人体内外环境间的协调统一,这是人体的有机调节机能。
太阳以表证为主,柯琴言:“仲景立六经总纲法,与《内经.热论》不同,太阳只重在表证表脉,不重在经络主病。”风寒温热燥湿之邪从外而受,肤表口鼻皆为邪入之途,肤表内合于肺,口鼻内通于肺,六淫犯表,肺为必累之脏。太阳病中,邪从口鼻而人为主,还是邪犯肤表皮毛为主,没有一定的标准,也没有争执之必要,重要的在于据证而辨,以营卫失调为主,还是以肺气不畅为主。从太阳病这两大病机上着眼,我们就能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
风寒犯表,寒性收引凝滞,其营卫郁闭较重,同时损伤卫阳。燥热犯表,也闭卫郁营,其闭郁程度较轻,重在耗伤营阴。湿邪犯表,其性粘滞,重在闭遏太阳气机,且大多兼有脾胃和肌肉之湿见证。也有表虚外感或误汗表虚者,宜详分阴阳气血以兼治其虚。太阳重在邪实,故其治疗以祛邪为主,宜汗,以宜胸表之阳,畅太阳之气。辨寒热燥湿而分治之,麻黄汤开表以散寒,重在宣胸表之阳,桂枝汤解肌以和营,重在滋营以助卫,皆为辛温。银翘散,桑菊饮为疏表利肺之剂,亦调营卫之剂也。俾其营卫和调,经气畅达,法用辛凉,其宣肺疏表之中尚可清热顾津。肺气不畅为主者,宜以桑菊饮直畅肺气,营卫失和为主者,应以银翘散辛凉疏表,和其营卫.从伤寒、温病不同治法中可见救阳救阴之异也。薛生白芳散表湿汤宣表以化湿,桑杏汤疏表宜肺以润燥,凡太阳表证,治之皆以疏表宣肺为主,所谓因势利导而从其开也。故疏表宣肺,为太阳治法之纲领,六淫犯表,基本治法皆同。但要注意太阳方药决不可过于寒凉滋腻,寒凉滋腻则气机凝滞阻塞,使表气郁闭,胃阳受伤,闭邪之出路。温邪犯表往往少佐辛徽温之品以助其宣散,如银翘散中荆芥穗即是此意。湿邪犯表,更以闭遏气机为主,故薛氏芳散表湿汤,主以辛微温宣散之品,亦重在调畅气机。六淫犯表,有正虚者,有兼夹者,宜审其阴阳气血、水火痰食而治之。
太阳腑证,不外蓄水、蓄血之类,或邪自表循经传入,或先有内伤。蓄水证为小肠泌别失职,膀胱气化不行,总以小便不利,小腹胀满,口渴为特征。治以淡渗利湿为主,在伤寒则少佐桂枝通阳化气,在湿热则但利其湿,湿去则其阳自复,此亦叶天士“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意也.若湿热蓄水而阴血有亏,则宜以猪苓汤渗利湿热,兼以育阴养血为治。蓄血证,或在膀胱,或在小肠,或在胞宫,总为邪热入于下焦血分,宜以逐瘀泄热为主。
由于体质和病邪的交互作用,六淫犯表会出现不同的病证表现,而伤寒、温病邪入阳明经腑,其病证表现却极其相似,故陆九芝言:“凡伤寒有五,而传入阳明遂成温病。”实际上,伤寒的阳明病和温病的中焦气分证的证候类型和病理本质基本是一致的。阳明本燥标阳,从其中气,多气多血,故其为病多燥热、湿热。正盛邪实,交争剧烈,经证多壮热汗多,烦渴脉大,其腑证不外热结、液干两端。论其治法,仲景不外白虎、承气之流,后世温病学派大有发展,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言:“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此多属阳明与它经相兼为病,其治法方药详备,实补仲景之不足;阳明若从中气之化太过,则为湿热病。湿热之邪以中焦为中心环节,热重者偏于阳明,重在清热祛湿,或疏其表,或通其里,务必分解湿热,引邪外达,宣畅三焦。可仿张锡纯治湿温的变通白虎汤,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减知母.粳米,以滑石、薏米代之,又可加连翘、蝉衣以宣畅气机。此方为治阳明湿热之妙剂。仲景的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也可酌情应用。若湿热入于阳明胃肠,蕴积下趋而利者,多伴有腹痛、肛门灼热下迫、粪便臭秽,甚或有脓血,身热苔黄脉数者,则宜以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白头翁汤之类加减施治,以清热燥湿止利。 阳明若标本气虚,也有“胃寒”或“寒结”之证,但终属少见,可用吴茱萸汤,大黄附子汤之类治疗。另外,阳明病也要时时注意宣畅气机,不可一派寒凉,遏其邪之出路。阳明经表之热必假太阳以为出路。如吴鞠通《温病条辨》言:“白虎本为达热出表”,临证时不可多入阴凝滋腻之品,恐其阻滞气机以致辛凉之剂变为阴凝之方。但白虎汤达表之力不足,若高热无汗表气不畅时,宜加入蝉衣、连翘、薄荷之类,以助其达表。
少阳病理及其治法方药 雒晓东
少阳本火标阳,从其本气,为三阳之枢,以三焦为主转输气液,外以助太阳之开,内以助阳明之阖,故邪气在表,留连不去,可以小柴胡汤转少阳之枢,以达太阳之气。胃气不和的“干呕、不欲食”之类也可以小柴胡汤转枢少阳,则“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而解之。少阳与厥阴其经相通,其气合化,少阳相火以厥阴阴血为基,其相火的潜蓄调节,升发致用,均离不开厥阴的藏血、拢血、敷布疏泄作用。少阳主春升之气,其经气旺于寅卯辰三时.凡此时阳气升发太过不及之病,可从少阳论治。少阳的核心,主要在于三焦,关于三焦所指历来就有争论,袁淳甫《难经本旨》指出“所谓三焦者,于膈膜脂膏之内,五脏六腑之隙,水谷流化之关,其气融会于其间,熏蒸膈膜,发达皮肤分肉,运行四旁,曰上中下,各随部分所属而名之,实元气之别使也。是故虽无其形,倚内外之形而得名;虽无其实,合内外之实而为位者也。”笔者体会,三焦实指人体周身之组织间隙,外而肌肉皮毛,内而五脏六腑,皆其所通行也。其经和足少阳胆经相交接,其气化相通应,其腑三焦下根于肾,上通于肺,系诸于五脏六腑,联系于腠理膜原,重点在于胸腹腔内的脂膜,膈膜之类。主通行气液,升达相火,推动激发一身脏腑经络的气化。为五脏六腑经气转输、上下通降、内外出入的一身气化之枢纽,通主全身气化。故其病则为气液停滞的津液代谢失常。张景岳言:“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故曰决渎之官。”若邪犯腠理,则多正邪交争的往来寒热之证,内逆于胸胁,三焦失和,经气不畅则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一般以小柴胡汤治之,重用柴胡以疏达三焦腠理,以祛其半表之邪,黄芩清泄相火,以除其半里之热,仲景小柴胡汤不专为伤寒设,温热邪在少阳者也可酌情加减应用。柴胡能从少阳之枢,以达太阳之气,恐其偏燥,温病一般以青蒿代之,青蒿可升达木火之气,开少阳厥阴之郁,比柴胡性缓而不燥,也能疏达少阳肌腠之邪,燥热郁于少阳厥阴者最宜。
邪犯少阳,风火壅于上则“口苦、咽干、目眩”,甚则“耳聋”,可与黄芩汤加减治疗。若相火郁于内,“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之类,则宜以小柴胡汤开达中上二焦之壅滞。若寒饮郁于三焦之腑,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口渴心烦,或往来寒热者,则宜与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少阳,通阳化饮。若湿热阻于三焦膜原,则气机郁遏,寒甚热微,身痛肢重,呕逆胀满,苔腻脉缓者,仍宜转少阳之枢,以疏利透达膜原为主,用雷氏宣透膜原法。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皆足少阳胆腑之剂。若胆腑邪热壅滞,疏泄不利,“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或心下痞硬”之类,则宜以大柴胡汤清泄胆腑之郁滞。其邪热轻而湿浊重,小便不利者,则宜以蒿芩清胆汤以清泄之。少阳为三阳之枢,多相兼为病,若兼太阳,可仿柴胡桂枝汤或柴胡银翘散之类,若兼阳明,可仿柴胡加芒硝汤之意。叶天士《温热论》言“再论气病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之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三焦为气液之径路,凡湿邪为主,莫不阻塞三焦气机,故治疗当宣展三焦气机为主,用分消走泄之法,虽偏湿热也不可寒凉遏之。
另外,胸膈为太阳经气之所出,阳明经气之所布,为两经交界之地,实属少阳三焦之一部分,唐容川言“三焦乃人身膜膈”,故将胸膈病变也归入少阳经探讨。邪热郁于胸膈,非栀子豉汤不解者,乃栀子清胸膈三焦之热从小便而出,豆豉以宜胸膈之郁从太阳外解,不管伤寒、温病,以栀子豉汤宣透之,有轻以去实之妙。后世杨粟山《伤寒温疫条辨》中所制升降散,为调理人身表里三焦气机的代表,杨氏以其方加减统治一切温病,僵蚕、蝉衣升阳中之清阳,走气分,宣表疏卫,外走太阳。姜黄、大黄入血分,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一外走太阳气分,一内人阳明血分,使内外通和,气机宣畅,杨氏以其治“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升降散与扼子鼓汤均能宜畅气机,清透郁热,但栀子豉汤畅胸膈、利三焦,重在从上而宣,或从小便去,而升降散宣上导下,分走气分血分,俾其郁热从大便而除。
太阴病理及其治法方药 雒晓东
太阴为湿土之脏,本湿标阴,从其本气,主持津液代谢,统脾、肺两脏。其病则多脾虚寒湿证,腹满吐利,不欲食,时腹自痛为常见症。但有偏于阳虚的,有偏于湿阻的,有偏于气滞的,可酌情选用理中汤、胃苓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疗。仲景《伤寒论》的太阴病出方甚简,后世多有发挥。藿香正气散为太阴伤寒之剂,我的导师张斌先生甚喜用之,其宣上导下,升清降浊与健运脾胃并用,兼治表里,实为太阴太阳两感之良剂。吴鞠通《温病条辨》在此基础上创立的苦辛淡法及苦辛温法的加减正气散,治三焦湿郁而重在中焦者,也主要从太阴上着眼,仿叶氏而用分消走泄之法。以藿朴陈苓为主药,藿香芳香宣化上焦之湿,朴、陈以燥中焦之湿,茯苓以利下焦之湿。
①加麦芽、神曲以升降脾胃之气。茵陈以宣湿郁,杏仁以利肺及大肠。
②加防己、豆卷以走经络之湿郁,通草、薏苡仁淡渗小便以实大便。 ⑧加杏仁以利肺气,滑石以泄湿中之热。
④加草果以开发脾阳,楂、曲以运中消滞。
③加苍术以燥脾湿,大腹皮以宽肠气,谷芽以升胃气。
太阴虽以阳虚寒湿多见,但也有湿热证,宜与阳明病互参。
少阴病理及其治法方药 雒晓东
少阴本热标阴,标本两从,寒热两化,为三阴的基础,一身之根基。统心肾两赃,水升火降,交互既济。其寒化证多由三阳或太阴病久,迁延而来,或由胃肾阳虚,外寒直中少阴。其在上多汗伤心阳,心悸欲按,或有烦燥惊狂,可用桂枝甘草汤、桂甘龙牡汤之类。甚则心脏阴阳气血俱虚。“脉结代,心动悸”,与炙甘草汤治之。其在下多命火衰虚,四肢逆冷,畏寒卷卧,下利清谷,脉沉微欲绝等等,宜四逆汤回阳救逆。少阴的温热病证,多属血分,其在上多血热扰心或血热妄行,此时虽有一定的阴血损耗,但仍偏于实热,这似乎不合仲景少阴病以正虚为主的提纲,但若从温病营血分病证的邪热扰心和血热阴伤的主要病机上考虑,其病理改变主要在心,故从这一角度考虑仍将温病的营血分证候归入少阴系统探讨,虽突破仲景少阴以虚为主的提纲也无多大不可,这是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是中医学实践和理论发展的需要。其在下多肾阴亏耗,甚则水不函木,累及厥阴,虚风内动,或肾水亏于下,心火亢于上,出现心烦不寐,舌红,脉细数,宜以黄连阿胶汤之类育阴清热治之。
少阴寒化证以虚为主,但也有本虚标实之证,如阳虚水泛的真武汤证,阳虚寒湿身痛的附子汤证。喻昌的《医门法律》详论了救治阴证之难,以四逆汤为基本方,其阳衰戴阳者,宜加葱白宣通上下阴寒之凝滞,其格拒不能受药者,加人尿、猪胆汁防其格拒,少阴阳衰,其极必兼厥阴,厥阴疏泄太过,汗多淋漓,可予山茱萸、五味子、龙牡之类以收浮越之阳气,面助厥阴之阖。张锡纯言:“人之元气将脱,恒因肝脏疏泄太过,重用萸肉以收敛之,则其疏泄之机关可使之顿停,即元气可以不脱。”即此理也。
厥阴病理及其治法方药 雒晓东
厥阴本风标阴,从其中气,多相火郁逆之证。故柯琴言“厥阴偏于热实”。厥阴禀风木而内寄相火,下连肾水,为乙癸同源,上接心火,成子母相应。若相火郁逆从化太过则病热,胃肾阳虚,厥阴脏寒,从化不及则病寒,若心包之热在上,肝寒在下,则为寒热错杂之证。总为厥阴疏泄失职,阳气郁逆所致。
厥阴之寒,多由胃肾阳虚,从三阳病演变而来,或外寒直中,寒闭其阳,心包之火不得敷布,出现肝寒上逆的“于呕、吐涎沫、头痛”的吴茱萸汤证,或寒闭其经,血虚寒厥的“手足厥寒,脉细”的当归四逆汤证,或经脏皆寒,以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治之。厥阴之热,多由阳明少阳传来,或由少阴累及,或阳明热盛,引动肝风,而见阳亢风动之证,或水不函木,阳扰风旋而成虚风内动,若火热内盛,炼津成痰,内闭心包,则窍闭神昏,急与“三宝”、清宫汤之类治之。若湿热内犯,湿裹热郁,也多机窍闭塞之证,在心包则宜苏合香丸、菖蒲郁金汤之类。若热盛而不能外达的热深厥甚之证,可酌情使用白虎、承气汤之类,但此时仍以阳明为主要矛盾。若水、血、痰、食累及厥阴而致气机闭塞之证,多属杂病范畴,宜逐邪以开郁。若寒热错杂,肝失疏泄之职,心包之火不得敷布,则宜调其气机,散寒清热。
总之,厥阴以疏泄敷布为其职,其病则以疏泄失职,阳气郁逆为主。厥阴治法,或开其郁,或镇其逆,审寒热虚实而治之。乌梅丸清热散寒、泄相火、扶正气,为厥阴之主方,对厥阴的寒证、热证均可加减运用,但总宜加入开郁或镇逆之品。后世温病学派对厥阴病证治多有发挥,热闭心包,神昏、肢厥、舌蹇者,宜“三宝”、清宫汤之属,以清热开窍醒神。若痰闭心包者则宜豁痰开窍,但心包郁闭之证,始终应注意宣畅气机,不可过用滋腻寒凉,若热盛动风或阴虚风动,病及厥阴者,则宜以羚羊钩藤汤、大定风珠之类。厥阴的温热病证,多阴亏阳亢,气机不畅,治疗多用滋腻寒凉,但必须加入透气之品,使邪有外达之机,如叶天士的“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意。吴鞠通的清营汤、清宫汤仍用银花、连翘等宣气之品,即是此意,切不可一派寒凉,以闭其邪。
中医治法纲要
中医治法纲要
予受《石室秘录》启发,在五大原则下将中医治法分为整体和局部两大部分,整体治法以三因论治为纲:因时论治,因地论治,因人论治;局部治法以三定论治为纲:定位,定性,定量。三因三定论治统率众多治法以成体系。
五大原则
i. 辨病论治——百合病、青蒿治疟、茵陈蒿治黄疸、
ii. 辨证论治——风、火、燥、湿、寒、毒、痰、饮、郁、瘀
iii.分期论治——SARS、中风、帕金森病、
iv. 审因论治——外伤、六淫、七情、饮食、劳逸、虫毒、疫戾
v. 对症治疗——元胡止痛、瓦楞治酸、内金消食、
第一部分:三因论治
一、因时制宜——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1、五运六气——
2、24节气——
3、12时辰——五更泻、日甫热、
4、春夏治法——论春宜理气,夏宜健脾。春夏治者,随春夏发生之气而治之得法也。春宜疏泄,夏宜清凉,亦不易之法也。然而舒发之中,宜用理气之药,清凉之内,宜兼健脾之剂,未可尽为舒发与清凉也。
(迎春汤)人参一钱,黄芪一钱。柴胡一钱,当归二钱,白芍三钱,陈皮五分,甘草一钱,神曲五分,水煎服。此方有参、芪以理气,又有柴、芍、当归以养肝而舒木气,则肝不克脾土,自然得养矣。
(养夏汤)麦冬三钱,元参三钱,五味子一钱,白术五钱,甘草一钱,香薷八分,神曲三分,茯苓三钱,陈皮五分,水煎服。此方妙在健脾之中;而有润肺之药,脾健而肺润,又益之去暑之品,又何患暑极之侵入哉。
5、秋冬治法——论秋宜润肺,冬宜补肾。秋冬治者,以顺秋气之肃,冬气之寒也。然秋天而听其气肃,冬令而顺其气寒,则过于肃杀矣。法当用和平之药以调之,使肃者不过于肃,而寒者不过于寒也。
(润秋汤)麦冬五钱,北五味一钱。人参一钱,甘草一钱,百合五钱,款冬花一钱、天花粉一钱,苏子一钱,水煎服。此方妙在不寒不敛、不热不散、则肺金既无干燥之患,而有滋润之益,又何虑金风之凉也。
(温冬饮)白术五钱,茯苓三钱,山茱萸二钱,熟地五钱,肉桂三分,生枣仁一钱,枸杞子一钱,菟丝子一钱,薏仁三钱,水煎服。批此方补肾之水多,补肾之火少,使水不寒而火不沸,又何虞冬令之寒哉。秋冬治法之佳妙者。
6、人体阳气变化的日夜节律:
7、日治法——
8、夜治法——青蒿鳖甲汤。
二、因地制宜——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1、东南治法——论补中益气汤。东南治者,东方之人与南方之人同治也。东南俱系向明之地,腠理疏泄,气虚者多,且天分甚薄,不比西北之人刚劲。若照西北人治法治之,立见危殆矣。人用人参一钱,白术二钱,当归一钱五分,黄芪三钱。紫胡一钱,升麻五分,陈皮五分,甘草一钱,此补中益气汤也。以此方出入加减,无有不妙。
2、西北治法——西北人赋质既坚,体亦甚壮,冷水冷饭,不时常用,始觉快然,一用热剂,便觉口鼻双目火出。故治法与东南人迥别,方用黄连五分,黄芩一钱,栀子一钱,陈皮一钱,枳壳一钱,厚朴一钱,甘草一钱,麦芽二钱,水煎服。
三、因人治宜——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1、男治法——强阳不倒,此虚火炎上,而肺金之气不能下行故尔。若用黄柏、知母二味,煎汤饮之,立时消散。然而自倒之后,终岁经年,不能重振,亦是苦也。方用元参三两,肉桂三分,麦冬三两,水煎服,即倒。(〔批〕养阳汤。)此方妙在用元参以泻肾中浮游之火,尤妙肉桂三分,引其入宅,而招散其沸越之火,同气相求,火自回合。
2、女治法——生化汤(千古名方)。
生化汤原方 当归(八钱) 川芎(三钱) 桃仁(十四粒,去皮尖,研) 黑姜(五分) 炙草(五分) 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
四二五合方
3、老治法——论老人宜补肾。莫妙用六味丸,加麦冬三两,北五味子一两,与之常服,则肠无燥结之苦,胃有能食之欢。此方之妙,竟可由六十服至百年,终岁不断常服。盖老人气血之虚,尽由于肾水之涸。六味丸妙在极补肾水,又能健脾胃之气,去肾中之邪火。而生肾中之真阳,所以老人最宜也。
4、少治法——论少年人宜治脾胃。方用厚朴一钱;茯苓三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半夏一钱,砂仁三粒,车前子一钱。此方为主,而逐症加减,自易奏功。
5、 随人之性情禀赋不同而治:禀赋不同而受病亦异。顾私己者,心肝病少;顾大体者,心肝病多。不及情者,脾肺病少;善钟情者,脾肺病多。任浮沉者,肝少;矜志节者,肝肾病多。病起于七情,而五脏因之受损。
6、强治法——体质强壮:张飞、李逵、武松。麻黄汤证
7、弱治法——林黛玉。桂枝汤证
8、肥治法——六君子。肥治者,治肥人之病也。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运行,故痰生之。则治痰焉可仅治痰哉,必须补其气,而后带消其痰为得耳。然而气之补法,又不可纯补脾胃之土,而当兼补其命门之火。盖火能生土,而土自生气,气足而痰自消,不治痰,正所以治痰也。方用人参三两,白术五两,茯苓二两,薏仁五两,芡实五两,熟地八两,山茱萸四两,北五味一两,杜仲三两,肉桂二两,砂仁五钱,益智仁一两,白芥子三两,桔红一两,各为末,蜜为丸。每日白滚水送下五钱,(〔批〕火土两培丹。)
9、瘦治法——六味地黄。瘦人多火,人尽知之。然而火之有余,水之不足也,不补水以镇阳光,又安能去火而消其烈焰哉。方用熟地三两,元参八两,生地四两,麦冬三两,白芍五两,丹皮三两,沙参二两,地骨皮五两,天门冬三两,陈皮五钱,各为末,蜜为丸。加桑叶六两,亦为末,同捣为丸。每日白滚水送下五钱。(〔批〕添阴汤。)妙在元参去浮游之火,而又能调停五脏之阳。
10、富治法——富治者,治膏粱富贵之人也。身披重裘,口食肥甘,其腠理必疏,脾胃必弱。一旦感中邪气,自当补正为先,不可以祛邪为急。方用人参三钱,白术三钱,甘草一钱,陈皮五分,茯苓三钱,半夏五分,为君主之药。倘有风邪,加入桂枝一钱,或柴胡一钱;伤暑,加入香薷一钱;伤湿,加入猪苓二钱;伤热,加入黄连一钱;伤燥,加入苏子一钱、麦冬五钱;伤气,加入白芍五钱;伤寒,加入肉桂一钱,水煎服。此方之妙,妙在健脾顺气,正补而邪自退。况又逐经各有加减妙法,使膏粱之子,永无屈死矣。
11、贫治法 ——贫治者,藜藿之民,单寒之子,不可与富贵同为治法,故更立一门。盖贫贱之人,其筋骨过劳,腠理必密,所食者粗粝,无燔熬烹炙之味入于肠胃,则胃气健刚可知。若亦以富贵治法治之,未必相宜也,方用白术二钱,茯苓三钱,白芍三钱,甘草一钱,半夏一钱,陈皮五分,厚朴五分,共七味为主。
12、产前治法——产前之症,俱照各门治之。方用人参二钱,白术五钱,茯苓二钱,白勺五钱,黄芩三钱,杜仲一钱,熟地一两,生地三钱,归身二钱,水煎服,此方纯是利腰脐之圣药,少加黄芩清之,则胎得寒,子自定。 其次漏胎,乃气血不足之故,急宜以峻补之,则胎不漏。方用人参二钱,白术五钱,杜仲一钱,枸杞子一钱,山药二钱,当归身一钱:茯苓二钱,熟地五钱,麦冬二钱,北五味五分,山茱萸二钱,甘草一钱,水煎服。此方不寒不热,安胎之圣药也。
13、产后治法——论产后宜补,产后之病,不可枚举,终以补气补血为主。如产后诸症,以补气血为主。方用人参三钱,当归一两,川芎五钱,荆芥炒黑一钱,益母草一钱,水煎服。(〔批〕气血兼补汤。)
第二部分: 三定论治
一、定位——
1、上治法——上治者,治上焦之症也。如头疼,目痛,口舌生疮,鼻肿之类。
2、中治法——中治者,或胸前生疮,乳上生疮,两胁、两背、两手生疮是也。然而疮疡别有专门,此不必再赘。既已立门,存一治法,统治中焦部位之疮,无不神效。
3、下治法 ——下治者,乃生腿痈,多骨痈,囊痈,骑马痈,鹤膝风,两脚烂疮,脚疽等项是也。
4、内治法——内治者,言人有病在脏腑而治之也。
6、不内外治法——内者,胸腹之中;外者,风邪之犯。今既无胸腹之病,又无风寒之侵,忽然跌仆为灾,断伤受困,此不内外之因,又一门也。方用当归五钱,大黄二钱,生地三钱,赤芍药三钱,桃仁一钱,红花一钱,丹皮一钱,败龟板一钱,水一碗,酒一碗,煎服。(〔批〕逐瘀至神丹)。
7、深治法——深治者,病患深而深治之也,如人病在膏肓,或在骨髓,或在脑中者是,此等症,成非一朝,则治亦非一日,必须多服汤药于日间,久服丸饵子夜半,非数百剂,非数十斤,不能奏效。大约劳瘵之症居多,而虚劳次之。方用熟地一两,山茱萸四钱,山药三钱,丹皮二钱,泽泻二钱,茯苓三钱,北五味一钱,麦冬三钱,芡实五钱,水煎服。此朝服方也。晚服丸方:用紫河车一具,鹿角胶二两,龟胶三两,元参三两,熟地八两,山茱萸四两,地骨皮五两,人参二两,白术五两,白芍五两,炒枣仁三两,枸杞子三两,麦冬三两,人乳二碗,浸熟地,晒干,砂仁五钱,各为末。每日半夜,白滚水送下五钱。此方不热不寒,可以长服,方名中正丸。
8、浅治法——浅者,因病未深而浅治之,不必深治之者也。如人患细小疾病。何必张皇而用人参,惊惧而加桂、附。饮食不调,用六君子可也:头痛,用小柴胡汤可也:咳嗽,用逍遥散可也;水泻,用五苓散可也:腹痛,用小建中汤可也;两肋饱闷,亦用逍遥散可也。
9、五体九窍:
10、皮毛治法——皮毛治法者,感轻之症,病未深入营卫,故从皮毛上治之也。凡人生与紫癜风者,乃暑热之时,人不知而用日晒之手巾,擦其身中之汗,便成此病,最无害而最难愈。方用苍耳子一两,防风三钱,黄芪三两,备为末,水打成丸。米汤每日早晨送下三钱,一料服完必愈。神方也,紫白癜俱效。
11、肌肤治法——
12、筋脉治法——筋脉之治,用当归三钱,芍药一两,熟地二两,柴胡一钱,白术五钱,肉桂一钱,白芥子一钱,水煎服。(〔批〕滋筋舒肝汤。)此方乃肾肝同治之法。筋虽属肝,而滋肝必责之肾。
13、脏腑治法:
脏治法——脏治者,五脏中有病而治之者也。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五脏同治法——脾肺同一治,肾肝同一治,心肾同一治也。肺气之伤,必补脾气,脾气既伤,肺气亦困,故补肺必须补脾,而补脾必须补肺。
膀胱之气化不行,小便即不能出。方用人参三钱,莲子三钱,白果二十个,茯苓三钱,甘草一钱,车前子三钱。肉桂三分,王不留行三钱,水煎服。(〔批〕通水至奇丹。)一剂即如注。此方之奇妙,全在用人参,其次则用肉桂三分。盖膀胱必得气化而始出。气化者何?
大便闭结者,人以为大肠燥甚,谁知是肺气燥乎。肺燥则清肃之气不能下行于大肠,而肾经之水仅足以自顾,又何能旁流以润溪涧矣。方用熟地三两,元参三两,火麻子一钱,升麻二钱,牛乳一碗,水二钟,煎六分,将牛乳同调一碗服之。(〔批〕润燥至神汤)。
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胞
15、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大络:
16、六经治法:
17、卫气营血治法:
18、三焦治法:上焦如羽,非轻不取……
19、气血精津液:
气治法——气治者,气实气虚而不可不平之也,气陷,补中益气汤可用;气衰,六君子汤可采:气寒,人参白术附子汤可施;气虚,则用四君子;气郁,则用归脾汤;气热,则用生脉散:气喘,则用独参汤;气动,则用二陈汤加人参;气壅滞,则用射干汤:气逆,则用逍遥散。
血治法——血治者,乃血病不肯归经,或上或下,或四肢皮毛,合处出血者是也。治血以四物汤为主,加荆芥、茜草更妙,顺其性而引其归经也。然而用六味丸汤治血症亦妙。
二、定性——
1、阴阳:(阳盛、阳虚、阳气衰亡;阴盛、阴虚、阴气衰亡;格阳格阴戴阳,阴虚阳亢等)“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阴治者——病症乃阴气不足,而阴邪又犯之也。如肾水虚寒,又感寒者;或肾水亏竭,夜热昼寒是也。
阳治法——阳治者,治阳症之病也。阳症甚多,不能概举,姑举一二症大者言之。伤寒内发斑,身热心如火,口渴呼水,气喘舌燥,扬手出身者是;或中暑热之气,大渴饮水。
2、虚实:(气血阴阳,五虚五实, 微虚微实,甚虚甚实等,补虚泻实,泻子补母)
虚治法——虚症亦多,我举一二以概其余。虚治者,非气虚,即血虚也。气虚如人不能饮食,食之而不能化者是;血虚者,面色黄瘦,或出汗盗汗,或夜眠常醒,不能润色以养筋者是也。气虚者,用六君子、四君子汤。血虚者,用四物汤。肾虚无火者,用八味汤:肾虚有火者,用六味地黄汤。肺虚者,用生脉散。心虚者,用归脾汤或天王补心丹。肝虚者,用建中汤。胃虚者,用四君子汤。脾虚者,用补中益气汤。
实治法——
3、寒热: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
寒治法——寒治者,乃火盛而正折之也。
热治法——热治寒也。
4、温治法——温治者,不可用寒凉,又不可用辛热,不得已乃用温补之药,以中治之也。
5、清治法——清治者,不可用凉药,又不可用温补,乃改用清平之剂,故曰清治。
6、燥湿:
7、风邪:内风责之于肝,外风多累于肺。
8、痰治法——
论治初起之痰 已病之痰 久病之痰 论老痰 顽痰。痰治者,痰塞于咽喉之间,虽是小病,而大病实成于此,古人所以另立门以治之。然而所立之方,皆是治痰之标,不足治痰之本也,故立二陈汤,以治上中下新暂久之病,通治之而无实效也。今另立三方,一治初起之痰,一治已病之痰,一治久病之痰。痰病虽多,要不能越吾之范围也。初起者,伤风咳嗽吐痰是也。用半夏一钱,陈皮一钱,天花粉一钱,茯苓一钱,甘草一钱,苏子一钱,水煎服。已病之痰,痰在中焦也。白术三钱,茯苓五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白芥子三钱,栀子一钱,火痰加之,枳壳五分,水煎服。久病之痰,当补肾以祛逐之。方用熟地五钱,茯苓三钱,山药三钱,薏仁五钱,芡实五钱,山茱萸三钱,北五味一钱,麦冬三钱,车前子一钱,益智仁三分,水煎服。此治水泛为痰之圣药。
9、淤血:
王清任《医林改错》五逐淤汤:通窍活血汤、血府逐淤汤、膈下逐淤汤、少腹逐淤汤、身痛逐淤汤所治基本涵盖了一身血淤之证。
三、定量——
1、范围大小:
完治法——完者,如病头痛、脑痛、手足两臂疼痛、两肩背疼痛、腰以下痛,不必支解刀破,囫囵而治之也。
碎治法——碎治法最奇。人有病腹中癥结,或成虫形、鸟形、蛇形。各药不愈;或头内生鹊,手内生鸠之类,必内无异症,而外显奇形,如瘿如瘤之类;必须割去瘤瘿,去其鸟鹊,始能病愈。然此犹是节外生枝,虽动刀圭,无伤内脏,用生肌之药一敷上,即如无病之人。
大治法——大治法,周身有病,统上下左右尽治之也。防风通圣散、五积散、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如气血全亏,一身多病。(诸病凡胃气衰者,用药不可大剂,不可不知。更有暴病中寒,脉微欲绝,四肢冰冷者,初服须急服生附、干姜各五钱救之,参、术又在所缓。)
小治法——葱豉汤。小治法者,乃上焦之病也。病既在上焦,若大其剂,则势下行,反为不美。张公曰:人以为轻病也,不十分留心,谁知大病成于小病乎。小病而斟酌尽善,又何大病之生也。岐天师忽用大剂以治大病,忽用小剂以治小病,如神龙变化,不可测度,真圣化神兼而立方也。
2、程度轻重:
重治法——白虎、承气、参附四逆之辈。论大渴 大汗 大吐 大泻 阴阳脱。重治者,病出非常,非轻淡可以奏功,或用之数两,或用半斤、一斤,而后可以获效。如大渴、大汗、大吐、大泻、阴阳脱之症,从前俱已罄谈,而方法亦尽,余可不言。然而尚未尽者,大渴之症,必用石膏,往往有一昼夜而用至斤许者。
大汗之症,必用参芪,往往有用参斤许者。然亦偶尔有之,不可拘执以治凡有汗亡阳之症。盖阳药不宜偏多,而阴药可以重用故耳。
轻治法——桑菊银翘之辈。轻者,病不重,不必重治,而用轻剂以治之也。如人咳嗽、头痛、眼目痛。口舌生疮,皆是小症,何必用重剂以补阳,用厚味以滋阴哉。法当用轻清之品,少少散之,无不立效,如小柴胡之方是也。然而小柴胡汤,世人不知轻重之法,予再酌定之,可永为式。方用柴胡一钱,黄芩一钱,半夏一钱,陈皮五分,甘草一钱,此小柴胡汤。
3、王治法——王治者,不可以伯道治之,而用王道治法为必全,而尊尚之也。
4、霸治法——霸治者,不可用王道,不得已而霸者也。如人病至危,安可仍用六君子辈,迂缓从事,以图速功哉,势必如宋襄之速亡而已。故一遇大渴、大吐、大泻、大满、发背、痈肿之类,死亡顷刻。若不用大剂去毒去邪之药,单刀直进,摧荡逐除,而欲尚补正则邪自散之论,未有不一败涂地而不可救者也,故必须大剂与之为得。
第三部分:治法术略(技巧)
一、先治法 ——先治者,宜先而先之也。先治法最妙,无奈世人不肯先服药何,所以邪由皮毛而入营卫,由营卫而入脏腑也。
三、急治法——急治者,不可须臾缓也。
四、缓治法 ——缓治者,不可急而姑缓之也。
五、初治法——初治者,首先宜以此治之也。
六、终治法——终治者,病已愈而为善后之计,故曰终治。如伤寒愈后,作何调治;中暑之后,作何汤饮:中风之后,作何将息是也。妙者,可以为终治之法。
七、长治法——长治者,永远之症,不可以岁月计也。如病痿症、痉症是也。
八、短治法——短治者,乃病不必长治,而可以短兵取胜,则用短治之法。譬如阳明之症初起,乘其口渴引水自救之时,急用石膏、知母煎服。一剂而渴减,再剂而渴止,三剂而病如失,即不可再与四剂矣。盖石膏初用有荡邪之功,久用有损正之失,故可暂用而不可长用。附子理中汤,亦不可久用,有太刚则折之虞。大承气汤止可一剂,而不可至再,重则有大下亡阴之祸。
九、久治法 ——久治者,日久岁长而治之也。此乃寒虚之人,不可日断药饵,如参、苓,芪、术之类,日日煎饮始好。方用人参一钱,白术二钱,黄芪二钱,茯苓二钱,甘草五分,白芥子一钱,神曲五分,肉桂一分,麦冬二钱,北五味三分,苏子五分,水煎服。(〔批〕久道汤。)
十、暂治法——暂治者,乃强壮之人素不服药,一朝得病,用药暂治之也。
十一、《标本病传论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人有客气有同气。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十二、本治法——本治者,治心肾之法也。人非心不能宁静致远,非肾不能作强生育。故补心即当补肾,补肾即当补心也。是二经一身之主宰,脏腑之根本也。
十三、标治法——人如病大小便不通,或疟症不已,产后风寒,皆作末治也。
十四、正医法
五脏之中,除肺一经之外,俱可正治,独肺经不可正治。治肺之法,正治甚难,当转治以脾。脾气有养,则土自生金,咳嗽自己。
治有隔一、隔二、隔三之治。
十五、反医法:塞治法——塞者,因其塞而塞之也,如人气虚中满是也。盖中满之疾,原是气虚而成,不补其虚,胀何从解。
十六、偏治法——偏治者,乃一偏之治法。譬如人病心痛,不治心而偏治肝;譬如病在上,而偏治下:譬如病在右,而偏治左;譬如病在四肢手足,而偏治其腹心也。
十七、全治法——全治者,乃人病痨瘵之症也。痨病用不得霸药,宜用通身清火之味治之。
十八、常治法——常治者,可以常法而常治之者也。头疼,即以蔓荆子一钱,川芎五钱,白芷一钱,甘草一钱,半夏一钱,细辛一钱治之,病去如扫。(〔批〕止疼汤。)此常治之法,可为师也。
十九、变治法——变法者,不可以常法治,不得已而思变之也。变症不同,用药各异,吾举其大者言之。
二十、专治法——专治者,专治一脏,单刀直入之谓也。如人病直中阴经寒症,势如奔马,不可止遏。倘征兵分调于各路,势必观望低徊,而不能急遽以救主,不若止用一二大将,斩关直进之为得也。方用人参一两,附子二钱,水煎服即愈,方名参附汤。
二十一、分治法——分治者,症犯艰难,不可作一症治之,乃用分治之法。如人便血矣,又溺血;腰痛矣,又头痛:遗精矣,又健忘:吞酸矣,又泄泻。症既纷出,药难一般,不得不分之以相治也。或治其上,或治其下,或治其有余,或治其不足,止正可以混同一例。然而得其道,则分中可合:不得其道,则合处仍分。
二十二、通治法——通治者,因其通而通之也。
二十三、 升治法——升治者,乃气虚下陷,不能升而升之者也。凡人因饥饱劳役,内伤正气,以致气乃下行,脾胃不能克化,饮食不能运动。方用人参一钱,黄芪三钱,柴胡一钱,升麻三分,当归三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白术三钱治之。此方即补中益汤,余为之增定其轻重,以为万世不删之定则。东垣一生学问,全在此方。
二十四、降治法——降治者,不能下降,用药以堕之也。降胃=小半夏汤、旋复代赭汤;降肺=苏子降气汤;降肝=镇肝熄风汤;降气=四六磨饮。如腹中痛,手按痛甚,或胸中伤食,手不可按者,皆宜堕之也。方用白术二钱,枳壳三钱,白芍三钱,甘草一钱,山楂二十粒,麦芽三钱,厚朴一钱,水煎服,(〔批〕速腐汤。)
二十五、开治法——开治者,气闭不开而开之也。如关隔之症是也;或如尸厥气闭是也。
二十六、闭治法——闭治者,乃虚极下脱,关门不闭而闭之也。如人交感乐极,男女脱精而死者,或梦遗精滑不守者是也。男女走精而亡,亦因气虚不能自禁,一时男贪女爱,尽情纵欲,以致虚火沸腾,下元尽失。
二十七、顺医法
二十八、逆医法、
二十九、敛治法——敛治者,乃气将散而收敛之也。譬如人汗出不已,此亡阳而气欲散也。又如下血与吐血不已,此血欲散而不能住者是也。气散仅存一线之阳,倘再令其奔越,则阳脱而死所不免也。然而治脱之法,惟在敛其肺气,使皮毛腠理固密,则阳从何散。
三十、解治法——解者,邪聚于一处,而分解之也。如人病结胸等症
三十一、泄治法——泄治者,汗之也。邪居于腠理之间,不肯自出。必用汗药以疏泄之。方用荆芥一钱,桔梗一钱,防风一钱,甘草一钱,苏叶一钱,白术五钱,茯苓三钱,陈皮五分,水煎服。
三十二、 同治法——论四物、逍遥、六君、归脾、小柴胡、参苏。补中益气、四君子诸汤加减法。同治者,同是一方而同治数病也。如四物可治吐血,又可治下血;逍遥散可治木郁,又可治数郁;六君子汤可治饮食之伤,又可治痰气之积。然而方虽同,而用之轻重有别,加减有殊。
三十三、 异治法——异治者,一病而异治之也。如人病中湿也,或用开鬼门之法,或用泄净府之法是也。虽同是水症,何以各施治法而皆效?
三十四、意治法——医者,意也。因病人之意而用之,一法也;因病症之意而用之,又一法也;因药味之意而用之,又一法也。因病人之意耐用之奈何?如病人喜食寒、即以寒物投之,病人喜食热,即以热物投之也。随病人之性,而加以顺性之方则不违而得大益。
三十五、收治法——论久嗽久泻久汗。收治者,气散而收之也。如人病久嗽不已,方用人参一钱,白芍三钱,酸枣仁二钱,北五味子一钱,麦冬五钱,苏子一钱,益智仁五分,白芥子一钱,水煎服。(〔批〕止嗽神丹。)
大汗之病,阳气尽随汗而外越,若不急为止抑,则阳气立散,即时身死。
三十六、平治法——论气虚、血虚、肾虚、胃虚、脾虚诸用药方。平治者,平常之病,用平常之法也。气虚者,用六君子、四君子汤。血虚者,用四物汤。肾虚无火者,用八味汤:肾虚有火者,用六味地黄汤。肺虚者,用生脉散。心虚者,用归脾汤或天王补心丹。肝虚者,用建中汤。胃虚者,用四君子汤。脾虚者,用补中益气汤。郁症,用逍遥散。伤风,用小柴胡汤或参苏饮。有热者,用二黄汤。胃热甚者,用竹叶石膏汤。
三十七、奇治法——奇治者,不以常法治之也。
三十八、隔治法——补母泻子,泻南补北。
附: 知止老师讲伤寒
一、太阳篇学习总结
太阳病,太,是大的意思。太阳就是指机体气化过程中阳气最盛大的那一类过程。阳者,卫外而为固,所以太阳之气化最明显的体现是卫护一身肌表。故前人有云“太阳为一身之藩篱,主肤表而统荣卫”。这是说太阳之气化过程,主要是卫气在起作用,如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等等。而卫气要起作用,必然离不开荣气(营气)的支持。所以后人在解释太阳时多以荣卫论之。当然这种解释只是为了理解和掌握,在实践运用中,还是要直接以“象”来判断阴阳,这样才能整体而直捷。但这决不是以所谓的“症候群”搞对号入座,而是要“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在动态中把握当前的主证所在。为了便于理解,还可以再以肺主表、足太阳膀胱经布于肌表最广等来联系脏腑、经络理解。但这只能说明用“太阳”即可涵摄上述内容,不能颠倒主次地把这种直捷的阴阳辨证再异化为脏腑或经络辨证等,在思维中反倒不能以主证之象直接去辨明阴阳,因而不能真正地掌握三阴三阳辨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这就是“以象之谓”、就是阴阳辨证的指南。 太阳既然主肤表而统荣卫,又涉及肺、膀胱等脏腑,所以外邪中于肤表之后引起太阳气化所主的荣和卫、脏腑和经络的病理反应就叫作太阳病。譬如外邪侵入,太阳之气为了抗邪,必然会调动气血津液等趋于体表,就会出现脉浮、发热,同时正常的卫外、温煦功能受到影响,就必然恶寒,那么些主要发生在体表的异常表现,也就是太阳病必有的症状了。脉浮、发热、恶寒,虽然是太阳病必见的症状,但来严格来说,这还只能叫做表证,仅凭这几个症状来确定太阳病是不够的。因为在其他阴阳失和的类型中,其前驱阶段有的也会出现这样的表证。因此,要确定太阳病,还必须在表证的基础上还有“头项强痛”这一表现,这就说明病变不但在肤表,而且也在太阳的经络,把太阳气化的领地完全地波及到了,这样才是最典型的太阳病。当然,不完全具足太阳病的典型表现,只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再结合全身的情况分析,也还是可以确定此时病变是否属于太阳病的。但这需要比较深入地理解、掌握这种辨证方法才能做得到。这也正是我们学习它的目的所在。 后世用“开合枢”来比拟阴阳的工作机制,以“开合”来概括气化过程中的升降出入运动,再加上一个“枢”来说明这些运动的调控与承接。用开合枢来比拟人体的生理现象首见于《内经》中的“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和“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后世以此理解《伤寒论》的三阴三阳病,虽然不是取《内经》中关于“开合枢”比喻的原意,但这样以开、合、枢来比拟阴阳工作的方式和关系,很有利于理解和掌握阴阳在整体上的变化过程,所以我们应对这种思想加以重视。“开合枢是认识六经的关键,也是研究《伤寒论》的方便法门。”(《刘力红•思考中医,10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太阳为开,太阳的“开”是指机体中的阳气在工作中处于开发、外达而为用,一直到其发挥到最为盛大阶段的气化过程。阳气外达所发挥的作用有宣发、卫外、温煦等等,这些都是太阳的开机才能正常维持。太阳出现了病变,必然是它的“开”出了问题,因而不能正常发挥上述作用,从而表现出相应的病证。“太阳的开机为什么会发生异常呢?这个原因可能来自内部,也可能来自外部,或兼而有之、外部的因素往往比较典型,如我们常见的伤寒、中风,就是因为外邪侵袭,障碍、束缚了这个开机,使阳气的开发受限,于是太阳病就发生了。除了外因,内在有哪些因素呢?有阳气虚,本身的力量不足,太阳这个开的作用会成问题,或者由于水饮、湿等因素障碍了阳气外出,太阳的开机也会出现问题。”“所以太阳病见得最多的是表病,表病就是因为阳不卫外,遭受外邪侵袭所致。另外,阳不化气,水液代谢就会失调,从而导致水液代谢障碍相关的疾病,我们看看整个太阳篇,表证、水气、痰饮、蓄水占了绝大多数,这些都是与阳用的障碍有关,都与太阳开机不利有关。因此,从太阳开机不利的角度去理解太阳病,就抓住了它的纲领。(思考中医P111) 由上述可知,太阳气化最典型的病变是表证,也就是卫气的功能发生异常变化。从而表现出“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提纲脉证。太阳病在卫气职能方面的改变,不但能表现为发热恶寒,还必然影响其司开合的功能而表现为有汗或无汗。在正常情况下,卫气总是能开能合,以适应人体体温的调节和汗液的排泄。但受邪后就不同了,有的人是卫气但开不合,有的人是但合不开。但开不合的就有汗,有汗是疏泄外散之象,可见脉象浮缓,是风邪致病的特点,叫做太阳中风。但合不开则无汗,是寒主收引的凝敛之象,寒束表气不能,则身疼痛、脉浮紧,叫做太阳伤寒。这就是太阳病的两大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太阳病所表现的开合异常,只是太阳之气开发于表而受邪,肌表气机出现的异常,并不是全身阳气的开合异常。所以由太阳为开的角度看,不过是开的不及和开得太过而已。由于感邪轻重及人的体质不同,这两大类型的太阳病还可以有很多的兼夹证。在正邪交争的过程中,病情还会出现各种演变,但整个太阳篇所涉及的病变,在性质上基本都以寒为主。因为寒伤阳气,寒邪最易导致在太阳领域的功能异常。如果是热邪扰及阳气最多的太阳,热性炎上,就会影响一身阳气的合敛而使病变转属阳明。 此外,太阳病中较为重要的就是水液代谢异常的病变了。三焦是人体气化的场所,又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太阳开机不利,不能发挥正常的气化功能时,也会影响三焦出现水液代谢异常。我们者知道气帅血行、气帅津行,血以载气、津以载气的道理,这一关系说明了什么呢?最起码的一点是说明了正常情况下机体阳气最多的地方,其津液或阴血也必然相应为最多。因为气之与津、血,是须臾不可分离的。我们知道人体的津要比血多,且“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灵枢•邪客》),血藏于肝,统于脾,五脏六腑都要由血来濡养。所以在肌表与太阳相配的阴气,主要是津,也就是在三焦气化的水液。这样一看,不仅仅是太阳病必然影响及水液代谢,事实上是所有的太阳病,必然同时也是水液代谢或运行出现了病变。就是最典型的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不也是水液为汗失守或水液不能外出为汗吗?再看《伤寒论》太阳篇涉及到的主要方剂,麻黄汤、桂枝汤、大小青龙汤、五苓散、越婢汤,也都是能治水的方剂。一如刘力红先生在《思考中医》总结:“治太阳就是治水”。这样从阴阳两方面看,太阳病的主要内容就容易掌握了。 那么可不可以说太阳病就是水液病、是阴病呢?显然不是,因为太阳病的主导因素是阳气出现了问题,我们知道同时水液也一定有问题是因为中医学的整体观就是这种思维方式,要“知阳者知阴”。阴阳两方面都了解了,才能全面把握病情。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阳,所以是阳病。我们了解太阳病还是要抓住阳的病变特点。如果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阴,且在于代表着最多阴气的水液,那就是太阴病了。另外,太阳的阳热之气郁久或循经入腑,还会伤及血分,出现衄血、便血、发狂等病证。但这些已经不是简单的太阳病了,这类病变往往更易于辨识,认清其特征表现即可,不用三阴三阳这样整体宏观的系统方法也是可以的。
综上所述,太阳病有以下三个要点:一,病位在表;二,病性多寒;三,开机受病。从这三方面来认识,就可以在复杂多变的病情中抓住太阳病的“主证”。那么是不是太阳病就是从病位、病性、气化运动的方向这三方面来分析病情呢?或者说是不是以这三方面的辨证结果综合起来,也同样可以得到一个和三阴三阳辨证所得到的太阳病相同的认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三方面的综合并不能详尽太阳病的全部内涵。这些还只是在人体上的表现,太阳病患者的表现可以是仅仅如此,但太阳病这个概念同时还具有天人合一的内涵。三阴三阳的辨证是最具整体观念的辨证方法,真正地把人放在天地的大系统内来认识,不是只在人体的层次上进行的多角度认识的概括。这一思想在《伤寒论》的“欲解时”条文中有所体现。如“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所谓“欲解时”就是说疾病有可能解除、或有可能痊愈、或有可能减轻的时间区域。我们知道人体具有着精密的自我调节能力,凡有病变,机体自身都会本能地产生保护性反应对以抵抗致病因素的影响、修复受伤的组织及其功能。也就是说人体本身就有愈病的机能。太阳病在某一个时间内 “欲解”,就是说在这个时间段内机体正气的工作机制正好有利于增强其自愈反应。太阳病的欲解时是“从巳至未上”,即在巳、午、未这三个时辰内,也就是上午9时至下午3时之间。这一时间内机体的正气有什么特点呢?《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太阳病的欲解时正属日中,“日中而阳气隆”,与 “日西而阳气虚,气门乃闭”相对,就是指阳气外达盛于肌表,有利于“气门”打开,汗液排出。天时助人体的阳气外达,也就是助太阳的开机。阳气外达肌表则敷津为汗,而太阳病的主要治法也就是取汗。可见以开机不利,需要取汗可解的太阳病,在巳、午、未这个时段内机体会自然出现治疗它的机制,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内就有可能或有利于解除病变。这是天人是相应的必然结果。就象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一样,“时立气布”,到了某一时间,天地间就必然呈现相应的阴阳之气,这又必然影响着人体的阳阴。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就象夏天或正晌午时人们会热、会出汗一样。这是人生存在天地间必有的规律,我们需要的就是认识、掌握并加以运用。有了这个天人相应的认识角度,我们不但能够知道某类病在什么时间易于治愈,还能根据病变所呈现出的时间规律来判定其病理属性。如某种病情,每于“巳、午、未”这个时段内就自然减轻,其他时间则维持原样或有所加重,那我们就要考虑这是否属于太阳病了,这个时间规律至少能起到提示思路的作用。象前面提到的《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所讲,中医辨阴阳是“以象之谓”的,一年分四时,一日也可以分为四时,其道理就是分时所依据的阴阳之应象是相同或相类似的。据此原则,一日分作十二时,一年也相应的是十二月,都是以十二地支来划分,因为每一支所代表的阴阳之气及其应象是类同的。阴历以“寅”为正月,则“巳、午、未”即阴历四、五、六月,正值夏季,为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显然,这时天人相应的特点都是“阳气隆”。如果某些常年不愈、反复发作的疾病总是在夏天减轻甚至完全消失,而天冷或遇寒时又重,如风湿性关节炎、老慢支、支气管哮喘之类。我们就可以考虑从太阳论治。事实上太阳篇的桂枝附子汤、小青龙汤也正是治疗这些疾病的有效方剂。我们还知道,这一类疾病不但是到天热时“欲解”,如果是北方人患此类疾病(事实上也是北方人患这类疾病的比例高),到南方或偏于南方之地住上半年、一年或仅住一个夏天,他的病情一般都会得到明显的改善。也就是说不但时间因素能带来“欲解”,空间因素也能带来“欲解”。这是因为时空因素都有其阴阳属性,巳、午、未是“阳气隆”之时,南方则是“阳气隆”之地,只要是阳气隆,就会增强人体太阳气化的过程,就会形成对太阳病欲解因素。可见,太阳病的概念可以包括天地人这个大系统中的一切相关因素,一提到太阳,这些因素就全包括在内了。所以我们辨太阳病,乃至辨三阴三阳病,都需要以天地人这个大系统为背景,以阴阳为纲,在整体上寻找病变的主要矛盾。不可以把这种整体性的辨证方法分解成对这一系统内各要素的分别辨证。因为这样做只是对三阴三阳辨证的异化,还是没有掌握阴阳辨证的要领。《伤寒论》中所创立的三阴三阳辨证是最具全科意义的诊断方式,我们应该通过熟悉原文、熟悉中医经典来寻求辨识阴阳思维方式,从而掌握这一辨证体系。
二、阳明篇学习总结
阳明的概念是“两阳合明”。这里的合,不是汇合、叠加的意思,而是与开相对应,是合拢、聚合的意思。“是把阳气从一种生发的状态、释放的状态收拢聚合起来,使它转入蓄积收藏的状态”。(思考中医•227) 阳明的合承接太阳的开,是发布、外散为用的阳气转为敛降、内收为用的气化过程。如果说一身升降出入的气化过程中,太阳的开主要是使阳气升、出,那么阳明的合就是以降、入为主。在人体中那些生理功能是以阳气的入内、下降为主呢?很显然是胃肠,阳气入内以腐熟、传化水谷,并以通降为和。故知阳明的气化所涵摄的主要内容是以胃肠为主的“宜降则和”的生理功能。这些功能发生了异常变化,就是阳明病了。所以《伤寒论》对阳明病提纲契领地概括为“胃家实”。 “胃家”即整修消化道,它不但肩负着腐熟水谷的消化作用,而且也肩负着排泄粪便的传导作用。如原文中即有“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之说。既然涉及到了胃,那当然与会与脾有关联;涉及到大肠,还和肺有关联。所以这个“胃家实”不但包括胃与肠所出现的实证,还涉及到以此为主的一系列相关的气化功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六经为川,肠胃为海”,这是以海纳百川为喻,说明“胃家”可以汇集诸经之气。这一点正与阳明之合承接太阳之开的比拟相吻合,因为太阳的开是开出一身阳气,阳明的合当然也就是合拢一身之阳气。可以认为,凡所诸经中开发盛大的阳气转入敛降的过程出现障碍,阳气当合而不能合,都属于阳明之病。所以阳明病不但有腹实不降的承气证,还有阳气不能合入、热势外张的白虎证。这也就是阳明病的两大主要类型。阳明病是如何发生的呢?就《伤寒论》中所载,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素体津液亏少,或感邪后治疗不当,津液耗伤,以致无津载气下行而出现阳明病。如“本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185)”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181)” 二是素体阳盛,感邪后邪从热化或邪热与肠胃中宿食、粪便相结。即论中所谓的“正阳阳明”。此外,还有一种是体质稍偏阳虚的人,并没有伤津的原因,但感邪后正邪交争日久,至七八日后正气得胜,但阳气来复太过,也可以出现阳明证。还有一种“阳明中寒”的情况,表现为“不能食,小便不利”、“大便初硬后溏”,这是由于“胃中冷,水谷不别”的原因,导致津液不能正常分布,虽然体内津液并没有亏少,但脾胃阳气不足以运化之,还是可以出现大便(初)硬,小便少或不通畅,甚或口干舌燥等形似燥性的病变,所以也可以称作阳明病。但这种情况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在阳明,而是在与之密切相关的太阴之脾,所以《伤寒论》阳明病篇中并不对这种情况作更多的讨论。我们也在太阴病中再加以探讨。由上述可知,阳明病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津液亏少所导致的燥,二是阳气过盛导致的热。病重者还可以燥、热同见。综前所述,从病变性质上看,内在的燥与热是阳明病的主要特征;从气化运动的方向上看,阳明病的主要特点是不合、不降。以这两点的有无和表现程度,就可以判定或辨别阳明病了。阳明病的欲解时是“从申至戌上”即申、酉、戌这三个时辰内。这个时段内太阳开始西行西下直至夜幕降临,“人亦应之”,人体的“太阳”也在这个时段内开始收敛回藏,转入阳明。还是人天相应的道理,人体的阳气在这个时间内回收内合的机能是最佳的,而阳明病的特点就是气机不合,在这个机体内合机能最佳的时候当然就会有自愈或减轻的机会。但阳明病中有一个典型的症状,即“日晡所发潮热”,如《伤寒论》212条所说,这种情况下“微者”要大承气汤主之,“剧者”而又见涩脉是要死人的,也就是说,在“日晡所”,即日落的时段内病情有所加重。为什么在欲解的时间或欲解的情况下,病情反而加重呢?这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能比较集中地反映出中医学认识疾病的方式,我们不妨以前面介绍过的中医全科病理观来作一分析:中医学认为一切病变的发生与发展都是正邪交争过程的结果及其体现,所以各种疾病的症状也不外乎是某一正邪交争机制的特征表现,所有的症状都是同时反映了正气与邪气两方面的状态及其关系。那么阳明病的这个日晡所潮热是怎样的正邪关系呢?我们看《伤寒论》阳明篇中,潮热是阳明腑实证的特征症状,是用承气汤的一个重要指征,“其热不潮者,未可与承气汤”。可见这个邪的因素是腑实不通,甚至有“燥屎五六枚”。此时正气的因素如何呢?我们知道人体具有精密的自我调节能力,在有燥屎结滞的情况下,机体必然会启动“欲解”机制――气帅津行、调动津液下行以润燥。但此时体内没有充足的津液以供调动,显然这一自愈机制就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并且这种情况下,本来是机体启动阳气帅津下行,现在仅仅是阳气下行而无津液同来,则不但不能润下燥结之邪,反而会进一步加重原有的燥热之势。所以阳明腑实证往往会很快地发展到燥极热盛的危重地步,因而阳明篇中有“急下”之训。再看这个日晡所潮热,正是因为日晡所是欲解时,机体此时的自愈机能增强,如上所述,虽“欲解”而津液不足,病解的条件不具各备,所以不但未解,反而因下行之阳气被燥实所阻,使得热势更盛、如潮汹涌。由此可知,正常情况下的欲解时是因为正气得助,正气强则病邪退而疾病向愈,但在邪实顽固,未能祛除之时,反而会因为正气太盛而导致正邪对峙之势增强,从而使病证更为加剧,因而出现欲解反剧的情况。可见,正进邪退则向愈为常,正进邪不退而反剧为变;欲解时向愈为常,欲解时反重为变;病情虽有常变,轻重之别,但其机理都不外乎是邪与正的相对关系。所以中医学特别强调正气,强调在整体、动态中掌握正气的运行规律,强调知常以达变。唯有如此,才能正确地认识病情的发展与变化。
“知常达变,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阐常述变,则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基本特征之一。(《伤寒思辩》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12:1)”这个欲解机制中的常变思维尤其需要我们充分重视,因为不仅是时间因素,空间因素、治疗因素乃至其他一切干预因素所产生的“欲解”机制,都有可能因为邪气顽固而出现欲解反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如不能明确此中的常变关系,必然会对此时正常的欲解机制产生怀疑甚至是否认,从而在治疗方向上改弦易辄,丧失进一步辅助、推进此正确的欲解机制的机会。例如《伤寒论》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他、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太阳病,一开始用桂枝汤治疗,不但不解,反而增加了心烦症状,分明是病情加重了。但是不是治疗错误了呢?显然不是,否则就不可再用桂枝汤了。这不过是风寒之邪约束得较重,服桂枝汤后正气得助,正邪交争之势加剧,正气受郁,同时又激发了风邪上扰,所以出现烦证。先刺风池、风府二穴,帮助机体疏通治风之机,解除正邪对峙的局面,再服桂枝汤就会治愈了。这一条说的是药物治疗后出现的欲解反剧。药物出好,时间也好,任何因素导致的“欲解”机制都是一样的,都是助正胜邪,以完成机体在患病后所启动的自愈过程。
三、少阳篇学习总结
阳气是充满全身,周流不息的。根据其作用于机体各部所需多少及其运动方式,可一分为三来认识。如前所言,阳气开发,敷布于体表为用的,叫做太阳;阳气向内,入于中焦以腐熟水谷的,叫做阳明。除此以外,还有充斥于表里之间,流布于三焦上下,生机活泼,对人体起着温煦长养作用的阳气,叫做少阳。少阳之阳,以三焦为通路,周行一身,不亢不烈,犹如日之初升,故又名“少火”,它的特点是流通畅达,所以少阳又叫“游部”,即《素问·阴阳类论》所说:“一阳为游部”,“一阳者少阳也”。少阳为少火,为游部,于一身通行自在,不郁不结,升降自如为其常,一旦出现少火郁滞或与邪搏结,流行不畅,就是发生了少阳病。少阳被郁,郁则化火。火性炎上,上寻出窍,最常表现为口苦、咽干、目眩等证,所以这些症状被作为少阳病的提纲。少阳内结,多结于少阳经脉之部位,就会出现胁下苦满或痞硬。一般情况下少火被郁只是少阳气化失常而为病,多是感邪后机体自发的反应,属于典型的少阳病。邪结胁下则是少阳的经络为病而影响少阳气化,多由太阳转属而来。少火被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风与寒的性质不同,因而在引起火郁的口苦、咽干、目眩等证同时,又各有不同特点。风性升散,故又有目赤、耳鸣如蝉、胸中满而烦等证。这是风热之邪挟少阳本经之火循经上煽所致,在《伤寒论》中叫“少阳中风”。寒为阴邪,则无上述目赤烦满等证,而有头痛、发热、脉弦细等证。外邪侵入少阳所主的经脉,也可以阻滞少火流通而出现少阳病。例如太阳病未愈,而身体的气血已虚,则外邪乘虚而入,正气驱之无力,则邪结在胁下少阳之域,就会出现胸胁苦满,甚或胁下痞硬之证。邪结于经,少阳不能舒发条达,就会胸中烦满,默默不欲言语。少火郁结,克犯于胃,还会有不欲饮食,常常作呕等证。邪已内陷,说明太阳之气不足以拒邪于外,正气退缩、邪向内迫进,则机体正邪交争无力,不能发起来热,只觉恶寒;但正气尚能在阳分坚守,待阳气蓄极而通,向外散邪,则作发热而不恶寒;如此则表现为寒热往来之证,也些都是病在少阳的典型症状。少阳病的机制基本如上,并不复杂。但是,凡病在阳分,大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少阳病机存在,因为少阳相火游行三焦、遍布周身,故身体各部之病证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少火的周行。所以除了明确的太阳病与阳明病外,诸多典型或不典型的阳性病证几乎都可以归属于少阳。故知少阳病的证见反而是最为复杂的。那么对于复杂的病证如何能判定其属于少阳呢?《伤寒论》在少阳主方小柴胡汤的运用中给出了这样的原则:“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也就是说,在辨别出病变属阳后,又能辨明主证不属于太阳、阳明,则只要见到一个少阳病的典型症状,就可以确定为少阳病。很显然,这就要求我们在掌握少阳病时更需要整体分析,绝不能简单地对号入座。少阳为枢,枢,就是维系着开合的枢纽。在人体中,维系开合的这个枢不要具有枢转、调节的作用,还要具有支配的作用。如何支配呢?对有序运动的支配当然要通过提供信息与能量才能完成。少阳的气化过程是主司相火,相火即是一身之能源。相火流行三焦、游布周身而为“少火”。少火生气,主生发推动、温煦长养,正具备维系开合机制的调节与支配作用,所以少阳为枢。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寅、卯、辰时正是天地阳气生发之时,人应之而少火流通畅达,故诸少火郁结之病变有向愈之机。同前述欲解反剧的机理一样,少阳病郁结重者,也会出现欲解时病证加重的情况。比如少阳病最常见的口苦,在未愈之时,往往就是晨起时加重。
四、太阴篇学习总结
人体的阴气,若从物质上来指实,就有津液、精气和荣血等不同。将阴气一分为三来看,津液来源于水谷,敷布于周身,为阴气的最主要成份,所以三阴中的太阴—阴气最多者,自然也是以津液为主了。津液的吸收与输送,与脾和肺的关系最为密切。与脾有关,就一定和胃也有关联,且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与肺有关,也一定会和大肠有关联。所以太阴的气化过程主要包括了津液在脾、胃、肺与大肠间的输布与运用。当然这一过程同时还与一身之整体密切相关。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还说:“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可见,若把太阴的气化过程结合到脏腑的功能来说,主要就是指脾、肺而言。正常情况下脾气散精,脉气流经,津液被利用,人就健康无病。反之,如果脾、肺因虚寒而失职,尤其是脾气散精的功能失职,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不能“散精”,则饮食摄入的水谷精微不能敷布为用,留滞在相应的脏腑或经络中,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寒湿内盛的症状。这就是典型的太阴病。正如太阳气化过程中阳气最多,所需的水液也最多一样,太阴气化过程中涉及的阴气最多,当然也需要最多的阳气。同样是最大,所以都叫“太”。气化过程中以阳为主要方面,则为太阳。阳在外,故太阳主要是讲在表的气化过程。以阴为主要方面,即为太阴,阴在内,故太阴主要是讲在内的气化过程。那么这个在内的,以阴津为主的气化过程所需的最多的阳气从哪里来呢?一个主要的来源就是阳明之合所收敛回藏的阳气。阳明与太阴为表理,太阴之开承接阳明之合。阳明之合,需太阴之开;太阴为开,亦需阳明之合。这完全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太阴为开,也就是开启体内的阴津来迎接阳明合入的阳气,把阳气藏于阴分以完成内里的气化。并进一步以精的形式藏伏于少阴,以完成阳气的休养生息。上述的典型的太阴病,也就是太阴所藏的阳气不足以完成对水液的代谢所致。阳虚则内寒,水液不化又生湿,所以太阴病的病理主要就是寒湿。这与阳明病的燥热正好相反。二者都有腹满证,但阳明病的腹满属实,不吐不利;而太阴病的腹满属虚,自吐自利,且越吐利越伤中阳虚寒越重,从而腹满也越重。阳明病口渴,太阴病不渴。可见太阴病在表现上也与阳明病相反。正常情况下脾胃共同完成对饮食水谷的消化与吸收,此气化过程中燥湿相济,升降相因,阳明与太阴为此过程的两个方面。病变时二者不相协调,则表现为: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热则阳明,寒则太阴;燥气有余,湿气不足,是为阳明病;湿气有余,燥气不足,则为太阴病。太阴与阳明如此密切相关,其病变也一定会互相影响。如阳明不合,热耗于外,太阴不得阳气回入,则可继发太阴病。人在盛夏时易患腹泻在根本上讲也就是这个原因。如太阴不开,水津不能上济阳明,也可以出现明阳失其通降之病。如《伤寒论》所讲的“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 作固瘕,必大便初鞕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就是这种情况。这种情况非常容易引起医者的误诊,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因为大便不畅之证最易引起胃经郁热,这种病人常常可以伴有舌苔黄厚腻,口臭,或面起痤疮,甚至是大便数日一行。初与硝黄泻叶之类也有效,但会反复发作,久服则乏效,且病情加重。这种情况下其舌苔虽黄厚腻,但其舌体一般都是胖大,或有齿痕。有的病人甚至是虽然大便数日一行,但其舌象一派阴寒。其有痤疮者,面色也多是偏白或萎黄,或伴下眼睑青黑,绝无面色缘缘正赤之象。还有一点最为关键的是,这种便秘不论是几日一行,其必然是初硬后溏,也就是说大便的初始部分可以非常干燥难下,但后面的就不那么干、硬了,基本上到后面都不能成形,只是成堆状。多数情况下,尽管后面的大便不硬、及至不成条,但便出仍不通畅,自觉粘滞不爽。还可见到大便数日一行,但排便的当天会便二、三次或更多,这种情况有时第一次大便可以都是干燥或成形的,但后面的一定是湿软成堆。便秘是临床常见的症状,绝大多数的便秘都可以在阳明与太阴中寻求治法,我们一定要详察病情,明辨阴阳,才不至误诊误治。这种太阴湿困所导致的便秘只有温开太阴才是正治,与治太阴自利一样,也是“宜服四逆辈”。不过太阴自利服温药后则大便转干;阳明中寒者服温药后多见矢气频作一至十数日,大便方渐渐增多变稀,或时干时稀一段时间,最后才恢复正常。对于这种临床极常见的胃肠表现,一定要辨清其阴阳属性,否则虽可间或取效,最终无不贻害病人。太阴病的欲解时是在亥、子、丑这三个时辰内。这是夜半阳气入里、行于阴分的时间。里虚寒的太阴病得到入里阳气的温煦,故有欲解之机。所以,胃家实的阳明病有腹胀满,会“胃不和则卧不安”。而太阴病的腹胀满就不会这样,它反而是夜卧则安。其实,很多脾虚的人食后腹胀,吃完饭就犯困、吃完饭就想躺着,也是这个道理。“阳气者,烦劳则张”,机体欲调动阳气入内,必然就会发出困倦的指令。人卧则静,阳不外张,则里虚得到缓解,正气才能够去解除太阴的寒湿。夜半时是人的睡眠最深,阳气入内也最充分,是天地之气所赐的固定的欲解时。食后腹胀困倦的小睡,则是不过是人体自发的临时“欲解时”。时虽不同,其欲解之机并无差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睡眠时就是太阴病欲解时。也就是说,睡眠就能促进太阴病的欲解、睡眠和缓解太阴病可以是同一个过程。那么,治疗太阴病,促进太阴病的欲解,是不是也可以促进睡眠呢?事实上确实如此:太阴虚寒的病人在经过散寒、温补的治疗后,都会出现一个阶段总想睡觉,睡得也很香、很沉。有的病人因此而治愈了素有的失眠。中医学如何认识睡眠呢?阳气入于阴分才能睡眠。如《灵枢•营卫生会》所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阳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卫气平旦行于阳,日入尽行于阴,行于阳则起(醒),入于阴则止(睡),夜半而万民皆卧,与天地同纪。这个天人相应的寤寐机制,不就是从太阳到太阴的开合机制吗?显然,这个太阴病还直接涉及到了失眠的问题。其实,太阴病所涉及的问题何止上述这些内容,内在的太阴气化失常可以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症状。但我们只要抓住了这些现象背后的气化过程,就能作出方向正确诊断与治疗。清•柯韵伯谓“六经钤百病”,清•陆九芝也有"废六经则百病失传"之说,我们从上述的思路中是不是也能得出这样的认识呢?有什么病不是机体的气化失常呢?把一身的气化过程分成六步来认识,还有什么病变能逃出这六步之外呢?所以清•何秀山说:“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俞根初还特别强调说“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何廉臣,通俗伤寒论•上海科技出版社铅印本,1959)我们把这个辨识三阴三阳气化的“六经辨证”作为全科中医的基本辨证方法,道理就在于此。
太阴病在欲解过程中也会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如《伤寒论》278条所说:“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上面讲的,阳明中寒治以温药后矢气频多、大便增多而稀,也就是这个“脾家实,腐秽当去”的过程。
五、少阴病学习总结
少阴,是阴气较少的意思。 太阴主司的气化过程,主要内容是完成水谷精微与水液的吸收、布散,并化生血液、精气奉养五脏六腑,其中五脏六腑之精还要进一步收藏于肾。此过程所化生的精与血从形质上讲明显少于太阴所主的水液。所以从阴气所指实的物质多少而分,血和精就属于少阴。也就是说少阴的气化过程主要是针对血与精。 心主血脉,肾主藏精,所以在脏腑而言,心和肾属于少阴。即然是少阴-阴气少,那么其气化过程中所需的阳气也相应会少,是不是少阴气化就是一个阴阳俱虚的过程呢?显然不是,少阴气化也是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一阶段,是常态。如果是阴阳两虚,那就是病态了。事实上这个阴与阳俱少的气化过程只是就人体的“用”的角度而言,因为气化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功用。“用”是由“体”而起,有体才能起用,少阴的气化主要是生命活动中对于这个“体”的充养过程。所以少阴以藏为用,其气化过程就是对阴阳二气的浓缩、精炼与收藏。 血是阴气中的精华,如《素问·痹论》中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邪客篇》说:“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已经生成之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由心所主,是少阴的一个方面。已藏之精由肾所主,是少阴的另一个方面。“从严格意义上说,‘精’实际上指的是阳气的蓄积状态,能量的蓄积状态就叫‘精’”。(《思考中医》85)可见,这个“精”从形迹上说,属于阴、属于水,藏于肾中,而它又是阳气的物质基础,是阳气的“体”,由是可知,少阴阶段是机体一个生长收藏气化周期的结束,是下一轮生长收藏过程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所蕴含的阴阳之气不但不是最少,反而应该是最多。此为少阴气化之常。 所谓的少阴病,也就是少阴阶段没能贮藏到应有的阴阳之气。如果少阴所藏的阴气少,而阳气不亏,则有阴血虚不能敛藏阳气之证,例如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也就是所谓的“少阴热化证”。如果少阴所藏的阴气不少,而封藏的阳气不足,则有阳虚内寒诸证,如“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的附子汤证;“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的真武汤证;“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的通脉四逆汤证以及内寒下利的白通汤证等等。即所谓的“少阴寒化证”。如果是阴阳俱不足,则会出现“脉微细,但欲寐”,“自利而渴……小便色白”等一派虚象,这就是最典型的少阴病了。此外,还有一种少阴表证,即机体感受了风寒之邪之后,出现了表证所见的发热恶寒,但脉并不浮。这是因为机体没有能力调动气血津液趋于体表去散邪,风寒之邪直接进入到少阴的领地而引发少阴病。如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这种表证虽然有发热,但不会很重,也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发热是正邪交争的外在表现,此时阳气已虚,虽能作一定程度的抗争,但本已不足以帅津液外趋作汗,所以它也无力抗争得太久,如任其发展,待其消耗得更虚之后,就不能再抗争作热,终归于少阴寒化证。可见,这种表证其实就是少阴里证的前驱期,其一开始就是个少阴病,所以论中把这种情况叫作“少阴病,始得之”。 以上是少阴常见的几中病变类型。 少阴关乎水火阴阳之体,少阴发生病变就会伤及这个一身气化的体。所以病到了少阴,多是体用皆衰,很容易出现“死证”,是人体病情发展中的危重阶段。但并不是所有的少阴病都会这么危重,手少阴心与足少阴肾的气化失常,其轻者也可仅在相应的经络循行部位出现症状。如心经上挟咽,肾经循喉咙,客邪侵入时会出现少阴咽痛。此外,下利导致津液下脱,虚热循经上逆也会出现的少阴咽痛。此外,气化失司而有水气内生,水阻于下,心火不得下交于肾,则有水气上溢下趋与心火浮郁于上并见的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等证。少阴阴精不足,复因误用温燥等原因还会出现燥屎内结,口燥、咽干、自利清水、腹胀不大便等证。这些虽不是真正的少阴病,但都可以出现在少阴气化失常之中 —- 引起少阴气化中最重要的心肾相交的常态不能维系,所以也是我们认识少阴病时所在要注意的。 手少阴心经络于小肠,寒湿如果郁滞在小肠,还能出现下利带血及白冻的症状,如同足少阴肾经络于膀胱,少阴阳不足,膀胱失气化而出现小便不利等证属于少阴寒证一样,这种症状虽已涉及阳经,但其性质属于阴阳俱不足,病性属阴,所以还是属于少阴病。如正气不虚而能出现正邪交争剧烈的阳性病证,那就是正气有祛邪外出之机,就属于太阳病了。由此也可以理解少阴是太阳的底面,少阴与太阳相表里。
少阴病欲解时在子、丑、寅三个时辰内。从子时起阴尽阳生,正是阴开至极,阳归于体,一阳来复,开始启动新一轮阳生阴长的时间。少阴病为体用不足,得此时天地阴阳之气相助,故有欲解之机。
六、厥阴篇学习总结
上述从太阴的阴阳俱多发展到少阴的阴阳俱藏,这个太阴的开即达到了极点。开极必合,收藏到极点之后也必然要转为释放。这个在阴分主司从收藏转向释放的过程,就是厥阴。厥阴为合,指的就是对太阴之开的闭合。太阴所化藏于少阴,少阴所主之血藏于肝,少阴所藏之精也是通过肝木转为释放,所以少阴可视为太阴开与厥阴合的枢纽,主司厥阴的脏腑主要是肝。心包为手厥阴之脏,有名而无形,为相火寄于胸中所成,亦与厥阴之气化密切相关。我们知道,重阴必阳,阴极则阳生,那么上述这个太阴开到极点时也应该是阳生之时。此时的一阳始生,也就是蓄积的精开始启用、开始转为阳气的释放,这个初始启动的一阳,当然就是少阳了。可见,厥阴的合与少阳的发生又是一个同步的过程。厥阴的合主要是在阴分、在体上起作用,以使一阳之少火能畅达于三焦之中,游布于脏腑之内而起用。所以二者是相为表里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此过程中游布畅达的少火与水谷精气化合后,外达于肌表而为用,即是太阳。所以厥阴的合所承接的是太阳的开。这个相为表里的厥阴-少阳气化过程,上下维系着太阴与太阳的开。如果厥阴之体受邪,影响了其合机及其表里上下的气化过程,就会发生厥阴病。如厥阴之体感受寒邪,同时其人阳虚,所藏的精不足,则少火无以生发,就会出现四肢厥冷、脉微弱甚至周身肤冷,躁无暂安的“脏厥”证。如果是寒盛阳衰太甚,就会直接危及生命,如《伤寒论》厥阴篇所讲的“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等等。在这阴尽阳生的关键时刻阳气不能生出来,人体的生机自然也就无法持续,这是厥阴病中最为危重的病情。赶紧用灸法散寒回阳,才有一线生机。此外,还有可能出现阴盛格阳,见里寒外热,下利清谷、汗出而厥等证,这也是及其危险的,需要以四逆汤或通脉四逆汤等回阳救逆。如果阳虚不甚而厥阴之体有寒邪所束,阳气尚能与厥阴之寒邪抗争,出现干呕、吐涎沫、头痛等证,只需用吴茱萸汤散寒扶正即可。如果厥阴之体本虚,藏血不足,复受寒邪,则可出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之证。这时不可妄用温热之品以防更伤阴血,要治以养血的同时兼以散寒通阳,用当归四逆汤。只有确定体内积有久寒时,才可以再加入吴茱萸、生姜之类。这些都是厥阴病中常见的阴寒证,以内藏的阳气不足为其共同特征。如果机体内藏的阳气不虚,只因为厥阴之体受寒邪之收引,少阳相火不能从厥阴中发出,则内郁之火必然会向外抗争,欲散寒邪。若终能正胜邪散,而没有郁热太甚,就会平稳地自愈。如(336)条所说“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如果阳气郁久,抗争太过,虽寒邪得解,但会出现痈脓、便脓血、咽中痛、喉痹等郁热上下攻冲之证;如果寒邪重,阳气不能得胜,则最终还是病情加重。如(341)条“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342)条“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334)条“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等。这是厥阴受邪而正气不虚时最常出现的三种情况。病进或化热是两种常见转化的结局,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机体会表现出许多寒热并见的症状,如“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等等,这就是典型的厥阴病了。治疗时即要用热药散寒,又要用寒药清热,更要用酸味药把这个寒热药规范在厥阴的领域之内。厥阴阶段的热证是郁在里面的阳气不得正常分布而发挥作用所致,这个“热”本来是人体的好东西,只是没有用好而已。所以,对于这种“热”只要加以引导、利用就行了,不可以用攻下、清除的方法来治疗。因为对这种寒热相争的病变采取攻击里热的治疗方法,是在释邪攻正,把内在的正气损伤了,寒邪必然会乘虚而入,出现“下之利不止”的情况,从而出现前面所讲的厥阴寒证。厥阴病中还有一种情况是误治之后而得,例如伤寒六七日一经将尽、阳气来复之时,被误用大下之法,挫伤了少火的来复的外达之机,使少火郁在厥阴之分上冲下犯,也出现“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等火郁内之证,同时还有“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等阳气不能外达于四肢之证。这时即不能清在里之热以免更伤大下后虚弱之阳,又不能温补阳气以免加重内少火内郁之证,虽然表现的是寒热并见之证,用药的寒热之间确甚难决择。只能先把郁住的少火透达出来,辅以轻微的平调寒热即可。治以麻黄升麻汤。由上述可知,厥阴病变很容易出现寒热并见的情况,寒热并见是厥阴病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寒热并见之证都属于厥阴病。例如病人本有太阴病,中寒下利,如同前面讲的阳明中寒欲作痼瘕一样,这种太阴有寒往往可以导致阳明不能合降而有一些上胃经郁热之证。这时如只针对在上之热而用攻下法,就会进一步加重在下之寒,使上热下寒的格拒之势更重,出现上吐下泻,“饮食入口即吐”等证。这时要用辛开苦降法开太阴、合阳明,用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来治疗。寒热错杂以及四肢厥冷、下利等都是厥阴病所常见,所以《伤寒论》的厥阴篇还把性质的此类病证附在厥阴篇之后作为对比,以至于厥阴篇显得颇为杂乱。但只要我们抓住厥阴与少阳相表里这层关系,再随着各部的邪正关系分析此中的气化过程,还是不难把握厥阴病的。除了上述的厥阴寒证与寒热并见证外,厥阴病还可以出现纯热证,这当然得是在阳气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发生。究其缘由,还是阳不出阴或阳出不畅所致。如阳郁于内下迫作利,而寒邪已全然消散,这时就可以用纯寒的白头翁汤来治疗。如厥阴所郁之阳终于发出,但仍不能畅行其部,而有“呕而发热者”,这时的病变性质已经是少火被郁的少阳病了,即需以小柴胡汤主之。这种病情由阴转阳的过程其实是疾病向愈的一种情况,不可以认为疾病发生了变化或在表现上有所加重就是病进。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丑时是阴尽阳将生之时,寅、卯又是少阳病的欲解时。这一时段的天时之气从阴出阳,人亦应之,正可助厥阴与少阳这一气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