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放荡不羁爱闯祸的卡拉瓦乔留下不少传世之作,咱们来看几幅。
下面这幅名为《圣母玛利亚与蛇》的圣母像,在当时引发轩然大波。
《圣安妮与圣母子(圣母玛利亚与蛇)》,1605—1606年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藏
幼小的耶稣见到一条蛇要去踩它,圣母见此情景,先将蛇头踩住,让小耶稣踩在她自己的脚背上,以免被毒蛇咬伤。此种亲子之爱是通过暗示性隐喻来提示的。
画中描绘了圣母玛利亚、耶稣以及圣母玛利亚的母亲圣安妮,是当时常见的绘画题材。
拉斐尔的玫瑰圣母
然而卡拉瓦乔版的圣母像却跟拉斐尔的画风迥异。
《圣安妮与圣母子》这里面哪个是圣母玛利亚?
可以通过头顶的光环来判断,反过来,如果没有光环,卡拉瓦乔的圣母玛利亚看起来就跟普通妇女没两样。不仅如此,她还被画成波涛汹涌的爆 乳女郎。这样接地气的圣母玛利亚简直刷新当时人的三观,让他们无法接受。
另外,圣安妮实际上是个老妇人,以往的画家通常会美化她,把她画得年轻些。然而卡拉瓦乔却不给面子地照实将她画得很老。就连耶稣,也被画成普通小孩。
敢这样写实绘画的,也只有卡拉瓦乔了。
下面这幅画是卡拉瓦乔最有名也最神秘的作品,也是巴洛克绘画的扛鼎之作。
所以要记住这幅画。
《圣马太蒙召》,1599—1600年罗马路易吉·德佛朗西斯教堂藏
这幅画叫作《圣马太蒙召》,圣马太原本是罗马帝国的一名公务员,跟耶稣不是一个阵营的,后来被耶稣召唤,转而成为耶稣的使徒。这幅画描绘的就是耶稣指着马太说做我的使徒吧那一瞬间的场景。
真是了不起的瞬间。
通常画这个题材时,会将耶稣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但卡拉瓦乔偏不,他把耶稣放到最边上,而且还是这么乌漆麻黑的边角里。
不过,耶稣头顶上射来一束强烈的光,顺着耶稣伸出的手指所指的方向,一直射向马太。这是因为耶稣是神子,所以通过他的身体和语言,可以将神的光辉撒向马太。
真是戏剧性的一幕。
正是这种运用聚光灯般的光影变幻营造出戏剧效果的手法,成就了这幅画。
暗黑的背景才能烘托出光线的强烈!
这已经超越了明暗对照法,应该称之为暗色调主义。暗色调主义是超级增强版的明暗对照法。
所谓暗色调主义,并不是只有黑影,而是通过强光烘托出黑影。就好像在一片黑暗中,聚光灯啪的一下亮了起来。
是因为黑暗背景的烘托,令光线更加强烈。
下面的画与《圣马太蒙召》是一个系列的,描绘的是圣马太殉难的场景。明暗对比的效果是不是很棒?
好强烈的明暗对比!很棒的宗教画!
《圣马太殉难》,1599—1600年,罗马圣路易斯·戴伊·弗兰契齐教堂藏
《提着歌利亚头颅的大卫》是卡拉瓦乔去世前一年的作品,即斩首系列。画的是牧羊人大卫用手提着刚斩下的巨人歌利亚的头颅的场景。画中的歌利亚的头颅,跟卡拉瓦乔本人的肖像相比,你有没有什么发现吗?
《提着歌利亚头颅的大卫》,1609—1610年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藏
这个歌利亚的头颅,被描绘成画家自己的模样。仿佛在为自己以后的暴尸街头做预言。预言!
卡拉瓦乔的一生,一言概之,就是最终落得暴尸街头的恶棍。然而,这样的一个人,因为画技精湛,不仅人气高,还备受尊敬。所以说才华这东西,确实是个很厉害的加分项。
无论是对戏剧性瞬间的精妙捕捉、明暗对比强烈到爆的暗色调主义的运用,还是大胆的写实手法,都令人耳目一新。因此,当时云集在罗马的画家,纷纷摹仿起卡拉瓦乔的风格,务必要把自己的作品都弄成卡拉瓦乔同款。
这些痴迷于摹仿卡拉瓦乔画风的人,被称为卡拉瓦乔的追随者。
卡拉瓦乔的追随者不但在意大利呼声极高,在远隔阿尔卑斯山脉的荷兰和比利时也大有人在。当时的罗马是西方的艺术中心,吸引着欧洲其他国家的画家跑来朝圣。这些画家看到卡拉瓦乔的画作后沦为他的死忠粉,卡拉瓦乔风格也因此在欧洲迅速广泛传播。
在罗马很吃得开的卡拉瓦乔拥有一大票死忠粉。其中一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鲁本斯。
《耶稣被捕》,1602年都柏林爱尔兰国立美术馆藏
卡拉瓦乔最大的赞助人是天主教会。这幅也是宗教画,叫作《耶稣被捕》(亦称《犹大之吻》)。描绘的是犹大背叛耶稣,用亲吻来帮助士兵指认耶稣的一刹那。画中并没有可见的光芒,以黑暗烘托出强烈的明暗对比。
通过暗色调主义演绎戏剧性瞬间的画作,还有这幅《基督下葬》。
《基督下葬》,1602—1603年罗马梵蒂冈美术馆藏
这些作品令卡拉瓦乔名气暴涨。他在罗马得到一位叫弗朗切斯科·蒙特的红衣主教的赏识,还被蒙特激赞为罗马最杰出的画家。
卡拉瓦乔跟达·芬奇一样爆红了。
甚至在当时的罗马,卡拉瓦乔比达·芬奇还要红。
成为红人并且上面有人的卡拉瓦乔春风得意,渐渐有些找不着北了。到街上喝喝小酒,打打架成了他每晚的固定娱乐项目。就像旧时那些在花街柳巷流连忘返的作家那样,喝醉了就跟人打打架,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洒脱。
卡拉瓦乔自画像
但某次他不幸玩出了火,再也洒脱不起来了——他杀了人。
杀人偿命,他成了杀人犯,受到通缉。
就因为画画好……
继米兰之后,卡拉瓦乔在罗马也遭到通缉,他原本打算逃到那不勒斯,但问题是这次他杀的人是当地名门望族的公子哥儿。
这下捅了大娄子了。
那个公子哥儿的家族想找机会干掉卡拉瓦乔,卡拉瓦乔只得开始了一场大逃亡,最后他逃到了马耳他岛。
当时的马耳他岛由马耳他骑士团这样一个特殊的团体统治,卡拉瓦乔到了那里,得到骑士团老大的庇护,终于过上了消停日子。但好景不长,卡拉瓦乔又犯了老毛病,他跟当地的骑士发生纠纷并把对方打成重伤,被关进地牢。
他真是死性不改。
进了大牢,他开始想办法越狱。
这跌宕的剧情发展简直跟电影有得一拼。
卡拉瓦乔越狱成功,逃离马耳他岛来到西西里岛,投奔当年学徒时代的一个小伙伴——对方不胜其扰。
这次卡拉瓦乔真心不想继续上演大逃亡的戏码,他想求得罗马教皇的特赦,于是他写信给一名曾经赞助过他的红衣主教,还为他画了好几幅画。
呃,他竟然成功了……
曾经赞助过贝尼尼的红衣主教博尔盖塞是个不差钱的艺术发烧友,他从中斡旋,成功帮卡拉瓦乔求得特赦。卡拉瓦乔那真是大喜过望啊,他打算先返回那不勒斯,然后返回罗马。然而途中,他却不明不白地死了。
冥冥中好像有因果循环。
卡拉瓦乔最后暴尸街头,据说他死在路边。
在意大利电影《一代画家:卡拉瓦乔》中,卡拉瓦乔在从那不勒斯坐船返回罗马的途中发起高烧,被从船上放下。他拖着病体行走,结果倒在路边死去。
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
每日艺术分享艺术家油画鉴赏